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发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11-20 16:40 热度:

  摘要:创新能力作为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目前我国研究生整体规模稳步提升的情况下,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其影响因素既有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及勇于进行创新实践的内在原因,也有研究生创新性课程结构设置、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型学科文化的影响等外在原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应在加快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和重视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团队意识及注重特色学科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培养力度。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发表,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稳步提升,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生创新能力更成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高等院校不仅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同时也是创新思维、创新成果形成的重要基地。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创新性的开展科研活动,这就决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

  一、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来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006年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1]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就组织相关单位,联合启动了对博士培养工作的系统调查。从问卷调查和学位论文的评价两方面均反映出: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博士生导师认为博士生创新能力 “较高”、“一般”和“较低”的比例分别为29.7%、62.7%和7.6%。[2]2012年某课题组对广东省13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进行的调研中涉及到研究生学习效果的调研结果显示,15.13%的学生感觉科研能力很强,43.89%认为一般,其中仅16.76%的学生认为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5]从目前的各类数据及调研结果发现,问题集中表现为学习动机的非学术性和学术目标的不明确性所导致的创新意识淡薄、科研参与度偏低和参与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薄弱二者并存、学术交流参与度低及创新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不足、创新性成果产出不足等方面。

  二、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外在因素

  (1)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创新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建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目前的研究生课程普遍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科化”现象。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日趋紧张,加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尚短,易导致高校把研究生教育仅仅理解为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伸,高校在培养规格上未能有效体现出本科的“通才教育”与研究生阶段的 “专才教育”的差别。[4]

  (2)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力量,导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能力、指导方式等因素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成正相关。导师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意向的了解到课程学习、课题参与、定期的学术指导再到培养、塑造独立思考的能力及严谨的学术品质,进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直到各类学术成果的集成。因此,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及创新型的教育方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求真务实的学科文化积淀与培育。学科文化是大学文化生发的源泉。大学集合着众多学科,大学文化是集各学科文化和大学本身文化理念的相互融合的大文化生态,其样态是大学内各学科领地上学术部落显现的学术风景,以及各学术部落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状况。这种联系包括学科之间的交往、学术边界跨越、竞争过程发生的冲突以及在冲突过程中各要素的吸收融合与扬弃。[5]学科文化能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优势的形成。一个学科是否已发展成熟,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它是否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学科文化。

  2.内在因素

  (1)热爱科学、乐于求知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从动力来源上划分,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它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如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学习,这种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反之,具有外部动机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

  (2)坚持真理、勇于实践的坚强意志。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而创新来源于实践。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及科学问题的探索与发现均需要长期的积累。研究生要在保持积极向上、热爱科学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做到“三要三不”,即要勤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不好高骛远、求大求全;要甘于坐“冷板凳”、勤学好问,不急功近利、浅尝辄止;要坚持真理,勇于试错,不迷信权威、唯书唯上。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加快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宏观上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以强化学生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为核心,围绕学科知识体系和当前行业需求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严格把关。微观方面:一是规范并细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等应用学科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的普及和选课的经纬性,紧跟行业需求,增设专业领域国际前沿课程,同时增加方法论及跨学科门类的基础课程,注重交叉学科间的思维共鸣。二是鼓励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围绕学科特色,结合各高校的实践教学平台,积极从行业对接的角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三是改革研究生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实现知识的主动内化而非应试化。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以下简称“南信大”)。学校紧密围绕行业特色,持续推进的省部、局省、局校各方共建工作,在研究生课程、教材、导师、实践平台等方面均主动融入行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重视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是相辅相承的。一是从完善导师选聘制,建立导师责任制,营造创新型的学科文化,强化创新型导师的培养氛围。二是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导师评价体系,通过考核导师科研成果本身的创新性和科研产出的持续性及导师指导能力、指导效果进行科学考评,注重导师指导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培养,逐步加强创新型导师实践培养环节,不断强化创新型导师培养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三是支持导师参加各类学术和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同时激励导师和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创新性成果的研发。南信大在导师遴选、导师聘任、导师岗前培训、导师考核、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出台如实施研究生海内外“双导师制”,阶段性考核分级制度,推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创新引入预答辩淘汰分流机制和研究生督导派驻办法等系列举措,使得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江苏公布了2013年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全部博士和硕士论文均抽检合格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是近几年省内同类高校增长最快的高校之一。

  3.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团队意识

  一方面研究生培养应打破单一的导师单独指导体制,即对具备条件(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的研究团队组建导师指导小组,发挥导师集体优势,实行团队指导模式。日本的国立大学由教授、副教授和助教组成的研究室和美国的导师委员会做法均值得我们借鉴。对学生而言,可以从不同的导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获益良多;对导师而言,可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南信大也在逐步的改革和尝试。以大气科学学院为例,该院自2011年起根据专业组建若干指导委员会,对研究生的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紧密对接行业,引入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相关企业研究人员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南信大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等八家单位共建“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该平台将是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基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发挥重大作用。

  4.注重特色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建设虽然已引起学界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不同学科文化间的隐性与显性特征的融合需随着学科本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环境的改善而逐步成长和培育。因此,探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原因,厘清学科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切实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具体应从制度建设、管理方式、培养理念、学术规范等各环节渗透特色学科文化内涵,真正发挥一个学科、一所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目前南信大一方面加强气象特色学科文化传承和培育,在人才培养思路、路径方面推陈出新,围绕应用型、精英型和国际型“三个导向”分类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学校专门成立以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第一所高等气象院校的创始人涂长望先生命名的“长望学院”。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气象科研、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步伐,组建了“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组织并承办各类气象国际会议、专家交流会,与海内外气象领军人才展开广泛的合作,以开放、共赢的姿态融入气象事业,形成特有的气象学科文化。

  参考文献:

  [1]史耀媛,常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09,(2):104-107.

  [2]中国日报.中国已步入博士教育大国行列 博士质量究竟如何[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whly/2011-05/10/content_

  12483159_4.htm)

  [3]马强,蔡茂华,等.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J].高教探索,2013,(2):95-98.

  [4]郭锐.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3,

  (5):113-117.

文章标题:研究生论文发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2385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