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内科理论与实践

《内科理论与实践》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978/R
国际标准刊号:1673-6087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医学专业期刊审稿周期?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医学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内科理论与实践》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简介: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于2006年7月创刊,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行。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内科医师的学术交流、讨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期刊栏目:

  本刊主要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临床药理、生理和病理生理讲座、综述、临床诊治经验、新技术应用。充分反映现代内科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治疗。

  2014年 04期 期刊目次

  肺动脉高压:挑战与机遇并存

  姚桦;黄岚237-240《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40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

  黄玮;文莉241-246《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订启事

  246经皮腔肺动脉成形术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沈节艳;蔡宗烨;孙灵跃247-250《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50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吴炳祥;孙娜251-255《中国当代医药》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55氧化应激和一氧化氮途径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张尉华;邱梅红256-26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马艳庆;李燕来;孙婉婉;孙继超;徐佰慧;毕宇芳;徐敏;陆洁莉;徐瑜261-265血清高速泳动族蛋白B1水平与糖尿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李曼;张瑞岩;王玲洁;陆林266-269《中华高血压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6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分析

  王莹;樊星;王苓;唐暐;胡炯270-273青蒿素衍生物SM1044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4凋亡的机制研究

  宋志群;赵玲玲;崔雯;苗圣超;王瑾;李英;糜坚青274-279CT介导经皮闭式Cope针刺胸膜活检对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分析

  黄文侨;陈旭君;舒逸;崔会芳;黄溢华;吴奕群;卢晔280-281心理干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近期心功能

  景颖颖;唐丽春;吴爱华;李燕282-284《胃肠病学》杂志征订启事

  284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反复发作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例

  孙灵跃;蔡宗烨;沈节艳285-287《中国医药导报》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87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致胃底静脉曲张1例

  王晓瑜;吴云林;张国华288-289肺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郑璐;刘倩倩;赵勤华290-292咖啡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丁琳;毕宇芳293-296微核糖核酸302簇多能干细胞诱导机制的探讨

  皮劲江;陶婷;张玉珍297-300

  内科理论与实践最新期刊目录

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发病机制和处理原则————作者:曹芝君;陆君涛;

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30%~50%IBD患者可出现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EIM),累及肌肉骨骼、皮肤、眼部和肝胆系统等多个器官。部分EIM的发生与IBD炎症...

炎症性肠病相关肺损伤的诊治策略————作者:葛文松;

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常伴有肠外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肺损伤是IBD罕见且易被忽视的肠外表现,其形式主要包括气道疾病、肺间质疾病、肺栓塞、胸膜疾病及药物所致肺损伤。本文总结了IBD相关肺损伤的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未来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有助...

炎症性肠病患者缓解期药物降级策略————作者:顾于蓓;洪聿;

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需长期药物维持缓解。制定缓解期药物降级策略对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但停药风险和获益尚存争议。部分缓解期UC患者可减量使用5-氨基水杨酸盐,但停药后复发风险升高。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长期使用存在安全性...

1990—2019年中国烟草相关哮喘疾病负担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及预测————作者:康敏;施静;

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烟草相关哮喘疾病的负担情况,为哮喘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 2019数据库,分析中国1990—2019年归因于烟草的哮喘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率变化趋势。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归因于烟草哮喘死亡率的年龄...

上海市青浦区中老年人群糖代谢状态与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联研究————作者:张计委;吴小琼;崔金煌;俞春明;黎衍云;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与中老年人群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上海市35岁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流行病学调查中纳入的981名青浦区社区居民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CI。结果:累计随访14 ...

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干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作者:吕玲玲;徐玉敏;许赪;郑岚;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干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Ⅳ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消积颗粒加减口服。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卡诺...

口疮散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疗效观察————作者:唐暐;蔡铭慈;沈一格;张守杰;葛健;赵维莅;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口疮散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血液科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49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口疮散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组在移植后第1天起应用口疮散外敷于口腔黏膜,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分级以及疗效。结果:口疮散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口腔黏膜炎患病率相近,治疗组口腔溃疡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18%比6....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学揭示虎黄洗剂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机制————作者:张杰;徐顺;刘琰;施燕;

摘要:目的:探讨虎黄洗剂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查询虎黄洗剂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及靶基因。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

中医药分阶段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验案二则————作者:程东峰;周孜奕;许荣忠;方志红;

摘要: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肺癌预后较差,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疗效,亟需新策略。中医视肺癌为“肺积”,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治疗强调扶正祛邪。肺癌的中医药分阶段论治分为术后扶正培本、中药联合化疗增效减毒及抗复发转移三阶段。方志红教授指出肺癌以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标,主张辨病、辨证与辨阶段结合,强调健脾和胃,培育正气,祛除邪毒。本文通过2例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凤娟;杨钊;

摘要:从跨学科的中西医结合视角出发,本文系统性回顾了帕金森病中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OH作为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中的显著表现,其引发的晕厥和跌倒风险常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因此,对于帕金森病OH中医与西医双重视角下的病因探究、病机分析、诊断手段以及治疗手段的全面理解,对临床医疗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作者:严佳怡;马骏;钟逸斐;张先闻;

摘要: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高血糖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属于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间质纤维化作为其显著病理特征,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关键因素,其病理演变涉及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紊乱、炎症反应、细胞信号通路激活、表观遗传调控和细胞自噬等多重机制。本文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对中医药改...

柴芪汤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王贞贞;童建菁;刘子雄;朱卉;蒋婕;

摘要:柴芪汤作为经典的中医复方制剂,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显示出显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系统综述近年来柴芪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尤其在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对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器官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和药理机制,揭示柴芪汤在代谢综合征综合管理和预防中的潜力和价值

帕金森病疼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孙倩;林诗雨;夏梦婕;周海燕;王秀薇;

摘要:疼痛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分类多样。目前西医治疗以多巴胺能替代疗法为主,但仅能缓解部分疼痛症状,且长期治疗存在不可避免的运动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存在明显局限性。中医在疼痛治疗领域具独特优势。本文总结近年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的相关文献,旨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科学参考及治疗思路

浅析从脾论治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作者:李华;杨华;

摘要:胰岛素抵抗为高血压等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理机制。中医认为脾虚为胰岛素抵抗的核心病机。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型为主,从脾论治可通过“同病类治”策略干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实现综合达标。肠道菌群失调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从脾论治此类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益肾抗衰老”理论探讨益肾法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进展————作者:徐婷嬿;张瑾;顾耘;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效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与单一机制药物不同,中药拥有多靶点多机制协同作用。从中医学理论,肾精亏虚、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特点和病机。中医药有着治病必求于本的特色和优势,益肾法治疗高血压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回顾多种益肾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并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总结益肾法中药治疗高血压的进展,为临床中...

虎杖苷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吴超;庄蕾;马君俊;何子锐;孙永顺;

摘要:虎杖苷是从传统中药材虎杖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调节细胞凋亡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在肝病、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虎杖苷在消化系统(肝胆胰及胃肠道)良恶性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虎杖苷干预消化系统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中成药治疗进展————作者:田磊;

摘要: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西医治疗虽以普罗帕酮及射频消融术为主要手段且疗效确切,但存在适应症限制且药物不良反应等局限性。中医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阐述中医学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分析目前临床常用于儿童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的中成药,并总结其治疗效果

口腔溃疡的中西医诊治进展————作者:吴璟奕;王晓丽;陈洁;郑岚;

摘要: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营养缺乏、感染、药物反应及心理因素等相关,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综述口腔溃疡的中西医诊治进展,为进一步推广相关临床研究开拓思路

膝骨关节炎中医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者:纵亚;贾晋瑄;谢青;项敬;李青海;

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长期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康复训练及中医针灸推拿等保守疗法,中重度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需手术治疗。中医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本文从针刺、艾灸、推拿、穴位注射、中药、中西医结合六方面阐述近年来中医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旨在为临床提供多维诊...

“肾藏精,主骨”理论与男性骨质疏松症————作者:沈世仲;隋亮;陈康;史晓;施丹;

摘要:男性骨质疏松症(male osteoporosis,MOP)的危害性常不受到重视,然而相较于女性患者,MOP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本文基于中医“肾藏精,主骨”理论,认为MOP的发生与中医肾脏生理功能相关。通过探讨“肾藏精,主骨”理论与MOP的相关性,提出“肾精不足、髓减骨痿”是MOP的核心病机,与多种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相关。古今医家多采用补肾强骨、填精益髓的方法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