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改革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5-27 14:01 热度:

   通过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取得的成效探究,揭示高校数控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数控车削加工是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程序编制、工艺设计、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针对企业数控加工岗位需求而设置的一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把数控编程、切削加工工艺等理论课和数控操作实训课分开,因两类课程的进度不同步,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目的,并出现重复传授知识点浪费课时,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偏离的问题,对此,必须实行教学改革,才能使教学适应生产,使毕业生被企业所接受。

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以广大高校管理者、研究者、决策者及教育管理专业教师、学生为读者对象,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学术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自由,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宽松环境。本刊欢迎作者网上投稿,欢迎投稿订阅。

  一、课程改革思路

  数控车削加工课程,应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以企业机械数控车削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根据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复杂难易程度,从数控车削加工的简单应用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对数控车削加工的复杂应用,以零件生产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一)重构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指导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纲领性教学文件,是选用与编写教材、进行教学以及评估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的课程标准应根据本地区机械加工行业等生产企业的岗位需求来制定,为了使教学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应与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合作进行“头脑风暴”的专业分析及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才能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知识结构及要求。同时遵循学生技能增进的一般规律,选择真实的机械零件或类似的零件为载体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项目、工作任务。围绕完成项目教学的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相公工艺知识重构本课程教学内容,最后确定课程标准。

  (二)设计“项目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行“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训课。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能力与企业生产要求是否能实现零距离对接,教学模式应贴近实际工作情境。为了使学生体验实际零件数控加工工作过程,应按实际零件生产所需的技能、相关工艺知识、生产管理要求完成项目学习任务,设计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即“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项目教学要完成的项目内容所需的相公工艺知识或基础理论知识,设置教学内容,采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二为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把生产任务引进实训教学,实施“产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既提高学习效果,又贴近企业生产实战要求。使学生体验在不同工作情境下不同岗位角色感受,体会到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必须掌握什么知识和素养,促使学生为做而学,在做中实现其技能、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具有实用意义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不可缺少的实训场所,尤其是数控技术专业,必须有一点数量的数控实训设备。因此,建设对应的数控车削加工仿真实训室与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学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建设课程配套教材以及课程网站等教学资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过去的数控加工技术类教材,多以理论课的模式编写,对实践指导作用不大。为此,建设以项目驱动设计工艺知识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训练步骤的《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一体化教学配套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推进器,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及相关教学资源,能用于辅助教学和提供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因此,应重视课程网站建设,使教学源资更加丰富。

  (五)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充要条件。课程团队教师应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技巧,确保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为企业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六)引入企业质量标准,建立“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质量标准,是提高学生对产品质量监控意识的重要举措。建立“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新型课程考核制度,从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促使学生成为技术过硬、职业素质好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在生产和管理上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开展

  (一)建设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改革调研活动。组建一支以骨干教师为主体聘请企业专家作兼职教师的课程团队,开展科研工作。一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和人材需求状况进行调研,收集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方向、能力要求等信息,为制定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二是举办工作分析会,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院,举办以行业专家为主体,课程教师团队参加的工作分析会,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对数控技术加工领域的人才需求、知识技能结构要求进行讨论。经专家们的统一论证,明确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以及对应的工作任务,要胜任相应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给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结构要求较为准确的定位。

  (二)根据企业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针对职业技能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完善课程标准。根据工作分析获得的结论,召开团队教师研讨会,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团队教师通过走访企业寻找训练载体,挖掘素材,设计适合职业技能成长规律的课程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并经多次反复研讨论证与修改,制定以企业生产的零件加工为训练载体的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实施计划,完善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标准。

  (三)教学资源的建设。组织团队教师并邀请企业专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编写出版以项目驱动、以典型案例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实用意义的《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一体化”实训配套教材;建立具有数控车削加工特点的课程网站,能为学生课外学习、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师生课外交流与沟通提供网络平台。

  建设对应的数控车削加工仿真实训室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仿真实训室可采用数控模拟加工与编程,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数控车床操作要领,避免或降低新手操作真机因不熟练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同时可对新项目进行模拟加工,确定合理的程序。另一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实型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提供保障。

  (四)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产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即把企业真实零件加工生产任务为训练载体引进课堂,针对实际零件加工设计教学与学习过程,把教学融入地方汽车产业链的生产,服务地方企业,解决过去纯消耗实训的弊端,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五)团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团队教师自身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技巧,确保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能力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组织相应的教学能力大赛和说课比赛,参加科研项目与各种教研活动等,达到教师的综合水平提高。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改革实施的另一方面。过去教师讲课总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完一节课,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在做操作示范时,一个班的学生围观,能完全看清楚的仅仅是前面的几个学生,其他同学在外围只能伸出脖子或在缝隙间偶尔看见一两个动作,教学效果很差。通过教学改革,采用PPT课件加上视频或微格录像、结合黑板板书,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加上案例驱动、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更好。

  (六)学生技能考核与培训机制的建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在生产和管理上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将企业质量标准与管理机制引入课程考核,综合考核学生职业素养;按国家技能等级考核标准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考核,并按教考分离的方式实行考核,确保技能的真实性。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应在教学计划课时内达到中级工技能等级,通过考核合格后,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给予教学计划外的高级工等级技能培训,按高级技能等级要求考试合格的授予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起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技能的作用。

  三、改革成效

  (一)改革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快速增长。以真实零件加工的数控编程与实践操作,项目驱动教学,做中学有利于学生学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技能;将企业质量标准引入课程考核机制中,让学生树立产品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及安全文明使用设备及维护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生产和管理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

  一方面,通过学生获取技能等级情况的前后对比而言,过去的等级考试采用单纯的针对某具体零件的操作技能,仅90%获得中级工技能等级。现在采取随机抽取考题的方式考核,重在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技能,获得中级工技能等级占96%,且鼓励中级考试成绩优秀学生参加高级工技能考核,刺激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开发,通过考核,高级工合格率在50%左右。部分学生技能更加突出,2009年1月,07级数控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参加柳州市大、中职业院校数控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一名。2010年1月08级数控专业学生参加参加柳州市大专院校数控车、铣综合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第一名。

  另一方面,从学生受企业欢迎度比过去大大提高。由于现在学生能力普遍提高,近两年机制、数控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试岗后得到了企业的称赞:我们学院的学生比其他院校的学生更适应生产要求。如:桂林福达公司经试用后,每年与我系一百五十多名学生签订劳动就业合同。

  (二)实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技能成长,更有利于学院的发展。在实训教学中,采用真实零件为训练载体,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后,就采取轮换的方式进行零件批量生产,有利于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并加强学生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意识,学生更容易被企业接受。两年来,数控专业、机制专业的学生完成了企业来料加工十多种产品上万件,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用于训练的钢料,并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服务于地方企业。所以,实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双重的效益,提高学院在地区的知名度,更有利于学院的发展。

  (三)实施数控编程与实训操作课程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一体化教学对实训教师的知识技能要求较高,只有宽广的知识面与较高的技能,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为此团队教师通过校内的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参加市级、区级的技能竞赛的实战训练,使自身理论知识和与技能的迅速提高;参加校内外的课程建设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参加校内说课比赛、全国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等,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力。教学团队教师参加学院、柳州市、广西或全国各类教学或技能竞赛多次获奖,其中1人获广西数控操作技术能手称号,该课程设计参加2009年全国实践教学设计大赛获三等奖。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与建设2008年11月启动,2009年获得广西精品课程,经三年的研究实践,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与建设上了新的平台,2011年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文章标题:高职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改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3151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