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走出数学课堂的几大误区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24 09:23 热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创新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悄走入了课堂,这给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可是很多时候,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如何对待课堂的教与学成了问题的关键。当前,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对数学课堂仍存在着几大误区。

  误区一 :学生之误区——不重视课堂,寄希望于课外

  很多学生不重视课堂的学习,把希望都寄托在课外补习上,这种做法很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一节课45分钟,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师讲得都是本节的核心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更是同学们的易错点。如果同学们不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听课,结果一定是错过了本节课最精彩的内容,所以就感觉这节课没听懂,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只能机械式的依靠课外补习来寻求心理平衡,觉得自己参加了补习班,就能把没学到的知识补回来。实际上,补习班的密度是非常高的,它集中在两个小时内把一周的内容完成,学生很难消化。这就像正餐与零食的关系,如果把零食当正餐,对身体一定是有害的,如果不重视课堂学习,就像不好好吃饭一样,对同学们学习一定是不利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课堂学习。

  误区二:学生之误区——眼高手低

  在数学的学习上,大多数同学都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这样的同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开始上课时听老师讲了一会儿,觉得内容挺简单,自己会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老师接下去讲的内容就不认真听,开始忙自己的事情,结果也是错过了本节课最精彩的重难点,感觉自己挺用功,效果却很差。另一类同学是整节课都听了,却懒得动笔,老师讲完了,让学生们自己整理时,他们只用眼睛看,不动笔去操作,他们觉得只要听得懂,自己就真的会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这种体会,一道题,尤其是一道复杂的,知识点多一点的题,有十个学生听懂了,而真正能动笔独立做出来的也就三四个。这就说明了眼睛看到的,你感觉会了的题,不一定能动手做出来,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该意识到眼高手低的危害,一起把学生的这个毛病改掉,这对学生能学好数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误区三:教师之误区——学生围着教师转

  我们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而实践证明,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有了很大影响,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就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到课外,才是我们这些教师现在应该做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误区四:教师之误区——只讲一道题,而非一类题

  现在的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还是就一道题,而讲一道题,从来不做归纳总结。很多时候,相同的一道题讲了好几遍,可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学生还是不会处理,很多教师这时就会说学生真笨,怎么教也教不会,而实际上,教师没把这类问题讲透应该是更主要的原因。现在的中考,尤其是我们大连地区的中考,后面几个问题的设置是非常灵活的,也就是通常师生所说的难题,死题。而实际上,再难的题,也有它来源的数学模型。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做归纳总结,多给学生进行类比和变形,通过一道题,来处理一类问题,效果就会非常明显。我曾经听过一个教师的讲座,这位教师通过了一个非常常见的三角形全等问题,探究并引申了十二个与之相关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能这样做,对学生来说将是多大的财富啊!其实我们不用把一道题讲十遍,而应该把一道题变成十道题,这才是我们新时代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能走出以上几大误区,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率,那么学生既能扎扎实实的学好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能牢靠的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走在了一条数学学习成功的大道上。

文章标题:师生共同走出数学课堂的几大误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1503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