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论文科学发声在中职通俗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3-21 16:51 热度:

  自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花园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通俗唱法在我国悄悄地发展起来,不仅受到老百姓一致的欢迎,也受到许多专业艺术家的认可,逐渐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科学发声在中职通俗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增添了更多的歌曲形式,其中通俗歌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主要歌曲形式,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又一高潮阶段,我国通俗音乐也逐渐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通俗音乐的不断发展推进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形成,这其中通俗音乐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所以在我国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当中,科学发声对于通俗演唱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对通俗音乐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发声,中职院校,通俗演唱教学

  通俗唱法,一般叫做流行唱法,它主要以声乐艺术为基本准则,进一步实现表达情感的主要目的,一般涵盖了动作、形体以及话筒使用等技巧,借助舞台的闪耀变化以及音响效果等各种演唱方式来表达感情,也就是说通俗唱法包括很多种艺术演唱形式。通俗唱法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以及自娱自乐性,它贴近人群的日常生活,在人群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俗唱法是一种新流派,根据通俗歌曲本身具备的特点而逐渐发展起来,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人的要求,通俗歌曲都可以满足,也符合不同人的审美观与欣赏角度。通俗歌曲虽然融合了美声与民族等歌曲的元素,但是在风格上与美声、民族唱法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对于每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从事特殊行业的人怎样才能合理科学地的发声一直是困扰众多音乐研究者的问题。例如,一些演讲家及领导,他们之所以能够讲出抑扬顿挫的演讲,就是他们懂得如何科学地发声,避免出现咬字不清、无人听懂他在说什么的问题。再比如一些教师,他们在一天内会有半天处于讲课的状态,有的一直讲也不会感觉劳累,而有的只要上一节课就受不了,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科学发声。由此可见,声乐训练并不是只有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而是要将技术与实践联系起来,用正确的发声训练以及不断的歌唱实践来总结适合自己学习的歌唱方法,这样才能够唱好歌。

  一、在通俗演唱中要学会科学地运用呼吸

  唱歌的任何表现形式都需要科学的呼吸方法作为基础,尤其是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科学的呼吸才能够帮助歌唱者唱出最美的音乐。在实际演唱中,歌曲本身的特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歌手的呼吸。气息量的多少、气息吸入的深浅都要根据歌曲来决定,尤其是一些侧重于抒情的歌曲,从歌手能否科学运用呼吸这一点就可以判断一个歌手的唱歌水平。例如,在唱《我和你》时,为了表达出全世界人民纯真美好的友谊,演唱者就要使自身的呼吸气息量处于适度状态,过多则会使声音显得生硬、过于饱满,而过少又会丧失歌曲应该有的细腻效果。除此之外,音量的大小以及歌词的长短也会影响呼吸的控制,中、低音区的旋律要选择接近说话的力度,歌唱者并不需要向外扩张自己的腰部与两肋,这样可以保证声音的弹性。随着音域与旋律的提升,气息的力度要逐渐加强,以缓慢下沉的形式表现出来。通俗音乐在表现的过程中,气越深就代表着音越高,许多歌手在唱歌的同时会出现越唱越吃力的情况,这就是因为歌曲本身的演绎需要不同的气度来展现,歌手不会适度地使用气度,歌曲唱出来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例如《领悟》《这一次我绝不放手》等歌曲。判断一个歌者是不是成熟的通俗歌曲演绎者,首先要看他掌握歌曲旋律、风格的程度,能否做到用情感表达来控制呼吸,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使歌曲表现出更好的情感效果。

  二、通俗唱法中如何科学地运用真假声

  1.真声的运用

艺术教育论文

  真声,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主要指人在自然状态下发出的人本身的声音,是通俗歌曲演唱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演唱者在演唱通俗歌曲时要用区别于人在自然状态下发出的“真声”进行演唱。通俗歌曲在旋律上没有较大的跨度,所以演唱者只要以真声来进行演唱就可以达到演唱效果。由此可见,真声演唱才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教师要教授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不要满嗓门去喊唱。真声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够靠蛮力,而要让声音的气息流畅自然地发出来,以气息支持为基础进行发声。

  2.假声的运用

  “共鸣腔”是所有参加过声乐练习的人都知道的名词,“腔”主要是指人的头腔、口腔以及胸腔,这三腔互相作用发出的声音就叫做“共鸣腔”。假声主要的振动地点是高音处声带,只强调头腔共鸣而不产生胸腔共鸣产生的效果,比真声更需要发声技巧。假声发声要保证声音轻但不飘忽,声音高但不松弛,这也是假声难唱的原因。假声在演唱中要以真唱为基础。例如《我愿意》这首歌,歌手王菲在唱“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这一句歌词时,真假声过渡的方法就使得整首歌非常自然,给人轻灵、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句将整首歌带入了高音区,为之后出现的假声奠定了的基础。如果在演唱的过程中一直用真声呈现,那么声音就会显得生硬粗笨,歌唱时用力过猛会影响歌曲的情感表达,真声也无法诠释假声的唯美与流畅。综上是音区变化假声运用优势的全部展示,在一些不需要使用假声的特殊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情感也可以选择用假声来代替真声演唱。在中职通俗演唱教学科学的发声方法中,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可以自由地运用演唱中的真假声。

  三、中职教学中对通俗唱法进行科学发声训练

  1.集中声音,打开喉咙

  打不开喉咙指在通俗唱法中的高音区喉咙打不开,导致高喉位声带闭塞。通俗唱法中,打开喉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声道出现阻塞状态,方便喉与舌产生对抗动作,进而发出声音,加强声音的力度与质感。学习科学发声方法的初期,学生“失声”的情况会经常发生,但并不会妨碍学生的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发声方法后就可以发出清亮的声音了。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声方法对提升学生音乐歌唱技巧非常有效。

  2.学会调节,控制声带

  在中职通俗演唱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学会调节并控制声带是科学发声的关键点,当歌者能够熟练地运用一半真声一半假声的歌唱方法时就可以向更高的阶段提升。歌唱者在呼吸中关键要掌握建立动态气息支持的方法,动态的气息要根据歌曲的抑扬顿挫而抑扬顿挫,体现出歌手的情感,争取达到声带紧、喉咙松,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呼吸训练中,要注意气息、姿势、协调提气与压气三个方面,花功夫学会掌握呼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歌手的演唱技巧。

  3.吐字

  通俗唱法的吐字基本上与说话一致,但是唱歌时就要比说话夸张得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用更加流畅甜美的声音来清楚地吐字。民族的声乐传统中,字正腔圆、有力地吐字、准确的力度掌握以及清晰响亮的发音是硬性要求,达到这些要求可以准确形象地再现作品,实现了科学发声法的主要目的。

  总而言之,通俗演唱教学中,科学的发声方法是中职院校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还将推动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长久发展。科学的发声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和形式,所以在教学当中找到适合学生的发声方法尤为重要。作为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分析,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断地利用科学发声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音乐素养,让学生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杜丽华.科学练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海燕.走进音乐歌唱艺术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禹天安.通俗歌曲演唱技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文艺理论研究》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双月刊。于1980年6月创刊。发表当代中青年作家、文艺评论家、教育工作者的学术论文,研究探讨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国内外最新文艺思潮及各学派观点。

文章标题:艺术教育论文科学发声在中职通俗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3059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