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08:26 热度:

  摘要:高等学校是依靠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公共商品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高校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如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超出高校经济承受能力、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发展、盲目追求办学高标准等问题。必然产生还贷风险,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高校融资中还本付息的负担更重,风险更大。因此,本文从高校融资融资现状入手逐步分析。
  关键词:高校融资 资金现状 流向 贷款特点 存在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资金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也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自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际完成招生数440万,在2003年382万的基础上上涨58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上升至22%,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400万人左右。一些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均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0-70%以上。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的演变,西方一般经历了20-30年的时间,是一个渐进的和缓变迁过程。在中国,只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这样的飞跃,在高等教育史上注定成为一个奇迹,一个东方奇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通化的需要、缓解人才需求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此面对高校带来的压力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资金短缺导致许多高校大量举债。伴随这股扩招高峰的则是高校大规模的扩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数据,为了扩建和吸引人才,高校向银行大量举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
  (二)高校资金来源。高校资金来源主要分三部分,即政府投入、学生缴费和高校自筹。若扩大办学规模,必定遭遇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国家民委所属6所民族高等院校为例,“十五”期间,6所民族院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来源33.7亿元,其中财政拨款3.77亿元,各院校自筹13.26亿元,银行贷款16.67亿元,财政拨款只占总来源的11%。对于扩招所带来的基本建设的瓶颈,因财政拨款增加相对滞后以及自筹能力有限,于是只能通过银行筹资,这在当今高校发展史上,尚属“特色”。
  (三)举债资金的流向。
  伴随这股扩招高峰的,则是高校大规模的扩建之风。目前国内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高校贷款有可能成为继钢材、水泥、电解铝之后的又一个高风险贷款项目。为了吸引和容纳更多的学生,不少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圈地造楼,甚至为了争相“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极尽奢华,各式的高楼大厦、宾馆、会议中心、假山、人工湖等,都成了各高校攀比的筹码。高校为了接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就必须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用以购置新的地皮扩建校舍,增加教师,增添新的仪器设备和改善办学条件,加重了高校的负担。据统计,在最初的三年扩招过程中至少拉动了8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是过去50年的总和,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需要投资200多亿元,而在这数字惊人的投资中,政府财政拨款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新增投资额150-21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只有38亿元,资金短缺112-172亿元,这一巨额的资金缺口必须由高校自己解决,加大了高校的资金压力,出现了所谓的高校“资金饥渴”现象。高校贷款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高校的非财政性资金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满足了学生基本需求,但随着高校还贷高峰的到来,巨额本息的支付将会使高校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因此,研究高校贷款风险的产生和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
  (四)高校贷款特征。
  第一,隐蔽性。高校人力资木和声望价值,具有不确定性,难于规范地按市场价格定值,便贷款风险衡量难度加大,对风险的发生也难以及时发现。
  第二,累积性。以社会效益为首要任务的教育事业所需的信贷资金,直接收益率低,投资回收期长,有一个迭加作用,潜伏风险较大。但是,高校属于朝阳产业,是一个稳定系统,居于满放市场的地位,少有破产之忧。
  第三,双重性。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应该提供一定的教育费用,高教大众化财政投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价值取向。同时,高等教育又具有私人物品性质,决定了高校收费的合理性和办学市场化取向,能够形成竞争中的失败风险,这种风险又容易转嫁到政府的头上。高校的半公共产品的性质,形成了办学费用分担的原则,风险又可以分散。
  第四,可控性。高校贷款从一般性资源流动性不足到偿还能力不足,再到严重的资不抵债,中间有一个风险层次递进的过程。只要采取谨慎的方法和制度性安排,可以对高校贷款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并能在事中防范,事后化解。融资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需要,是高校发展和适应高等教育社会化的需要,是高校融资符合金融市场资本扩张的本质要求。
  二、高校贷款的特点
  (一)投资期限长,贷款金额大。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不同于流动资金贷款,因而具有长期占用大量资金的特点。
  (二)建设项目自筹资金比例较小。高校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专项拨款、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国家审计署2004年对杭洲、南京、珠海、廊坊4城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占建设计划
  投资的1/3,而实际取得银行贷款占已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的比重达到59.42%,用于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比例还不到30%。
  (三)贷款保证形式单一。按照《担保法》规定,高等学校教育设施不得进行抵押,学校不得为保证人。高校的特点要求其不得为他人担保,其他企业也很难为高校担保。因此,目前高校的贷款基本上是信用贷款,大多数是开户行提供贷款,贷款保证形式单一。
  (四)还款渠道单一。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高校自办产业创收收入、科研收入等。真正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即学费
  三、高校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在其联合下发的教财[2004]18号文件中指出,高校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如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还贷责任意识不强、贷款论证不充分、贷款规模超出高校经济承受能力、缺乏勤俭办学思想、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发展、盲目追求办学高标准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首先,融资的目的与国家的要求相悖。我国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再培育人才质量,但是国内一些高校首先考虑是用这笔钱建设大楼、扩大校园面积,或者添置设备,许多高校把融到手的资金用于片面追求奢华上,同时却存在忽视教学质量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部分高校大搞政绩工程,如修建豪华公寓、宾馆式办公楼、大型喷泉等,盲目攀比,讲排场、比奢华,铺张浪费。《中国青年报》曾与腾讯网合作进行了一项由4618人参与的调查,调查显示,83.9%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教学经费捉襟见肘、学术研究投入不足、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等问题。结果是,钱花了不少,校园变大、楼变高,但办学水平没有提高。
  其次,地方政府越位。为追求所谓的“政绩”,某些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片面强调教育GDP,为当地高等教育发展下达硬性指标,把地方高校建设列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甚至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中,不惜借贷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和大学城,希望在短期内利用高等
  教育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期望借此拉动一座城市教育、科技的综合发展。地方政府的越位操作,助长了高校不切实际的贷款之风。
  再次,贷款比重过大。高校基建项目筹资渠道单一,对银行信贷资金过度依赖,贷款比重过大,超出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国家审计署2003年对杭州、南京、珠海和廊坊四市高校园区进行的审计表明,至2003年底,四市高校园区实际筹资257.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了近六成(59.4%)。而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已分别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占这两校筹资总额的93%和94%,债务负担沉重。
  第四,偿债能力有限。高校的偿债能力是有限的,高等教育是高效培养社会劳动力,即使在国外也只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来补偿成本。我国高校现阶段收取的学费约占培养成本的四分之一,大多数高校以学费收入和国家财政拨款维持正常运转,很少有节余。提高收费标准涉及到国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教育的公平性,已经受到公众质疑,期望通过收取学费归还贷款的想法脱离了基本国情,无法满足高校偿还巨额贷款的资金需求。

文章标题:浅谈我国高校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22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