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长江口航道规划建设进展与展望————作者:严超;赵德招;
摘要: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运建设发展进入系统治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以长江口航道为例,系统梳理总结近年来航道规划建设进展和依法治理实践经验,并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探讨未来一段时间航道发展展望。航道依法治理实践表明:法治保障下长江口“一主两辅一支”航道体系加快完善,12.5 m深水航道常年保持安全畅通和稳定运行,南槽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航道资源保护扎实有力,也促进了长江...
仿生态鱼道与工程型鱼道的关键性差异分析————作者:李恒;
摘要:水利枢纽建设导致河流连通性受损,威胁水生生物生存,鱼道是恢复河流生态连通性的重要手段,主要分为工程型鱼道和仿生态鱼道。通过对比分析两类鱼道的基本形式,从建筑材料、构造特征、环境适应性、水流流态及过鱼效果等方面揭示其表观差异,并基于国内外案例数据,定量研究关键设计参数(坡度、提升高度、水深、宽度、宽深比、流速)的差异;结合伊泰普水利枢纽案例,总结仿生态鱼道关键参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仿生态鱼道以天然...
基于二维与三维高桩码头模型的船舶系缆力分配系数研究————作者:柳其岩;于永玲;赵雅纯;
摘要:高桩码头因其诸多优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船舶系缆力是高桩码头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JTS167—2018《码头结构设计规范》将船舶系缆力的横向分力依照特定系数分配至排架。然而,实际工程中系缆力为包含横向、纵向和竖向的三维合力,并非单一横向水平力。以高桩板梁式码头的实际设计案例为基础,利用易工与ROBOT软件,对高桩板梁式码头排架进行二维与三维模型的船舶系缆力分配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实际...
无锡(江阴)港大型外贸铁矿石码头扩能改造方案————作者:贾鹏鹏;王为汉;华江;
摘要:针对无锡(江阴)港金属矿石外贸进港市场需求迫切、深水岸线资源不足、公用码头超负荷工作等问题,提出港口集团5#码头扩能改造方案。将外档泊位提升至15万吨级,内档泊位提升至5 000吨级;内港池口门处的2个泊位改造为散货泊位,新增专业散货运输系统,设计年通过能力由1 209万t提升至3 903万t。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分析、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等方法,从通航安全和洪水影响角度验证方案...
深厚软土区大水深条件下筑斜坡堤对桩基的影响研究————作者:王光健;胡小波;贾涛;龚济平;
摘要:针对深厚软土区、大水深条件下进行港口扩建工程时新建码头桩基位于斜坡堤内且临近既有码头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研究。依托马来西亚沙巴港扩建工程,选取典型不利断面,采用Plaxis软件建立精细有限元模型,重点研究斜坡堤施工对桩基的影响机制及优化控制措施。通过对比两种主要施工方案发现,桩基施工时机对新建码头桩基影响至关重要,选择在斜坡堤填筑完成并经历一定固结后再进行桩基施工能显著降低桩基的弯矩和水平位移,...
桃源枢纽二线船闸平面布置方案优化试验研究————作者:周丁;李帆;陈沁芷;
摘要:为解决桃源枢纽碍航、堵船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主动适应沅水水运大通道的发展要求,拟在桃源枢纽右岸新建二线船闸。该二线船闸属于改扩建工程,其布置不仅需要满足船舶通航需求,还需统筹考虑行洪能力、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征地拆迁等因素,技术难度远高于新建工程。针对右岸场地新建二线船闸平面布置方案,采用1.100整体定床物理模型研究4种方案下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河道行洪能力等,确定修改方案4为推荐方案...
冲蚀-锈蚀共同作用下港工钢构件腐蚀模型研究————作者:代川;吴林键;刘明维;祖福兴;纪旭东;胡珍;张斯琪;
摘要:内河大水位变幅区域内港口工程钢构件受到水流冲刷、泥沙冲击等作用,导致钢构件表面涂层破坏严重,涂层发生局部破坏后钢构件直接裸露在潮湿环境之中,使大水位变幅区域成为内河港口钢构件锈蚀最严重的区域,严重威胁码头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为了有效模拟并预测该区域钢构件锈蚀特征,结合内河环境作用等级开展针对内河港工钢构件的水沙冲蚀-钢材锈蚀循环交替加速劣化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冲-锈时间、不同冲蚀角度、不同循环...
基于高桩码头排架荷载传递规律的节点损伤评估方法研究————作者:王其标;高刚刚;郭伟;王小惠;
摘要:高桩码头的桩梁节点作为连接基桩和上部梁板结构的关键部位,起着传递荷载和保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对其损伤后的状态评估也是高桩码头结构安全评估中的重要一环。以某实际监测工程为依托,建立一榀排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响应面法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模型的校正。在此基础上,采用弹性模量折减法模拟不同程度的桩梁节点损伤,分析节点损伤对水平荷载传递的具体影响,并引入荷载保留率作为量化指标,为节点损伤程度...
超大直径钢圆筒的振沉特性计算研究————作者:胡小波;张文渊;龚济平;
摘要:针对超大直径钢圆筒振沉施工装备受制于外国企业的现状,解决重大工程建设关键难题。依托宁波舟山某重点水工项目建设工程,联合国产液压振动锤领头企业,进行了国产12锤联动大型液压振动锤的研发,通过液压、机械、电气系统的三同步成功实现了多锤联动。在该系统的研制过程中,通过在制造基地进行单锤、双锤、12锤组联动测试,初步验证了其联动性能。联动测试通过后,选择依托项目T2试验筒进行振沉全过程监测,通过在大圆筒上...
墩柱截面优化对鱼类迁徙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谭洁;陈斌;
摘要:为解决鱼道内鱼类迁徙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墩柱截面形状对水力特性和鱼类迁徙潜力的影响。采用6种墩柱形状,包括传统的矩形墩柱和5种改进的流线形墩柱,对比分析其对鱼道主槽内流速分布和鱼类迁徙效率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线形墩柱能显著减少鱼道内的漂浮碎屑堆积,降低水流阻力,从而优化主槽流速,特别是在K1形状的墩柱设计下,主槽的最大流速有效降低,使得绝大多数目标鱼种的迁徙成功率提升至97%...
高吨级浮码头撑杆消能系统结构计算————作者:禹精瑞;王全;陈哲;袁楚阳;
摘要:高吨级浮码头撑杆消能系统普遍采用船舶撞击能量选取的橡胶护舷最大反力作为撑杆系统的设计荷载,满足工程需要,但并不经济。分析趸船被船舶撞击后的运动状态,采用趸船第1次撞击撑杆的最大撞击能量为撑杆系统的设计依据;通过研究护舷吸能、桩基吸能与护舷反力的关系,揭示桩基悬臂长度、桩基直径、护舷选型对橡胶护舷吸能量占比、护舷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护舷在消能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吸能量占比通常超90%;随着桩基悬...
近岸工程设计水位近似计算方法————作者:乔光全;王烽;徐润刚;
摘要:设计水位是近岸水运工程中重要的水文参数,在项目早期阶段基础资料不足时,可以采用平均潮差等特征潮位估算设计水位。收集潮汐表中我国沿岸具有代表性的95个站点的水位数据,计算这些站点的设计高/低水位和特征潮位,分析设计水位和特征潮位的线性相关关系,探讨利用平均潮差、平均大潮高潮位或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估算工程设计水位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与规范中已有的公式进行对比,给出推荐公式。结果表明,与规...
坚硬岩抗拔嵌岩桩承载力试验研究————作者:武明;傅一帆;叶小红;邱松;富坤;李森;
摘要:现行行业规范中存在嵌岩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无法应用于嵌岩深度小于3倍桩径的情况。在浅覆盖坚硬岩层地质条件下,利用使用期不承担抗拔荷载的工程桩进行轴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嵌岩深度分别为2.55倍桩径和2倍桩径。试验中对嵌岩桩采用内外护筒工艺,将上覆抛石基床及强风化熔结凝灰岩层隔离,使试验中的荷载全部传递至中风化熔结凝灰岩层,确保嵌岩桩的抗拔承载力全部由嵌岩桩的嵌岩段提供。试验结果表明,当岩层为中风化...
强潮流海域人工岛建港潮流泥沙动力学研究————作者:王卉;佘小建;崔峥;曹向明;
摘要:以梅山港人工岛建港为例,研究强潮流海域人工岛建港潮流泥沙动力学问题。研究表明,受人工岛阻挡影响,落潮流形成绕岛水流,设计方案码头前出现缓流区;涨潮流主要受码头桩基阻水影响,在西侧码头前沿局部出现缓流区。通过优化布置斜向码头导流,优化方案码头前落潮流态有所改善;规划方案码头连片实施后,码头前涨潮流有所改善。设计方案实施后16#~21#泊位停泊区年平均淤积厚...
三棱柱人工鱼礁着底冲击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作者:李军;林妙丽;万宇;何勇;薛洁;
摘要:人工鱼礁布放过程中与河床发生碰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礁体结构损坏及沉降淤积。基于LS-DYNA软件,研究静水条件下三棱柱人工鱼礁布放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分析不同入水角度(0°、30°、45°和60°)和河床底质(黏土、沙砾土和基岩)下人工鱼礁的终端稳定速度、碰撞冲击力、应力及河床沉降变形,并进行理论分析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水角度的增加,人工鱼礁终端稳定速度和碰撞冲击力呈先降低后增加...
钢板桩挡墙隔流堤施工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作者:龚华;苏陈;陈圣;徐北森;田兵燕;
摘要:选取涡河航道船闸改建工程下游隔流堤的典型断面,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固体力学接口以及多孔介质与地下水流接口对隔流堤模型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究不同水位高度条件下隔流堤的应力、水头压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固耦合作用下,隔流堤的最大Mises应力出现在粉砂层和粉质黏土层与钢板桩的交接处,最大Mises应力值为19.20 MPa;隔流堤的水头压力随着水位的上升不断增大,...
疏浚工程作业水域波浪的快速预测————作者:郝宇驰;曲嘉铭;林斌良;张晴波;
摘要:针对耙吸船耙臂系统等疏浚机具操作受波浪影响问题,及其对疏浚船作业过程中波浪的快速预测要求,基于ConvLSTM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面向疏浚船作业海域的波浪快速预测模型,利用疏浚工程海域的波高、周期的数值模拟后报结果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波浪预测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神经网络对疏浚工程海域的波浪预测所需时间仅2~5s,对作业海域波高分布的前向6h的波浪预测相关度达0.956;当预测步长增大...
降雨入渗对边坡多场特征的影响规律分析————作者:刘明维;李佩伦;曾启富;谭定杰;
摘要:为探究降雨入渗对边坡多场特征的影响,选取实际工程边坡建立模型,并结合区内实际降雨工况,利用Geo Studio有限元软件的SEEP/W、SIGMA/W、SLOPE/W功能模块,在降雨强度189.3mm/d、持续时间24 h的条件下,针对未处理的原始边坡、全面化学加固的边坡、坡脚局部墩式加固的边坡以及等距离布孔加固的边坡,进行渗透行为、位移变化趋势以及稳定性的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伴随着雨水的连续浸润...
湘桂运河航道等级论证————作者:董焱赫;孙平;黄力;杨靓;
摘要:运河连通航道衔接两端水系,通过人工开挖开辟新航道,兼具限制性航道与非限制性航道的特点,其航道等级确定受运输需求分析、船型和营运组织、技术经济比较等多因素影响。针对运河连通航道等级提出了一种论证方法,首先基于通航保证率和运河通达性定义运河航道等级,确立不同等级航道比选方案;然后开展运输组织分析,结合运量预测及航道规划方案开展两端航道适应性、运输经济性、工程经济性、航道开发的长远发展适应性等定量及定性...
基于CFD-DEM的干散货堆场动态起尘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朱信源;郑立松;季皆名;封学军;
摘要:港口粉尘污染来源包括静态起尘和动态起尘两个方面,现阶段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研究港口静态起尘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动态起尘方面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尤其是较少考虑堆取料机转速、风况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法(DEM)与CFD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港口起尘有很大前景。以江苏某干散货港区煤炭堆垛和WUD 400∕700型号输煤斗轮机为对象,采用CFD-DEM流固耦合模拟研究斗轮机作业对动态起尘的影...
水运工程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