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问题与解决”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1-18 10:24 热度: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落实“四基”和培养 “四能”。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在每一单元的最后一个例题都安排了“解决问题”这一板块。这部分教学成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课标落到实处,切实地将培养“四能”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力求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初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方法;策略;反思

如何在“问题与解决”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核心素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数学信息和问题)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由多种信息载体所表现出的一种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一个具体的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问题资源,创设目标指向。这个目标指向明确并有现实性、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情境中观察、发现和收集相关的数学信息。[1]

  (一)抓住关键词解读信息抓住关键词来理解,是读懂句子的重要方法之一。数学学习也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来理解题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正确解题。

  (二)用综合法解读相关联的信息,和加工新信息对于要用多条信息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学生基本理解了题目并能直接告诉数学信息的基础上,还需引导学生联系前后信息,找到相关联的信息,用综合法从中得出间接信息,从而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2]

  1.从题目多余条件中选择有用信息。有的题有多余的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筛选,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2.从题图中选择解题的隐藏信息。有的题只根据文字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从题图中去选择与这个条件相关的信息。

  二、引导探索(分析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基础上,去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架起问题与目标之间的桥梁。 (一)学生理解估算策略和方法。例如,张钰老师在执教的“解决问题”教学中,精心收集了生活中含有数学的问题,“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在巨幕影院坐得下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估都不够,实际的就一定不够。教师于是又给出变式练习,“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人和226人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估都够,实际的就一定够。教师要使学生很快地认识到,估算不是对精确结果的四舍五入,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用估算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

  (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三年级上册《测量》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中,“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好运完8吨煤?货车载质量为2吨,大货车载质量为3吨。”教师可给出提示,“把符合要求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这是解决这个题目的有效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这既让学生感受到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又可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建构模型(解决问题)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建构数学模型,使学生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联系起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在“归一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建立此类问题的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例8和“想一想”的练习后,教师可提问: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同点都是第一步用除法求出每个碗的价钱;不同点是第二步,求总价用乘法,求单价用除法。在完成“做一做”后,教师要再一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问题的共同之处,即第一步都是用除法计算出单位数量的。通过归纳总结,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此类问题的模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论拓展(反思提高)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决问题。这样会出现很多错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路,概括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晰,思维具有条理性、精确性和概括性。

  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讨论和分析,进一步反思和提出质疑并产生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这个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将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上四个环节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每一个环节都为后一环节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后一环节又将教学活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官声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读与写(上,下旬) ,2014(16).

  [2] 张秀平.以问题中心为指导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析 [J].学周刊A版,2015(1).

  《如何在“问题与解决”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作者:窦 鸽。

文章标题:如何在“问题与解决”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177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