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系统科学学报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扩展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期刊周期:季刊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复合影响因子:2.380
综合影响因子:0.985
官网:https://xtbz.cbpt.cnki.net
平均出版时滞:307.4897

  系统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企业低碳创新的系统思考——基于协作创新及精益数字赋能的案例研究————作者:余震安;赖林;熊坚;杨华强;王旭东;张迪;石桂秋;张媛;

摘要:低碳技术创新是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内容,工业企业是承担我国能源革命、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协作网络及精益数字赋能的中国企业低碳创新模式与路径,并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指出利用精益数字协作网络为企业绿色低碳创新赋能,能够有力支持企业持续开展节能降碳等相关工作,并可得到相关部门及管理系统的支持与响应,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中遇到的能力瓶颈与路径依赖等障碍,...

“实在的”还是“经验的”?——休谟因果问题中的“力学”之思————作者:张学佳;

摘要:休谟的经验主义思想将因果关系简化为一种“恒常结合”,极大动摇了作为必然性的因果观对现实维度的观照。虽然盖伦·斯特劳森曾一度对休谟因果问题进行实在主义解读,揭示出休谟因果观的实质在于一种未知的力学的“隐秘的质”,但由于该路径违背了经验主义原则而屡遭拒斥。然而,由于感官经验没有向我们揭示自然运作的特殊力量并被休谟予以悬置,这似乎为因果观的实在主义理路留有了一席之地,从而有可能在经验主义和实在主义之“力...

技术互动系统演进及其哲学反思————作者:缑一鸣;李宏伟;

摘要:技术互动系统是内蕴着理性、科学、资本与技术的总体性概念,是对技术发展内在系统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明,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具有历史现实性与时代必然性,指示我们去思考技术相关要素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关联。与简单工具论对技术本质关联的遮蔽不同,技术现象学着力揭示出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及技术互动系统的内在本质,而技术现象学提出从技术内部破解技术统治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技术互动系统所面临的新困境,只有立...

系统论视域下我国芯片产业的困局与突破————作者:乔笑斐;卢俊先;

摘要:2023年8月29日,搭载华为最新一代芯片的Mate60系列手机开售,由于华为没有透露有关麒麟9000S的信息,所以在制裁中的华为如何生产出芯片成了一个“悬案”。由此,本文从系统视角切入,先对美国各层级产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制裁华为是中美体系对抗反映的结论,接着论述了美国是如何运用系统思维达到制裁的精准性、层次性、联合性,随之从垂直细分补位系统、创新循环体系、国家力量的系统导入,回答了华为和中...

律则性理论对因果关系的条件分析————作者:段天龙;

摘要:律则性理论对因果关系进行了有意思的条件分析。但这种否认原因和条件之间区别的做法,不仅会允许在先行条件中包含非相干因素,而且会导致接受无关紧要的因果因素。借助亚布洛的部分内容概念,和对侵入性事件与持续性事件的精确化区分,可以分别实现对这两类问题的回应。进一步,如果将INUS律则性理论作为一种因果解释而非因果发现的方法,那么不仅可以避免因果倒置等问题的指控,还可以具有完整表述五种因果条件关系等新功能

基于动力系统视角的意识形态概念嬗演逻辑研究————作者:姚彩云;王让新;

摘要:意识形态具有内容丰富、动态变化、内生动力强等特点,适合将动力系统、场域分析等新的方法论视域引入研究,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动力系统”的方法论视角对意识形态研究的哲学基础、概念的嬗演逻辑进行了研究总结与分析,并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两方面分析了“动力系统”方法论对于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

基于类元胞自动机的涌现边界探索————作者:吴森垚;钟家华;赵珏;

摘要:涌现是复杂系统的根本特征,目前对涌现存在共识,但缺少公认定义。为进一步探究涌现,文章提出了类元胞自动机模型,用相关分析判断类元胞自动机的元胞空间是否产生涌现。在不同的元胞状态集、邻域范围、局部规则函数等条件下,类元胞自动机的演化呈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混乱无序,一种是涌现出秩序,据此提出涌现边界概念。引入涌现指数E用来判断类元胞自动机能否涌现,结果表明同一邻域范围能产生涌现的E值存在边界,不同邻域范围...

试论大数据与科学·人文的融合——以科学划界为背景————作者:贾婕;武婷;武杰;

摘要:大数据作为一场新技术革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首先通过回顾数据作为事物表征工具的科学划界问题,进而展望了大数据技术对科学划界问题的消解;最后在系统考察三类不同学问数据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与复杂性科学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在未来大数据时代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可能性

系统思维视域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矛盾及进路————作者:唐志凤;李后强;

摘要: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呈现出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动态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特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系统的全局性谋划,要运用系统思维剖析其内涵和矛盾,并从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探究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效推进路径,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即“国家+社会+个体”全员整体推进,“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交往”全程推进,“物质文明+政...

系统科学视野下人体生命优化的机理与方法————作者:朱晚锋;章文春;

摘要:本文以系统科学的视野,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结合中医理论及中医临床实践,探析人体生命优化的机理与方法。人这一开放复杂巨系统包含形气神三大组成要素,具有健康、亚健康、疾病等不同的整体功能状态。人与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形、气、神三个子系统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使人体生命呈现可变的功能状态。有效调控形、气、神,充分发挥人体自组织功能,可实现人体生命优化

以系统观念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力研究————作者:张改凤;

摘要: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新时代,坚持系统观念提升高校思政课引领力,一要从系统总体出发厘清高校思政课引领力提升的构成要素、过程结构和功能意义。二要在实践过程中把握系统要素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把准系统结构运转优化的重点难关、析出系统功能持续输出的路向重点。三要在协调联动、系统布局、开放创新中不断发力,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力提升取得新进步

系统论视角下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作者:张新杰;李燕娟;

摘要: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巨系统工程。从系统论视角探讨我国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过程,可以对该课程思政一体化的系统性特征及其建设原则做出详细阐释,并对我国大中小学各学科及各学段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深入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烟草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方法论————作者:汪长国;杨俊;方力;

摘要:烟草制品是一类风味感知产品,其消费与人的感官感知紧密相关,风味感知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本文立足复杂性视角,首次将人的感知系统并入烟草系统,在厘清其系统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揭示了烟草系统复杂性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烟草制品释放物成分复杂与形成过程不可逆、人的感知的复杂性、烟草系统的开放性等,烟草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基于烟草系统的复杂性,建立本着复杂性的观点看待烟草系统的世界观,掌握并运用...

人才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以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为例————作者:李翠;贾宇琦;戴震;

摘要:人力资本的有序流动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省域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就学地粘滞效应凸显,跨省域流动就业在北上广和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趋势明显,博士毕业生聚集趋势弱于硕士;“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就学地间的“邻里互动”就业现象凸显,毕业生易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

意识形态神经认知系统模型——以唯物之理性洞察人心之幽微————作者:何冠岐;臧炎君;

摘要:意识形态神经认知系统模型是一种研究人类意识形态形成路径以及其被动影响机理的理论,该模型的基本主张有两点,其一,意识形态的形成以神经认知的基础为前提,即大脑的神经认知倾向塑造了人类对各种意识形态学说的接受能力。其二,人类参与到某种意识形态学说中可能会产生神经认知的现象,当人类表现或者坚持某种意识形态的时候是可以对其知觉和认知系统进行塑造的。该模型的提出对人类意识形态的形成原理和塑造方法都有重大的意义...

系统哲学视角论数学在经典力学中的有效性————作者:樊代和;赵丹;

摘要:自牛顿起,数学在物理学中扮演着无可置疑的有效性。然而,关于是什么样的有效性以及缘何有效的讨论却众说纷纭。文章从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到哈密顿力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数学的表述作用,从对称性在求解动力学方程中的作用探讨了数学的演绎作用,从哈密顿力学与辛力学的同构揭示出数学与物理学的同构,最后从系统哲学的角度阐释了数学何以与物理学同构。文章的新颖之处在于关注到经典力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新发展——辛力学以及...

系统观视域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探析————作者:李利芳;傅锁根;

摘要:“大思政课”既是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科学理念,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大思政课”是由多重子系统及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方法,立足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阶段,遵循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结构性、开放性等原则,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整合优化、促成子系统间的同频共振、提升要素间...

缺失系统性维度的历史理论建构——驳卡尔·洛维特对唯物史观的解读————作者:张丽;陈永杰;

摘要:卡尔·洛维特为探究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哲学根源,从黑格尔的概念体系出发对哲学史进行了现象学解读,展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洞见与人文情怀。与其说,由于洛维特建构的历史理论缺乏系统性维度,将历史误读为由感性直观获得的经验现实,因而未能彻底突破意识的内在性,误判唯物史观为“实践的唯心主义”。毋宁说,洛维特未能透彻把握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现实是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历史性构成,也未领会人的异化与异化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

系统论视域下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理路评析————作者:李红松;

摘要: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是建立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和否定之上的。协作范畴或社会劳动关系范畴是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切入点,阐述文化和自然与协作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最为关键的环节。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与其说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视域,毋宁说弱化和消解了历史唯物主义

一流大学教学质量的集成控制系统——防线脆弱性与管控孤立性之应对————作者:张智光;

摘要:大学本科教学的全面质量控制(TQC)是一种公认的科学理念,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却难以形成有效的整体控制系统。为此,需要运用现代控制论和集成化管理理论,探究新型的“教学质量控制论”,从多个维度筑牢控制防线。首先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防线脆弱性和管控孤立性两大突出问题。然后,针对防线脆弱性问题,运用管理控制理论,构建教学质量的前馈-现场-反馈“3防线”控制系统模...

  系统科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经历了一次退稿,大致一周左右给到退稿意见,速度还是很快的,不会很拖拉。最近一次8月1日系统提交了一次稿子,还在等初审意见,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2024-08-05 14:45
  • 奔跑的辣椒酱

    2016年投稿过一次,历时一个月无修改录用,那时版面费1000元,出刊周期较长,一年半后才见刊。据说现在稿件质量要求更高了,审稿周期也长,版面费貌似是2000元了。

    2024-06-07 19:52
  • Yangming_ak

    参与投稿过一次,审稿到录用的速度大概是一年零八九个月,中间大修了两次。还好最后录用了,对我这种新手来说也算满足了

    2024-05-10 21:1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这个推稿还是挺及时的,不到一周编辑就发消息回复了。不过文章还没有被录用过,不知道审稿期间有什么特点。

    2023-10-07 10:31
  • Yangming_ak

    给这个刊物投稿后没有回复,因为主题不符合或述评类稿件不收的原因,问了之前发过此刊物的同学,说有不怎么看作者身份。总体来说,该刊物如果可以写的主题有新意,最好是符合学科前沿的,应该会好中很多。这次不行,下次加油!

    2023-08-13 11:42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系统科学学报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