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科学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4:05:42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CSCDCSSCI北大核心

China Land Science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6.506
综合影响因子:4.896
官网: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
主编:高延利
平均出版时滞:141.1572

  中国土地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低效用地再开发:理论认识、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作者:张鹏岩;李光辉;张金炳;刘振岳;唐振过;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与经济学逻辑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低效用地再开发是在多尺度互动下衍生的空间生产过程,应合理兼顾空间治理转型的外生需求以及再开发行为的内生需求;(2)政府、市场和社会作为低效用地再开发的主要动力,在实践中存在竞争与博弈关系,其中,政府侧重公共和经济利益推动空间再生产实践;市场以降低成本为主要利益诉求直接参与...

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工具:选择偏好与优化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浙江省政策文本分析————作者:周德;金凤芝;李思媛;李欢;李普;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浙江省、市级层面74份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谱系,解析政策工具选择偏好与优化路径,为完善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工具耦合了目标导向型、过程控制型、行为引导型和能力建设型4类政策工具;(2)过程控制型政策工具和目标导向型政策工具运用过多,行为引导型政策工具和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需加强;(3)政策工...

地方政府差别化供地策略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影响————作者:苗彦薇;彭山桂;杨昊达;于新源;胡钰莹;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地方政府差别化供地策略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影响,从土地资源供给视角提供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启示。研究方法:普通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空间维度,地方政府差别化供地策略对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时间维度,地方政府差别化供地策略对城市绿色全要素...

“分离”到“统一”:国土空间单元统筹协同治理模式研究————作者:王青;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要素垂直管控和分层统筹角度,探讨空间治理转型的方向和策略,构建以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为主导,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适配的空间治理单元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国家整体性治理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思路和模式借鉴。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叠合要素“地域”空间与行政管理的“权域”空间基础上,确定以“空间治理单元”统筹一定区域范围内多要素、多领域的综合治理,建构治理主体、要素...

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者:肖义;杨浩南;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赫芬达尔指数法,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家级城市群规划总体上显著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发展;(2)经济集聚、产业集聚、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促进要素市场高效配置以及改善政府间协作水平是国家级城市群规划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机制;(3)国家级城市...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作者:陈美景;白中科;于潇;王庆日;张冰松;曾爽;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国土空间转型,占总面积22.27%的国土空间发生了类型转换,反映出研究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剧烈矛盾冲突以及协调过程;(2)国土空间显性转型指数显著下降,隐性转型指数平稳增长,综合转型指数总...

基于演化博弈的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路径研究————作者:王晶;侯湖平;许闯胜;张绍良;张少宁;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生态修复市场主体的演化博弈过程,助力纾解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不足、主体参与度低的问题,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进程。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法,Matlab仿真模拟法。研究结果:(1)根据博弈均衡理论,将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分为完全非均衡、非均衡、亚均衡和稳定均衡4个阶段。(2)在完全非均衡阶段政府不激励社会投资方和公众参与;在非均衡阶段政府开始采取激励措施促进社会投资方和公众参与;在亚均衡阶...

公平与效率何以兼得:破解农地产权改革困境的“两田分置”案例分析————作者:马静;段雪颖;蒋非非;郭维红;朱新华;陈浮;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自种与对外发包、种粮与多元经营的“两田分置”地方经验,为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地产权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提供自下而上的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过40余年超常规发展,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破解农村人地不匹配、“约束—发展”失衡、集体经济难壮大等现实困境势在必行;(2)研究案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推行“自种与对外...

农村闲置宅基地分类诊断及其治理路径——基于安徽省试点地区两个村的考察————作者:张勇;高羽洁;

摘要:研究目的:科学识别村庄宅基地闲置类型,探索各类闲置宅基地治理路径,为村庄有效精准治理本村闲置宅基地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闲置宅基地基于时空特征、功能属性和闲置程度差异呈现出“显性”与“隐性”两种闲置类型。村庄区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闲置宅基地的主要类型,如城市近郊村庄因村民进城定居,闲置宅基地多为“显性”闲置,农村腹地村庄因户均宅基地面积过大,闲置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退出与盘活的“村村挂钩”探索——基于成都市郫都区的多案例研究————作者:景丽娟;姚树荣;吴宇哲;

摘要:研究目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和盘活“村村挂钩”模式的实践经验和运行机制。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聚焦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关于“村村挂钩”的探索,将其宅基地退出与盘活模式归纳为原址腾退、空间置换和指标漂移三种。“村村挂钩”探索具有整合土地资源,完善乡村产业用地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乡村重构,实现跨区域要素流动的现实价值。研究结论:“村村...

202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5年展望——土地管理分报告————作者:朱道林;吴月;王奕力;张嘉庆;张立新;

摘要:研究目的:梳理比较2024年国内外土地管理领域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主要关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优化、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宅基地制度改革、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耕地保护政策、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政策、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宅基地盘活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效应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能等问题。在国际上,主要聚焦于弱势...

城镇存量用地再开发政策演变量化研究——基于“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分析框架————作者:张佩;尚怡君;马贤磊;陈扬;于潇;

摘要:研究目的:开展不同阶段城镇存量用地再开发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优化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存量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提供科学借鉴。研究方法:政策文献计量法、PMC指数评价法。研究结果:(1)政策结构上,我国城镇存量用地再开发政策演进历经了“萌芽发展—试点探索—稳中提升”三个时期。(2)政策类别上,虽仍以意见、通知、方案为主,但法律类政策文本比重不断上升。(3)政策主体上,呈现以各级政府为统领,自然资源部门为核心...

202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5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作者:刘光昕;林坚;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进展,展望2025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影响与实施路径、多维安全保护与生态效应评价、绿色低碳土地利用理论及模式创新、土地利用优化模拟与驱动机制、可持续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保障制度等方面;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协同管理路径、土地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

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实践探索、理论逻辑与实施对策————作者:朱道林;程建;张立新;

摘要:研究目的: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作为基层在适应农业生产关系变迁过程中自主探索出的一种产权界定方式,其理论逻辑和运行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旨在考察“确权确收益”的实践做法与现实需求,探讨其理论逻辑及运行机制,讨论其潜在风险和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确权确收益”不局限于农地产权界定层面的制度安排,而从产权界定扩展至产权实施,降低了产权界定成本,提高了土地确权效率;在此过程中...

从产权明晰到治理优化:宅基地确权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作者:张传;郭贯成;韩述;孙昊;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宅基地确权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以期为加快推进宅基地确权工作以及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多层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宅基地确权提升了农民对住房情况、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和村委会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改善了乡村治理绩效。(2)激励村民参与村庄事务、改善基层干群关系和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宅基地确权提升乡村治理绩...

证书何以发挥作用:农地确权提升征地补偿的条件机制研究————作者:赵江萌;蒋妍;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调查数据,探讨农地确权对征地补偿的影响,揭示证书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方面发挥作用的条件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1)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征地补偿,既增加了货币补偿额,也扩展了获得非货币补偿的机会。(2)当村庄内确权比例较高或承包户持有确权证书时,农地确权的货币补偿提升效果更加突出。(3)农地确权对征地补偿的提升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

可持续生计资本视角下农户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的研究——基于江西省4个“宅改”试点县的调查————作者:李鸣;詹妮;陈美球;张婷;王立国;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可持续生计资本对农户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规律,为保障不同生计资本下农户“户有所居”的差别化用地供给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二元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可持续生计总资本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均可促进农户多元化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形成,改变传统单一的“一户一宅”选择。(2)自然资本劣势型结构农户偏好选择多元化居住保障方式,人力资本劣势型结构农户偏好选择传统“一...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者:丰雷;李聪;

摘要: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

土地征收经历、价值幻觉与离农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作者:邓伟华;米运生;薛钊杰;

摘要:研究目的:从农地财产功能视角切入,探究农户离农但不愿退地现象之谜,为完善承包权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全国性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运用外生政策冲击与农地禀赋差异构造调节效应模型强化因果结论,并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研究结果:(1)以征收经历表征的农地财产功能预期显著抑制了离农农户的承包权退出意愿,解释了农户离农不退地的行为逻辑。(2)外生的撤县设区政策和开发区设立强化了农户土地征收...

经营规模、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与农地经营效率——农地细碎化的调节效应————作者:黄善林;邓月洪;

摘要:研究目的:完善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三江平原67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在经营规模对农地经营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农地细碎化在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对农...

  中国土地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速度还是挺快的,差不多一个月就已经在外审了,相比于其他的顶刊已经非常的友好了,退回来挺多修改意见的,最终虽然被退稿了,但是编辑有在看文章,比起四大农经的模板退稿好很多。

    2024-12-13 13:52
  • 奔跑的辣椒酱

    导师一作本人通讯,4月26日投该期刊当天接收稿子,5月9日送的外审5月25日给评审回复。外审结果:一个修改再审另一个退稿。说实话那个退稿的意见特别敷衍,给了5点意见每点一句话,我很多是不认同的。另一个修改再审的意见,给的特别详细,令我十分感动。但该期刊很重视外审意见做了退稿处理,不过从投稿到退稿一个月整确实良心,而且该期刊作为土地领域的权威期刊,期刊质量确实高。作为个人第一篇用心打磨想发核心的文章,第一次献给这个期刊,整体感觉是满意的。下篇文章我还会优先考虑这个期刊的!

    2024-09-13 10:05
  • 奔跑的辣椒酱

    刚刚录用,审稿周期3个多月,两个专家一个基本没意见,一个是修改后再审,所以改完后又再审了一次,之后通过进人终审,终审整整一个月,结果给了了修改后再审的意见,按照主编的意见修后又进人终审,这次只用了不到一星期就录用了。期间也咨询了其他一些朋友,大概知道了流程:如果两个外审专家都是修后再审,那基本挂掉;如果一个修后再审,基本可以修后再审,这次如果能通过的 话进入终审,大概1个月时间,终审后所给意见有录用,退稿,或再送外审。

    2024-07-23 22:15
  • 带头大哥666

    良心期刊,审稿流程清晰,整体两个月,算是比较快的了。初审一周左右,然后送外审。外审需要接近一个月,返修会给十天修改时间,然后复审半个月。之后就是编辑让修改字数、图件等,终审录用。一般录用后当月或下个月就可以安排。在中国土地科学上发表的文章整体来说还是质量比较高的,尤其来自一些老牌土管院校。

    2024-07-16 09:11
  • 带头大哥666

    投稿流程非常清晰,系统会及时更新,体验不错。审稿周期相对比较短,期刊一般说是3个月内有审稿结果,但从投稿实际情况来看,编辑部初审都在一周左右,然后外审大概1个月左右就会给反馈,是非常快的,比预计的3个月时间缩短很多,近期2次投稿均给了修改再审机会,认真修改返回后,均录用,之后1-2个月就见刊,整个投稿流程6-7个月左右。这个期刊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不歧视作者,本科生也可以作为第一作者,点赞!

    2023-11-10 09:09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