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 实现教学目标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1:23 热度:

  内容简介: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客观上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切实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认为把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同一些富有启迪的问题情景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结合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就问题目标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想对从事中学政治教学的各同仁们会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问题法问题目标教学法
  一、问题目标教学法简介
  目标教学法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认识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而制定的。布鲁姆认为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可分为:认识、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之间具有连接性,每一个高层次的目标都是所有层次行为和目标的延伸的发展。中学政治教学目标就是根据大纲、考纲及教科书规定的学生在课、节、框题学习中,在基础知识、理论认识和能力培养方面所要达到的的具体的、可评估的目标。
  问题法又称发现法。它的优点在于带有研究问题因素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发挥学生潜力;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能促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问题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它也符合高中生认识的特点和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特点。高中政治新教材集知识系统、思想理论和思维能力于一体,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而高中生求知欲强,接触信息广,正处于能力发展阶段。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体现政治教学与发展的一致性原则,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问题目标的编制
  问题目标的编制是在教师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认识特点,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进行编制。它的步骤是: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提出解决或研究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和探求的要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其次,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要求学生回答。最后,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及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如学习《经济常识》(人教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框题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
  • 赵某一家五口月收入23000元。
  • 赵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工资6000元;
  • 赵某之母开了个体小卖部,月收入1000元;
  • 赵某本人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利润7000元;
  • 赵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
  • 赵某之妹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3000元。
  进而根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赵某一家五口的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相关内容,这样就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自学完以后,让学生自己各述已见,分别结合教材知识阐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总结我们判断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方法和依据,还可以根据最新的有关政策对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如“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还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再如:在讲授“商品的二因素”内容后,可随即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家中的电视机是不是商品?”这一疑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查看教材,从中找出理论依据,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此时老师恰当地利用学生对问题急于求得正确理解的情感,及时点拔:买回来的东西,只要不再有用于交换,就意味着它已退出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所以它也就不再是商品了。并由此得出结论:判断一种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用不用于交换。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开拓了学生思路,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上,教师可根据现实条件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掌握,既可以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又可以通过小品、实物演示或学生亲身体验的生活情境来创设,还可以直截了当的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三、问题目标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问题目标教学法在实施中,要始终把教学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课堂结构的设计要围绕目标展开。具体操作时应首先从总体上对教材进行一般性整理。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了解,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及知识这三方面揭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方向。然后编制问题目标,设计知识结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应该设计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解决,最终要使学生明确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问题目标和课堂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设置的问题必须巧妙,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给予学生有争议的空间,使问题能够达到此也是、彼也是的效果;问题要有趣味性,一个趣味性强的问题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设置问题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而不是设置一些抽象空泛的问题。
  2、在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和放弃教师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体现在精讲上。重点概念、基本原理、原理把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都是精讲的内容。而具体的知识点的内容则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不必细述。

文章标题:创设问题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 实现教学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27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