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科学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China Land Science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7.010
综合影响因子:5.386
官网: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
主编:高延利
平均出版时滞:141.1572

  中国土地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土地要素保障主体功能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基本认知、理论支撑与实现路径————作者:蔡大伟;严金明;

摘要:研究目的:明晰主体功能优势地区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认知,探讨土地要素保障主体功能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战略导向和实现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主体功能优势地区依据城市化、农业、生态等比较优势可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能源资源富集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边疆地区等其他功能区;(2)高水平区域协调、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效能科技创新和高品质生...

租差理论视角下工业用地使用权到期延续问题研究————作者:张兆亮;邹伟;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租差理论,从技术租差、制度租差与空间租差三个维度,解析不同特性企业租差的演化规律,并从土地发展权调控视角提出差异化的续期策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不同特性企业在工业用地使用权到期时,其租差演化呈现出显著差异,形成“无转型空间传统企业的租差塌陷困境、可转型升级制造企业的租差重构路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租差跃迁效应”三种典型路径;(2)土地发展权的调整逻辑与续期...

宅基地用地许可撤销程序的行政过程论分析————作者:慕良泽;简丽琴;

摘要:研究目的:回归《土地管理法》,结合尊重村民自治,分阶段式建立符合程序公正理念的制度,将宅基地用地许可撤销全面纳入程序法治轨道,从而实现对违法、不当撤销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维护村民的宅基地权益,助益乡村社会稳定和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1)宅基地用地许可撤销的程序性法律制度不完备是当前宅基地用地许可后续管理的突出问题。(2)宅基地用地许可撤销是内部各环节相互联系...

土地类行政处罚裁量知识图谱构建与赋能大语言模型应用研究————作者:赵绍轩;周晓光;侯东阳;柳婷;贺鸿愿;符雨星;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大语言模型在土地类行政处罚裁量场景中的领域适配路径,实现裁量规则结构化解析与裁量知识智能服务的深度融合。研究方法:以土地类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文件为数据基础设计裁量知识表达模型,构建裁量知识图谱作为结构化知识库,采用LoRA微调技术对预训练大语言模型进行领域适配。研究结果:(1)“模式层—数据层”裁量知识表达范式中,模式层通过本体建模实现“事项—依据—情节—处罚”的语义化关联,数据层依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流转的动态影响机制——基于5省农户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汪恒;周扬;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CLC)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为优化土地整治政策与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基于河南、安徽、湖南、四川、浙江5省911户农户的6期平衡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政策效应,结合动态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基础设施改善与耕地质量提升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1)CLC显著提升农户土地流转概率(提升21.0%),显著扩大土地转出规模(增加0...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理性的形成与增进——基于Q州“三区三线”划定案例————作者:孙欣;姜海;曹建丰;黄程;

摘要:研究目的:以Q州“三区三线”划定项目为案例,探究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理性的形成机制、现实表现及增进策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理性是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的一种智慧能力系统,组织整合、价值引导、工具控制、操作规范4类机制,对其形成产生重要影响;(2)对Q州“三区三线”划定案例的参与式跟踪考察发现,创新工作组织模式、细化战略传导与诉求整合、多层级信息数据共享、数理...

中国国土空间“集聚—分散”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作者:夏俊楠;洪梦谣;魏伟;孔雪松;尹力;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中国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集聚—分散”格局及演变驱动机制,为宏观尺度下三类空间有序集聚的监测评估与优化调控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方法:分层等积像素化四叉树方法,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空间格局快速演变:城镇空间总体增加,中心地区增长集聚,边缘地区分散扩张;农业空间大幅减少且破碎,东部破碎严重,西北集聚明显;生态空间呈现东南至西北“减少集聚—增加...

中国农业温室大棚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作者:孙燕;袁一心;骆占斌;卜心国;王静;陈浮;

摘要:研究目的:识别2010—2022年中国农业温室大棚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治理等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随机森林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2010—2022年全国农业温室大棚面积增长显著,从555 459.78 hm2增加至1 295 479.91 hm2<...

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基于“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讨会”的思考————作者:张婷;王庆日;陈美球;陈江华;蒋仁开;曾爽;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研讨会专家观点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讨其实现路径,为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落地实施和制度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提出响应了口粮安全单一目标向农业强国建设多目标发展的耕地保护现实需求。(2)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面临着农用地资源错配治理难,涉及的多部门协同难,多元主体利益协调难及耕地补充动力不足等现...

农地流转价格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跨层次调节模型的研究————作者:邢琦;王健;

摘要:研究目的:明确农地市场价格及其偏离状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农地市场结构在其中发挥的效应,以揭示农地市场非竞争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深化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与优化市场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市场价格偏离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效率。(2)农户对农地经营权稳定性感知在农地市场价格偏离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流转价格越偏离于正常水平,农户对农地...

“标准地”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作者:彭山桂;杨昊达;

摘要:研究目的:刻画、分析“标准地”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为优化“标准地”出让政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模型、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法。研究结果:(1)影响效果维度,“标准地”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推升作用。(2)作用机制维度,当前阶段集聚效应总体上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竞争效应与选择效应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竞争效应起主导作...

大食物观视域下的耕地用途管制逻辑与策略构建————作者:张红梅;姚双双;王盼盼;高会玲;姜淑婷;

摘要:研究目的:适应“大食物观”战略目标与现阶段发展需求,重构耕地用途管制逻辑框架与实施策略,为现阶段耕地用途管制转型与效果升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与逻辑框架法。研究结果:(1)“大食物观”战略下的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初步确立,亟待探索适应性的用途管制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2)从“人口需求—食物供给—资源利用”匹配视角建立耕地用途管制与“大食物观”的逻辑关系,明确耕地用途管制的原则、分层目标与...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的规范类型及法理依据————作者:吕成;

摘要:研究目的:结合耕地保护补偿规范类型分别探寻其法理依据,为我国耕地保护补偿立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粮食安全保障法》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所规定的耕地保护补偿,是指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在正常履行法定管制义务以外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性给付。(2)我国耕地权利人和地方政府均是耕地保护责任主体,耕地保护补偿据此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3)纵向耕地保护补偿应当以激...

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导向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机制与路径研究——以沪派江南营建为例————作者:应苏辰;金晓斌;吴萍;闫玉玉;唐春荧;谭迎辉;周寅康;

摘要:研究目的:从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视角,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沪派江南营建的机制和路径,以期为全域整治政策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解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与村落保护的政策演进相辅相成,全域整治通过底线保障、潜力挖掘、场景营造、协同增效机制助力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2)面向沪派江南营建要求,全域整治的总体理念、微观导向、方案编制、工程技法、管理方式等内涵更新,实现了农用地整治本...

征地规模、非农就业稳定性与城郊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以武汉市为例————作者:王朝晖;蔡银莺;

摘要:研究目的:城乡融合发展及“人地分离”背景下,探究征地规模及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在武汉城郊随机抽样调查的902份农户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截面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征地补偿显化了农村土地承包权的资产属性,53.77%的受访农户明确表示愿意在现有征地补偿价格下自愿退出土地承包权;(2)征地规模对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有抑制性,征地规模较大的农户...

我国城市存量土地混合利用的治理结构比较:基于交易费用视角————作者:李倩;胡京京;唐健;

摘要:研究目的:土地混合利用是规划管控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优化完善的重点内容,对比分析武汉、深圳、厦门3个案例城市存量土地混合利用的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效率,为土地混合利用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案例的交易费用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既有用途管制制度呈现出刚性有余而适用性不足特征,难以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存量土地混合利用需求;(2)武汉、深圳、厦门分别形成了“政府主导治理”“政府—市场协同治理”“...

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规划:内容体系与关键制度————作者:徐可西;苏婕妤;鲍海君;詹冰倩;徐向瑞;

摘要:研究目的:系统探析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内涵、规划内容体系、规划关键制度及其优化策略,为存量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图谱与路径参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应通过物质性更新与非物质性更新改变城市空间非正义状态,促进人地关系正义与群体关系正义目标实现。(2)促进空间正义的城市更新规划需贯穿市域、单元、地块三级尺度,依托“市级总规—专项规划...

陆海全域融合视角下国土空间多功能解析及统筹优化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作者:袁文华;周晓雨;刘海玲;王玉婷;李燕;刘呈庆;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依托“陆域—陆海交互区—海域”全域分析框架,探索沿海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23年数据,采用地图叠加、三角分类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通过陆海全域拼接融合方式,识别多功能分类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1)莱州市陆域生产、生活和生态适宜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618、0.570和0....

基于要素—功能—效率的国土空间韧性体系:时空格局、耦合关系及跃迁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作者:于昊辰;李萌;朱国华;

摘要:研究目的:构建兼顾“要素—功能—效率”的国土空间韧性体系,探究在有限资源要素投入下提升国土空间韧性的路径,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分位数回归等。研究结果:(1)2005—2022年长三角地区国土空间韧性要素与韧性功能在空间格局上基本一致,且均呈现极化态势;但韧性效率内部差异较小,要素转换效能尚未呈现极...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撂荒:治理逻辑及其证据————作者:王镜淳;杨鑫;穆月英;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否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愈演愈烈的势头,为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赋能—要素配置—耕地撂荒”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1)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抑制了农户耕地撂荒行为;(2)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耕地质量提升效应和劳动力节约效应抑制了...

  中国土地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速度还是挺快的,差不多一个月就已经在外审了,相比于其他的顶刊已经非常的友好了,退回来挺多修改意见的,最终虽然被退稿了,但是编辑有在看文章,比起四大农经的模板退稿好很多。

    2024-12-13 13:52
  • 带头大哥666

    导师一作本人通讯,4月26日投该期刊当天接收稿子,5月9日送的外审5月25日给评审回复。外审结果:一个修改再审另一个退稿。说实话那个退稿的意见特别敷衍,给了5点意见每点一句话,我很多是不认同的。另一个修改再审的意见,给的特别详细,令我十分感动。但该期刊很重视外审意见做了退稿处理,不过从投稿到退稿一个月整确实良心,而且该期刊作为土地领域的权威期刊,期刊质量确实高。作为个人第一篇用心打磨想发核心的文章,第一次献给这个期刊,整体感觉是满意的。下篇文章我还会优先考虑这个期刊的!

    2024-09-13 10:05
  • zhaohhhh

    刚刚录用,审稿周期3个多月,两个专家一个基本没意见,一个是修改后再审,所以改完后又再审了一次,之后通过进人终审,终审整整一个月,结果给了了修改后再审的意见,按照主编的意见修后又进人终审,这次只用了不到一星期就录用了。期间也咨询了其他一些朋友,大概知道了流程:如果两个外审专家都是修后再审,那基本挂掉;如果一个修后再审,基本可以修后再审,这次如果能通过的 话进入终审,大概1个月时间,终审后所给意见有录用,退稿,或再送外审。

    2024-07-23 22:15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良心期刊,审稿流程清晰,整体两个月,算是比较快的了。初审一周左右,然后送外审。外审需要接近一个月,返修会给十天修改时间,然后复审半个月。之后就是编辑让修改字数、图件等,终审录用。一般录用后当月或下个月就可以安排。在中国土地科学上发表的文章整体来说还是质量比较高的,尤其来自一些老牌土管院校。

    2024-07-16 09:11
  • zhaohhhh

    投稿流程非常清晰,系统会及时更新,体验不错。审稿周期相对比较短,期刊一般说是3个月内有审稿结果,但从投稿实际情况来看,编辑部初审都在一周左右,然后外审大概1个月左右就会给反馈,是非常快的,比预计的3个月时间缩短很多,近期2次投稿均给了修改再审机会,认真修改返回后,均录用,之后1-2个月就见刊,整个投稿流程6-7个月左右。这个期刊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不歧视作者,本科生也可以作为第一作者,点赞!

    2023-11-10 09:09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土地科学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