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阅读训练

所属栏目:数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11-08 09:17 热度:

   阅读是与圣贤对话的基本手段,是与达者智慧交互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生打开数学奇妙世界的基本武器。为此,在现代教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阅读之中,无疑会开创学生学习数学的新视界,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快乐学习。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数学阅读学习之中,一定能促进学生投入数学阅读理解,提升数学阅读能力,让数学学习更具灵性。

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阅读训练

  一、渗透阅读理念,引领数学阅读

  阅读能促进学习理解的深入,打开人的视野,帮助汲取文献中的养料,从而让自己壮大起来。同时,它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助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数学阅读的引领,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科学阅读,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成长。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从而达成有效学习的目的。首先,组织学生阅读课件所呈现的画面。如看图片,读出图中所隐含着的三角形构造:自行车钢架是三角形状的,傣族竹楼的飞檐是三角形状的,斜拉桥的绳索与塔架、桥面构成了三角形……通过阅读,学生能读出图中的三角形,为后续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一个个不同类别的三角形构造,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角,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讨论,使得数学学习充满活力,也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平添了几分灵动。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概念,说出自己的理解。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对课件画面的解读,初步读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这样的描述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却谬以千里。为此,教师还得重视提供阅读素材,让学生通过解读一系列的图片把握三角形定义的内涵。如利用课件呈现一组图形,其中有三边不连接的,有边不是线段的,等等。读图能丰富感知,也能让学生在甄别中进一步把握三角形的内涵,从而为建构“首尾相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重点阅读,探究“首尾相接”“组成”“围成”三者之间的本质差异,让学生在阅读中明悟:“组成”可能会不相接,也可能会不封闭等,而“首尾相接”“围成”是封闭的。同时,引导学生再度阅读“三条线段”,让学生明白不是什么线都可以围成三角形,曲线、折线等都是不能的。有效的阅读不仅能打开学生的视野,更有助于学生科学地领悟教材资源的内涵,还能诱使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分析、交流辨析,让数学学习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案例中,教师既对学生给予了阅读任务,提出了阅读要求,使阅读有目的;又给予了数学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斟酌推敲,从而把握准三角形的精髓,让数学学习生机一片。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数学阅读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乏味的,也是难以持久的。同样的道理,没有兴趣的阅读也是没有激情的,这对数学学习没有多大的益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资源,遴选教学素材,创设诗意般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数学阅读。通过阅读,一方面加速数学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数学学习徜徉在快乐之中。例如,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就有这样的一道习题:一箱橘子共50个,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1)取出的这5个橘子,平均每个重多少克?(2)这箱橘子大约一共重多少克?面对这道习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不是怎么列算式、怎样计算,而是阅读习题素材,通过阅读让学生真正领悟习题的基本要义,看懂表格中的信息及其关联。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设计课件有序呈现文本信息,利用Flash动画凸显“50个”“5个”等字眼。通过提示音和字体凸变等信息技术,给学生视听的冲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习题字里行间的奥秘。其次,引导学生阅读表格。此时,教师利用Flash动画的优势,依次闪烁编号1、2、3、4、5及其对应的质量。Flash动画中一一对应的提示音、文字的闪烁等,无形之中给了学生一种学习暗示。通过阅读,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说出:表格中上行的数字是橘子的编号,说明只有5个橘子;下行的数字指的是每个橘子的质量。当学生准确解读这些信息时,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再次,利用Flash课件的优势,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把问题用重点放大的方法提示学生。当学生经历这样的阅读后,他们就会发现解决的问题是求一箱橘子的总质量,进而引发学习联想:一箱橘子有几个?一个橘子有多少克?等等。阅读引发联想、引发学习思考,也让习题中的重点和关键点得以强化,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联想,促进学习的快速突破,让课堂学习有活力,也充满生机,更洋溢着智慧。从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灵活地引入现代教学辅助技术,既能便捷地呈现学习素材,构建逼真的学习情境;又能使得教学的重点、关键点得以强化,给予学生应有的学习启迪,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富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驾驭教学内容,遴选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有趣味的、有启发性的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三、鼓励质疑问难,强化数学阅读

  质疑是最为宝贵的学习品质,它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学习质疑的存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得以不断增长。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质疑,从而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周密性、逻辑性。例如,在“梯形的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中,教师就得科学地利用教材编写的特点,深挖主题图、文本等内涵,引领学生针对性地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把握概念的本质,领悟概念的特殊之处,从而使学习更加深刻。首先,指导学生读图。教学中教师利用Flash等信息技术,呈现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等。让学生在读图中感知梯形的存在,在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特点时深化理解这些图形,并产生一定的学习疑问:“梯形和这些图形是不同的,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梯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区别在哪里?”阅读生成疑问,疑问必定会诱发思考,促进学习思考更加理性。其次,利用投影等手段,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如用小棒拼成的梯形,用钉子板围成的梯形,用铁丝弯成的梯形,等等。此时,教师再度引导学生读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梯形也是四边形,但又不同于平行四边形。阅读图形构造,能够帮助获得这样的感悟:梯形中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面对这样的学习感悟,教师再度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质疑“有一组”和“只有一组”之间的差异。质疑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从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深化领悟梯形的表象,加速梯形认知的科学建构。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善用信息技术于数学课堂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也能够诱发学生对阅读现象的质疑。通过对学生阅读质疑的解析,能够让数学概念在质疑中凸显出来,在质疑中得到升华。因此,指导数学阅读,鼓励阅读中的质疑问难,能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让数学学习活力四射,魅力不减。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把小学数学教学看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得善于把握时机,灵活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开展。在此背景下更应优化数学阅读的引入,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能够运用阅读这一利器去分析思考、质疑问难,从而助力学习突破,助推学习创新,进而打造一片清新朴实的数学教学天地。

  《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阅读训练》来源:《数学教学通讯》,作者:孙爱国

文章标题: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阅读训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shuxue/4710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