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问题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林业经济问题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AMI扩展

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
复合影响因子:2.635
综合影响因子:1.862
官网:https://lyjw.cbpt.cnki.net
主编:唐振鹏
平均出版时滞:171.4109

  林业经济问题最新期刊目录

竹藤家具的文化-自然融合性与绿色经济价值——探自宋代茶画————作者:张颖泉;

摘要:以宋代茶画中竹藤家具为研究资料,综合运用家具设计、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等理论,从宋代茶画中挖掘竹藤家具所体现的天人和谐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采用系统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探寻竹藤家具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与自然属性相互融合的内在机理。一方面在茶经济背景下,从人类视角剖析宋代茶画中竹藤家具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气息,揭示竹藤家具与所处经济和文化氛围的相融性,包括至真至雅的茶文化气息、茶景相益的郊游文化气息和粗...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格局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作者:江帆;刘勇;李兰英;陈紫伊;

摘要:基于2003—2021年114个国家(地区)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其演变特征,建立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究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时间效应对模型解释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局部成团性明显、具有“小世界”特征;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辐射、敛聚能力不断增强,成长为该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在TERGM中,经济自由度、自然资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财税政策对农林上市企业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作者:李尔彬;吴凤;孙延华;杨辉;

摘要:收集整理33家农林类A股上市企业2013—2022年的经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CC)与Tobit模型,分析财税优惠政策对农林类上市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农林类上市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优于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税收优惠政策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东部地区企业规模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优化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策...

健康信息搜寻对游客森林康养旅游消费偏好的影响机制————作者:邱玉炜;匡阗;陈珂;

摘要:以辽宁省6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418名游客的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MLogit模型,实证探究健康信息搜寻对游客森林康养旅游消费偏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健康信念在健康信息搜寻对森林康养旅游消费偏好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健康信息搜寻程度越高的游客越倾向于选择医疗养生型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2)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和感知利益性在健康信息搜寻对游客森林康养旅游消费偏好的影响机制中起...

亚太森林组织经济体成员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与角色分析————作者:王子豪;马国勇;

摘要:利用2010—2022年亚太森林组织经济体成员林产品贸易数据,构建林产品贸易网络,深入探究该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变因素、节点贸易角色及贸易策略导向。结果表明:亚太森林组织经济体成员林产品网络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但成员间发展不均衡,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和森林资源禀赋与林产品贸易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节点贸易角色分化明显,呈现出显著的发展异质性;在贸易策略方面,大多数经济体成员采...

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者:刘伟平;洪燕真;

摘要:围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林业改革四问”(“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及深化路径。通过历史回顾、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曲折历程,分析了影响改革的关键认识和理论争议,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林业改革四问”全面涵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明确产权边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农民收入;推动市...

集体林地保护地役权制度提升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积极性的路径分析——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作者:傅一敏;张龙丹;万雨欣;冯冠豪;

摘要: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法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乡(镇)开展田野调查,获取集体林地保护地役权制度改革的一手资料,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归纳、提炼、总结该制度促进社区参与国家公园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是促进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制度支持、社区建设、生计保障和环境教育等地役权改革配套措施是推动社区参与的外在动力;属地政府在改革中发挥着引导社区参与的“催化剂”作用。从立法保障、生计替代、搭建...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者:郑希贤;田鹏;廖文梅;徐彩瑶;

摘要:选取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维指标体系评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与共同富裕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不同区域和共同富裕水平下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每提高1个单位,共同富裕水平将提升0.020 7个单位,对共享侧和可持续侧促进作用较为显著;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通过推动产业...

林业促进林区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作者:修新田;徐颖;张德钗;吴燕燕;

摘要:阐述林业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分析林业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存在的现实壁垒,提出林业促进林区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林业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高度的目标一致性和共融性,林业资源关联产业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物质文明,林业资源营造生态文化充盈共同富裕精神文明,林业发展空间特定性平衡共同富裕差距。提出厚植林业生态资源优势、深化林业综合改革、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推进森林文化体系建...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韧性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作者:许驰;洪灵捷;王凌宇;陈丽婷;赖启福;

摘要:以组织韧性理论为基础,围绕日常运营韧性、突发事件处理韧性、反应结果韧性3个维度,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142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将CRITIC权重法与熵值法相结合,计算组合权重,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出被调查的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韧性的综合评价值,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组织架构合理性、林业机械化程度、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情况、林...

“森林生态银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基于顺昌县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作者:陈湘;马龙波;庄得成;张林波;

摘要:基于顺昌县487个农户微观数据,使用OLS模型、分组回归分析和SUR模型,实证检验“森林生态银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森林生态银行”是改善农户生计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来实现,且对经济收入水平较高、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户生计资本改善作用更为明显;“森林生态银行”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有显著正向作用;在短期内,以林地转让...

金融联结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分析——基于福建省农户的调研数据————作者:李莉;黄和亮;黄森慰;林俊杰;

摘要:基于福建省集体林区769个农户样本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中介效应模型等考察金融联结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联结促进全样本和有贷款需求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分别提高了8.3%和22.6%。交易成本在金融联结和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金融联结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贷款可得性。金融联结对抵押品价值与贷款可得性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表...

基于Copula模型的江西省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厘定的研究————作者:王淼;石焱;胡明形;邵杨;周文琪;卢妍洁;

摘要:基于2003—2022年江西省级数据和2009—2016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森林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Copula模型,厘定江西省各地级市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3个区域,风险系数分别为1.4、1.2和1.0;单变量森林火灾损失分布符合gamma分布特征,单变量病虫害损失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Frank-Copula模...

环境质量感知对游客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作者:林向前;

摘要:基于福建省顺昌县“一元碳汇”试点项目的典型案例,借助当地生态旅游游客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LS-SEM探讨环境质量感知对游客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质量感知、敬畏感、责任感对游客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呈链式关系;生态认同在环境质量感知对游客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了环境质量与体验提升、自然景观生态教育利用、碳汇购买和生...

建设林业强国的依据、理论与路径————作者:张海鹏;王智晨;

摘要:系统阐述建设林业强国的重大命题,在中国林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剖析当期林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提出以“两山”理念引领林业强国建设路径。研究表明,“两山”理念明确了林业强国建设的两大目标——“生态强”与“经济强”;林业强国建设关键在于实现资源生态禀赋向经济优势转化;林业强国宗旨是让建设成果不断惠及广大民众。提出持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速提升林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深入挖掘以碳汇为代表的自然资本价值...

产业结构韧性视角下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禁伐”效应回眸————作者:朱震锋;韩高翔;

摘要:基于重点国有林区5个森工集团2006—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韧性,以此为评判指标,以2014年为时间界点,从整体均衡、内部协调、持续升级、持续转型4个维度,分别立足整体、差异化视角比较分析天然林“禁伐”前后林区及各森工集团产业结构韧性变动趋势和差异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韧性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波动性,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2...

全面停伐以来国有林区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与成效————作者:朱洪革;孔梦菲;夏一凡;苗垠;林红;陈启立;

摘要:探讨全面停伐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国有林区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的实践路径与取得的成效,以此评估全面停伐政策效果,并为进一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基于对东北国有林区民生监测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等方法,深入考察了全面停伐政策如何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福利和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来促进东北国有林区的共同富裕。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后,东北国有林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大食物观视域下森林“粮库”建设的重点与路径————作者:叶行;梁鹏;林贤明;

摘要:森林“粮库”建设面临食物种质资源优势与挑战并存、食物生产提质增效空间大、食物营养开发进入纵深发展期、森林食物战略价值和生态价值相互依存等现实形势。推进森林“粮库”建设的重点是要系统建构供需匹配、运行高效、绿色发展的森林食物生产体系,加快发展主体壮大、制度健全、理论成熟的森林食物经营体系,以及着力建设品类齐全、竞争有力、功能丰富的森林食物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良种对提升森林食物单产水平...

森林“四库”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动态————作者:栗世博;赖巧巧;屈峰;

摘要: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4—2024年中国森林“四库”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来探究中国森林“四库”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森林碳汇、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旅游等,对森林碳汇的核算、碳市场、生态补偿机制、森林康养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提出了建立科学准确、全方位的森林碳汇测算体系,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完善补偿标准体系,完善碳市场体制机制,完善...

中国省域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综合评价——水平与效率二维视角————作者:张佳宁;胡小飞;

摘要:基于水平和效率2个维度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和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波士顿矩阵综合评价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结果表明: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水平和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尽管存在空间差异,但这些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价值实现水平较高,东部地区的价值实现效率较高。通过波士顿矩阵,将森林生...

  林业经济问题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林业经济问题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