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生物力学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医用生物力学

医用生物力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624/R
国际标准刊号:1004-7220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查看医用生物力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疾病控制杂志》核心医学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创刊于1986年,1992年起改为现名,季刊。本刊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是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积极反映医学生物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理、工各学科相互了解和合作为目的学术性刊物。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力学领域中有关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分别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被列为统计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且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系列刊物之一。

  【栏目设置】

  内容包括生物固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流变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造影红细胞对剪切流中肿瘤细胞黏附的影响 傅怡,吴洁,孙仁,丁祖荣,董澄,FU Yi,WU Jie,SUN Ren,DING Zu-rong,DONG Cheng

  利用非均匀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支架对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孙烁然,黄昌盛,汪垒,施保昌,SUN Shuo-ran,HUANG Chang-sheng,WANG Lei,SHI Bao-chang

  Hybrid手术对颈椎力传导方式的影响 莫中军,都承斐,樊瑜波,MO Zhong-jun,DU Cheng-fei,FAN Yu-bo

  颞下颌关节骨骼肌肉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刘梦超,吴信雷,林崇翔,潘璐璐,陈龙,朱形好,方一鸣,吴立军

  信息动态

  基于有限元仿真和遗传神经网络的轿车-行人事故重构 刘文君,李奎,苏森,王雪蕊,范箫翔,尹志勇,LIU Wen-jun,LI Kui,SU Sen,WANG Xue-rui,FAN Xiao-xiang,YIN Zhi-yong

  多根螺旋体鞭毛在二维微小周质空间内的受力特性 费继友,曾俊雄,高铁瑜,朱江楠,徐勋,王悦,FEI Ji-you,ZENG Jun-xiong,GAO Tie-yu,ZHU Jiang-nan,XU Xun,WANG Yue

  数值模拟松质骨中流动电势分布 刘述伦,王璠,LIU Shu-lun,WANG Fan

  髋关节置换前后不同步态下股骨应力分布 唐刚,王建革,罗红霞,TANG Gang,WANG Jian-ge,LUO Hong-xia

  压力下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对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刘阳,安美文,芦莹,陈凌峰,茹孟洁,LIU Yang,AN Mei-wen,LU Ying,CHEN Ling-feng,RU Meng-jie

  医学论文发表:整体护理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的应用

  【关键词】医学论文发表,整体护理,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摘要】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检查输卵管通畅性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如何使患者有效地配合,完成检查非常重要。笔者应用整体护理,评估患者,提出了知识缺乏、精神困扰、舒适状态的改变、潜在并发症4个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医用生物力学最新期刊目录

认知与动作双任务对肌少症老年人步态特征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作者:赵钰婷;张景焜;杨轲欣;刘孟宇;王立端;郑亮亮;周志鹏;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与动作双任务对肌少症老年人步态特征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以明确双任务对其跌倒风险的作用机制,为制定针对性的跌倒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招募40名参与者,其中肌少症组与健康组各20人。通过红外动作捕捉系统和测力台采集参与者在单任务(single task, ST)、动作双任务(motor-motor dual task, MMDT)和认知双任务(cognitive-motor ...

四位转启动策略及其对转体角度的影响————作者:张宇杰;李小芬;李翰君;

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圈数的四位转启动技术差异,找出影响转体角度的关键动作指标,并探究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加复杂的单支撑旋转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查并选取9名专业舞者,采用8摄像头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采集不同圈数四位转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 站立宽度、反向预摆阶段上身旋转角度、躯干扭转角度、合冲量矩、双支撑旋转阶段上身旋转角度、最大垂直角动量、角动量产生速率、水...

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老年人双任务姿势控制的影响————作者:王亚杰;郑苏旺;冯小帆;王博文;张玉凤;吕娇娇;黄灵燕;

摘要:目的 基于背侧注意网络(dorsal attention network,DAN)和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DN)两个注意力相关脑网络,探究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能否改善健康老年人的双任务姿势控制表现。方法 22名健康老年人随机接受tDCS和假刺激,两次刺激间隔至少1周。tDCS方案旨在促进...

压电材料柔性化贴合生物曲面研究进展————作者:李科毅;王澍;韩书朗;曾庆昊;梁英;乔川;李亚兰;田晓宝;蒋文涛;

摘要:压电材料可以有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已被广泛用于能量收集和转换。兼具柔性化和高性能的生物贴合型压电材料,在可穿戴生物医学设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适用于生物贴合的压电材料的柔性化方法和实际应用,系统讨论了3种主要的柔性化策略,包括柔性有机压电聚合物、有机–无机杂化压电复合材料和无机压电陶瓷柔性化。最后总结了柔性压电材料在生物贴合设备上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未来压电材...

自体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肌力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作者:楚娜娜;朱建炜;王霞;薛博士;杨辰;周志鹏;郑亮亮;

摘要:目的 研究自体腓骨长肌腱(peroneus longus tendon, PLT)与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 HT)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肌力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移植物的选择及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招募34名ACL重建患者,包括PLT重建组与HT重建组各17人,根据年龄、身高、体重匹配...

口腔正畸生物力学2024年度研究进展————作者:肖圣钊;沈灿奥;房兵;

摘要:口腔正畸生物力学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牙齿移动机制解析、矫治技术优化及个体化诊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研究表明,三维有限元模型精准揭示了牙周组织应力分布与骨改建的动态关联,强调轻力控制对治疗安全性的核心作用;隐形矫治器通过低摩擦弹性附件(low-friction elastic handle, LFEH)、协同支抗策略及材料力学优化,显著提升牙齿移动可预测性,其中LFEH设计可降低唇舌向倾斜应力。生物...

隐形矫治器辅助颊侧微种植钉整体压低下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作者:高昕;曹元;王智伟;刘露;雷啸;齐奇婧一;金钫;

摘要: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联合颊侧微种植钉支抗压低下颌前牙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深覆合及其他需要压低下颌前牙的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构建包含下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的下颌复合体、种植钉和隐形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隐形矫治器工况为下颌前牙区3-3整体压低0.2 mm,分别设置无种植钉牵引组及种植钉牵引力为30、50、100、150、200、250 g力组。分析加载工况后各组牙齿的应力及位移差异,牙周膜...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Ⅱ类牵引内收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作者:李振霞;付亦蛟;黄兴太;郑轶刊;侯俊祥;刘超;

摘要: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两种牵引方式的差异。方法 基于1个磨牙远中关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整体内收0.2 mm时的牙位移、受力及牙周膜应力分布。工况1:无牵引;工况2:120 gⅡ类牵引,上尖牙、下第一磨牙矫治器切割牵引钩;工况3:120 gⅡ类牵引,矫治器开窗配合粘接牵引扣于相同牙位。结果 Ⅱ类牵引显著增强上前牙舌向及...

固定矫治上前牙区不同Ⅱ类牵引位置的有限元分析————作者:邓文磊;罗思阳;张军梅;郑之峻;

摘要:目的 定量分析上颌固定矫治不同Ⅱ类牵引位置上牙的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为更好应用Ⅱ类牵引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上颌固定矫治Ⅱ类牵引有限元模型。根据拔牙与否、上前牙区牵引位置不同分4组,8个工况。在上前牙区与下颌第一磨牙颊管之间施加1.2 N载荷,记录并分析上颌牙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上颌固定矫治Ⅱ类牵引有限元模型。Ⅱ类牵引会使上前牙腭倾伸长内收。Ⅱ类牵引位置不同时,上牙初始...

不同步速对有跌倒史老年人跨越障碍时下肢动力学及代偿机制的影响————作者:董杨梅;张庆来;李瑞宁;孟站领;周雯馨;许创业;宋凤莹;

摘要:目的 探究有跌倒史老年人在不同步速下跨越障碍物时,下肢关节力矩峰值特征、下肢关节贡献率和代偿机制。方法 招募健康老年人和有跌倒史老年人各30名,使用红外Qualisys高速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老年人在3种步速(1.05、1.41、1.74 m/s)下跨越高度为其身高15%障碍物时的生物力学数据,通过Visual 3D软件进行建模与分析。结果 随着步速增加,伸膝力矩峰值、踝跖...

运动模式对高分子心脏瓣膜浸渍厚度分布影响————作者:魏海洋;李峥;侯倩文;孟雅娜;朱良伟;韩恩慧;胡建军;周建业;

摘要:目的 探究浸渍过程中不同运动模式对高分子心脏瓣膜厚度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体积流体函数(volume of fluid, VOF)多相流模型、欧拉壁膜(Eulerian wall-film, EWF)模型及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高分子心脏瓣膜的浸渍制造过程。研究聚焦于模型自转条件下,竖直、水平和偏转3种运动模式对表面浸渍液流动特性及液膜分布的影响。通过每片瓣叶设置7个相同测试点,采集厚度数据并计算变...

细胞力学传感器介导癌痛的研究进展————作者:刘畅;李海艳;杭黎华;

摘要:细胞力学转导是细胞感知力学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化学信号的过程。细胞力学传感器包括PIEZO、TRPV4和整合素等。这些传感器可调节特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纤维化、肿瘤发生以及细胞增殖、分化、迁徙等。近期研究发现,PIEZO、TRPV4和整合素通过感知力学刺激,进而激活胞内的信号通路,在骨癌痛等多种癌痛类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细胞力学传感器PIEZO、TRPV4及整合素在癌痛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发...

基于柔性微结构的微尺度工程化牵张组织研究进展————作者:周子星;蔡威;李婷婷;廖准;张作启;黄国友;

摘要:牵张刺激在调控组织结构与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体研究的局限,基于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的体外工程化牵张组织(engineered tension tissues, ETT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基于柔性微结构的微尺度ETTs(μETTs),以其可控的力学约束和精确的力学表征与激励功能,克服了传统ETTs的诸多局限,推动了其在疾病机理、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综述柔性微结构的材料与...

统计形状建模在骨盆形态与生物力学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作者:刘晨;徐柳;Justin FERNANDEZ;梅齐昌;顾耀东;

摘要:骨盆作为连接脊柱与下肢的关键结构,不仅承载上半身重量,还在下肢运动与力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复杂的形态与功能长期以来是一个重要研究热点。由于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骨盆形态的多样性给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带来了挑战。统计形状模型(statistical shape model, SSM)作为一种量化与描述形态变化特征的有效方法,已成为研究骨盆形态与功能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SSM在骨盆形态与生物力学...

老年人运动损伤防护的生物力学机制探索————作者:郑晓彦;

摘要:<正>受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限制,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骨折等运动损伤,因此运动损伤防护至关重要。本文参考P.M.麦金尼斯(Peter M.McGinnis)所著、傅维杰主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物力学(原书第4版)》,基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重点分析老年人运动损伤防护的生物力学机制,旨在为提升老年人运动技术水平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该书主要分为4个部分,共16章。第1部分为引言...

拔牙病例隐形矫治内收前牙的有限元研究进展————作者:金意欣;王沛棋;靳晓晗;薛超然;韩向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隐形矫治技术的进步,隐形矫治已成为错■畸形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拔牙后前牙内收病例中,受限于其三维力学控制能力,易出现前牙舌倾、覆■加深及后牙支抗丧失等问题,增加治疗难度与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作为模拟复杂生物力学行为的有效工具,能量化牙齿位移与牙周应力分布,为优化矫治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聚焦拔牙病例中隐形矫治器用于前牙内收的有限元研究进展,总结该过程牙齿移动特征,并探讨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上颌磨牙的生物力学分析————作者:潘厚文;朱柏恺;朱妍菲;章文益;江凌勇;

摘要:目的 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上颌磨牙时上颌牙列的受力分布及移动规律,为临床优化矫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牙周膜-牙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3种压低工况(双侧第一磨牙压低、双侧第二磨牙压低及双侧第一、第二磨牙同步压低),研究各压低模式下各牙位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特征及三维方向的移动模式。结果 相比磨牙同步压低,单独压低设计时,压低牙的压低量更大(4.260~10.50...

不同预期条件对慢性踝关节不稳人群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作者:王玲;陈鹏;左会武;刘鑫鑫;牛军杰;李克军;柳鑫;刘海涛;王金武;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非预期和预期跳跃下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和健康人群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为预防和治疗复发性踝关节扭伤提供实践参考和思路。方法 共招募30名受试者,包括15名CAI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需完成非预期和预期跳跃测试,顺序随机,2次测试之间间隔1周。应用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下...

摇椅形唇弓滑动法整体内收上颌前牙的力学机制————作者:胡嘉颖;刘佳莉;林珍;郭金泉;石勰;苏杰华;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简化的摇椅形唇弓(rocking-chair archwire, RCA)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角度RCA在滑动法整体内收上前牙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在ANSYS中导入0.019 in×0.025 in(0.483 mm×0.635 mm)标准唇弓模型,通过弹簧预载力模拟不同角度RCA,实现参数化建模。建立包含唇侧直丝弓矫治器、牙齿、牙周膜和上颌骨的三维有...

直接3D打印与热压膜透明矫治器厚度及贴合精度的比较研究————作者:程才奇;王瑞清;肖圣钊;唐昕月;夏伦果;房兵;

摘要:目的 对比直接打印矫治器(direct-printed aligner, DPA)与传统热压膜矫治器(thermoformed aligner, TFA)在厚度和贴合精度方面的差异,为透明矫治器(clear aligner, C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纳入16名牙列轻度拥挤、无明显龋坏或修复体的成人受试者,分别制作DPA和TFA两种CA。利用高精度电子测厚仪测量两种矫治器在切牙、尖牙和第...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