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发表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5-11-09 14:45 热度:

  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开展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虽然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比较高了。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

  摘 要:理解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形成机理,对于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攸关重要。本文基于归因理论,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模型,分析了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六个前因变量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影响。从广东省六所重点大学采集了782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逆向行为。

  关键词:双语教学,消极情绪,逆向行为,结构方程,高校

  一、引 言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方兴未艾,各地高校在双语教学探索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在师资水平低、教材不合适、外语授课比例不当和激励制度不到位等弊端[1],导致双语教学见效慢、效益低。有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有66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双语教学”,其原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水平低,教材内容差及自身外语基础薄弱等因素[2]。因此,学生对高校双语教学产生怀疑心理和抵触态度,形成了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双语教学课堂上心不在焉,被动学习甚至要求教师单纯用母语授课等情形。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是指学生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受到各种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外部刺激,产生失望、紧张和厌烦等心理感受;逆向行为是指学生在上述消极情绪作用下,无意或有意做出的扰乱课堂秩序、宣泄不满、举报投诉等行为,以及给其他同学、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带来损失等行为。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对高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极为不利。

  国内外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双语教学满意度和双语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层次分析和二元回归分析等。在双语教学满意度评估方面,麦卡洛(RGMcCullough)和弗莱(MFry)调查研究发现,双语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用,同时能够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周仁认为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双语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的双语表达能力、双语统驭学科内容能力、双语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是影响双语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4];桑迪欢认为教师的双语理论意识、双文化理念和学科知识传授是双语教学满意度测评的重要维度[5];杨楠认为双语使用比例是影响双语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双语使用比例要根据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差异和变化而确定[6];徐恒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语言、课件语言、作业和考试形式等是影响双语教学满意度的关键因素[7];陈红等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年级是双语教学教材和教学模式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8]。在双语教学管理策略方面,曹殿立等提出双语教学的系统管理思路,强调多方参与、统筹兼顾[9];谈多娇指出,遴选双语教学师资、设计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关注教学效果及提供政策支持等是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10];丁琪等认为高校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11];康淑敏、崔新春认为应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多媒体电化教育设施,逐步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12]。

  逆向行为是指当个体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身心受到伤害时,其会产生苦恼情绪,为了消除这种消极情绪,个体会采取忍耐、逃避或发泄怨气等逆反行为。[13]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表现出的不友好举止,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状态及其他同学的情绪,包括扰乱课堂纪律,对教学质量故意挑剔、不参与教学活动、抱怨和投诉等[14]。高校双语教学学生逆向行为伴随着消费者对双语教学设备和环境、双语教学激励制度和双语教学教师的认知过程发生,当学生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评价越低,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受到归因的影响,学生对高校双语教学现实弊端的责任归因形成认知后产生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忽略了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对高校双语教学的负面效应,较少基于归因视角,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系统角度研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形成机理。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双语教学现实弊端的归因、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为逻辑框架,构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模型,为推进高校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理论基础、研究假说与研究模型

  (一)理论基础

  第一,归因理论。凯利(HHKelly)和米凯拉(JLMichela)把个体对原因的感知称为归因,具体而言,个体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心理反应,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而对事件原因作出整体判断,进而产生情感、动机和行为。[15]归因理论在服务情景中顾客行为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归因理论能够用于分析高校双语教学硬软件、双语教激励、双语教学教师业务素质和师德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综合影响,有助于理解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形成原因。   第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提出,物理是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物质运动和技术作用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事理是做事的道理,包括如何感知、认识、安排和组织人、财、物等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即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6]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在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理解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归因分类研究。

  张 蓓 周文良: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

  第三,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根据归因理论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是高校双语教学硬软件、高校双语教学制度和高校双语教学实施主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对上述因素感到不满意,对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原因判断,进而形成了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见图1)。概而言之,引起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可分为物理、事理和人理要素。其中,物理是指高校双语教学的教材和设备,它们决定了高校双语教学是否能遵循专业特色和学科背景的客观规律,是否能达到拓展知识结构、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教学目标,教材不当和设备落后可能引起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事理涉及高校双语教学的氛围和激励等因素,它们有助于提高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氛围缺失和激励失灵可能引起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人理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双语教学传授和沟通工作,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也可能引起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基于此,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分别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共同形成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

  图1 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

  (二)研究假说

  第一,教材不当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教材不当是指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在母语和外语比例分配,引用外文前沿文献和经典案例,专业知识面和可读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未能适应专业背景、学生外语基础和实践教学需要。教材是双语教学课堂讲授的基础和依据,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实践经验表明,高校双语教材内容陈旧,母语和外语比例不协调,缺乏重要外文文献和案例,学生产生失望、抵触等负面心理感受的可能性越大。可见,高校双语教学教材不当程度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1:教材不当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二,设备落后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设备落后是指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室、多媒体和实验室等硬件不能满足双语教学要求。先进的模拟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为高校双语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同时,教师运用计算机、投影仪和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提高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注意力和兴趣,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效果。反之,高校双语教学设备落后,不利于同时接受大量的外语和母语新知识,容易产生无助、焦虑等消极心理。可见,高校双语教学设备落后程度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2:设备落后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三,氛围缺失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氛围缺失是指高校极少举办口语角、外语专业竞赛和外语演讲辩论赛等外语活动,未能为双语教学创造多样化的课外学习情景。课外实践是高校双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创造良好的外语氛围,通过开展丰富、生动的外语互动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为双语教学打好外语基础。高校外语氛围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主动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不利于其在双语教学中克服语言障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无助和抗拒等心理。可见,高校双语教学外语氛围缺失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3:氛围缺乏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四,激励失灵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激励失灵是指高校未能建立并实施保障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管理制度体系,学分管理、奖学金评选、保送研究生、国际交流和教学反馈等制度与双语教学联系不紧密,对学生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的激励不足。高校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形式,其在推广进程中面临着学生怀疑等挑战,因此更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为高校双语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积极情绪[17];相反,学生在双语教学中不能得到充分的激励,未能获得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无法反馈双语教学评教信息,必然导致学生对双语教学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等感受。由此,高校双语教学激励失灵程度越高,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4:激励失灵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五,师资局限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师资局限是指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有限,在设计双语教学目标和进程,实施双语教学课堂互动,运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组织双语教学实践。教师缺乏良好的外语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技能,使教师不能在双语教学中能娴熟运用外语拓展知识传播面;此外,教师不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阅历,导致教师不能联系跨文化背景灵活地开展双语教学[18]。可见,师资水平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的瓶颈,师资水平决定了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教师业务能力不足可能是引致学生产生畏难和抵触等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假设:

  H5:师资局限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六,师德失范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师德失范是指教师在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等方面有所欠缺,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未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高校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19]。师德直接关系到高校双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在双语教学中教书育人;反之,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缺乏责任心和热情,其消极的教学态度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高校双语教学师德失范程度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6:师德失范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七,学生消极情绪对学生逆向行为的影响。基于学生学习心理反应过程,情绪产生动机,动机驱使行为。学生受到高校双语教学中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等外部刺激,破坏了其在双语教学中的美好体验和经历,使其未能很好地实现理论知识拓展、外语能力提高和实践技能提升,从而产生了担忧、厌恶和不满等消极情绪,继而对高校双语教学失去信心。在消极情绪作用下,学生采取沉默、挑剔、停止学习、抱怨和投诉等逆反行为。由此可知,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学生逆向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本文假设:

  H7:学生消极情绪正向影响学生逆向行为。

  (三)研究模型

  综上所述,基于物理、事理和人理视角的高校双语教学归因是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重要前因。基于此,本文以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作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变量,构建了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模型(见图2)。

  图2 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特征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4年5月15日至5月30日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六所广东省重点大学本科生进行的现场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在教学楼发放问卷请本科生当场作答的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在上述六所重点大学各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调查问卷842份,回收率为9356%,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82份,有效率为9287%。在782位被访者中,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分别为134、124、126、137、123、138人,占总样本的比例分例分别为17.1%、15.9%、16.1%、17.5%、15.7%、17.7%。

  对这六个子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年龄和年级)做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782个总样本中,经济学专业106人,占总样本的136%,国际贸易专业138人,占总样本的176%;工商管理专业162人,占总样本的207%;金融学专业143人,占总样本的183%;市场营销学专业175人,占总样本的224%;其他专业58人,占总样本的74%。可见,被访者涵盖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本科生,他们是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授课对象,对调查问卷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本文的调查数据具有较理想的代表性和可靠度。

  (二)量表确定

  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和年级等指标;第二部分是采用利克特(Likert)5级量表测量的有关高校双语教学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指标。对所有变量的赋值均从低到高排列,1为“非常不同意”,2为“不同意”,3为“中立”,4为“同意”,5为“非常同意”。为设计出有效的量表,首先,本文在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借鉴学者们多次使用的相关量表中的测量题项,所有结构变量均采取多个测度项。根据已有文献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分别邀请3位双语教学教师和5位双语教学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反复修改这些测度项使其适应高校双语教学情境并设计相应的量表,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然后,问卷由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的3位专家进行审阅,根据其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进一步完善。接着,邀请华南农业大学100位本科生进行问卷预调查,根据预调查数据处理结果对问卷进行各个维度的信度和区分效度分析,修订指标体系及量表,确定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模型的指标体系及量表。量表最终形成35个测度项,测度项具体内容及得分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测量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变量的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信度指量表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值)用来测度模型中各因子的信度,复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用于衡量量表各测度项的内部一致性。所有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和CR值都高于07,CR值均高于05,表明本文研究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此外,所有测度项的标准负载都在07以上,且都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都高于05,说明测度项均拥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对于区别效度的检验,可以比较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方根是否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如果大于,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各个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均根均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这表明各个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二)假说检验

  本文使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 87对所提出的结构模型假说进行检验。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如图3所示。图3中,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逆向行为。因此,检验结果显示,所有路径都显著。H1、H4、H5、H6和H7在显著性概率P<0001水平下显著,H2和H3在显著性概率P<001水平下显著。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回归判定系数R2为073,显示本研究模型和数据的拟合结果良好。

  图3 结构模型路径系数

  注:***、**、*分别表示在P<0001,P<001,P<005的水平下显著。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对广东省六所重点大学782位本科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的路径系数与假说检验的支持情况如图3所示,本文研究所有的假设都得到了支持,得出如下研究结果:   第一,师资局限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是影响学生消极情绪的最重要因素。这表明,师资水平越低,教师在高校双语教学中越不擅长采用双语方式传授知识,不能有效开展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双语教学互动,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理论阐述不到位,技能训练不生动等问题,致使学生消极情绪越严重。高校双语教学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大多数双语教师缺乏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没有接受严格训练,导致双语教学教师滥竽充数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我国尚未实施规范的双语教师资格证考核机制,双语教学培训和研究基地非常罕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相对紧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要防止学生对双语教学产生消极情绪,必须从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出国访学等环节着手,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第二,教材不当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是影响学生消极情绪的第二重要因素。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设计不合理,教材内容不科学,教材语言表述不生动和教材外语比例不得当等问题,是引起学生消极情绪的关键因素。教材是高校双语教学的课堂授课依据和课外学习素材,教材的可读性和权威性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兴趣,教材不当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所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双语教学直接选用外文原版教材,由于国外高校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文化环境和学生外语能力与国内高校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了外文原版教材“水土不服”,未能很好适应国内高校双语教学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高校双语教学采用授课教师自编外文教材,由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导致自编外文教材在结构合理性、外语表述准确性和外文资料丰富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三是高校双语教学仅使用授课教师汇编的教案材料,这不利于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系统学习。可见,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在教材选用和评估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为此,要控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必须通过教材规划、课题资助等形式,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建材建设。

  第三,激励失灵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是影响学生消极情绪的第三重要因素。这说明,高校双语教学激励制度体系缺失越严重,激励效果越不理想,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可能性越大。高校双语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母语教学和单纯的外语学习难度更大,学生因此容易产生畏难和沮丧等心理,更需要对双语教学实行激励,让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深造机会,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21]。此外,还要为双语教学创造学习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实现双语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双语教学的心理驱动力。为此,应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激励机制改革,防止学生形成消极情绪和逆向行为。

  第四,师德失范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这表明,高校双语教学中教师思想素质越低,敬业精神越差,教学工作越马虎,学生消极情绪越严重。双语教学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教学热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双语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高尚的师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但是,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收入偏低、买房困难、教学任务重和职称晋升难等压力,导致教师外出上课赚外快,重科研轻教学,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和充沛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双语教学当中。因此,为控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应当加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还要着力改善高校青年教师收入福利,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双语教学工作。

教育论文发表

  第五,氛围缺失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高校外语氛围越缺失,越不利于培养学生双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消极情绪越高涨。这是由于高校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课堂系统讲授,也需要课外潜移默化。[20]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外语角、外语讲座、外语竞赛等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的英语角及英语讲座仅是一项形象工程,未能通过创造课堂教学以外的外语学习情景消除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忧患和抵触心理。因此,为消除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必须加强高校校园外语氛围建设,努力打造双语教学校园文化环境。

  第六,设备落后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离不开教学设施和教学硬件的支撑,双语教学的教室、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硬件越落后,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可能性越大。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双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楼通风和采光条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缺乏双语教学专用实验室和语音室。其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导致双语教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相对紧缺,双语教学没有得到缺乏充足的配套资金支持。为此,要控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必须加大对双语教学的资源和设备的资金投入。

  第七,学生消极情绪对学生逆向行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学生对高校双语教学的怀疑、焦虑、厌烦和紧张情绪越严重,其在双语教学中产生自暴自弃、扰乱教学秩序、挑剔教学质量、抱怨和投诉等逆向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换言之,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学生逆向行为越严重。此外,学生消极情绪的干扰会影响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和体验,学生逆向行为会造成负面口碑传播,从而扩大逆向行为的影响范围和负面效应。因此,要创造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双语教学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消除消极情绪,预防和控制学生逆向行为的发生。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提高高校双语教学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等,并在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适度向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倾斜,提高其双语教学的积极性。第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开展主题师德征文比赛、评选教书育人先进标兵和双语教学观摩比赛等活动,提升高校教师的责任心和思想道德修养。第三,坚持以人文本,倡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教育理念,加强双语教学宣传,优化高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在高校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中率先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第四,大力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建设,通过课题资助和教学改革资金扶持等路径,出版一批高质量的、适应我国高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教材。第五,营造高校双语教学课外氛围,通过英语文化节、英语角、双语校刊和双语广播等多样化形式培养学生外语触觉和外语思维,引导学生对双语教学形成期待心理和喜欢态度,调动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六,实现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在学分管理、研究生培养等环节适度向双语教学倾斜,加大对学生的双语教学激励力度。   高校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双语教学教材,升级双语教学设备,营造外语校园氛围,加强双语教学激励,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综合能力。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不仅适合解释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也可能适用于分析高校纯外语课程、高校精品课程等的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以后的研究可进一步实证检验其效力。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来自广东省六所重点大学的782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由于我国各地区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和师生外语基础等存在客观差异,在后续研究中如果能在我国其他省份选取更为分散的样本,结论的推广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此外,学生的专业年级和外语基础等个体特征可能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有必要将来进行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邹芝. 试析大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出路 [J]. 教育探索,2009(10): 68-69.

  [2]王今越,范尧,高建磊. 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J]. 人力资源管理,2009(2): 72-74.

  [3]McCullough,R. G. & M. Fry. Every Community Has a Story: the Impact of the Bilingual History Fair on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J]. The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2013,37(3): 151-165.

  [4]周仁. 高校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 [J]. 教育与职业,2010(18): 54-55.

  [5]桑迪欢. 高校双语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力的拓展 [J]. 江苏高教,2011(2): 61-62.

  [6]杨楠.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生态平衡发展观及其认知基础 [J]. 外语电化教学,2010(4): 63-67.

  [7]徐恒戬. 从学生视角对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 [J]. 教育学术月刊,2009(3): 39-41.

  [8]陈红,等. 高校双语教学的初步调查研究 [J]. 现代教育管理,2009(3): 72-74.

  [9]Cao, D., et 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Engineering Mathematical Bilingual Teaching [J]. Journal of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 15: 4105-4109.

  [10]谈多娇. 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 [J]. 教育研究,2010(10): 91-94.

  [11]丁琪,张权. 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J]. 江苏高教,2013(5): 90-91.

  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界》杂志,定位于教育专业的教育类权威性学术期刊,教育类核心期刊,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出版总署批准的纯教育类权威期刊。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主办单位:广西出版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45-1376/G4,国际刊号:ISSN 1674-9510 ,邮发代号(基础教育版48-195,高教职教版48-196)。

文章标题:教育论文发表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865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