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情报学报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INSPECJSTCSCD扩展版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4.845
综合影响因子:3.865
邮发:82-153
官网:https://qbxb.istic.ac.cn/
主编:戴国强
平均出版时滞:366.5363

  情报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权重平衡算法的专利可交易性预测研究————作者:冉从敬;丁群哲;李旺;宋永辉;刘爽;

摘要:专利交易作为技术创新与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对专利交易潜力的识别与预测在支持国家关键科技战略目标、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间技术转移与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权重平衡算法的专利可交易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整合incoPat专利数据库与中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形成初始数据集,同时基于专利转让记录、转让与受让地址、利益相关方信息等规则和算法对初始专利交易数据集进行...

面向馆藏数字资源的跨学科事件知识融合研究————作者:王忠义;王泽人;李志鹏;张杰鑫;

摘要:在当前大科学时代,研究人员面临的科研问题越来越复杂,跨学科研究作为解决复杂问题的主要方式逐渐发展起来,导致人们对跨学科知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图书情报人员急需将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知识从不同学科汇集起来,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服务,而跨学科事件知识融合则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为此,本文从跨学科事件知识融合入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论元语义关联的跨学科事件知识抽取模型,用于从馆藏数字资源中提取来...

基于技术结构-功能语义关联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作者:江曼;杨思洛;魏家泽;

摘要:识别和挖掘新兴技术的深层语义信息,对于精准捕捉技术发展机会和提升新兴技术战略导向性至关重要。本文聚焦技术要素层面,包括技术结构和功能。首先,构建技术结构-功能要素的抽取模型;其次,使用改良的SAO(subject-action-object)分析法提取技术要素内部语义结构;再其次,基于新兴技术的4个属性,构建全面多维指标来评估技术的新兴程度;最后,构建新兴技术结构-功能的多维关联图,以呈现新兴技术...

科技情报场景下数智融合方法的应用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作者:刘博文;夏义堃;巴志超;

摘要:数智时代的数据环境和科技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科技情报工作的“数智化”转型已成为赋能情报服务创新、挖掘情报价值潜力的聚焦点与着力点。从场景驱动的视角出发,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既能够结合应用需求洞察数智融合方法的演进态势,也可以为科技情报工作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场景变化提供方法支撑。基于对“数智融合”概念内涵的剖析界定,本文分析了数智融合方法应用对科技情报工作产生的深刻影响,回顾了...

任务依赖关系如何影响在线知识社区人机协作模式——基于机器行为学的实证研究————作者:左敏;裘江南;

摘要: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OKC)引入机器人实现人机智能增强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和机器人正在执行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协调团队工作的人机协作模式。首先,本文从机器行为学视角,使用流程挖掘方法对人机协作模式进行识别并细分为自动化辅助和增强辅助两类;其次,根据协调理论分析流型、整合型和共享型三种基本任务依赖关系对两类人机协作模式的影响,以及任务类型的调节效应...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颠覆性技术的影响研究————作者:王海森;李纲;

摘要:在全球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大国间的科技竞争态势日益激烈,颠覆性技术已跃升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新时代新征程上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实践,以数据交易平台(所)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因果中介模型,系统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颠覆性技术的影响及其...

基于时序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在线健康社区高质量答案甄别研究————作者:孙文晶;马捷;郝志远;

摘要:在线健康平台中的问诊模块是“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用户进行健康咨询、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准确甄别高质量答案内容对于用户的健康决策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好大夫在线”平台中的问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在线健康社区高质量答案甄别模型。该模型在双系统理论与图论思想的基础上,一方面,设计用于衡量答案质量的特征体系,并依此完成实验数据集的创建过程;另一方面,利用图卷积神经...

人智竞争视角下知识创作者对生成式AI的感知价值、态度与行为反应————作者:贾明霞;赵宇翔;张妍;张晓宇;宋士杰;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重塑了传统内容与知识创作范式,同时也加剧了知识创作者与GAI进化取代的竞争。现有研究着重探索了GAI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宏观影响,而忽略了创作者在适应GAI过程中微观层面的复杂体验感知。本文从创新扩散理论和价值-态度-行为视角出发,结合一手访谈资料和二手网络文本的多源数据,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勾勒出知识创作者...

数智赋能的科技安全情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作者:王恺乐;陈云伟;

摘要:随着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科技创新发展与确保科技安全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科技安全已成为影响国际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在此情境下,科技安全情报作用凸显。为加强科技安全情报服务的智能化转型,通过文献梳理和总结归纳,在结合科技安全情报内涵、特征、发展及科技安全情报服务面临的风险挑战的基础上,从服务主体与对象、服务目标与内容、服务方法与手段、服务流程与策略以及服务机制等方面考虑,提出并构建了数智赋能的...

2025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第十五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摘要:<正>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是中国情报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旨在推动中国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进中国情报学学界和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情报学学术水平和情报工作业务能力。2025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第十五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科学...

基于系统思维的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分析理论研究————作者:唐虎林;苏成;李旺雨;

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具有碎片化、模糊性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给理解、分析和利用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系统思维提供了一种全面、整体的视角,为深入探究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研究理念,开展了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的理论探究,提出了颠覆性技术早期发展模型。该理论模...

基于PU学习的科技领域文献集自动降噪方法研究————作者:陈果;杨泽雨;陈晶;邵雨;

摘要:在开展领域文献分析时,通过惯用方式构造的文献集普遍存在相当比例的非领域相关文献,降低了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降噪以剔除杂质。如何实现在无人工标注的前提下开展文献集的自动降噪,是保障降噪方案的领域泛化性、实践应用可行性的必要前提。本文在充分利用原始文献集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将领域文献集降噪任务转化为一个在自动构造正负样本集基础上的分类问题;其思路是利用文献集当中自然存在且易识别的一批绝...

政策引用视角下政策核心要素变迁与治理结构演进————作者:巴志超;范呈镭;刘蕾蕾;李纲;

摘要:识别政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与结构有助于追踪政策执政理念变迁与演进规律,揭示政策制定与设计范式和推动政策要素复用与迁移。基于政策内容挖掘和引用网络分析方法,揭示特定领域核心政策目标、工具与措施要素变迁路径和治理结构。首先,构建特定领域政策要素模板库,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与提取政策体系中语境要素及引用关系;其次,引入政策文献特有属性和引证特征,提出节点跳转概率优化的PageRank算法以精准识别不同时期...

基于大模型微调的生成式文献层次分类标引————作者:胡忠义;税典程;吴江;

摘要:对文献进行自动的分类标引,有利于实现文献的分类存储、排列和检索。已有研究通常采用判别式模型对文献的浅层类别进行自动识别,而在深层次类别划分和准确性方面能力不足。鉴于此,本研究将文献的层次分类问题转换为文献层次类别标签的生成任务,并构建了基于大模型微调的生成式文献层次分类标引框架。首先,该框架采用自然语言的形式对文献的层次分类号进行标签解释;其次,采用高效微调技术对开源大语言模型进行有监督微调;最后...

融合语义增强和知识蒸馏的学术文献知识实体抽取方法研究————作者:王玉龙;秦春秀;马续补;吕树月;李凡;

摘要:准确识别和提取海量学术文献中蕴含的各类知识实体,对于精准满足科研人员的知识需求、促进细粒度知识发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学术文献中领域知识实体数据稀疏和不均衡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语义增强和知识蒸馏的知识实体抽取改进方案。首先,本研究提出语义增强的教师模型。一方面,通过构建融合SciBERT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

基于汉字多模信息与象形视觉对齐增强的古籍文本命名实体识别研究————作者:郑旭辉;王昊;裘靖文;

摘要:古籍的语义解析与人文计算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籍文本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是开展后续古籍知识发现与组织的前提和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简体化文言文特性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汉字本身具有大量象形特征的视觉信息与发音信息,这些更贴合汉字发展历史的知识能够为识别古籍中的实体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提高模型性能。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多模态...

多模态特征影响下辟谣短视频互动效果研究:基于意见氛围中介视角————作者:付少雄;曾源来;邓胜利;

摘要:短视频辟谣的关键在于提升辟谣信息互动效果。为此,分析辟谣短视频多模态特征对互动效果的影响,可为辟谣短视频辟谣效果的提升以及短视频平台内容生态治理提供依据。本研究面向社会认知理论,基于意见氛围中介视角,构建多模态特征影响下辟谣短视频互动效果研究模型。通过抓取抖音短视频平台上2846条有效辟谣短视频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结合情感分析、图像识别与中介效应检验,探究辟谣短视频的发布者头像、内容及标题特征如何...

融合学术用户多类行为序列特征的文献下载行为预测研究————作者:张晓娟;郭佳润;杨诗涵;桂思思;

摘要:在学术搜索系统中,根据某学术用户历史搜索行为对该用户在下一时间段中所需文献的数量和时间进行预测,有助于提升用户对学术文献推荐结果的满意度。本文通过挖掘学术用户各类行为序列特征提高学术用户下载行为(下一下载session中的下载次数以及距下一下载session的时间间隔)预测的准确度。首先,本文将学术用户下载行为预测问题转化为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其次,分别从学术用户查询重构行为、查询表达式与下载行为三...

在两个IS融合基础上夯实新时代情报学的学科独立性————作者:肖勇;

摘要:针对国内学界围绕“情报学的学科独立性”出现了质疑观点并由此引发争论的现象,本文强调,明确且夯实新时代情报学的学科独立性对于实现该学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在新时代情报学学科建设中,应当正视同时存在着两个IS研究这一事实,在实施有效策略推动两个IS深度融合基础上来划清学科边界并明晰专属研究领域,沿此路径进而识别确定专属核心研究领域,即“人类智能主导的、专门为解决特定问题及时提...

投稿须知

摘要:<正>《情报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会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本刊创刊于1982年,现为月刊。办刊宗旨是汇聚情报学领域的科学发现、引领情报学学科发展、培养情报学专业人才、打造情报学高水平交流平台。主要刊载情报科学领域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或高质量的综述评论,重点关注信息、知识、情报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投稿要求:1.网络投稿地...

  情报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情报学顶刊,FMS T1,自科基金委管理学部A类,教育部A类,文章质量确实没得说,难度也相应极高,能在这个期刊走到外审的论文,基本都是有水平的成果,大部分稿子初审就退完了。 现在审稿环节比较固定,也比较透明:初审-外审-退修-定稿会,外审一般需要返回2-3个有效意见才能进入下一步,各个流程都比较慢,该刊编辑部非常反感催稿,催稿必退。 有固定的定稿会,业界大咖聚会对经过退修的论文决定去留,定稿会仍有较高退稿率。主要审查的应该是选题宏观意义和方法是否可靠有创新,情报学报较看重创新性方法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如果论文被认为不属于本学科的研究问题,或理论基础不扎实,单纯方法技术创新也不易中。 未发现该刊有他人所述的身份歧视问题,并不歧视在读硕博士一作。

    2023-11-30 18:23
  • 带头大哥666

    连续2年,每次投稿过程经历从投稿到外审,再到修改,复审,进入定稿会。。。。结果两次都是到定稿会阶段,被连续2次无任何理由退稿,另投他刊。。。 外审专家意见都修改到位,评价结果也好,估计是定稿会上认为作者中没有牛学校和牛人,就随意打掉。。。不是太尊重作者。。。

    2023-08-19 13:13
  • zhaohhhh

    导师一作,思辨类综述文章,二月份投稿,七月份拒稿,拒稿理由写的完全没有逻辑,一看就是专家懒得审给的理由,为什么要我一个思辨类文章加入定量分析?中间转手了5个审稿专家,审稿速度极慢,投稿体验极差,不愿再笑,之前就因为审稿速度被人投诉搞过现在还这样搞,迟早完蛋

    2023-07-06 10:11
  • 带头大哥666

    非常好的一个期刊,整体应该算是情报学的顶刊了,审稿时间比较长,三轮修改下来大概10个月左右,对文章的要求很高,基本上都要三轮的修改,修改意见经常一针见血,直戳要害,而且版面费也比较高,大概四千多,但是毕竟是顶刊

    2023-06-04 20:46
  • 奔跑的辣椒酱

    情报学报是基金委A类期刊,FMS T1,国内情报学顶刊,中科院、南大、武大、大工的大佬们都对这本刊的评价比较高,期刊论文的质量很高。 去年10月投了一篇,博士独作、无基金,2个审稿人,小修,一共6条意见,5个月定稿会退稿: 2022-10-08 收稿 2022-10-08 初审 2022-11-12 外审 2022-11-20 退修(2个审稿人,小修,一共6条意见) 2022-11-24 返修结束 2022-12-07 定稿会 2023-03-03 退稿 过程走的挺快,结局挺遗憾的,继续提升自己。

    2023-03-15 14:25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情报学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