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月刊最新期刊目录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产品出口影响研究————作者:王文治;任暠凯;
摘要:绿色贸易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碳排放权交易作为重要的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在有效抑制碳排放增加的同时,对参与企业的环境产品出口也将产生影响。通过构建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内企业环境产品出口,且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成熟,该促进效果不断增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环境产品出口,但试点阶段企业更倾向...
中国与RCEP、CPTPP伙伴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事实特征与动力机制————作者:程秀娟;朱文博;李国祥;
摘要:在RCEP已签署生效、中国积极申请加入CPTPP的背景下,重点分析了中国与RCEP、CPTPP伙伴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事实特征与动力机制。2002—2022年,RCEP、CPTPP伙伴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提升,中国与RCEP伙伴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量更大、增速更快,并向东盟国家和果蔬产品类集聚发展,有力抵御了不确定性因素的内外部冲击。中国与RCEP、CPTPP伙伴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呈供需交互驱动态势,中国农...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依据、本质与影响————作者:何梓建;裴潇;
摘要:为了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保护本土产业,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了反补贴调查并加征关税。但是反补贴调查的事实依据不充分,法律依据牵强,明显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则,体现了其贸易保护主义本质。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其自身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更是破坏了世贸规则,影响了中欧及全球经贸关系。对此,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不仅要在战术上积极应对,更要在战略上长远...
区域一体化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成丽红;夏耘;孙天阳;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早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地区之一,也是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的先行区,是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键区域。基于2005—2021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且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共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显示这一结论非常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
中国粮食进口的结构性变迁:核心驱动、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作者:焦玉平;
摘要:加入WTO以来,中国粮食进口结构经历了从以大豆为主的大规模进口向大豆、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等多元化大规模进口的转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从“以粮为纲”向“粮+肉蛋奶多元消费”转变,带动了饲料用粮需求增长,而本土粮食生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当前粮食向大规模、多元化进口转变的核心驱动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城镇居民膳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了第一阶段饲料用...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作者:胡青江;高胜;
摘要:在推进“双碳”目标进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否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检验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通过降本增效效应、人才集聚效应与协同创新效应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异质性检验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对非国...
铁路运输价格规制的动态演化与市场化转型路径研究————作者:魏晓勇;王怀相;
摘要:本研究着重探讨了中国铁路运输价格规制从传统严格管制向市场化改革转型过程中的动态演化与路径选择。通过系统梳理价格规制理论,对中国铁路客货运价格形成机制、运价规制演变历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当前中国铁路运价规制在平衡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维护公益属性方面面临的制度约束与操作难题,进而得出中国铁路价格规制的时空多元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构建竞争类运输服务及公益性运输服务价格...
林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耦合机理、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作者:罗贤宇;吴兴强;黄登良;
摘要:林业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通森林资源转化通道、促进乡村绿色共富的重要路径。基于功能、理念、路径三个维度,分析了林业新质生产力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耦合关系,进一步,从林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视角探讨了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引领智慧林业关键核心技术探索、构建...
数字贸易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测度、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作者:柳凯;冯伟;
摘要:基于2013—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贸易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其地区差距来源及时空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数字贸易与新质生产力的总体协同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在地理区域上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均衡空间分布特征;两者协同发展的区域差距逐渐扩大;区域内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算法个性化定价中数据竞争风险的生成及治理————作者:孙宇;
摘要:算法个性化定价中的数据竞争,源于数字经济中的网络效应以及算法定价的数据驱动特征。在竞争法视域下,算法个性化定价中的数据竞争存在数据不正当竞争与数据垄断的法律风险。鉴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在规制算法个性化定价中的数据竞争时,分别存在一般条款与互联网专条的适用难题及价格中心主义的范式困境。因此,可以通过规范《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互联网专条的适用与商业道德的认定,在《反垄断法》框架下引入SSND...
数字贸易开放驱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作者:邝玉坤;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贸易开放正成为全球供应链优化重构与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贸易全球化入手,系统梳理了数字贸易的起源、内涵与数字贸易开放的概念界定及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历程,全视角分析了数字贸易开放驱动全球供应链重构所面临的“四大挑战”和“四方压力”,有针对性设计了驱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四条渠道”与“四项机制”,并从六个方面来深入剖析数字贸易开放驱动全球供应链重构所产生的具体效应。在此基础...
价格理论支持下国际贸易与FDI关系框架的构建策略研究————作者:李华京;蒋薇薇;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FDI的协同发展对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具有关键作用。基于价格理论,探讨国际贸易与FDI的动态关系框架构建策略,旨在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价格理论通过相对价格优势、成本收益分析及市场均衡机制,能够有效解释国际贸易与FDI的互动逻辑。在宏观层面,价格信号引导政府灵活调整关税、补贴及产业政策,优化贸易投资协同效应;在微观层面,企业可通过价格风险管理、技术创新及...
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收益分配及优化策略研究————作者:周向阳;沈辰;吴建寨;
摘要:以土豆为例,根据电商供应链实地调查,研究供应链各主体收益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有效促进了中高端农产品供需匹配,实现了中高端农产品的品质溢价,显著提升了供应链整体收益水平。按照传统Shapley值法,电商企业收益分配比例从35.7%升至49.1%,而农户收益分配比例从35.7%降至28.5%,合作社收益分配比例从26.5%降至22.4%。从对合作收益贡献程度角度看,应将农户与合作社的部...
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协同发展评价及促进机制研究————作者:易舒心;张紫琳;
摘要:针对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2015—2022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涵盖跨境贸易规模、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及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六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TOPSIS法对区域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研究表明:第一,京津冀跨境物流协同发展整体呈“核心突出、梯度分化”特征,北京、天津在跨境贸易规模、经济实力及高端物流服务领...
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贸易关系影响的研究————作者:罗泽伟;岳红强;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重塑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贸易的互动关系。基于技术赋能与法律挑战的双重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构及其对数字贸易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知识产权确权、监测和交易提供了高效工具,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属争议、物联网数据泄露风险等新型挑战持续涌现;数字贸易的全球化特征要求构建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各国制度差异与跨境执法难题成为主要障碍。为此...
中国公共服务领域定价机制探析及优化建议————作者:秦秀莲;
摘要: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价格管理体系亟待优化与改革。一方面,政府定价与市场调节价并存,另一方面,调整机制尚不完善,价格透明度不足,削弱了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制约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以政府为主导的定价模式缺乏灵活性与透明度,难以迅速适应市场波动及需求变化;市场调节在公共服务范畴内应用有限,竞争与创新动力不足,致使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受阻;价格调整频次低、幅度不合理且程序不透明,致使价格与成本、...
新质生产力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作者:杨习铭;康子齐;高志刚;
摘要: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资料三个角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省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从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开放度的双重视角,通过中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以此揭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在不同省份间存在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开放度是...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CPTP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及潜力分析————作者:李莹;
摘要:现阶段,在全球经济向深度融合演进的同时,逆全球化现象也不断涌现,直接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作为当前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有效促进了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研究中国与CPTPP国家的贸易现状,全面审视中国与CPTP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及潜力,明确深化与CPTPP成员国贸易合作关系的实践路径,提出对策建议,助力中国早日融入CPTPP体系,为挖掘中国经...
全球供应链重构下跨境电商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省域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候杰;张心雨;
摘要: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基于跨境电商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机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显示,技术创新在跨境电商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跨境电商可通过数...
基于“结构-行动”方法的中国电商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作者:门豪;
摘要:二十多年来,中国电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电商转型出海,诞生了SHEIN、Anker等一批能够与国际领先企业抗衡的行业独角兽。以结构-行动分析视角为切入点,综合考察了电商交易网络中行动者所处的结构地位及卖家的策略性行动,同时借助于电商定价实践,抽离出平台定价及卖家自主定价两种类型,分析了卖家的多元定价博弈策略及其在平台强权控制下逆势增长的微观机理,将定价...
价格月刊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