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碳源类型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及机制分析————作者:张钦圣;夏智恒;张锦森;韦琦;王洪臣;谭云飞;王保贵;刘迎旭;李向楠;侯博文;
摘要: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要求污水处理厂不断提高脱氮效率,但普遍存在的碳源不足问题严重影响着生物脱氮效果。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的碳源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单一碳源中挥发性脂肪酸(如乙酸钠)因代谢路径短、电子传递效率高,导致反硝化速率较高;醇类物质反硝化速率不稳定,存在进一步研究的需要;糖类物质代谢路径复杂,反硝化速率较低。复合碳源可以通过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网络提升脱氮...
天津七里海湿地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揭敬诚;薛浩;韩晓昆;丁虎;刘展航;张竹卿;
摘要:为评估天津七里海滨海湿地水环境重金属生态风险,本研究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逐月采集该湿地表层水,分析其重金属(Cr、Cu、As、Pb、Cd、Zn、Sr和U)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评估湿地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中不同种类重金属质量浓度具有显著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夏季水体中As和Z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冬季,但夏季水体中Sr和U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春季,且Cd...
“双碳”背景下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碳排放研究————作者:潘靖靖;兰孝峰;杨阳;
摘要:医疗废物具备较高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大气、土壤、水体以及人类健康。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碳排放亟待重视。本研究创新性地融合了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与生命周期清单数据,构建了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定量评估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废物不同处理处置技术的单位碳排放,并探讨了区域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各省份的碳排放量及减排潜力。研究结果...
单一/复合硫杆菌对不同粒径硫铁矿的生物氧化效果————作者:樊欣雨;刘桃涓;张亚珊;董燕;田煜;刘奋武;
摘要:煤炭生物脱硫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微生物脱硫理念,选择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作为供试菌种,探究单一菌及复合菌对不同粒径硫铁矿生物氧化效果。结果表明:硫铁矿生物氧化效率与粒径大小呈负相关,粒径<0.075 mm的硫铁矿在氧化第30天时,SO42-的释放量是粒径<0.106 mm硫铁矿的1.69倍。此外,复合菌相比单一菌展现...
基于曝气生物滤池的矿区生活污水源分离处理技术及其碳减排效能的评估————作者:王博;肖波;石纯玮;马鑫蕊;郝瑞娟;姚倩;
摘要:本研究以某矿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活污水与浴室废水的水量、水质特点及处理现状,构建矿区生活污水部分源分离、分质处理模式,采用缺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考察该技术在矿区浴室废水处理中的效能特征。结果表明:在进水负荷0.3 m3·(m2·h)-1,硝化液回流比100%,气水比3∶1的工况下,COD、TN、LAS、SS、B...
载Fe/Al竹基双金属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性能————作者:莫秀华;胡天佑;刘立恒;
摘要:将生物质废弃物转为金属-生物炭复合材料是一种从水性介质中吸附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合成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竹屑、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制备了载Fe/Al竹基双金属生物炭(AFBC)。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AFBC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热解时间和PFS/PAC与竹屑的质量比,而升温速率和Al/Fe的摩尔...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促进蛋白酶水解排水管网沉积物————作者:李一兵;高嘉欣;白珺;孙彦佳;董俊良;
摘要:为了实现排水管网沉积物减量,本研究对比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鼠李糖脂和吐温-80 3种表面活性剂对中性蛋白酶水解排水管网沉积物的强化效果,并通过胞外聚合物、三维荧光光谱、颗粒粒径及SEM等表征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对中性蛋白酶水解排水管网沉积物的强化效果最好,在投加质量占比为8%的中性蛋白酶和...
硅基固磷材料/苦草协同控制湖泊内源磷的效能————作者:孙振华;张志勇;王哲;谢强;吴德意;
摘要:为评估硅基固磷材料(Zeofixer?)与苦草协同控制浅水湖泊内源磷污染的效能,在模拟实验中设置Zeofixer?、苦草及二者联合处理组,在静态与扰动条件下监测上覆水中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溶解性总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TDP)和溶解性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质炭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预测————作者:花文静;张彦平;王庆元;李芬;麻贵麟;
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通过对比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岭回归(RR)、线性回归(LR)、极限学习机(ELM)和支持向量回归(SVR)6种机器学习模型,优选出SVR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测试集R2=0.984,RMSE=26.883);进一步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来提升SVR模型的预测能力...
铁改性菖蒲基复合功能填料的制备及其强化脱氮除磷特性————作者:史昊辰;吴玮;庄金龙;盛铭军;裴海防;许晓毅;黄天寅;吴兵党;
摘要:为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氮磷深度去除,在稻草、菖蒲、荷叶等天然植物材料优选的基础上,采用煅烧造粒法优化制备了铁改性菖蒲基复合功能填料,并对其去除营养盐的性能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释碳实验结果表明,填料总有机碳平均释放速率为0.91 mg·(g·d)-1,浸出液ETS酶活性为0.486μg·(g·min-1),具备良好的释碳性及可生物利用性。针对进水NO<...
提标改造背景下某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分析————作者:王凯;杨雪;刘广兵;施梦琦;刘伟京;
摘要:为探究提标改造工程及汛期对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江苏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2019—2023年运行数据为基础,构建碳排放强度核算模型,分析提标改造工程及汛期特殊工况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提标改造工程可显著提升处理效能,出水TP、NH3-N、COD、TN质量浓度降幅分别达80.5%、52.7%、18.9%、18.9%,但总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加110.9%,呈现环境...
Mn2+活化HCO3-/H2O2体系降解水中苯酚的效能与机理————作者:刘强;史学彤;姜宇;李锦卫;姜成春;
摘要:碳酸氢盐(HCO3-)活化过氧化氢(H2O2)体系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反应条件温和、pH适应性宽、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对该体系在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组分及其降解机理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知。本研究针对Mn2+活化HCO3-/H2<...
用于控制径流颗粒物的雨水口截污装置结构优化及其性能————作者:王梦颖;黄忠臣;李俊奇;杜晓丽;王文亮;王建龙;薛重华;王文海;
摘要:为设计可满足排水流量要求且对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solids, SS)控制效果较好的截污雨水口结构,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截污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将经过实验优选的土工布用于优化后的截污装置内,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截污雨水口对SS的动态截污效果及其维护周期。结果表明:当中心溢流式截污装置的溢流口尺寸为100 mm×220 mm,且截污装置底面与连接管中心线齐平时,其截污空间和面积较大,为优选结构...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模型构建与源解析——以德国慕尼黑为例————作者:赵心旭;彭程宇;张力;李俊威;潘军;田昕;杨利鸣;王耀萱;王凯;
摘要: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分析是实现全球温控目标、优化减排策略的关键之一。本研究以德国慕尼黑为案例,基于复杂天气与预测模型(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构建了城市尺度的温室气体量化模型框架,并结合高精度温室气体测量网络进行模拟对比。该模型通过改进示踪气体初始化、优化生物源和人为排放参数设置,以及增强气象驱动数据的精度,提高了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
长江经济带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现状分析————作者:邹良栋;郭佳玮;付晓;荣月静;郑力夫;王泽童;
摘要: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涉及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多个省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逐年上升,成为区域环境管理的重要挑战。本研究通过分析2020至2022年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现状,评估了各地区的废物生成量、处置能力与存储状况,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在危废处置能力上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但在处置能力上存在一定的过剩与不足,...
Cd、Pb污染的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共发酵对产气效率的影响————作者:郑海涛;孙霞;蒋瑞琪;祖艳群;李博;杨姝;
摘要:为解决Cd、Pb污染牧草因重金属超标无法安全用于饲料化的处置难题,同时改善黑麦草(高碳氮比)单独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低的缺陷,本研究以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为对象,探究共发酵对厌氧体系产气效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通过Cd、Pb污染的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去设计单独发酵(黑麦草、紫花苜蓿)与共发酵(黑麦草+紫花苜蓿)实验,分析产气动态、理化参数(pH、挥发性脂肪酸、化学需氧量、氨氮)、木质纤维素降解及重金属形态转化规...
不同品种再生稻头季与再生季根表铁膜组分差异及其对糙米镉累积的影响————作者:邹欣怡;吴伟健;马桥;张启颖;谭晓宇;郑飞予;戴锐;杨洋;曾清如;邓潇;
摘要:为探究再生稻糙米镉(Cd)积累的季节性差异及其与根表铁膜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头季与再生季(不同留桩高度)糙米Cd质量分数、根表铁膜铁组分(非结晶态(Am-Fe)和结晶态(Cry-Fe))特征,并分析了铁膜组分与糙米Cd的相关性,旨在为Cd污染稻区再生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用6个水稻品种,在湖南浏阳Cd污染稻田(土壤总Cd(0.56±0.06)mg·kg-1)进...
高浓度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协同一段式HAP-PN/A工艺对浓缩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性能————作者:郭广泽;王洁;卢军;李玉友;
摘要: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浓缩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的低碳、能量回收型系统,采用高浓度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与基于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artial nitritation and anammox,PN/A)工艺耦合运行。实验所用浓缩污泥来源于日本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固体浓度为...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孔雀石绿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作者:陈元庆;柳军;蔡浩天;肖纵纵;皮杰;
摘要:孔雀石绿作为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其非法使用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实现孔雀石绿的高效快速检测,本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自动进样单元、样品反应检测单元和嵌入式控制平台,实现了样品自动进样、试剂精确配比、溶液高效混合、SERS光谱自动采集以及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系统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银溶胶作为S...
长江经济带多源污泥环境-资源属性差异分析————作者:周姝妍;宫徽;赵水钎;段妮娜;陈祥;周小国;郭逸群;董滨;戴晓虎;
摘要:长江经济带多源污泥(污水污泥、管渠污泥、河湖底泥、工程泥浆)产量持续攀升,其环境污染风险与资源利用潜力并存,对资源化处理处置带来挑战。本研究以环境-资源协同视角,系统对比分析了4类污泥的以重金属、多环芳烃(PAHs)为代表的环境污染指标和以有机质、养分为代表的资源属性指标。结果表明,污水污泥重金属含量总体水平高于其他3种多源污泥(以Zn、Cu、Cr为主),部分样品Zn、Cu、As、Cr、Ni、Hg...
环境工程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