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月刊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作者:赵立斌;刘雪莹;杨艺洁;
摘要:随着数字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迭代创新在实现产业链节能降碳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选取2007—2022年中国数字制造和数字服务两个数字产业的数据,采用多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的影响、中介机制与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为正向提升作用,且在智能化发展阶段的复杂价值链贸易路径下,数字制造业技术创...
数字贸易、制度开放与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协同视角下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作者:刘志雄;卫昱亨;廖若凡;
摘要: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正成为重塑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格局的重要力量。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开放政策对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开放政策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提升效应,且相较于单一试点政策,“双试点”政策协同的赋...
塑造外贸新动能:ESG发展如何赋能中国企业出口?————作者:张晨;
摘要:出口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企业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展现的ESG优势,有望成为提升出口水平和塑造外贸新动能的重要动力。基于中国海关和上市公司匹配数据,系统分析了ESG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研究结果表明,ESG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水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显示,ESG主要通过降低经营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激励研发创新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
RCEP国家数字化贸易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作者:张忠明;陈天宇;
摘要:在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增长。基于2010—2023年RCEP成员国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化贸易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RCEP成员国数字化贸易发展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有显著正向效应,该效应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第二,成员国异质性分析显示,发达经济体数字化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发展中经济体;第三,RCE...
技术-组织-环境-数据如何协同赋能中国-东盟数字产品进口:基于动态QCA-NCA的混合研究————作者:陈晔婷;黄曾媛;江志鳞;
摘要: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数字贸易往来的深度融合,数字产品进口的驱动因素研究已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但以往多数研究聚焦于单一因素对数字产品进口的“净效应”,未从动态整体视角剖析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不同因素间的联合效应。据此,选取2014—2023年中国-东盟数字产品进口作为案例样本,创新性引入数据因素将传统TOE理论拓展至TOED框架,并结合动态QCA与N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
汽油现货与油气相关期货价格联动关系研究————作者:张庆辰;刘明明;米姿颖;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油价宽幅波动,成品油销售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显著上升。以汽油现货为例,探讨与油气产品期货间的价格联动关系,筛选跨品种套期保值标的。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及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分析发现,汽油现货与阿曼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和INE原油期货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价格联动效应,上述原油期货可作为汽油现货跨品种套期保值的良好标的。燃料油、沥青等期货与汽油现货的价格联动效...
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作者:曾可昕;戴易轩;
摘要: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文化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基于2008—2021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从二元边际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并且在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贸易成本和文化距离是进口国数字经济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重要渠道;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会因进...
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探究————作者:郝平蕾;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环节中融合科技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重构。面对当前世界贸易格局的转变及中国外贸发展中的“大而不强”状况,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创新驱动发挥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优势,借助于数智赋能优化贸易流程及数据决策实现全球适配性的提升,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通过低碳技术与国际规则的结构塑造产业能效新优势。在对...
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邓光娅;李雪柯;
摘要:产业转移事关中国产业链安全和产业链韧性稳定发展,其中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对国内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产生了复杂影响。基于2013—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了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直接影响、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直接削弱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增加了断裂风险;同时,通过加剧就业压力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绿色创新失衡会恶化企业碳绩效吗?——碳价格信号的矫正效应————作者:苏梦颖;李政;班琦;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创新失衡正成为制约企业碳绩效提升的关键瓶颈。以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行业绿色创新泰尔指数,实证检验绿色创新失衡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碳价格信号的矫正效应。研究表明,行业绿色创新失衡显著抑制企业碳绩效,其作用机制表现为低能耗企业的资源错配与高能耗企业的技术扩散受阻。进一步研究发现,碳价格信号能够有效弱化绿色创新失衡的负面影响,且矫正效应在国...
绿色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新能源汽车定价策略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作者:李晓;李信芳;
摘要: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新能源汽车定价策略和高质量发展在新形势下的重要议题。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绿色发展战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与长远利益的重要性,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与绿色产业经济增长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过程中,要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转化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式与绿色理念相结合;针对目前市场供应需求变化、政策的指引方向与国际沟通交流合作...
全球半导体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赵平;郭佳炜;王玉华;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变化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布局调整,全球半导体贸易网络结构呈现新的特征。基于UN Comtrade中2018—2022年132个国家(地区)的半导体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发现,全球半导体贸易网络形成了稳定的中心结构,但网络的整体分化程度逐渐提高,部分经济体在网络中承担关键的中转站角色。全球半导体贸易网络可分为4个板块,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均对自身内部有溢出效应,呈现俱乐部...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视角下京津冀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作者:李耀龙;马晓杰;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理论和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研究发现,第一,2013—2021年,京津冀地区GEP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13年为15064.14亿元,2017年达到峰值22358.87亿元,2021年小幅回落至20069.35亿元。其中生态文化服务产品价值占比最高,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其次,生态调节...
数字贸易如何影响区域金融风险——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作者:李志远;黄燕芬;李开贞;
摘要: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行与稳定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引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创新能力两个中介变量分析其作用机制,同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与分区域回归进一步探讨其非线性与区域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贸易发展能显著抑制区域金融风险;第二,数字贸易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区...
数字贸易发展促进中国出口绿色升级——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田晖;郑梦桐;
摘要:数字贸易发展为中国现阶段实现出口绿色升级带来了新机遇。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与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对出口绿色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绿色升级,结合动态效应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数字贸易发展初期受到一定抑制或削弱。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贸易发展影响出口绿色升...
产业视角下的市场可达性与外贸高质量发展:一种非线性关系的探讨————作者:刘明;毛建鑫;王罗昕;
摘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深入,对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中国道路网络数据,测算城市层面的市场可达性,利用2013—2022年中国26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非线性模型实证分析市场可达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市场可达性与外贸质量提升呈现显著的正U型关系特征,存在临界阈值效应。第二,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可达性间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集聚的传导...
中国碳市场内幕交易防范的法治要义与制度安排————作者:周旭;
摘要:碳市场的内幕交易既继承了一般内幕交易的理念,也存在特殊的表现与交易要义,凸显了完善其法治约束的必要性。在理念层面,应实现碳市场内幕信息的科学识别,并正确定性碳市场内幕信息的利用方式,同时注重碳市场内幕交易约束的不同手段协调。在实践层面,要在行政管理上同时注重碳市场内幕信息的流转与保存管理,并规范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行为,在民事救济上处理好内幕交易关联各方的利益关系,在刑事制裁上正确定位碳市场内幕交易的...
自贸区设立对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来自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作者:李彦;章紫微;付文宇;
摘要:自贸区是中国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利用2011—2021年全国267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自贸区设立对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显著推动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且对经济内循环的促进作用较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创业活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推动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调节效应检验表...
制度创新、数字赋能与外贸高质量发展——来自跨境电商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证据————作者:周五七;孙文妍;
摘要:作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取得一系列创新性实践成果,对中国外贸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中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就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加强互联网信息平台...
数字经济驱动下公共数据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与运营策略研究————作者:高岩;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产,其价值释放与高效配置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从数字经济发展与公共数据资源的战略地位入手,界定了公共数据资源的内涵和分类,阐明了数据要素价值化与价格形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形势下公共数据资源价值释放所面临的四层困境和四项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了数字经济驱动下公共数据资源的价格形成体系与价格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数据资源运营优化...
价格月刊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