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8:05:15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SCD北大核心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2.892
综合影响因子:2.079
邮发:82-198
官网:http://www.chinacjo.com/
主编:张萌萌
平均出版时滞:325.7209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作者:袁燕;郭利敏;郭珊;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选择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114例,为对照组。参考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观察组分为骨质疏松组(n=50)、非骨质疏松组(n=64),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钙以及磷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钙、磷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

温肾健脾方通过HIF-1α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作者:方佳琪;钟妍苑;孙鑫;付夜平;李俊儒;

摘要:目的 观察温肾健脾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改变,探索温肾健脾方对OP的防治机制。方法 随机将30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尾部悬吊+氢化可的松注射+番泻叶灌胃+饮食失节的方法构建脾肾阳虚型OP模型,中药组同时灌胃8周。双能X线检测大鼠股...

激素替代治疗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OP患者E2、FSH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作者:黄银娟;宋珍珍;杨海霞;

摘要:目的 分析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HRT+阿仑膦酸钠治疗)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作者:袁燕;郭利敏;郭珊;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选择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114例为对照组。参考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观察组分为骨质疏松组(n=50)、非骨质疏松组(n=64),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钙以及磷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钙、磷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

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作者:夏贤霆;王卫明;黄昊强;陈勇;林华;汪青;

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的NHANES研究,搜集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骨密度,使用多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探讨血清反式番茄红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组的女性患者占比、血清α胡萝卜素、α隐黄素、β隐黄素、反式β胡萝卜素、顺式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I高于非骨质疏松症组。骨质疏松症组的BMI...

ERα及ERβ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作者:李宁;黄秀峰;屈国栋;叶广彬;王长丽;宾晓芸;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复杂多基因疾病,易受基因层面调控的影响,多个基因突变遗传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很强的遗传性,骨质疏松症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的主要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密切。ERα及ERβ是雌激素受体的两种主要亚型,主要在细胞核中起作用,通过与相关的DNA调控序列结合来调节特定靶基因的转录,且可以通过其介导的机制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

GREB1基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作者:严艺云;姚增义;程萌;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女性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特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异常、骨折风险增高,致残及致死率高等。GREB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雌激素反应型基因。研究表明绝经后雌激素降低导致的脂代谢异常和骨代谢失衡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通路,其相关性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而GREB1基因则可能在雌激素对脂代谢及骨代谢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从女性绝经后脂代谢及骨代谢的角度,就GREB...

烟酰胺单核苷酸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庞永杰;王新扬;武艺;唐汉琴;高玉海;陈克明;

摘要: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是维生素B3的一种衍生物,人体内稳定的内在物质。作为一种关键的天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中间体,可有效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体重调整腰围指数与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最佳平衡状态探索————作者:李瑞林;于照祥;赵斌;赵姣雅;李硕;王延刚;杨泽旭;田一凡;安艳新;

摘要:目的 探索体重调整腰围指数(WWI)对儿童青少年骨密度(BMD)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饱和效应。方法 采用NHANES数据库2011-2018年的健康数据,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评估WWI与BMD之间的关系。通过RCS回归曲线分析饱和效应来确定非线性关系和饱和值。同时,还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了2 777名12~20岁的儿童青少年。我们发现WWI与总BMD显著负相关(β=-0.06, 95...

持续静压力通过TRPV4信号通路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作者:梁秋娟;刘潇;古丽奴儿·沙吾提;肖朋;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静压力对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制备并培养原代大鼠软骨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30 kPa压力组、GSK205对照组、GSK205+30 kPa压力组。EdU荧光染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在12、24、48 h的增殖率。采用流式检测软骨细胞在24、48、72 h的凋亡率。荧光标记测定软骨细胞内48 h时钙离子浓度。免疫印迹法测定软骨细胞TRPV4、JNK、p-JNK、ERK1/2、p-E...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作者:白梦薇;刘婉琪;刘雨则;杨雨濛;卜石;

摘要:目的 调查因骨质疏松性骨折于三甲医院骨科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因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的病例。查阅病历,收集患者住院信息,以电话随访形式调查患者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通过患者本人对研究者自行设计的8个简单问题的回答了解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结果 共得到符合入排标准的病例443例,年龄(76.0±10.6)岁...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动态和趋势————作者:许云;张智海;梅曼;胡文仲;张啟维;吕柳;

摘要:目的 全面分析1975-2024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研究的国际动态和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相关研究文献。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及关键词的共现...

维生素D在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量效研究————作者:张玉玲;易玲;曾海江;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联合钙剂在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56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18例)、B组(21例)、C组(17例)。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营养干预的基础上,A组给予维生素D3 (600 IU/d)、碳酸钙D3(500 mg/d)治疗,B组给予维生素D3(1 000 I...

欧洲人群的多疾病模型研究组织蛋白酶和骨质疏松症关联————作者:黄志强;张鹏;严梓萁;钟子岚;王书润;晋大祥;姜自伟;徐继禧;谢炜星;余翔;

摘要:目的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发病率不断升高,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CTS)可能和OP发病以及进展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双样本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评估8种CTS与多种OP及并发症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治疗和改善OP提供新思路。方法 从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选择了8种C...

HDAC6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研究进展————作者:拦玉鑫;曹林忠;刘德孙;马小成;张勇杰;蒋玮;胡康一;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的细胞,在骨代谢和骨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是一个多机制协同调控的复杂过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功能密切相关,并通过影响Runx2、Osx、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调节下游信号通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笔者就HDAC6...

不同类型脂肪因子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作者:吴世祥;尹恒;朱萱萱;陈怡霖;范志鸿;盛业东;王志诚;张亚峰;

摘要: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需要在新的领域寻求治疗方案。其中一个区域是脂肪因子的区域,包括脂联素和瘦素;然而,其他新型脂肪因子,如visfatin、apelin和Chemerin等,在临床上开始受到关注。目前有大量文献强调了脂肪因子具有促炎和抗炎特性,可以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生成和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在骨代谢中发挥作用,影响多种骨骼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不同方式的骨丢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作者:王铭洋;顾海立;于冬冬;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一种与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生成减少有关的骨骼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具备多种分化能力,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其成骨分化功能是生成新骨和维持骨代谢平衡的...

mTOR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袁鑫;赵钟涵;张玲莉;吴伟;

摘要:糖尿病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2型糖尿病患病人群逐渐增加,并且由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和骨量下降从而造成骨折发生的事件也逐年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活性的发挥对机体能量稳态维持起重要作用,不仅调节骨骼发育,并且可以调节胰腺β细胞功能改善葡萄糖稳态以及脂肪生成和脂质稳态,在治疗2型糖尿病和改善骨代谢过程中...

维生素K2在防治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者:陶薇羽;赵东宝;

摘要:风湿性疾病可通过自身免疫和炎症等途径诱导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发生,严重时可出现骨折,其预防及治疗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维生素K(Vitamin K,VK)在改善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K2(Vitamin K2,VK2)具有多重改善骨骼健康的作用,可改善骨密度,降低OP和骨折风险,部分国家已经批准了VK2作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笔者旨在对VK2在防治风湿病相关OP中的临...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对双硫死亡影响机制研究————作者:马小成;曹林忠;拦玉鑫;刘德孙;胡康一;

摘要:双硫死亡是二硫键应激引发的一种由于二硫键细胞内积累导致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崩溃,导致细胞死亡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研究发现双硫死亡与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笔者以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对双硫死亡的发生机制的影响进行阐述,对其关系进行总结,为防治骨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新途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审稿速度快,基本都送外审,每篇都能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对查重率有要求。

    2023-10-31 20:09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