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与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11-04 16:30 热度: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体发〔2006〕13号),正式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切实加强农村体育和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举措。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中存在着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以及发展的外部环境差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积极开展对农体育宣传、传播体育观念和风尚,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农村体育竞赛与活动等加快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体育论文,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对策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只有也必须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一契机,切实加强农村体育,才能盘活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进而实现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的跨越。同时,由于河南在全国“三农”工作中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使得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情况,对于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成效也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精神和相关要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场地基本配置标准是“一场两台”,即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当时国家体育总局的目标是到2010年让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了加快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河南启动了“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计划每年在全省实施2000个以上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河南省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已占全省总人口的38%,各级各类体育健身站点已达13000多个,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5万多人,体育场地设施和活动面积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利用体彩公益金和社会各项资金已建成16个雪炭工程,126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00多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6万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增体育场地活动面积1500多万平方米〔1〕,有力缓解了河南农民居民无健身场所的难题。

体育论文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河南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0.52m2,远低于1.03m2的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而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更是少的可怜,仅有0.014m2。由于缺乏场地,不少农民即便有健身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工程实施以来,健身活动的场地问题得到了缓解,广大农民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了,健身需求逐渐释放出来。据对商丘、南阳、三门峡、安阳等地500名农民进行入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60.3%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有40.6%的人认为参加锻炼能防病治病,33.2%的人认为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12.6%的人认为促进了交往。可见,工程实施后,河南农民对体育的健身功能有了较高的认识,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和精神愉快的重要作用〔2〕。另据调查表明,工程建成后,有29.5%的村干部和34.1%的村民认为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比以前有明显增加;45.5%的村干部和43.2%的村民认为参与活动次数比以前有增加〔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达3000多万,占总人口的35%,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人口比例为12.65%,大大高于全国农村体育人口7.13%的比例。据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某负责人认为,河南的群众体育已经走进全国先进行列〔4〕。

  另外,工程实施后,河南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加强。过去,很多农民农闲时节无事可干,就聚在一起喝酒、赌博、甚至打架,不少人弄得夫妻反目邻里不和。现在,不少人都喜欢茶余饭后去体育场上活动活动筋骨。“离开牌场到球场”、“不贪酒杯爱奖杯”日渐成为年轻一代农民的新时尚,一些地方的乡村体育活动还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产生了很大影响。

  2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硬件不硬:基础设施仍然是农村体育的最大瓶颈

  经过几年来的投入和建设,河南省农村体育的场地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广大农民旺盛的健身需求相比,河南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仍然显得非常匮乏,且种类非常单一,这是束缚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据董胜利等人的调查显示,19.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场地器材”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5〕。一方面是体育场地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地方的体育场地资源闲置与占用,体育场地俨然成了个别农户的晒谷场和存放杂物的地方,资源效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如何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在总体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切实改善体育基础设施的分布状况,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是今后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引起关注的重要课题。

  2.2软件太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的软件体系未能及时跟上

  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可见,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是该工程的重点,但决不是工程的全部。除了要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建设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外,还要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很多地方都把工程片面地理解为硬件建设,即“一场两台”,好像只要建成“一场两台”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种典型的重形式、轻内涵的做法。其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目标是为农民提供周到便利的体育服务体系,场地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工程的其中一项内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体育下乡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也都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内容,属于工程的软件系统。在不少地方,没有农民体育社会指导员,没有农民体育协会和其他体育管理机构,自然也就没有农民体育活动,农村体育处在无人组织、无人管理、无人指导的状态,不少农民对工程本身缺乏应有了解,更谈不上参与其中了。广大农民由于得不到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要么不参加体育锻炼,要么不知道怎样科学锻炼,有的甚至因为不当锻炼而使身体受损。由于长期缺乏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在农村地区并不鲜见。   2.3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落后,农村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差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占到了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目前,河南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8年,但城乡之间的教育落差仍然很大。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依然较为落后。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不少农民体育观念淡薄,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价值,或者认为体力劳动就相当于体育锻炼,农民用不着从事体育锻炼。另据调查,农民想锻炼但未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人家笑话,这说明河南农村体育发展的舆论环境质量也有待提升。这同样也是人们体育意识和观念淡薄的一种表现。

  3加快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对策与建议

  3.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

  经济基础是体育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诸多要素中,农村经济是最具决定性和基础性的要素。另外,教育不足也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事业。只有切实搞活农村经济,才能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文化知识、有体育观念、意识和习惯,并掌握相关锻炼技能与方法的新型农民。

  3.2积极开展对农体育宣传,传播体育观念和风尚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大众传媒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的传播弱化,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成为体育信息传播领域的一块洼地和弱势群体。目前,除部分行业性媒体外,我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发布体育新闻,不少媒体还设有体育板块,这些板块大多被竞技体育和体育明星的逸闻趣事所垄断,对农村体育的关注极少〔6〕。这是影响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一个极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要通过大众传媒,深入挖掘农民体育这一新闻富矿,大力宣传有利于农村和农民体育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动向,催生、催化农民潜在的健身意识,清除落后思想的影响;要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农民体育;要树立平民情结、以平民视角、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和风格,捕捉农村体育的新闻价值,以身边人、身边事感染和教育农民;要把发展农村体育与农村常见病防治结合起来,挖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例,用事实案例帮助农民树立健康观念,推动农民强身健体。同时,要发挥小众传媒浅显易懂、贴近性强、便于接受的特点,积极用好黑板报、大喇叭、墙体广告、文化衫、横幅等传播形式,传播体育信息和健身知识。通过大众与小众媒体的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和声势共振。

  3.3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河南省计划到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m2,农村50%的行政村都要有体育健身站。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切实加大农村体育投入,弥补农民体育的欠账和不足。在场地建设上不应搞一刀切,而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结合各地的民风民俗、地理气候等条件,深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并安排建设、配备相应项目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选址,要综合考虑交通、周边人口等多种要素,真正做到便民利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要广泛动员,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形成共建、共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合力。对已建成的体育场地,要加强管理力度,提高利用效率。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开放力度。

  3.4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

  无人指导和不会锻炼,是制约农民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要建立农民体育的领导机构,切实做到农民体育有人管、有人问。要积极培育,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各类体育协会,以协会组织团结、凝聚、引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要积极培养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体育开展中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指导作用。在农村体育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立足于农村的现有条件,盘活现有“资产”,充分发挥村委会、党支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体育教师、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假期返乡大学生的作用,通过他们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体育锻炼。要积极开展各级体育部门、体育院校、相关企业、公益组织与农村的结对帮扶,持续开展体育下乡和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到田间地头送体育服务和技术指导。

  3.5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农村体育竞赛与活动

  体育竞赛与活动,既是体育的存在方式,也是体育扩大自身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要结合各地农村风俗,利用农闲时节和传统节日,积极举办各类体育竞赛和活动。特别是要多增设趣味性、参与性强、简便易行的大众健身项目,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等,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对现有的体育活动,要加以保护和指导,引领其健康发展,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体育局.关于印发《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henantiyu.com/Item/4482.aspx.2011.

  〔2〕孟广朝.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07-109.

  〔3〕李天新.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分析〔D〕.河南大学,2012:25.

  〔4〕余英茂.中原乡村体育的喜与忧〔N〕.郑州日报,2009-11-24(11).

  〔5〕董胜利等.河南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研究〔J〕.少林与太极,2010(4):21-24.

  〔6〕赵克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舆论路径建构〔J〕.

文章标题:体育论文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与对策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iyu/2355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