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JSTCSSCIAMI顶级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9.650
综合影响因子:8.600
邮发:2-408
官网:https://www.jlis.cn/
主编:熊远明
平均出版时滞:132.1639

  中国图书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政府建设中数据开放的标准化协同:要素识别与框架构建————作者:安小米;高俊杰;

摘要:数据开放标准化协同是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中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数字政府善治能力和高质量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路径。目前尚缺少从标准化视角解决协同困境的系统方案。本文以数据开放标准化协同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研究法展开“要素识别—要素验证—框架构建—框架检验”的多重分析。通过质性编码与量化验证发现,数据开放标准化协同是由理念、政策、场域、组织、管理、工具——这六大要素耦合形成的多元协同...

我国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指标体系构建————作者:黄雨婷;李白杨;

摘要:构建我国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指标体系是数字中国、乡村振兴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要求,有助于揭示我国农村居民面临的复杂的“数字素养鸿沟”,推动相应的监测、评估与教育培训实践进程。本文基于26份国内外战略规划、6份全球已有的指标体系、25份访谈语料、3355篇学术研究成果、26名专家的意见、3750份调研问卷等多源数据,综合使用文献调研与分析法、扎根理论、深度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研法,设计并...

系统论视角下的数据信任研究述评:内涵边界、要素结构与实践路径————作者:夏义堃;田聪;

摘要:数字社会的有序运转高度依赖数据信任机制的构建,数据信任既是推动数据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的前提,也是提升全社会数字参与的基础。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围绕内涵边界、要素结构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对数据信任的概念体系、运行逻辑和构建策略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数据信任是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主体关系与行为实践的积极心理预期,其核心在于通过构建多主体协同的认知纽带,推动可信数据流通利用生...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智能外包机理及风险跨越————作者:韩毅;李加陈;

摘要: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学术研究与工作方式,以智能设备为中介的智能外包已大规模涌现。深入解析基于人类智能和智能设备的智能外包现象及其形成机理、探究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跨越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亟须回答的历史课题。本文从历史逻辑阐明智能外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愿景、使命、目标深入分析智能外包的形成机理。基于此,提出因主体知识结构及关键能力缺乏和分化可能...

智慧图书馆场景下数据与知识双驱动方法创新研究————作者:吴丹;郭清玥;杨馨梅;梁少博;

摘要:数智化时代,如何促进智慧图书馆场景中的数据与知识双驱动方法创新将关乎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发展前景,也关乎人类智慧的传承与更新。本研究聚焦智慧图书馆场景中的数据与知识融合方法,在分析图书馆数据与知识的特征基础之上,分别从数据和知识角度提出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和异构知识图谱融合方法,并从知识嵌入、知识发现、协同强化三个维度出发,指出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方法。最后,以全景感知的智慧推荐、大语言模型的...

我国一体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构及实现路径————作者:叶继元;陶蕊;卢文辉;郑德俊;

摘要:面对日趋复杂的信息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亟须重新构建并细化实施方案和路径。本文运用“一体化”理念,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在对以往保障体系发展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国家发展、用户需求等角度以及制度、人才、技术等方面论证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体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主要由保障主体、保障客体、保障目的/需求、保障方法及其...

跨学科论文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作者:荣国阳;马费成;陈颖;姚志臻;黄颖;

摘要:随着跨学科论文的比例显著提升,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学科论文评价体系,实现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在统一标准下的公正评估,已成为推动学术创新和学科融合的紧迫任务。现有的标准化方法主要用于平衡学科间被引量的数值差异,鲜有研究考虑不同学科的分布特征,致使绝大部分论文的影响力被严重低估。本研究对106个学科1992-2022年高水平中文期刊的论文被引频次分布开展实证分析,系统解析我国跨学科论文的标准化评价需求,构建具...

要素化大模型增强的科技成果评价理念前瞻————作者:楼雯;赵星;

摘要:科技评价需要在数智时代突破传统评价的局限,精准评估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成果。大模型在科学文献理解、知识推理和多模态处理方面的能力,能从海量科技成果中提取关键要素、挖掘深层规律,为提高评价效能带来可能。本文提出要素化大模型评价理念,旨在将复杂的科技成果分解为创新点、实验设计、成果转化等可量化的关键要素。基于科技成果要素化理论、大模型知识认知机理、知识关联网络构建理论和多维度评价理论,构建了"要素—认知—...

"智慧与服务:图书馆与现代文明"专题序————作者:陈传夫;

摘要:<正>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重要价值与功能,如何在数智化浪潮中,保持图书馆价值,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为全球贡献中国图书馆的智慧,这是时代需要我们回答的命题

智学开启新元:中国图书馆学理论革新与价值重塑————作者:吴丹;周力虹;贺晓阳;苗含雨;

摘要: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国图书馆学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与重构。为及时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探讨中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高质量发展路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智慧与服务:图书馆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本文基于分论坛“立功立言不朽——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中的专家对谈内容,系统梳理中国图书馆学面临的三重挑战:理论体系的依赖性与原创性问题、...

知识诸宝是求:数智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作者:樊振佳;夏翠娟;

摘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知识组织也处于变革与转型之中。为及时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探讨中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高质量发展路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智慧与服务:图书馆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分论坛“知识诸宝是求——图书馆与保存现代文明”中,与会专家从多角度回应了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知识...

智慧服务群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基层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作者:唐琼;卜军钰;黄文俊;冉从敬;张逸人;

摘要:基层图书馆作为文化惠民的主阵地,是中国式现代化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及时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探讨中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高质量发展路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智慧与服务:图书馆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本文基于分论坛“智慧服务群俦——图书馆与基层文化发展”的讨论内容,系统梳理与会专家在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和数智化创新等方面的...

《袁同礼年谱长编》书评————作者:潘铭燊;

摘要:<正>袁同礼(2)(1895—1965),众所周知,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巨擘、图书馆学奠基人。但深入探讨之后,我们知道袁氏的贡献远不止此,他的形象十分丰满,他的行谊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化史。帮助我们达致这个认识的,就是雷强编撰的《袁同礼年谱长编》(以下简称《袁谱》)。说是“一部”文化史,其实不大准确。《袁谱》一共五册,3183页,三百余万字。篇幅如此庞大,一方面由于袁氏...

从数字资源整合到数字空间构建——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新趋势————作者:周晓英;张秀梅;牛力;向楚华;

摘要: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所关注的焦点正在从数字时代的数字资源整合向数智时代的数字空间构建演变和拓展。传统的文献提供服务和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正面临着数智化转型的挑战,图书馆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深入了解数智时代公众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思维的拓展。本文调研分析文化遗产数字空间的主要形式,选择图书馆典型案例,总结分析典籍保护历程、古籍活化游戏、文学经典主题、遗存记忆重现、城市...

基于文本多维解析的政策智能计算与知识服务框架————作者:巴志超;刘蕾蕾;

摘要:数据思维、大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促使决策分析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政策智能技术与知识服务成为推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优化范式演进的技术路径与决策引擎。面向大规模政策文本资源的知识发现和智能化处理需求,本文从政策多维解析、关联发现、智能计算、仿真推演四个层面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策智能计算分析框架,从“微观解构—中观转化—宏观应用”三维视角探索基于政策智能的知识服务体系,并以面向特定产业的政...

同源异变:文华图专、巴黎图书馆学校、日本图书馆学校初建期本土化比较研究————作者:周亚;肖希明;

摘要:中法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先驱文华图专、巴黎图书馆学校和日本图书馆学校均效仿美国图书馆学校而建。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借助档案、回忆录及其他史料,从创办人与师资、课程与教学、培养目标与学生、办学经费与机构隶属等方面,对三校初建期的本土化路径开展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是包括“人”、知识体系、“物”等在内的综合的本土化建构;本土化对于新建机构能否顺利度过初建期至关重要;三校中本土...

以“大”谋略:关于“十五五”时期图书馆发展五大战略维度的思考————作者:王世伟;

摘要:文章从以大谋略的宏观视域,对“十五五”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五大战略进行了思考与阐述。“大”是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图书馆行业的特点。五大战略就是以“大文献藏用观”谋略,以“大新质智能观”规划,以“大文化发展观”构图,以“大统筹协同观”掌舵,以“大内外传播观”领航。这是图书馆面向“十五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是规划制定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并形成纲举目张的系统辩证思维,使中...

数据创造价值:特征、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朝乐门;

摘要:数据创造价值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深入揭示数据创造价值活动的内在机理,必须从价值维度重新审视数据,尤其需要突破对大数据的V’s属性和DIKW模型的固有认识,探究大数据的价值属性与其他属性之间的联系,进而建立从数据至认知的直通道。“数据价值分析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提出明确了数据创造价值的研究前提假定及研究侧重点,而“数据价值分析矩阵”的提出为数据价值的量化计算及推理分析提供了代数工具。在数据...

大规模文化遗产图像数据化研究————作者:位通;张婷;邓秋怡;杨晓勇;王军;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需要,将海量图像资源转换为可分析和处理的结构化数据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在大规模图像资源数据化过程中,高效准确的标注是关键,也是挑战。本文提出本体和语义分割技术相结合的双向协同机制,并据此研发格图智能数据化平台作为辅助工具,该平台采用领域本体作为图像标注策略,不仅增强了图像内容的语义理解,还实现了数据结构化,同时利用语义分割技术实现图像自动化标注。以300...

科技论文创新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设计——以情报学期刊论文为例————作者:曹树金;闫颂;李睿婧;曹茹烨;

摘要:对科技论文中创新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识别与探索,能够揭示各创新成果完整的创新脉络,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全局性、整体性的创新网络关系。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语义信息对科技论文全文进行创新知识实体与关系抽取,构建科技论文创新知识图谱,以回答如何聚焦和挖掘科技论文中最能支持创新的精准知识和情报这一科学问题。以情报学重要中文期刊的科技论文全文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BERT-BiLSTM-CRF和RoB...

  中国图书馆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图书馆学报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