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04 09:57 热度:

  【摘要】:诚信是支撑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支柱,是一种社会规范,又是一种个人修养,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措施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诚实自古以来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二、 高等学校中常见的失信现象
  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有:
  1、考试诚信缺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校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的报道,轻者受到各种处分,重者则被勒令退学。
  2、学业诚信缺失。抄袭作业、买卖论文。有的学生为了“省时、省心”就剽窃他人成果,撰写论文经常是大段大段抄别人的文章,以致整篇挪用也不鲜见,还美其名曰“借鉴”。更有甚者竟通过手机短信和网上发布求购信息等手段直接购买毕业论文。
  3、经济诚信缺失。有的学生在新年伊始,拿着家长给的学费不交到学校却擅自存入银行进行“增值”,认为反正国家有确保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策,岂不知他们这样做的同时,剥夺了那些政府和学校给予真正家庭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的机会,对学校、家长、同学都没有做到以“诚”相待。
  4、社会诚信缺失。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就学压力而设置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即在校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和借款学生自行提供见证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的助学贷款。但是,就是有极少数学生恶意逃债,给银行信贷工作蒙上阴影,甚至直接影响了一些银行继续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
  5、求职就业诚信缺失。首先,自荐材料的虚假包装。由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首先要向用人单位提供自荐材料,很多用人单位也正是通过自荐材料这一途径来了解、评价、衡量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决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进而影响录用或聘用。一些毕业生就使出浑身解数弄虚作假,有的伪造各种证书,有的涂改成绩,有的在校期间未受过什么表彰,却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成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优秀毕业生”等。其次,随意签约、毁约。而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就业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三、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腐朽意识的侵蚀。
  在我国,曾长期的受到封建统治的影响,封建意识以及封建文化逐渐形成一种以个人利益得失作为判断是非标准的思想意识。在长期的封建意识的影响下,不少人为个人私利投机取巧,不择手段。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思想不断变革的今天,这种思想还存于我们周围,对当今的社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21世纪的高校,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断淡化,并逐渐消弱。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入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就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那就是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3.应试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教育,灌输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即只要学习成绩好,不管道德、品质高不高。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缺乏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4、缺乏道德信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诚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社会阅历浅,道德评判能力并不强,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不良影响感到十分困惑,不能科学地看待社会中的腐败现象,社会的某些地方和领域道德失范、信仰失缺、极端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是非、善恶、美丑界限颠倒,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道德行为严重的侵蚀着当代大学生,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偏离,以及盲目的追求实惠,物质享受、功名利禄,许多大学生心情浮躁,耐不住寂寞,不能潜心学习,既想取得好成绩又不肯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于是诚信缺失现象就越来越突出。
  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改变途径:
  1、加强诚信教育实效性:在现阶段学校仍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受到转型时期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形成的固有缺陷的制约,学校的教育引导功能不是十分明显,因此要改变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首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端正观念,形成正确的诚信道德观!既要看到当前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是过渡时期和转型阶段的正常现象,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诚信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其次要将实践贯穿到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去,让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实践,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关注诚信、了解诚信、思考诚信和实践诚信,将诚信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最后教育者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使大学生从道德伦理、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角度,对诚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自觉和自律。
  2、建立健全教育法制:诚信的保障需要借助于纪律、法律的强制性作用。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教育法制,这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高校要改革德育教育体系,制定诚信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失信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让其不得不慎重行事。
  3、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以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通过宣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
  参考文献
  [1]赵靓;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韦筱青等.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看高校教育问题[J].高教论坛
  [4]杨丽霞.论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j].青年思想家,2004,
  

文章标题: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624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