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论文发表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选择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4-12-12 15:35 热度:

  摘要:“协同创新”是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从经济学视角解析,从协作、协调到协同符合经济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存在开放性、目标整体性、非线性互动、扁平化、可持续性的特点,未来高校应该坚持主流与特色互动,建立实践导向型平台,构建协同创新战略。

  关键词:教师职称论文发表,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问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问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有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和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两方面主要特征。从实践来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教育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是“2011 计划”的核心目标,协同是实现创新目标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此必须通过协同的方式,打破各要素之间的壁垒,通过 “政、产、学、研、用”等各创新主体密切合作,构建目标趋同、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互补、运作配合、收益共享的新模式。

  一、从协作、协调到协同符合经济发展演化的规律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劳动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劳动生产中各要素和工序从简单到复杂组合起来的过程,与之同步的是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变。依据经济活动中各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协作、协调、协同。

  1.协作:从农业社会到初级工业社会的发展方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劳动的分工而进化,处于不同分工位次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就构成了协作的关系。关于协作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提出:“劳动者的注意力专注于工作而不是分解于工作时,各种工作便可做得更好”;协作可以实现“整体当然高于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机械化、专业化生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生产中的分工更加精细,协作的作用更加明显:业缘取代了血缘关系成为人们劳动生产中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显现为生产的聚集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分工给予高度评价:“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得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定义协作:“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马克思认为协作一方面缩短了各工序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单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么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在此阶段,经济要素主要体现为社会生产的要素,社会生产要素组合主要由工业生产的工序分工决定,处于初始协作阶段,这种协作不断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各要素有效的组合以及新要素的产生。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选择

  随着城市与生产的聚集,市场的瓶颈开始显现,资本会流入利润率高的工业生产行业,工业生产企业由于类似产品的增多,利润率却在降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开始周期性发生,资本所有者采取两种办法应对:一是采取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或生产新的产品;二是对本企业的生产,依据市场情况进行主动的调整:一方面根据市场调整产量,另一方面则主动调整各生产要素在时间和数量上的配合以实现资源和效率的最大化。这种主动的调整,即进入了生产要素组合的新阶段――协调。

  2.协调:大工业社会的发展方式

  不同于协作阶段的由产品工序和分工决定。在大工业生产阶段,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各部门的组合进入了管理者主动调节、调整的阶段,协调更多地表现在企业管理领域中,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管理者的理性和计划性。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最早在论述企业的管理职能时提出了协调的概念,他认为“协调就是指连接、联合、调和所有活动及力量”,就是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和谐配合,以便于企业经营顺利进行。他依据企业部门形成的本位主义缺陷,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协调的机制。美国管理学家卢瑟・古利克则把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提出了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七职能论”,他认为协调就是为了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工作和谐、步调一致、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协调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及要素组织形式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来经营以实现其目标。在此阶段,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均衡生产、流水生产线的组织、准时生产等充分体现了协调的特性,而组织部门间的配合也体现了协调这一阶段的特性。在协调的阶段,企业理性、有计划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大推动了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世界各国、社会各部门以及各企业间的联系越发增强,而生产和城市的聚集作用也使得这种联系更为紧密。这种更为紧密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经营要素必然地呈现出突破企业进行重新组合的趋势,即经济要素组合的下一阶段――协同。   3.协同: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式

  协同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他通过实验发现对于开放的系统,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或特定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发生质变,即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协同效应和协同学不只应用于物理学和自然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经济本身是个开放系统,当经济发展达到相当程度,市场把各个主体紧密的联系起来,各个子系统(企业、科研单位等)会在新能量(技术、资金等)的作用下体现出协同效应。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协同的产生和加速。当今信息社会使得信息得以迅速的流动和传播。资金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流动也成为可能。任何一家企业面对的环境几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最大化。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提升和进步,是注入经济这个开放系统实现协同最为重要的能量,而协同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也会促进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在经济要素组合中,协同是由协作、协调发展而来,但协同阶段也体现了与协作、协调不同的特性:首先,协作与协调是企业这个子系统内的要素组合方式,而协同则突破了企业的界限,企业中经济要素开始同环境的要素进行组合:其次,协作与协调阶段的企业属于“外组织”,而协同阶段的企业与市场中其他企业、单位的优化组合体现出“自组织”的特性:再者,世界经济各方联系的增多和融合程度的空前提高,推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自组织的经济要素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组合。从微观来看,协同是某企业突破自身的限制,在与自身相适应的环境中去寻找有效的资源和要素以使用新技术、实现新的组合;从宏观来看,协同是市场中的许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以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趋势,也是经济需求导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体现了人本质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加速推动了新的组合和技术创新的进程。

  二、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特点

  “2011计划”要求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以系统创新的方式推动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推动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重要战略途径的高校协同创新,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1.系统开放性

  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如果本身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无论其初始状态如何,最终系统内有序结构将被破坏,呈现出一片“死寂”的景象。系统只有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才能维持其生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因此开放性也是协同创新的必要前提。“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虽然是以高校为主,但其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说它具有复杂性是因为管理系统一般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要素组成,因此它要发挥每一个要素的作用,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人员可进可出、中心可上可下、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参加。另外,通过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可以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等等。

  2.目标整体性

  协同创新追求的中心目标是“2+2>4”的效应,其本质要求是实现系统要素的优势互补,聚合放大和功能倍增,而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协同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协同方式相互作用、协调、同步,使系统的整体功能最强,产生协同效应。另外,实现协同要对各种管理要素进行整合,并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促使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发挥适当的作用.相互合作和协调而实现一致和互补。这本身包含着整体优化的思想,经过对不同方法、手段的应用,以一种能充分发挥各个管理要素的优势最终实现整体优势、整体优化的目的。因此,“2011计划”不只是某一个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任务,而是全社会不分地域、不分层次,只要有创新条件的高校都可以承担的任务。

  3.非线性互动

  我国目前科学研究现状表现为单位之间存在固有壁垒,缺乏合作和劳动分工使得小型研究组重复购买昂贵的设备,从事相同的分析,且不愿与竞争对手分享研究成果。结果是浪费了时间、金钱和人力。“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则要求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要有较强的相互联系,它不是协同各要素功能的简单加和,不是直线管理,而是通过各要素之间协同运作、发挥整体功能作用的结果。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复杂的,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性和交叉的因果性。实现协同效应只靠单个的要素难以实现,而是需要各种管理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种互动性显然能产生系统的波动和系统状态新的变化从而实现协同效应。在“2011计划”中,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即是“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4.组织扁平化

  传统组织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企业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层级结构是效率较高的一种组织形式。但目前遇到了两个方面的强大挑战:一是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庞大,二是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太多的层级使得企业反应速度不足。面对协同阶段的经济形势,多层级结构显得不合时宜,基层的信息通过一层一层的筛选,最后到达最高决策者,信息量和传递速度明显不够,最高决策者未必充分了解实际情况从而做出最优判断。协同创新中,需要大量要素的整合与组合,如果仍沿用旧有的层级结构,很难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以任务为导引建立扁平的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就成为协同创新的重点。因此“2011计划”中提出:“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即是适合于协同创新的结构,它将“金字塔”压得扁平可以更方便进行融合,协同创新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减少管理层级,并充分放权增加管理幅度,将层级对信息的阻滞降到最低,促进各方深入融合,更好地利用进行协同的各方资源,专业、妥善地处理出现的问题。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促进协同创新。   5.可持续性

  协同创新以开放性为前提,为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进行整体有计划的协调,促进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方已有资源,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扁平化管理以实现各创新要素的相对最优组合来充分提升创新能力。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打破体制壁垒进行合作以及融合的趋势。同时,因为协同机制对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促使科研进一步与应用相适应,以及科研在应用提出需求下进一步深入:有计划和组织也可以遴选出合格的协同创新中心。这样,协同创新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效益,示范效应也会提高聚集程度,更加促进了协同创新的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对策

  目前,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高校理应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切实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高校与企业或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1.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建立实践导向型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首先应是以经济社会中提出的需求为导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前沿,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但是就现状而言,高校与合作单位之间分块管理、壁垒重重,因此必须建立由各方认同的创新平台,才能解决现实问题。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没有具体模式,高校首先把握的是合作双方具有协同的意愿与目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利益共享,合作双赢。“2011计划”提出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充分体现出协同创新的内生性。在实际操作中,协同中心应当以实践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具体需求为引导。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在经历了一个重要的积累期后,各个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生产、服务方面的实践越来越丰富。而实践就一定会产生新问题,尤其随着科学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进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科研创新有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以提高创新能力的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也应当以此为契机,以经济社会中提出的需求为导引,建立实践导向型平台。

  2.坚持主流与特色互动发展原则。鼓励构建共生共荣新模式

  高等学校类型千差万别,既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有地方高等学校;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教学性大学;既有本科大学,也有高职院校。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特色,因此,在围绕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个方面,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坚持自身特色与优势,寻找突破点。当然,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必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只有目标一致、利益趋同,双方合作才会持久。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工作的开展中可以从研发平台、技术、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结合:首先是研发平台,合作方以利益为连接纽带,共同投资,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合作双方的权利、责任和利益,明确成果产权,建立共生关系:其次是技术合作,各方以实践为导向,提出明确需求,使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相结合,获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直接了解市场和生产实践的需求,同时及时地对新成果进行测试和改进,使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获得占据市场的先机;第三是人才培养,在平台中使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实行“项目化教学”,同时通过“订单式”培养,为平台进一步发展选好后备人才,通过实施职工培训计划,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从研发平台、技术合作、人才培养三方面实现合作方的共生,使得各方深入融合,进行各方要素的优化组合,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体现协同创新的优势,大幅度提升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实力和能力。

  3.主动改革,打破壁垒,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与预期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的不足,其中的关键即是经济活动展现出高度融合性的今天,高校和相关单位在科研创新的合作中不够开放,不能打破自身的壁垒,使各方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组合。

  在协同创新的特性中,开放性是前提。亦是针对目前体制壁垒问题的办法之一。因此,推动区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人才和科研比较优势的高校需要主动打破各种壁垒,与市场中拥有资源和要素的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以实现各方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利用。高等学校在自身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该打破院系、实验室、校办产业等部门之间的界限,在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等领域,出台鼓励对外合作的政策,以资金重点保障支持,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实现人才、资本等要素有效流动。

  4.建立扁平化协同创新管理机构与制度

  传统的层级管理,在面对稳定的市场和科研环境时比较有效。但在面对信息化大潮,尤其是需要处理大量信息时,层级管理则显现出了由于层级过多造成信息阻滞的局限。目前,高等学校在协同创新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均提到了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因此,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对融合的需求也要求了在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以及之后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中应压缩管理层级,实现管理的扁平化。

  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是由合作各方在需求和融合的前提下加入的,不需要打乱合作各方本来的工作部署。因此,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平台要有充分的管理和科研决策的权限,对于平台的重大战略问题,如合作模式、研究方向、责权利的划分等要通过协议来规定。在对平台战略和基本的问题进行规定后,平台可根据需要由各方派出专业人员来组成,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及制定制度。平台负责人对工作进行分类和划分,设立面对平台工作的专业机构,给予工作人员处理专业问题的充分权限,由专业人员在各方的要素和资源的基础上、在平台的范围内来处理和解决各种专业和实际问题,而无需所有问题通过层级机构层层上报来决策,以确保协同创新平台科研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文章标题:教师职称论文发表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430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