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改革政策方向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8-07-21 10:35 热度:

   教育学中的课程,教育学方式制度,以及教育学运用改革事项等等,这些也都是提升教育学发展的主要对策。以下就是这些方面的一些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征收教育学类论文

  摘要:21世纪教育与课程改革全球讨论的关键词语当选“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审视和评估当下教育学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仍存背离之困局,必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才能冲出突围。文章试图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目标引领下,挖掘教育学的课程内涵,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以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教育学论文

  一、目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

  (一)教学模式难以形成“学、思、悟、行”有效联动

  教育学课程通常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为主要方式。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缺乏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与理念意识。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滔滔不绝地灌输书本理论的解释,缺乏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案例讲授与分析,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思、悟、行”相割裂,甚至“思、悟、行”严重缺失,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实践实训,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忽略了学生全面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老师难教,学生厌学”自然在所难免。

  推荐期刊:《教育发展研究》办刊宗旨:以大教育视角探讨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骨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提供众多的信息。本刊内容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开展要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不断挖掘课程的内涵和学生的潜力,指导学生有效获得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教学评价以及师生相长的基本原理及其教学实践,尤其是教育实践。目前,尽管人们认识到“办理学堂,首重师范”“教育为师范学堂这主要学科”“教育实践为涉及成千上万的教师和无数的学生”[1]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教育理论不能指导教育实践或者脱离教育实践的问题并未真正得到缓解。目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对教育学理论的演绎,缺乏实用性。这是一种说教式的德育课,缺乏以学生的教育实践疑难为中心,与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和教育学课程宗旨相违背。而教育学课程理论性强,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使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在需求及其内生动力与活力不足,不能激发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兴趣,导致当下教育学课程教学效率较低。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对教育学课程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具有引导作用,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杠杆和触发点[2]172-175。大量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分析显示:目前中国教育学课程教学评价仍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考评上,以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的理解的考试,缺乏对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实践能力的考核,过程性评价存在缺失。因此,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背景下的教育学课程教学内容,因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忽视情感与智力教育。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

  (一)教育全球化与课程改革浪潮推波助澜

  “核心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是21世纪以来各国教育与课程改革新浪潮的必然规律。在此大背景下,加快包括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步伐,既是应顺时代教育发展潮流,也是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之需,更是贯彻落实2015年8月中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

  (二)中国“核心素养”教育恰当其时

  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简称总体框架,下同),从宏观层面对“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具体表现和落实途径作了框架式阐释,明确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总体框架从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方面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今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标、课程建设和学生评价提供了制度支撑和理论依据。可以说,总体框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为中国“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了人才培养内涵与范式。

  (三)“核心素养”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简称意见),是总体框架发布的前奏。前者强调素质教育,后者倡导“核心素养”。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内涵更丰富,效果更加显著,也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意见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教学思想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并日益渗透,从而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模式。

  (四)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诉求

  1999年扩招,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76%,2015年已达到40%[3],跨越式地实现了“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中国社会经济也同步迅速发展,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诉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性转变。“人文关怀+健康人格+专业卓越+科学精神+勇于担当+实践创新+国际眼光”全面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供求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诉求存在较大差距。以师范类专业课程为例,现行的教育学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缺乏指导学生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难支撑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育支持。这就迫使教育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走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之路。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探索“学、思、悟、行”有效联动的教学模式

  要改变教育学课“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现象,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融入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把诸如教育“三乱”(乱办班、乱收费、乱补课)、扶贫教育、创新创业等当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事例,制作成教学故事PPT、教学影视动画或教学录像视频短片,以及尝试融学生自我选择授课内容、备课、授课和评课于一体的微课,加深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在生动鲜活的时代案例教学中激发其教育学课程求知欲和创造力及其认知冲突,在教学与实践中让学生的“学、思、悟、行”得以实现。

  (二)努力挖掘“学以致用”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对于一门学科而言,其价值所在、生命力所在正是它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对社会的作用[4]7-10。而且,中国教育学在发展中逐渐走向实践或者更为宽泛的实用的方向[5]4-6。“教育学”在中国被定位在“实”上[6]1。因此,教育学课程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与人才的现实需求,就必须强化实践,想方设法挖掘“学以致用”实践指导性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精选课堂讲授内容,压缩一些简易理论课,开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内容,如“‘四有好老师’的具体标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激励”“体罚”等教育政策与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讨,活跃课堂氛围和学生思维。又比如,讲授“教育与人的发展”章节,提出“香港‘占中’事件与目前香港教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反思经济社会繁荣的香港,在对青少年国情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及其影响,促进学生重温历史,认知国情,自觉树立大局意识和国家意识,在励志学习和开放包容中,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差异性的包容能力。总之,在理论讲授中恰到好处地开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古代经典和现代热点的教育课程内容,把学生内在的天资、禀赋、智慧、知识和智力引导出来,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和提出问题的本领。

  (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7]134-136。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改变以往的“出勤+作业+书面测试”的考核评价模式,要将教育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实践实训能力相结合,加强对教学过程性评价。按照总体框架要求,研究制定一套适用于教育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教学督导与学生自评,加大对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教改效果的监控与评价力度,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8]159-162。

  结语

  “学、思、悟、行”联动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抓手,“学以致用”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挖掘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评价是衡量和检查学生“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的是评价和检验教育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效果的标准,值得当下教师积极探索与实践。

文章标题:教育学课程改革政策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3884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