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索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学习与探索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Study & Explora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复合影响因子:3.045
综合影响因子:1.589
邮发:14-64
主编:张磊
平均出版时滞:4.666666

  学习与探索最新期刊目录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的体系化研究————作者:唐爱军;

摘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形势进行科学研判,作出了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等重大战略判断,进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增强战略主动、运用制度应对风险等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论述及其蕴含的新观点新...

联合与斗争:大革命时期中共处理与孙科关系的策略研究————作者:郭元博;

摘要: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灵活调整策略以处理与国民党重要人物的关系。孙科作为孙中山的独子,在国民党内地位重要,是各方争取的对象。他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尤其是“联共”政策的态度数次转变,因此中共对其采取联合与斗争相结合的策略。国民党一大前后,孙科发表反对“联共”言论,遭到中共的批判。孙中山逝世后,基于国内形势,中共对孙科采取联合态度,推动国民党二大胜利召开。武汉国民政府前期,孙科政治立场左转,支持三大...

数字执法的原理阐释及其法治约束————作者:郑智航;于江磊;

摘要:数字技术与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推动了行政执法样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执法与传统行政执法在理念、原则、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数字人权、数字正义、数字安全、数字向善是数字执法应当特别遵循的基本原则。数字执法造成了行政执法部分程序的逃逸,从而导致程序瑕疵或程序错误的发生。恢复程序正义的根本出路在于调适行政执法的基本程序,使传统行政程序向技术程序转变。对数字执法的规制,可以从司法审...

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作者:吴腾飞;

摘要:国家文化安全关乎举旗定向、凝心铸魂,历来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防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安全建设经历了从确立文化主流、捍卫文化主权,到确保文化方向、提升文化实力,再到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文化使命的发展过程,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各有侧重,但是认识愈发深刻、态度愈发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亟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体国家...

马克思跨文明交往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作者:郝立新;陈莹莹;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文明与交往密切相关,交往是文明存续的重要条件,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驱动力。人类文明交往转折于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其特点是地域性交往转变为世界性普遍交往、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正是在对世界历史背景下文明交往现象的考察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跨文明交往思想,阐明了跨文明交往的前提条件、形成机制、文明对立与冲突产生的根源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跨文明交往的...

破解“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论”的话语迷思——从葛兰西“egemonia”和萨义德“东方学”概念谈起————作者:潘西华;

摘要:文化霸权作为“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论”的基本范式,其概念源于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egemonia”,后经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家爱德华·W.萨义德的延伸与拓展,进一步发展为关涉着“过去、传统和未来”的“东方学”概念。从历史性研究视角入手,借助对葛兰西与萨义德接续提出的核心概念及思想的梳理,有助于回溯“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论”的形成历史,深入剖析“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论”所持有的“差异=不平等...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文明意蕴————作者:徐苗苗;

摘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中包含历史与人两个向度,一是以唯物主义的视角重塑历史发展规律论,二是在历史规律中探寻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发展。正是在历史规律与人的发展这一能动过程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方法论原则,反思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得失,不仅揭示了“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式对文明的多样性的消解,而且也阐明了资本逻辑的无限扩张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限制。在历史规律与人的价值的融通之处,马克思...

当代资本主义与不平等交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研究————作者:李帮喜;熊子仪;

摘要:全球生产网络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如何理解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发展道路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不平等交换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分析范式,为理解国际贸易中的结构性不平等和国家间的发展差距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理论框架。梳理不平等交换分析方法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不平等交换思想根源于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研究,该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承担的理论功能及其解释的具体现实问题存在一定差异。不平等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原创性贡献————作者:周千猷;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看法和倾向,其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评价、认知、对待、运用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开拓性研究、集成性发展、完善性...

数字法治时代弱势群体最大利益的实践进路————作者:冯源;

摘要:从主体视角观察数字鸿沟,数字弱势群体处于相对不利的法律情势,可以分为接入沟的“显性弱势群体”和结果沟的“隐性弱势群体”。根据罗尔斯的正义差异原则可以推导出数字弱势群体最大利益的实现标准,在价值理念上需要结合尊严伦理和关怀伦理去判断,投射到信息科技的发展历程,就是由数字技术嵌入走向数字包容的过程。当数字弱势群体融入数字法治,可将其信息权益体系拆分为二阶权利:一阶为互联网信息接入权,可将其定义为数字人...

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作者:刘勇;王楚涵;

摘要:拥有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韧性和潜力所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内在稳定、长尾效应、内部可循环、引力效应等主要特征。新形势下,加快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供动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看到,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仍面临...

房产税改革如何影响家庭经济:兼论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作者:张屹山;孙嘉熙;

摘要:本文探讨房产税改革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结合重庆、上海两地房产税试点具体情况,分析征收房产税对家庭财富、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并阐释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所蕴含的政策作用。研究发现:在家庭财富方面,房产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存,通过再分配效应可以缩小财富差距。在家庭消费方面,房产税既会影响家庭消费支出,也会影响家庭间的消费差距;由房产税改革引起的房价变动会通过“财富效应”“房奴效应”影响家庭消费...

人工智能背景下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的优化策略————作者:郝文斌;任雅媛;

摘要:风险预警是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环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意识形态风险,重塑了风险的传播样态,同时也给风险预警工作带来了新考验。当前,意识形态风险预警工作面临理论建构滞后影响预警深度、队伍建设不强迟滞预警速度、技术赋能不足弱化预警精度、机制优化不力制约预警效度等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预警工作应当加强预警理论研究以提升预警科学性,加强预警队伍建设以增强预警主动性,强化预警...

李顿调查团的东北之行研究——以调查伪满为中心————作者:陈海懿;

摘要:近年学界对李顿调查团的研究聚焦于调查团的关内行程,忽视其东北之行。九一八事变爆发地的东北及东北民众,迟至1932年4月下旬才正式进入调查团视线内。在日本的监视之下,李顿调查团的东北之行遭到限制,访谈与调查行动受到束缚。尽管日本与伪满试图向调查团灌输各类谬论,但是调查团主动接触东北地区的中外普通民众,主要途径是直接式的会面访谈与间接式的接收呈文。经过东北之行,李顿调查团成员认识到伪满实质是傀儡政权,...

家庭选择还是规模效应:城市规模对家庭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作者:张传勇;蔡琪梦;罗峰;

摘要:近年来,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显著增加,教育支出过度竞争的问题引发关注,本文从城市人口规模的视角剖析家庭教育支出问题。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市人口规模与家庭教育支出结构之间表现为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当城市人口规模约为97万时,家庭选择性教育支出占比最高,且这一关系受到“溢价效应”“示范效应”以及“竞争效应”的多重影响。此外,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法区分不同...

接受·融入·转化:张洁小说的俄苏文学元素与时代回响————作者:于文秀;孙玉秀;

摘要:如同很多现当代作家一样,张洁的小说创作与俄苏文学传统存在着深层的精神对话,并在人道主义精神、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以及与同时代作家比较三个维度呈现出独特的探索与汲取。在人道主义精神方面,她借鉴俄苏文学对底层小人物命运与苦难的书写,将人道主义精神底色具象化为性别体验,在当代中国文学场域中以女性视角拓展了对人的尊严、情感与精神追求的探讨,展现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关怀;就批判现实主义层面而言,张洁的小说对社会和...

“斩首”抑或“低头”:“死屋”里的复活之谜————作者:徐乐;

摘要: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特殊的体裁结构和叙事者设定,关于这部书的主人公是否最终完成精神复活的问题,为不同研究者的解读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在书的引言中,《手记》编辑和作者之间勾心斗角的暗战,使得正文部分建构的从地狱到复活的情节公式疑点重重;同时令人不解的是,在出狱后的很长时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一再提示他本人在西伯利亚苦役中实现了意义重大的精神更新,但每次都欲言又止,不愿细说自己内心变...

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经典新生命——兼论两种“沉浸式”的差异及其文化意义————作者:管宁;

摘要:数字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极大改变了文化传承发展模式,但文化发展内在固有逻辑依然发挥作用。农业文明时代,文化经典再IP化、典故运用与艺术母题的写仿与跨界重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在延传文脉、创造精品的同时,形成新经典和新传统。现代性发生之后,大众媒介兴起使文化语境与审美场域为之嬗变,文化经典从精英圣殿走向大众百姓。步入数字时代,文化经典的传承拥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与展示空间,这使经典重塑...

云南大学政治学科建立100周年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研讨会召开

摘要:<正>2025年4月19日,云南大学政治学科建立1 00周年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会、共研发展。开幕式上,云南大学杨绍军副校长、中国政治学会王炳权秘书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燕继荣院长分别致辞,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方盛举院长、云南大学周平教授、...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基于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分析————作者:付强;李雨晴;安子栋;

摘要: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识别地方债管理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债“自发自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GDP增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机...

  学习与探索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系统投稿一个半月,还在初审中

    2024-10-21 09:24
  • 带头大哥666

    不到一个月拒稿,挺难的

    2024-03-30 18:55
  • 奔跑的辣椒酱

    博士独作2.22系统投稿,晚上11点显示开始审稿,中间完全没有变化,3.15晚上收到拒稿,拒稿会有邮箱通知。但是看了一下,在读博士独作基本没有投中的,可能这几年难度继续上升了。

    2024-03-16 21:48
  • zhaohhhh

    2020年中和导师投稿,两个月后收到外审意见,修改一个月后再投,再过两个月收到修改后录用通知,再次修改返回,于2021年中见刊。编辑老师很负责,外审意见也一针见血,不错的投稿经历,还会再投。

    2023-07-02 09:08
  • 带头大哥666

    邮件投稿,一个月没有收到回复就可以自行另投。

    2022-06-22 10:20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学习与探索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