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改进U-Net的铜合金晶界识别方法————作者:靖青秀;刘卫辉;常琪琪;谢伟滨;张志聪;吴瑞洋;黄晓东;
摘要:晶粒度评级精度高度依赖于准确的晶粒尺寸与形状表征,而晶界分割是界定晶粒范围的关键预处理步骤。针对铜合金显微图像中晶界对比度低、边缘模糊导致的检测困难,以及现有高精度分割算法参数量大、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满足工业实时检测需求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obileNetv2的轻量化U-Net改进方法。通过将MobileNetv2作为主干网络解决特征丢失问题,并引入集成深度可分离卷积的ASPP模块,有效增强...
镍钴锰酸锂单晶正极材料生长机理研究————作者:袁金沙;姜华伟;张为宁;张锋;宋顺林;张学全;刘亚飞;陈彦彬;
摘要: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镍钴锰酸锂(NCM)单晶正极材料可在较高充电电压下释放更高的比容量,同时兼具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产业化研究热点。本文以LiNi0.7Co0.1Mn0.2O2 (NCM712)为研究对象,通过慢升温充分锂化工艺,制备出了形貌圆润独立、晶体结构稳定、Li/Ni混排少、电...
基于矿物相变重构的黄铜矿湿法氧化研究进展————作者:牛会群;汤祥凯;杨洪英;康华;
摘要:黄铜矿作为全球铜资源的重要载体,其高效、绿色浸出技术对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了黄铜矿在生物浸出、化学浸出及强化预处理技术中矿物相变重构机制,并评述了湿法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黄铜矿在湿法浸出体系中可定向转化为铁氧化物、铜盐及硫酸盐。基于浸出条件等多因素协同调控,黄铜矿中的硫可转变为多种物相,黄铜矿表面的钝化层受控于硫物相的空间分布。生物浸出方面,生物菌种择优及菌群协同作用,消除钝化...
MCrAlY高温900 ℃热盐腐蚀行为研究————作者:郑兆然;杜开平;皮自强;孙毅;原慷;陈星;
摘要:本文对五种MCrAlY合金材料在在900 ℃下进行了涂盐热盐腐蚀试验,通过对腐蚀失重、材料表面形貌、腐蚀产物、腐蚀截面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了MCrAlY在900 ℃下含硫热腐蚀机制。结果表明,900 ℃下,MCrAlY合金因组分不同,表面腐蚀产物分为两类:尖晶石-氧化铬以及石榴石-氧化铝。产物为石榴石-氧化铝的MCrAlY合金具有更好的耐900 ℃腐蚀性。MCrAlY合金的内腐蚀以内氧化与内硫...
Al-3Ti-4.35La-8Sr中间合金添加量对Al-7Si-0.3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丁万武;张利鹏;孙建英;安家志;余海存;
摘要:采用熔体反应法制备了Al-3Ti-4.35La-8Sr中间合金,并将其用于Al-7Si-0.3Mg合金的细化变质处理,借助XRD、SEM、T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中间合金添加量(0%、0.15%、0.2%、0.25%、0.3%、0.5%和1.0%)对Al-7Si-0.3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3Ti-4.35La-8Sr中间合金添加量的增加,α-Al枝晶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出现...
封装Co纳米颗粒的中空介孔碳球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作者:赵宇彤;陈千;刘延国;王志远;
摘要:本研究为了解决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面临的动力学迟滞与结构失稳难题,提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复合结构设计策略。通过将ZIF-67热解生成的钴纳米颗粒/氮掺杂碳单元限域封装于中空介孔碳球内部,构建了具有多重功能协同的Co@N-HCSs蛋黄-蛋壳结构。该设计通过多层次空间约束效应实现性能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最优样品Co@N-HCSs-22%表现出优异的储钾性能,在0.1 A g-1...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充填体下急倾斜厚大磷矿体回采方法研究————作者:罗义;张明清;王沉;左宇军;路停;邓祖明;何成亮;
摘要:矿体位于充填体下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利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为尽量回收充填体下的矿产资源,合理确定充填体下采场的布置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充填体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填体下“八字型”采场的回采方法,并建立采场充填体顶板稳定性力学模型,应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其失稳的力学机制。根据尖点突变理论推导得到充填体顶板的极限跨度公式,理论计算确定“八字型”采场充填体顶板的极限跨度为9.51 m;利用FLAC 湿法炼锌溶液110℃氧化沉铁过程中钠钾离子的行为————作者:张候文;杨博;谢庭芳;和贵方;袁国海;孙朴;李兴彬;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110℃条件下硫酸锌溶液氧化沉铁过程中钾和钠离子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钾和钠离子的存在明显加速了除铁反应的速率,并促进了它们以钾铁矾和钠铁矾的形式进入到针铁矿产物中,其析出顺序为钾铁矾>钠铁矾>针铁矿。XRD和SEM分析表明,钾离子比钠离子更易形成铁矾物相,且钾铁矾的生成速率更快。在溶液中没有钾钠离子时,产物为纯净的α-FeOOH。当钠离子浓度增加至2 g/L时,产物为钠铁... 机械合金化AlCoFeNiCu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作者:卢金平;王海涛;李峰; 摘要:采用机械合金化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AlxCoFeNiCu1-x和AlxCoCrFeNiCu1-x(x=0.25、0.50和0.75)高熵合金,考察了Al/Cu化学计量比以及添加Cr元素对AlCoFeNiCu系高熵合金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0.25和0.5时,AlCoFeN... 碲铋矿酸性氧化-半胱氨酸还原绿色合成碲化铋————作者:张鹏;边亮;宋绵新;聂嘉男; 摘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酸性氧化浸出-半胱氨酸还原两步法的新工艺,用于从大水沟碲铋矿中绿色合成碲化铋(Bi2Te3)。首先采用H2SO4-H2O2协同浸出体系优化浸出条件,在1.2 mol/L H2SO4、0.6 mol/L H 基于轴向水间隔装药结构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研究————作者:李强;李祥龙;王建国;武永博;胡涛; 摘要:云贵高原某隧道围岩主要为Ⅳ级灰岩,传统光面爆破存在炸药能量利用率低,超欠挖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水压破岩原理,采用轴向水间隔装药方式进行光面爆破。通过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展开不同线装药密度及不同孔距下围岩损伤程度,并进行现场爆破效果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其损伤演化规律及应力分析确定出最佳线装药密度ql=300 g/m,最佳孔距E0=... 高温-弱碱性传热水作用下储能花岗岩的力学特性————作者:寿先淑;张耀辉;王帅彬;王春; 摘要:深层地热能开采过程中,往往需要从低渗透的干热岩中提取地热能。然而,深部干热岩钻井中井筒围岩易受高温环境和传热溶液浸水循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储能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试样进行高温加热、不同pH值溶液浸泡、不同浸水温度、不同浸水时间和不同加热-浸水循环次数的前期处理。采用ETM系列电子万能试验系统开展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试样轴向压缩试验。最后,对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以及破坏形态进行分析。...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铜采选冶中砷分布与归趋研究(英文)————作者:韩伟;王玉晶;聂晶磊; 摘要:铜冶炼是环境中砷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冶炼国,其砷排放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2022年为基准年,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系统研究了砷在铜矿开采、选矿及冶炼各环节中的分布与归趋,对于砷污染防治与含砷固废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估算结果表明,砷在铜矿废石、尾矿和精矿中的分配量分别为53,483吨、8,663吨和76,162吨;经冶炼过程后,砷主要进入... 铝电解槽大修渣分拣现状及其X射线分选研究————作者:赵玉洁;严军;梁联联;沈超;王大喜;闫广锐;周承丞;刘卫平;孙伟; 摘要:铝电解槽大修渣含有高浓度的氟化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属于“HW48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废物”的类别。若长期存放或填埋,容易引发严重污染,给铝工业运行带来重大挑战。因此,必须对大修渣进行有效的分拣,以确保后续高效处理。然而,目前大修渣的分拣方法效率低下,以人工为主,有害粉尘导致工作环境差,亟待改进。本研究分析了青海省大修渣的组成,并评估了现有的大修渣分拣现状;同时开展大修渣的X射线分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锌烟化炉烟灰中铟的高效选择性回收:酸浸-P204溶剂萃取协同工艺优化————作者:赵律;赖斌;蒋翔;邸思;郭宇帆;李锋;何喜红;崔雅茹; 摘要:锌烟化炉烟灰中富含锌、铟、锗等有价金属,亟待进行综合回收。然而,由于传统铟提取工艺存在反萃效率低、杂质(如Al3+, Fe3+等)共萃严重等问题,导致从烟灰中高效回收铟仍然面临挑战。本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酸浸+P204溶剂萃取+H2SO4-HCl反萃的集成工艺,实现In3+选择性高效回收。通... 破碎矿体大跨度开采顶板长时稳定控制技术研究————作者:龚永超;林卫星;张元生;彭康;杨春;王毅;马朝阳;刘恺; 摘要:围绕破碎矿体大跨度开采顶板长时稳定控制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对比高强度充填体与钢筋混凝土两种假顶方案,在不稳定矿岩条件下设计并分析了人工假顶的适宜性,利用FLAC 3D软件评估假顶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确保采场的稳定性并满足工程布置要求,但高强度充填体构筑假顶的过程较为复杂,且施工周期较长;而钢筋混凝土构筑假顶具有工艺简单、施工周期较短的优势。因此,建议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假顶作... 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石高效回收技术研究————作者:赵海平;马俊生;刘志伟;段文权;胡学平;高立强;于梓丰; 摘要:刚果(金)某铜钴矿石是以辉铜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石英和白云石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硫化铜钴矿。因此,公司计划利用浮选系统来处理该类型矿石。然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显示:Co的浮选回收率仅有80%左右。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钴主要以含钴白云石、水钴矿和菱钴矿的形式损失在浮选尾矿中,该部分矿石可浮性较差,直接浸出酸耗可达300 kg/t,严重影响选矿厂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强化钴金属的回收效率,基于含钴矿物具有... 复合粘结剂对锌矿球团质量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研究————作者:王胜;刘琪缘;金明虎;王大伟;李菲;张君评;李彦龙; 摘要:随着锌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原矿的品位逐年降低,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锌固废与锌精矿混合配料,提高火法炼锌入炉料的锌含量是锌冶炼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两种锌精矿和两种含锌固废混合制备ISP法炼锌用球团。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料比表面为1841 cm2/g时,添加水分8%时,生球落下强度为4.2次/0.5 m,抗压强度为14.2 N,爆裂温度为427 ℃。添加0.2%糊精和1%膨润... SiCp含量对SiCp/Al-Mn复合泡沫组织与压缩性能影响研究————作者:孙临枫;蒲博闻;刘雨佳;李蕊;杨旭东; 摘要:本文通过粉末冶金发泡法制备了SiCp增强Al-Mn基复合泡沫,系统研究SiCp含量(0-6 wt.%)对泡孔结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了其失效机制。结果表明,与纯Al-Mn泡沫相比,添加SiCp后的复合泡沫泡孔数量明显增加,但过量添加SiCp(6 wt.%)会导致泡沫膨胀率降低。此外,S... 大跨度采空区顶板安全分析及自稳预测————作者:龚剑;赵雯雯;焦华喆;杨柳华;李国清;许军强;王哲;王洛锋; 摘要:为了对采空区顶板进行安全分析并预估自稳时间,提早预防采空区塌陷,以某铁矿为工程背景,采用了RMR岩体分类法计算得出围岩等级,并建立了顶板-矿柱力学模型,应用尖点突变理论推导得出了系统失稳的必要条件,结合采场结构参数初步判定-172 m水平采空区存在失稳风险,随后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从应力条件、安全系数与顶板位移等因素综合分析验证了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因此制定了顶板位移监测方案,并采取时间序列预... 有色金属工程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挺好的,投的采矿方面内容,审稿速度快,编辑沟通快很细心,会提出格式问题,文章引用也好,综合评价不错。投稿经历非常愉快,主要得益于期刊或出版社的高效审稿流程、专业编辑团队的细心指导以及严格的学术规范。 投过2次均被退稿,审稿速度很快,一般一周知道结果。期刊比较偏好于文章库里没有的类型的文章
奔跑的辣椒酱
zhao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