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5-1262/D
国际标准刊号:1008-8628
主办单位: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主管单位:中共广西区委政法委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市政工程》城市管理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台湾工作通讯》政法期刊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原名《广西法学》,是广西唯一的法学理论杂志。集趣味性、学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所有人共享法律信息的独特创意与风格。 以繁荣法学研究、服务司法实践为办刊宗旨,以法学研究动态的前沿性、立法司法跟踪研究的及时性、理论实践的对接性的刊物特色锁定赢得国内外读者的赞扬与关 爱。是您学用法律及从事学术研究时的良师益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广西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法学论坛、问题研究、研究生论坛、法律实务、五洲瞭望、立法探讨。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投稿须知   2

2 人权的法治保障——软硬法并举的视角  王瑞雪;  3-7+18

3 罢工权的权利演进及其与劳资政三方利益的博弈分析  向长艳;  8-13+36

4 关于预防腐败地方性立法的思考  于文静;解添明;  14-18

5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研究  诸春燕;  19-22

6 论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的独立地位  陈晋;  23-27

7 论农民在土地流转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班克庆;  28-31+85

8 从雅安地震看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的不足及完善  杨旭辉;  32-36

9 恶意行政诉讼中“诉的利益”辨识  刘广林;  37-39+44

10 涉众型经济类犯罪现象的发生与刑罚机制的完善  马静;  40-44

11 翻供与翻证:刑事再审案件言词证据审查判断的反思与重构——以涂某某受贿再审案为研究样本  杨君相;冉绍彦;  45-49+81

12 增设“虐待儿童罪”的立法思考  王静;  50-55

13 论侦查中冤假错案的遏制——以侦查讯问为视角  张超;  56-60+68

14 冲突与平衡: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诉讼价值研究  黄树标;  61-64

15 论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证据属性  吴正鼎;司道才;  65-68

政法论文快速发表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制度探究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金融市场特有的制度背景,在借鉴国际金融业发展与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从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风险监管的视角出发,以期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制度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金融控股,风险监管,内部风险管理,外部风险监管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

金融控股公司既是金融企业的一种结合方式,也是金融企业集团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根据1999年2月国际三大监管部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 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组成的金融论坛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 在从事两种以上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2、本站提供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要收取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

4、本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承认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摘要:<正>《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曾用名《广西法学》,创刊于1986年8月,双月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主管、广西警察学院主办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截至目前已出版发行共40卷191期,国际国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628, CN 45-1262/D。现设有特稿、专题研究、法学理论、司法探讨、青年法学论坛(博士生论坛)、法学教育等栏。2025年重点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

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实践检视与完善路径——以A市检察机关2021年至2024年办理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数据为研究样本————作者:梁毅;刘晶晶;朱乾文;张慧;

摘要:规范行使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有利于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当前,在民事检察办案中,存在调查核实权行使条件不明确、调查活动面临专业知识壁垒、相关主体对民事职能的理解存在偏差、调查核实权行使缺乏刚性等问题。因此,应当对调查核实权启动要件进行分类规制,加强民事检察人员专业化建设,借助沟通机制提升相关主体认同度,建立调查核实权实效保障机制,以期完善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行使机制,提升民事检察...

“超市盗”行刑反向衔接问题研究————作者:陈轩禹;

摘要:近年来,“超市盗”案件在盗窃案件中占比增大,已成为盗窃犯罪治理的重点。检察机关通过适用不起诉裁量权对案件进行分流后,仍需做好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治理“超市盗”案件中履行监督职责、加强社会治理、彰显司法公正、强化刑法威慑与预防犯罪的作用。然而,当前“超市盗”案件行刑反向衔接在运行中存在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标准不统一、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完善行刑衔接配套机制、明确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行...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质对称性————作者:肖攀诚;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更新迭代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加剧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侵权行为与侵权损害。传统侵权损害赔偿规则直接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损害赔偿存在局限性:传统财产性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财产损害赔偿认定要素和计算标准模糊,传统非财产性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财产损害补偿功能。对此,应当建构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质对称性标准,归纳侵权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为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质对...

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嬗变与制度改进——基于“3Q大战”“头腾大战”两案的对比分析————作者:管金平;刘水平;

摘要:通过“3Q大战”“头腾大战”两案的对比分析,能有效研判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嬗变,为相关制度的改进提供框架性建议。两案反映了我国互联网竞争谱系的演化规律,相较于“3Q大战”时期,“头腾大战”时期的市场失灵程度变大了,这要求在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应采取更为积极、刚性的裁判逻辑。相关制度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改进:一是在实体性规则层面,两次“大战”反映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在调适互联网竞争问题...

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嬗变与制度改进——基于“3Q大战”“头腾大战”两案的对比分析————作者:管金平;刘水平;

摘要:通过“3Q大战”“头腾大战”两案的对比分析,能有效研判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嬗变,为相关制度的改进提供框架性建议。两案反映了我国互联网竞争谱系的演化规律,相较“3Q大战”时期,“头腾大战”时期的市场失灵程度变大了,这要求在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应采取更为积极、刚性的裁判逻辑。相关制度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改进:一是在实体性规则层面,两次“大战”反映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在调适互联网竞争问题时...

领域法学视角下监察法学的逻辑起点与领域构建————作者:张英哲;

摘要:随着行业领域的日益细分,传统的部门法分立格局正面临严峻挑战。部门法的规范集成范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察法学的发展。具体而言,部门法的划分标准与监察法不相匹配,结构封闭造成监察法衔接缺失、对监察领域的新兴问题反应不足。相比之下,领域法学规范集成范式展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复合性和开放性特征。以打击腐败作为逻辑起点,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逻辑自洽且结构科学的监察法律体系,可为监察工作提供全面、系...

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证成及制度构建————作者:何家骆;

摘要: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长期呈现事后救济的特点,事先救济制度供给不足。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类型化拓展,通过构建前瞻性救济机制与过程性监督体系,推动检察机关的职能从被动追责向主动防控转型,实现了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制度的战略性调整。基于风险预防原则、无漏洞权利保护理论、行政行为无效理论的要求,引入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理念,可为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提供更充分的保障,从而进一...

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证成及制度构建————作者:何家骆;

摘要: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长期呈现事后救济的特点,事先救济制度供给不足。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类型化拓展,通过构建前瞻性救济机制与过程性监督体系,推动检察机关的职能从被动追责向主动防控转型,实现了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制度的战略性调整。基于风险预防原则、无漏洞权利保护理论、行政行为无效理论的要求,引入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理念,可为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提供更充分的保障,从而进一...

个人数据权利的法理证成和功能重构——以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为镜鉴————作者:闫海;

摘要:数字时代,个人数据权利对于实现个人数据利益、促进基本权利发展、规范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共同富裕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论证个人数据权利是基本权利这一命题。从功能主义的立场出发,阐述以基本权利为核心构建个人数据权利体系在数字时代领域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协调统一、公私法协同治理、新兴权利保障等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借鉴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以本土化实践为导向,注...

“派驻+巡回”检察监督模式的优化探讨————作者:秦浩原;方永智;王晓;

摘要:“派驻+巡回”检察监督模式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其合理性和优越性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模式,但随着机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也产生了一些继续深入优化的合理需求和相关意见。针对监管场所检察监督机制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上进一步探索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当前“派驻+巡回”监狱检察监督模式的特性进行剖析,结合司法实践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监督质效为导向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探讨相关对策...

“派驻+巡回”检察监督模式的优化探讨————作者:秦浩原;方永智;王晓;

摘要:“派驻+巡回”检察监督模式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其合理性和优越性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模式,但随着机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法治观念的不断升华,也产生了一些继续深入优化的合理需求和相关意见。针对监管场所检察监督机制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上进一步探索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当前“派驻+巡回”监狱检察监督模式的特性进行剖析,结合司法实践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监督质效为导向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探讨相关对策...

民事支持起诉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作者:汤雨琪;王冰;

摘要: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特定群体提供司法支持彰显制度效能。当前检察机关受理的案件呈显著上升趋势,涉农民工劳动报酬、弱势群体劳务合同纠纷等民生类案件占比突出,地方实践创新“支持起诉+N”等机制以强化权益保障。当前制度中仍存在四类结构性矛盾:特定群体界定标准不统一、程序准入门槛过高、检察业务职能交叉重叠、跨部门协同机制缺位。优化实践路径需明确规则并完善相关立法...

检察听证制度的实践检视与优化路径————作者:张晓晔;文丽;黄小敏;

摘要:加强检察业务管理,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必然要求,包括检察业务管理理念、体系、机制、能力四个方面。检察听证工作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以检察听证实践为切入点讨论研究检察业务管理实务问题,通过剖析落实听证制度的实践,探索完善检察听证制度的路径,助推构建多元化外部监督体系,以外部协同监督提升检察业务管理质...

刑法强制性规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以合同诈骗罪为例————作者:王元昊;

摘要:强制性规范是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来适用、不允许以主体个人意愿进行改变和排除适用的一类规范。刑法强制性规范影响合同效力是公法介入私法、对私法行为进行干预的结果,其本质是国家基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私法自治作出的一种限制。对于合同诈骗罪中涉案合同效力的处理,宜以规范目的为核心作综合考量。宏观上,考量该问题涉及的法律原则,即民刑并行原则、民法前置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微观上,对合同诈骗罪涉案合同的常见...

检察听证制度的实践检视与优化路径————作者:张晓晔;文丽;黄小敏;

摘要:加强检察业务管理,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必然要求,包括检察业务管理理念、体系、机制、能力四个方面。检察听证工作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以检察听证实践为切入点讨论研究检察业务管理实务问题,通过剖析落实听证制度的实践,探索完善检察听证制度的路径,助推构建多元化外部监督体系,以外部协同监督提升检察业务管理质...

刑法强制性规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以合同诈骗罪为例————作者:王元昊;

摘要:强制性规范是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来适用、不允许以主体个人意愿进行改变和排除适用的一类规范。刑法强制性规范影响合同效力是公法介入私法、对私法行为进行干预的结果,其本质是国家基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私法自治作出的一种限制。对于合同诈骗罪中涉案合同效力的处理,宜以规范目的为核心作综合考量。宏观上,考量该问题涉及的法律原则,即民刑并行原则、民法前置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微观上,对合同诈骗罪涉案合同的常见...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合力化解行政争议的机理————作者:邹景霖;侯是羽;

摘要:《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为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功能有各自的偏性,而解决行政争议是共同的目标。行政复议必须凸显其行政性,行政诉讼则需守好“最后一道防线”。在二者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需要合力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行政复议应着重提高专业性以获取更多的信任,法院应积极引导“主渠道”化解争议并做好对行政复议的回应,实现协同并进、互助互补,以共同服务行政争...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逻辑及展开————作者:王忠良;

摘要:轻罪封存制度的构建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从刑事一体化思维、比例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制度成本和收益分析工具入手,搭建轻罪封存制度的逻辑架构,同时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系统构建轻罪封存制度。明确其适用范围,必须厘定轻罪的范围,统筹考虑法定刑和宣告刑、行为性质和量刑情节。轻罪封存制度不仅要明确实体要件,更要科学设计实施程序。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直接影响轻罪封存制度的实施成...

利益衡量视域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变革——理论基础、范式突破与制度构造————作者:陈磊;

摘要:在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变革面临传统法律范式与生态治理需求间的结构性张力。通过解构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揭示当前环境公益诉讼在风险预防功能上的四重矛盾:行政预防与司法介入的断裂、风险定性与证据规则的冲突、代际正义诉求与诉讼主体局限、程序效率与修复时效的错配。引入利益衡量研究范式重构法律利益范畴,提出三重突破路径:在主体维度构建跨区域协同与代际利益代位机制,在利益形态维度...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