职业教育过程中中职教师的改变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11-01 12:06 热度: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职业生涯教育成为中职生成长和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人才;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指导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者。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双月刊)于201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办,2011年1月创刊。本刊办刊宗旨为发表职业教育科研论文,反映职业教育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融入到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中职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变,以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本位,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将来就业、创业做好准备,最终实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44万所,年招生规模868万,在校生规模接近2200万;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1世纪教师应该是什么角色?中职教师又应该如何实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目前,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还是个空白点,急需中职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新教育理念下中职教师的角色转变

  21世纪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我们的教师不再只是传统课堂40分钟的传授者,教师不仅应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言传身教的教育者,更应当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

  中职教育是在完成基础文化课程的情况下,重点学习专业技能,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的一线工人或基础性、操作性的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本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的实习内容,而对学生将来就业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几乎很少对学生们进行过指导和引导。多数中职教师还停留在“教师只管教书”的这种认识上,而对于学生是否送的出去---“就业”,他们不太关心,认为这是学校其他部门的事,不属于教课的范围。可是现实告诉我们,现在许多中职生在就业环节出现许多问题,有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中职生在企业里总是不能好好工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学生对工作挑三拣四;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没有学好专业技能,胜任不了工作岗位;还有的嫌工作太累,不愿做……。这些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因为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那么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就要思考一下:“中职教师到底该怎么教,教什么?才能让我们的中职生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安心在岗位上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中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贯穿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进行职业教育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转变教育理念,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堂中

  在我担任中职班主任和教课过程中,发现多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都很差、行为习惯也不好,特别不爱读书,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也不知道为什么来中职学校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原因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不懂得与别人交流,对人非常冷漠,遇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怎样解决?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也很差。这些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是属于不被重视的一类,因为他们没有升上高中,没有机会上大学,他们内心有很强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等,认为自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作为中职教师,我们有责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引导和教育他们在中职学校一样可以成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例如我所教授的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 “橡胶制品工艺”这门专业课时,同学会问:“老师,学这个干什么?听不懂,没意思”。上课时,学生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开小差,不是趴在桌上睡觉,就是玩手机、看小说,或者做其他的;即便老师多次提醒,时间长了还是老样子;总之,一句话:“学生听不进,老师教得难受”。看到这种现象,我觉得首先是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干什么的,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不清楚自己将来是做什么的,更不明白所学的各门课程与专业有什么关系。所以就会造成学生不想听课,不愿看书,不知道学什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兴趣,我先向学生介绍他们所学的专业:是面向橡胶生产行业输送一线操作工人,负责对橡胶原料的加工处理,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橡胶产品,如我们平常使用的胶管、胶带、密封圈、胶板、胶鞋等各种橡胶制品。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所学课程与将来就业岗位的关系:本专业学生在校二年要学习掌握橡胶的基本原理、性能,了解橡胶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原理;他们将来可以成为从事硫化机、压延机等橡胶设备的操作员,也可以从事材料检验、配方设计的技术员。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疏导和对就业方向的引导,学生渐渐了解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自己将来就业的方向,学生头脑里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就业思路,也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上课时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老师讲到对橡胶材料的加工过程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缺陷,应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专业知识时,他们听得特别认真,因为他们知道将来他们会在工作中遇到这些问题,他们必须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和操作方法,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职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专业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所学的专业技能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就业憧憬,关注自身生涯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许多中职生在就业环节中,普遍存在怕吃苦,对业务不专;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差;缺乏对职业的热爱、责任心不强;职业活动能力欠缺、在工作过程中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1-3年)等现实状况。这主要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专业指导、缺乏职业能力培养有关。一些教师只满足于教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我曾作为实习带队老师,带05级印刷班学生到广东惠州的宝柏包装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一年,刚到车间时,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好奇和激情,经过公司短期培训,学生很快进入实习岗位,先从基层工作做起,如搬运材料、包装产品、运送设备、检查成品,装订实物;业务熟练后,再开始上台操作机器设备,如胶印机、压合机、晒版机等。可是干了不到一个月,就有同学开始闹情绪,有的跟我说:“老师,太累了,我不想干了,我想回去”、有的说:“老师,师傅好凶,我受不了”、有的说:“我要换工种,那些人不教我”……总之,几乎每天学生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摆脱思想包袱,我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如何与周围同事相处,和师傅沟通,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指导他们应该如何从基层做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在工作中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经过近一个月的疏导和教育,学生渐渐接受了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会主动找师傅、工友请教,虚心向他们学习;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逐渐在工作中和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我也多次与企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通过开座谈会的形式、培训的方式,帮助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双方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向上。经过三个月的实习,大多数同学都以良好的素质和专业技术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企业的称赞。这段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中职教师不能只是教授知识、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要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否则将来他们到了就业岗位,根本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给自己和企业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中职教师必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应该能够运用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一技之长,而且还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中职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面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强化能力培养,将“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这几个关键标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专业课、文化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生产工艺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还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职业生涯教育将是中职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结论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满足需求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起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为前提。中职教师作为培养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实施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经济的需求,把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面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此,中职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要将未来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未来职业教育;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通过所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所学专业,使学生按照所设计的目标发展;其次,中职教师应该适应具有教育职能的职业角色转变,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岗位转换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的技术型、适用型的复合人才,让中职学生毕业后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和继续教育,不管在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在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中职教师在职业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也获得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技能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再论新课程教学模式理念及其有效性.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

  [2]盛宏.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期

  [3]王宏甲.走向新教育.教师新概念,2005年第1期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11期

  [6]中等职业教育高就业率如何成就高吸引力.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29日第2版

  [7]郑学志.挑战班主任19项全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文章标题:职业教育过程中中职教师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338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