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发表《焊接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4-21 14:19 热度:

   摘 要:随着近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焊接行业越来越信息智能化,焊接设备越来越先进和复杂,操作规程和管理也越来越标准规范,需要的知识也越来越综合,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复合,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焊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尤其是作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的《焊接质量检测》。该文从《焊接质量检测》课程理论知识多操作性强的特点出发,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为要求,提出《焊接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满足焊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关键词:教育论文发表,焊接质量检测,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焊接质量检测》课程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许多工程结构中,在施工生产中焊接质量检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实际生产联系非常紧密。该课程理论知识多,操作性强,仅靠课堂讲授学生根本无法了解焊接结构实际的检测过程、不会编写焊缝检验工艺卡、不能操作检验设备,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

  1 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焊接质量检测》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焊接技术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的学生从事焊接质检员的岗位。质检员是一个机构的质量代表,质检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所以焊接质检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解释所有的焊接图纸和技术条件,检查焊材的采购单,根据采购技术条件,检查到货和鉴定;根据特殊要求,检查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调查母材的缺陷和偏差;检查焊材一、二级库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检查使用的设备及仪表的情况;检查焊接接头的制备情况,坡口尺寸是否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检查焊接接头的组对及拼装情况;确认所采用的焊接工艺是否经过批准;验证焊工的资格是否满足要求;检查焊工执行工艺的情况;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填写质量记录。选择焊接试验方法及评定试验结果;填写焊缝无损检测委托单;保存记录;准备报告。焊接检验必须从焊前各项准备、焊接中的检验和焊后对焊缝的检验各个环节严格的进行。该课程实践性强,联系生产紧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造成很多学校在教授《焊接质量检测》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只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导致很多同学只会纸上谈兵到实际工作岗位无法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学内容过于陈旧1本书用5年甚至10年,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行业需求的知识严重脱节;更新教学新内容缓慢,有的学校自己老师闭门造车不走出去看一看不培训不学习新知识,导致教授的很多知识都过时了或者根本没法应用。

  2 改革措施

  (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典型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通过毕业生回访和定向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焊接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认同度并不高,尤其是《焊接质量检测》课程,由于操作性强,非常需要和真实生产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但是很长一段时间《焊接质量检测》课程都是在教室里完成,虽然老师对教学内容讲的很详细但由于学生层次与教学时间的局限,理论不能讲透彻,即使有时候加一些实训环节,但是也是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学生缺乏理论与具体工程实践联系方面的充分训练与感受。结果,在课程结束后不会编写焊缝检验工艺卡、不能操作检验设备的学生大有人在。应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强化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焊接质量检测》课程应基于职业岗位(焊接质检员)分析和(焊接质检员)典型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以真实的(焊接质检员)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典型工作过程与理论知识、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联系。

  (2)依托企业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学校是开滦办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企业作为依托,把企业的生产一线建成学生的实训基地,积极完善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主管企业调拨的设备设施和投入的资金拓展和更新校内外实训基地,有计划的派学生和老师去基地参观实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学校的焊接检测实验室马上就要投入使用并且和多个矿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确保《焊接质量检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典型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

  同时聘请外校企业焊接质量检测的高技能人才(工程师,专家,技术能手)定期亲临学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工作岗位上现场指导学生焊接、检验操作,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实现课程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

  我校自2012年来与松下焊机签订订单式培养合作模式,合作企业在学校冠名挂牌,为冠名班级在校学习期间提供奖学金,必要的实验、测试仪器和实训工作服,学校在教学中增加开设与合作企业所议定的教学内容,并加大实验实训和在校内实习流水线上的仿真操作的力度。校内教学结束后,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过渡到实际就业。由于订单培养建立在校企双方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就业方向明确,企业参与度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强,是一种校企双赢的实用模式。更好的在教学中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由于合作愉快我校又先后派遣学生到松下焊机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企业将学生分配在生产线的整机装配、整机测试、焊接质检等多个岗位。并享受相应的实习工资与福利,实习期满后学生返回学校,继续接受余下的课程学习。由于采取工学交替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生产现场中,学到了真正的技能,领略了企业以及岗位的文化氛围,经历了学生角色和“准员工”角色的相互转换,促进了学生在返校继续学习中,对所学专业课程内容的了解,增强了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解认识过程。

  3 结语

  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相比,《焊接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模式有许多创新点。首先,它是以焊接质检员的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焊接质量检测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营造真实工作环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其次利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实现课程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楚庄,韩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改革[J].新乡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11(5):476-478.

  [2] 高安芹,牟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71-72.

  [3] 王维,朱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4):48-49.

文章标题:教育论文发表《焊接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2637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