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2株昆虫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生物活性测定————作者:赵纪成;王子轩鑫;刘程林;曲良建;张龙娃;王青华;
摘要:[目的 ]明确2株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测定它们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幼虫的侵染活力。[方法 ]对2株不同寄主和地区来源的昆虫病原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基于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TEF-1α和Bloc序列的同源性明确其分类地位。观察并测定2菌株的分生孢子大小、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松墨天牛3龄幼虫的...
基于语义分割网络模型的核桃叶片焦枯程度估计研究————作者:司恒山;何子奇;李志鹏;陆森;张劲松;
摘要:[目的]实现核桃叶片焦叶程度的准确定量化,为科学精准治理焦叶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核桃叶片复杂背景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语义分割网络模型的核桃叶片焦叶症分级方法。首先对焦叶叶片图像进行分割,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Segment Anything(SAM)模型在复杂自然背景下提取目标叶片的边缘轮廓,第二阶段分别使用SAM和Mask R-CNN模型,对焦叶叶片进行分割。然后,提出了核桃叶...
基于FAI-BLUP多性状选择指数的耐低氮杨树品种筛选————作者:牛晋鸿;王天欣;曹明嵘;周振渊;黄秦军;李金花;
摘要:[目的]探析低氮胁迫下杨树无性系苗期性状适应性,筛选耐低氮能力强的品种。[方法]以87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盆栽方法,在低氮胁迫(LN)和正常供氮(NN)处理条件下,测定生长、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3组性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最佳无偏预测(BLUP),分析遗传变异并估算遗传参数和育种值,利用FAI-BLUP多性状指数,综合评价供试无性系适应性。[结果]所有性状在不同供氮水平间和无性系间...
不同银杉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作者:王玉凤;李双林;刘宏;邓涛;叶家桐;胡兴华;
摘要:[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银杉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旨在探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银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滩、谢塘湾和野猪塘3个银杉种群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银杉人工种群(红滩)与自然种群(谢塘湾、野猪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差异,并探索造成该差异的主导土壤环境因子。[结果](1)银杉人工种...
模拟降水减少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CH4吸收能力的影响————作者:万冬梅;陈匆琼;杨智杰;陈仕东;
摘要:[目的]土壤水分是影响森林土壤CH4吸收能力的关键因子。探究降雨减少对不同土层CH4吸收的影响,对森林温室气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模拟自然降水减少实验(对照、降水减少20%、60%、100%),结合室内原状土培养实验探究降水减少对森林不同土层CH4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层土壤CH 中国沙棘雌雄花芽转录组分析————作者:施晓宝;王桢莹;张建国;曾艳飞; 摘要:[目的]筛选中国沙棘雌雄花发育相关的基因,探究其雌雄异株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石蜡切片观察中国沙棘花芽发育过程。选择花蕾分化期和生殖细胞发育期的雌雄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雌雄花发育相关的通路和基因。并采用RT-qPCR验证测序分析结果。[结果]切片观察确认中国沙棘开花前一年7月底8月初为花蕾分化期,当年4月初为生殖细胞发育期。花芽转录组测序共组装得到... 浸种和增温对赤皮青冈种子萌发及相关内含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黄盛怡;徐卫可;吴仁超;陈新峰;苏光浪;周志春;王斌; 摘要:[目的]探索浸种和增温播种影响赤皮青冈种子萌发特征及相关内含物含量和酶活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提高其发芽率和整齐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熟的赤皮青冈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播种温度和4个浸种时长的两因素析因设计实验,播种后定期观测种子发芽情况,并随机选取种子测定其内含物含量和酶活性。[结果]不同浸种水平下增温播种的赤皮青冈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提前,长时间浸种加增温播种能有效提高种子平均发芽速度,缩短... 秦岭中部太白山北坡3种栎类种群及其替代分布特征————作者:黄睿智;王奇;孙婧依;杨绍微;赵倚霈;刘建锋;肖文发; 摘要:[目的]落叶栎类是我国温带与亚热带地区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成分。为了探讨木本植物的海拔替代的潜在机制,对秦岭中部太白山北坡3种海拔替代的栎类种群结构和替代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与消失率曲线等,分析了替代分布栎类种群的年龄结构、动态趋势以及海拔梯度的重要值的变化特征。[结果]锐齿槲栎种群分布的海拔宽度和个体数量均高于栓皮栎和辽东栎;栓皮栎以中小龄... 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量及优势树种根际效应对增氮和减水的响应————作者:刘东玲;王晓春;闫国永;邢亚娟;王庆贵; 摘要:[目的]气候变化下氮沉降增加和降水减少显著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际是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核心区域,然而关于增氮和减水对根际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微生物量及优势树种根际效应对增氮和减水的响应,以预测阔叶红松林在气候变化下的适应策略及养分循环机制。[方法]设置增氮(50 kg·hm-2·a-1)、减水(30%穿透雨)... 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Spathius anoplophorae Yang)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作者:任哲;魏可;刘乐;姜香兰;吕飞;王小艺; 摘要:[目的]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Spathius anoplophorae Yang)是新发现的寄生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的外寄生蜂,对光肩星天牛有很好的寄生控制效果,但是该虫的寄主嗅觉信号识别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明确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的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和形态。[方法]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雌、雄成虫的触角和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成虫触角感受器的分布规律、大小及数量。[... 杉木不同组织/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修枝的响应————作者:植可翔;关欣;黄苛;杨佳敏;张伟东;杨庆朋; 摘要:[目的]分析杉木不同组织/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季节动态及其对修枝的响应,帮助理解杉木生理特性和生长机制,并为人工林修枝强度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杉木人工林中比较了杉木各组织/器官间NSC及其组分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了经历修枝10 a后杉木各组织/器官中NSC及其组分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杉木各组织/器官间NSC及其组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总NSC含量最高,平均达... 香榧W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作者:王誉;姜筱雯;周小红;吴家胜;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香榧WO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了体细胞胚发生相关WOX表达,以筛选香榧体细胞胚发生关键WOX基因,提升香榧体细胞胚发生效率,以期解决香榧育种工作中生长周期长的困难。[方法]用拟南芥WOX蛋白序列比对香榧基因组,鉴定出的WOX基因进行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保守结构域和染色体定等分析,进一步分析了香榧根、茎、叶、愈伤和体细胞胚中的WOX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17个香榧...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青杄和大果青杄潜在适生区————作者:刘逸夫;王军辉;谭灿灿;袁艳超;郭宇峰;王志勇;贾子瑞; 摘要:[目的]探究青杄和大果青杄不同时期潜在适生区分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多样性保护和物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30个青杄、15个大果青杄现代分布点和19个气候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青杄和大果青杄在末次冰盛期(LGM)、全新世中期(MH)、当代和未来2个时期在高排放场景(RCP8.5)、低排放场景(RCP2.6)的潜在适生区变化规律。[结果]MaxEnt模型对青杄和大果青...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的马尾松和火炬松杂交子代鉴定与抗性评价————作者:李俊;刘青华;高凯;张振;丰忠平;周志春;金国庆; 摘要:[目的]早期快速精准鉴定马尾松和火炬松杂交子代,选育高抗马尾松×火炬松家系,以期更好地防控松材线虫病。[方法]本研究以马尾松为母本,火炬松为父本进行杂交,比对火炬松和油松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马尾松与火炬松种间特异性引物,对杂交后代进行扩增条带分析,建立马尾松×火炬松快速鉴定体系,通过接种松材线虫评价筛选高抗家系。[结果]从150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引物组合用于鉴定,特异性强,稳定性好,且... 南亚热带林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的影响————作者:徐凡迪;杨玉春;陈燕旋;李聪;吴疆翀;王同立;李帅锋;苏建荣;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南亚热带林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固持及其养分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永德县大雪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茶园、澳洲坚果林和核桃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表层(0~20 cm)团聚体不同粒径的质量百分含量、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以及土壤碳氮比(C∶N)、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等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林地利... 沙枣在杨树混交林中的抗光肩星天牛能力评估————作者:毛盾;周卓;王丹阳;杨耀科;李青茂;贾藤;苏智;魏建荣; 摘要:[目的]评估沙枣在混交防护林中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能力。[方法]在内蒙古磴口县选择了3种不同混交林分,对所有树木进行逐株调查,记录相关受害指标,比较各混交林分中不同树种遭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情况。[结果]1)在对照组混交林带Ⅰ中,仅有沙林杨和新疆杨两种杨树混栽,两树种受害较轻且无显著差异;在混交林带Ⅱ中,包含沙林杨、新疆杨、二白杨和沙枣4个树种,其中二白杨较其他树种受害严重;在混交林带Ⅲ中,包含沙林杨...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正>《林业科学研究》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任务是及时反映以中国林科院为主的营林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科技动态和信息等,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繁荣林业科学,更好地为我国林业建设服务。《林业科学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STPCD),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已被AJ.V... 焦叶症及其防控下的核桃坚果产量品质影响研究————作者:赵喆;周志豪;森巴特;芦朋飞;李宝鑫;王俊转;胡安鸿;周荣飞;张亮;王新勇;牛犇;裴东;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明核桃焦叶症的可能成因及对坚果产量、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施用核桃专用肥,研究其效果;以期为焦叶症防控、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南疆三地州6个典型成龄‘温185’品种焦叶症果园,调查园地内土壤和灌水的理化指标,按照发病程度分为轻(Ⅰ级)、中(Ⅱ级)、重(Ⅲ级)3级,以健康树果园为对照,分析各调查园内坚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 硼毒害引发的核桃焦叶症与尿素的缓解作用研究————作者:周志豪;赵喆;李宝鑫;王春燕;张亮;梁兆林;白永超;周荣飞;裴东; 摘要:[目的]明确灌溉水诱发核桃硼毒害的阈值,探究硼毒害对叶片表型、矿质元素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硼毒害初期施用尿素对焦叶症发生的缓解作用,为新疆核桃焦叶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连续调查南疆硼毒害核桃果园的灌溉水质、土肥管理及对产量影响等的基础上,开展温室重演试验,选取长势均一的1月龄‘温185’幼苗,以硼酸为硼源,设置不同浓度硼溶液(0.1、0.2、1、10、 50、100 mg·L-1... 韩国假单胞菌YBZ2缓解核桃盐胁迫作用效果研究————作者:芦朋飞;蓝明明;徐亚茹;吴迪;王卫雄;董凯;牛犇;裴东; 摘要:[目的]筛选核桃耐盐促生菌株,探究其提高核桃耐受高盐胁迫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含盐选择培养基从核桃根系、根际与外围土壤分离筛选耐盐促生细菌,利用温室盆栽试验评估高盐胁迫下耐盐促生菌株对核桃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从核桃根系、根际与外围土壤分离获得的397株细菌菌株中,筛选获得1株能够有效缓解核桃幼苗高盐胁迫的根际耐盐促生细菌YBZ2,鉴定为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 林业科学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投稿了一篇林业碳汇的文章,9.4投稿,9.9退稿,退稿原因,不接收这方面的文章,另投他刊。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