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英语论文投稿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6-04-09 16:08 热度: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作为中国学生学习多年的第一外语,一直未曾充分发挥其“交流工具”的作用,甚至教师也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致使许多学生学习的是“哑巴英语”。本文是一篇国家级英语论文投稿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摘 要】英语语音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学生并不重视语音学习,容易形成“哑巴英语”;教师也常常忽视语音教学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从英语语音的特点即音段和超音段音位特征、语音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和主要语音问题,以及英语教学策略几方面对高校英语语音的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英语语音特点,语音模式,影响因素,语音问题,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学生因为对英语发音特点不了解,再加上学习中受到母语、年龄、学习动机、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英语学习较为困难自信心严重受挫;教师也因缺乏在英语语音课堂上进行语音学和音系学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英语语音的音段和超音段特征方面的实训,使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英语语音作为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增强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是当务之急。对此,本文将从英语语音的特点即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的特征、语音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和语音问题,以及英语教学策略这些方面对高校英语语音的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 英语语音的特点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要充分了解某语言的本质,首先要懂得那种语言的语音特点。各种语言的语言结构都包括音段结构和超音段结构,在实际语流中,这两种结构是结合在一起的。音段结构的最小单位是音段音位,即元音和辅音;超音段结构即语调系统,生成语言的超音段音位,主要包括重音、声调、语调、音渡等。”因此,英语语音的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微观层面上的音段特征和宏观层面上的超音段特征。微观层面上的音段指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它包括元音和辅音。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根据发音的长短或发音时口腔肌肉的松紧程度,单元音可分为长元音或紧元音和短元音或松元音;辅音根据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可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宏观层面上的超音段指语调、联诵和重音,其中重音又可分为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

  对于英语语音在音段和超音段这两大方面的主要特点,国内外语音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顺序。如Orion(1999)和Grant(2008)支持先超音段,后音段的讲解顺序;Hancock(2003)和杨利民(2006)支持先音段,后超音段的讲解顺序。笔者认为在高校大学生英语语音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转变角色,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教师变身“发音教练”,改掉传统课堂授课形式,采取独个辅导的方式;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其中。教学方法由一贯只重视音位特征即48个音素的正确发音到重点强调超音段特征即语调、重音、联诵等,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过渡到重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上来。做到兼顾音段和超音段又有所侧重,使学生入学时就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

  三 语音模式的选择

  由于历史的变迁、地域分布、文化融合等使得每一门语言都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变体。英语亦是如此,例如:有美国英语、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等。然而在各大英语变体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美国英语(GA)和英国英语(RP)。所以这两种语言变体就成为外语学习者青睐的语音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语音模式在音段和超音段特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语音模式的选择成为外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究竟是学习美国英语还是英国英语好呢;教学过程中是否一定要刻意强调两者的区别呢等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

  以上问题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当代国外学者普遍认为EFL的语音教学基于可懂度,为此可适当降低或放松对英语学习者语音准确度的要求。例如:Morley(1991)提出语言能力的关键要求之一是确保语言学习者的发音可以被理解,发音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可听懂的发音”,而不是“完美的发音”。可听懂的发音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urns和Claire(2003)也持类似的观点,指出随着英语日趋成为国际交流的语言,无论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还是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者,重要的是能用英语有效地传达意思。认为非母语英语学习者的发音可以像本族语者那样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想法在当下英语教学中正日趋消失,并且明确了非母语英语学习者的语音需要达到三点要求:第一,可懂性(intelligibility);第二,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第三,可解释性(interpretability)。比较而言,国内学者更关注英语语音的准确度,提倡英美音发音的差异教学。例如:詹俊峰(2011)主张开展英美音发音的差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两者的差异性。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语音的准确度和可懂度,也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类型的发音,减少因发音差异所导致的误会。国内的语音教材也注重英美音差异,如侯维瑞(1992)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系统详尽地描述和对比研究了两者的差异及历史原因;张冠霖、孙静渊(1996)简明扼要地讲解美国英语的音段特征即42个音素的发音和超音段特征即美国英语重音、语调等;采用最新国际音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英国英语的音段特征即44个音素的发音和英国英语的重音、语调;之后又详细对比分析了英音和美音在音段和超音段方面的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语音模式的选择上,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应明确虽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有所差别,但并无高低贵贱、孰优孰劣之分。两者的相同点是主要的,而不同点是次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注意使用英语的统一性,避免在同一场合过多混淆使用英美音。对于低年级如高校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语音教学,因为中国国内学生从小接受的语音模式倾向于英式英语,所以建议以英音为主,秉承“重共性轻异性”的原则,这样学生在掌握一种语言模式的基础上会更有利于理解与其有着大量共性的另一种语言模式;对于高年级如高校三、四年级学生,提倡适度提醒学生英美音差异,使学生对差异予以适当的注意,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琢磨、总结出两者的普遍差异,那时教师可以全面系统地渗透两者在音段和超音段方面的具体差异,使学生在原先语音水平的基础上,自主诊断、修改并完善自己的发音,尽可能地接近自己所喜欢的语音模式。通过投其所好,不断模仿并熟练掌握语音模式的特征,提高英语语音的准确度,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总之,了解英语语音的多元化,掌握英美音发音的差异,追求英语语音的统一性,是非母语英语学习者必经的阶段,是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1.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音段上的普遍差异

  综上所述,为提高高校大学生英语语音的准确度和统一性,很有必要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英美音差异的教学。因此,对于两种语音模式共性大于差异性的特点,在教学中系统阐述两者的差异性很重要。英国英语(RP)和美国英语(GA)在音段上的普遍差异主要体现在元音和辅音音素上的差异。相对而言,英美音在元音上的差异大于在辅音上的差异。具体元音差异如表1所示:

  RP与GA辅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音素上,即/r/、/t/、/l/。/r/是美国英语最典型的发音。只要单词拼写中出现字母r,无论其位置在哪里,这个单词的GA发音都要卷舌;如果/r/出现在元音前,单词的RP跟GA发音相同。如:card RP:[k�唬�d],GA:[k��rd];red RP:[red],GA:[red]。/t/在一些单词中,美国人习惯发音时舌尖快速弹开,把它发成类似于对应的浊音/d/,如:latter,writer的GA发音听起来类似于ladder,rider。/l/是音素中唯一的舌侧音,分为清晰舌侧音/l/(clear /l/)和含糊的舌侧音/l/(dark /l/)。在典型的RP中,当l出现在元音前,就是清晰的舌侧音/l/,此外都是含糊的舌侧音;在典型的GA中,/l/的发音较含糊,除了在词首相对清晰外,其余的都是含糊的舌侧音。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清晰的舌侧音是舌前向硬腭抬起,气流从舌的两旁泻出;含糊的舌侧音发音时舌后部抬高,舌面成凹形,气流在此发出共鸣的声音。/?/和/?/在RP和GA也有所差异,RP倾向于/?/,而GA青睐于/?/。比如:version RP:['v?:?(?)n],GA:['v??n]。此外,还有一些单词的英美音无规律可循,需要平时的积累。如:

  2.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超音段上的差异

  RP和GA在超音段特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重音(word stress),语调(intonation),节奏和语速(rhythm & speed)上。词重音方面,一些以-ary,-ory,-ate结尾的单词,RP倾向于将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GA则放在第一个音节上。例如:

  此外,在同一个多音节的单词中,GA习惯有更多的次重音。例如:

  语调方面,RP抑扬顿挫、韵律感较强,音域较宽,语调高亢;GA语势低沉,音域较窄,多呈降调。如:

  节奏上,由于美国人说话时,重音节的时距比英国人长,因而美国英语一般说来节奏比较缓慢。语速上,由于美国人往往延长有重音元音的发音和多使用次重音,所以语速较慢。

  四 影响中国高校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因素及主要语音问题

  了解了英语语音的特点,选择了适当的语音模式以及掌握了两种主流英语语音模式的普遍差异,中国高校大学生仍会因种种原因存在各种各样的语音问题。

  1.受母语迁移的影响

  由于汉语和英语隶属不同的语系,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在发音上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习惯用汉语中类似的音来取代英语发音,如/?/,中国学生往往受汉语“衣”的影响,误读作“yi”;也受中国不同地区方言的影响,如多数南方人无法区分/n/和/l/;以及有些音汉语中根本不存在,如/z/ /θ/ /?/等,致使英语发音不伦不类。曾微(2006)深入剖析了汉语语音即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笔者在此基础上重新修改整理并归纳如表2所示:

  2.受年龄的影响

  Lenneberg于1967年在《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中提出“关键期假设”,他认为,儿童从两岁开始到青春期之前,即人出生后10~1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自由而轻松地进行。青春期到来之后,多数人的大脑已发生侧化,语言习得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语音习得方面,母语口音难以改变,并且成人的外语不可能学得像母语那样好。杨连瑞(2004)指出年龄问题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之一。因此,毋庸置疑的是因年龄因素,高校大学生们的外语习得受到影响,语音习得上更是如此。学生需要后天更大更多的努力才能习得相对地道的英语发音。

  3.受学习者态度和动机的影响

  Sparks和Glachow(1991)认为有积极态度学习目标语的学生比缺乏积极态度的学生更容易成功。Gardner 和Lambert(1972)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将语言用作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另一类是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对语言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融入目的语的文化中。执有融入型动机的人学习目标语更能感觉到乐趣,更易于掌握它。然而,部分中国高校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只追求工具型学习动机,即为了拿到课程学分、通过四六级考试等,只重视笔试,忽视口语和听力,严重影响到目标语的学习效果。因此造成“只会做题不会说”的状况,语言交际能力欠佳。

  4.受到接触目标语多少和可理解性输入多少的影响

  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只有大量的、正确的、可理解性的输入才能为大脑提供适合加工处理的语言材料。经过理解、吸收,最后才有语言输出,形成语言习得。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外语,与汉语在语音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高校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程相对较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更是很少去专门研究口语和听力,再加上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课内未能接受专业的英语训练,课外学生接触太多的又是中式英语而并非地道英语的语言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语音问题,造成学生极度缺乏语言的应用和交际能力。因此,高校大学生应该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更多地接触英语。语音习得上,通过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视听语料,反复操练,对其消化吸收、内化并重组,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   5.受之前语音教学的影响

  之前的语音教学在英语学习者外语习得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语音习得的成与败很大程度上与之前的学习有关系。学生往往习惯了自己的错误发音,导致无法正确地运用发音。一方面因为多数英语教师忽视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如Elliot(1995)指出教师往往将语音视为最无意的基本语言技能,因此通常利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教授除语音外语言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起步阶段师资状况良莠不齐,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英语岗前培训,英语能力达不到大专水平,甚至有的是从其他学科转行教英语的。这些原因致使教师上课无法给学生正确的语音引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使学生养成错误发音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能够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使他们在外语学习的起步期就养成正确的语音习惯。

  五 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外语的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针对以上所有的论述,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教学策略:

  第一,教材选择上,最好选择包含两大主流语音模式即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语音教材。教师必须熟知这两种语音模式在音段和超音段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教学过程中,适度输入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理论知识,重视英语语音的超音段特征(重音、语调、联诵等),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容易在音段特征(元音、辅音)方面犯的错误。兼顾音段和超音段,又有所侧重;重共性、淡差异,彼此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国家级英语论文

  第二,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Xu(1991)指出“中国学生相对沉默和安静,这使得他们的口语欠佳。他们害怕犯错。他们感觉第一次尝试说英语很不自在,害怕失败,害怕被嘲笑。”这些都是英语语音学习的禁锢。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例如采取多模态视听说教学或运用Praat,Minis Peeach等语音分析软件进行语音可视化教学,生动形象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第三,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英语语音教学的目标。Savignon(1997)指出课堂需要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发音练习要与日常使用的英语相关,比如学习请求的角色扮演(如向老板请假或向银行职员提款等)。Morley(1991)也主张教学模式由培养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转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注重语言的实用性、交际性和互动性。

  六 总结

  语音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却是中国外语课堂上最容易被忽视的话题。对此,在充分了解英语语音特点的基础上,高校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将英语语音融入交际课堂中;扮演好“发音教练”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语音教授者”;重视英语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强化练习音段特征;强调语音的统一性;把教学目标从以往的只追求语言能力提高到交际能力上来。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语音学习中,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执“融入型的学习动机”;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树立自信心,善于交际。如果达到以上标准,就能够真正实现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目标,学生也可以操一口流利的语音。一切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侯维瑞主编.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张冠林、孙静渊编著.英语语音语调:从零起点到发音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杨利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张冠林、孙静渊编著.实用美语语音语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6]李阔.关键期假说与二语习得的最佳时期[J].教书育人,2007(24)

  [7]梁波.大学英语语音音段和超音段的教学先后顺序――一项基于大学生语音学习实践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2)

  [8]杨连瑞.第二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及最佳年龄研究[J].外语学刊,2004(5)

  [9]曾微.汉语语音对英语发音的影响[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1)

  [10]詹俊峰.高校英语语音课中的英美发音差异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

  国家级英语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英语文摘》注重帮助读者顺利地阅读并积累新闻英语中不断生成的新的词汇、短语,从强调新闻英语学习的特点出发,有选择地分析难懂的词、文,并配有优秀译文供参考。每期系列刊登“美英报刊导读”;特别是为有助于读者顺利通过各种英语考试,每期还辟有“新闻英语样篇阅读理解与分析”;同时以“交流”栏目刊载读编互动的信息。读者对象是具备一定英语水平,且有志于通过英语获知信息、进而达到有效交流的读者,阅读《英语文摘》当是继续英语学习的一个选择。

文章标题:国家级英语论文投稿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3082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