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最新期刊目录
微塑料对氨氧化菌接合转移的影响及机制————作者:何芯芯;赵辰;王尚;王英姿;王景峰;
摘要:氨氧化菌(AOB)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细菌,污水中的微塑料(MPs)会直接影响AOB的生长代谢,然而MPs对耐药基因(ARGs)向AOB接合转移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模拟了三种接合转移营养条件,考察了100 nm和100 μm的聚苯乙烯(PS)对AOB接合转移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相关机制。结果发现,100 nm和100 μm的PS均能提高活性污泥中ARGs的接合转移频率,其中100 nm的PS促进...
人工湿地CH4排放机理、调控及抗堵塞减排研究进展————作者:李易霖;吴涵之;阳旭;张力铭;周磊;马洪运;李子千;张沛;李凌;魏俊;成水平;施文卿;孔令为;
摘要: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人工湿地CH4的排放及其调控越来越受到关注。系统性地探讨了人工湿地中CH4排放的机理、调控方法以及抗堵塞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人工湿地中湿地类型、进水条件、温度、基质种类、植被类型等影响CH4排放的关键因素,综述和评估了水位调控、运行方式改变、新基质选用等针对CH4排放...
铁、锰颗粒物及其管网复合沉积物对PFASs的富集————作者:张子灏;鲁智礼;马腾冲;石宝友;李贵伟;
摘要:饮用水系统中存在着铁、锰等金属颗粒物及管网沉积物,进而影响微量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在水中的迁移归趋。以PFOA、PFOS、PFBA、PFBS为代表,探讨铁、锰等颗粒物对微量PFASs的富集影响。结果表明,1 mg/L的铁、锰颗粒物(以铁、锰元素计)对200 ng/L PFOA、PFOS、PFBS均有一定富集作用,其中PFOS富集率最高。当铁颗粒物浓度为50 mg/L时,PFOA和P...
集中生活热水系统配水管网热损失计算方法分析————作者:孙宏伟;朱姝静;杨亚峰;张坡;魏娴;赵帅;刘字峻;杨慧;
摘要:分析了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教材及设计手册中集中生活热水系统配水管网热损失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思路,发现其计算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出采用“经济厚度”计算方法,利用传热学理论公式将管网热损失计算与保温层厚度计算结合在一起,根据项目确定的设计参数推导出其余相关的未知参数,并从数学角度分析得出这些参数之间存在唯一的函数对应关系。通过对热水管网不同设计条件下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
污泥热水解中有机物转化及制备生物质塑料的潜力————作者:杨宁;张艳;刘颖;王槟妍;刘云炀;王鹏涛;苏晟昊;杨树成;
摘要:有机物在热水解环境中的转化对最终回收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认识至关重要。为此,研究了污泥溶出有机物在热水解环境中的转化,并分析溶出有机物制备生物质塑料的潜力。结果表明,污泥热水解过程中溶出的有机物分别以溶解态、沉淀态和吸附态存在。热水解温度达到100℃时,液相中出现类腐殖酸性有机物,热水解温度越高,溶出有机物的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污泥热水解温度在180℃时,液相中有机物浓度提高,主要是因为高温会改...
诱导结晶法去除水中氟化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倪玉玲;田识琪;王瑜;胡瑞柱;程亚;黄廷林;文刚;
摘要:水环境中氟长期超标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近年来除氟技术得到广泛研究。总结了目前几种主要除氟技术的优缺点,其中诱导结晶法运维成本低,适应宽泛的氟化物浓度,成为除氟技术的热点。诱导结晶法通过人工投加适当晶种来加速结晶过程,采用的主要晶种包括天然矿物晶种(如萤石、氟磷灰石、石英砂、方解石等),以及一些通过人工合成或微生物生成的晶种,但后两者在实际工程中并不常用。在该方法中,晶种结晶生长过程十分复...
日本污泥处置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污泥资源化的启示————作者:崔超;熊建军;张荣兵;姚大伟;白家云;王佳佳;
摘要:目前,我国污泥资源化发展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为此总结学习了日本污泥资源化管理经验,分析了日本污泥产量及处置概况、资源化利用方式和日本污泥制肥管理政策及要求,以期为国内污泥资源化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988年—2007年日本全国污泥产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增幅达66.2%,资源化利用率从1988年的15%逐年增加至2010年的78%。2011年受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污泥资源化率降至...
日本污水流行病学发展及其在病毒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作者:贺凯;陈诗颖;张钰旋;刘泽军;齐元峰;郝爱民;张锁;尹启东;
摘要:由诺如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SARS-CoV-2等引发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对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些病毒的感染也对患者及其接触人群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高效且经济地开展病毒预警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污水流行病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污水中的病毒含量,并结合病毒的存活特征、污水量及服务人口等关键数据可解析地区内的病毒感染趋势。通过整理和分析日本污水...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洪涝风险评价的思考————作者:王开春;王连接;
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下暴雨致使雨水从交通站点出入口倒灌进入地下轨道的事件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还可能引起重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不发生积水内涝事件,需精确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的洪涝风险,科学评价出入口抵御洪涝风险的能力。以厦门市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洪涝风险评价为例,采用传统的水文水利分析法进行防洪风险评价,并使用城市雨洪模型进行排涝风险评价...
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路径与成效————作者:战楠;黄俊雄;于磊;张书函;郭月;
摘要:自2013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首次提出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思路,逐步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强化雨水径流管控。在试点区带动下,北京市的海绵城市已经步入全域系统化推进、精细化管控阶段。截至2022年12月,北京市建成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0%以上的区域面积达444.39 km2,形成“大、小海绵体”相互融合的整体格局,绿地、天然水体与源...
工业污水处理厂集约式工程设计————作者:刘冰玉;石兰兰;王艳;刘伟;吴云生;黄文涛;
摘要:广东省某以处理印刷线路板为主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包括含镍废水处理系统和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主要污水处理工艺均为“前物化反应+水解酸化+二级AO+MBR+后物化反应”。在用地面积紧张、用地红线进一步缩小的条件下,对处理构筑物进行平面合建以及竖向叠建,最终形成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事故池、调节池、前物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后物化反应池),含镍废水处理系统为一体式处理构筑物的布局。地上式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拼叠式...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排空时间评估方法————作者:王文亮;阮佳悦;苏成庆;郭纯园;李俊奇;任自强;李运杰;
摘要:排空时间是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关键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可分为表层排空时间和结构层排空时间。提出了恒定水头和变水头条件下排空时间的计算方法,恒定水头下,可根据底部排水管过流能力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变水头下,计算得到排空时间后,可进一步计算生物滞留设施底部排水管的流量系数,作为SWMM模型LID模块的输入参数。通过该方法可评估生物滞留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确定土壤介质、粗砂/级配碎石需满足的入渗性能
屋面雨水与地面雨水高低分流蓄排设计方法————作者:刘云帆;
摘要:针对现有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不足的问题,提出屋面与地面雨水高低分流蓄排的设计方法,利用屋面雨水自带的高度势能,建设独立的小管径、浅埋深、无动力的压力排水系统,尤其对于建筑密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能够有效削减既有管网的峰值流量,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大幅提高排水系统的整体重现期。在降低内涝风险的同时,也为充分利用屋面优质雨水资源创造条件。采用FLUENT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降雨对应的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工况特...
新能源汽车库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作者:周建;
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动力电池汽车起火事件也随之增多,原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此灭火效果不佳。选取高压细水雾作为动力电池汽车灭火剂进行研究,对高压细水雾自身特性及灭火特点进行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在室内外充电停车库中设计高压细水雾系统。由于现行规范的限制,将开式系统与局部应用系统相结合,控制干式管网的长度在300 m内,则整个地下车库可仅设置一套泵组;在局部应用系统中,通过加大喷雾强度至...
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的水厂应对2-MIB的工艺组合优化————作者:许子荣;肖帆;陈铁成;贾志超;高旭辉;
摘要:为使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更好应对2-甲基异莰醇(2-MIB)问题,进行了一系列2-MIB去除规律的生产性试验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仅有活性炭滤池对2-MIB去除率为50%~70%,主加氯后2-MIB出现明显释放,出厂水2-MIB>10 ng/L。原水2-MIB为10~30 ng/L时,宜采用主臭氧/活性炭滤池工艺组合,对2-MIB去除率为62%~75%,臭氧投加总量为0.7~0.8 ...
北方某缺水性地表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案例————作者:高晓薇;王利军;卢金伟;王文冬;刘学燕;龙元源;赵佑;
摘要:针对妫水河流域存在的底泥淤积、生态基流不足、植被生境单一、水质功能不达标等实际问题,采用生态清淤/底泥堆岛原位降解、外调水源/再生水补给、浅滩深潭/水生植物修复、水量循环/旁路湿地净化、流域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生态修复等多项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后项目区生态流量较实施前提高10%以上,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由0.3提升至1.8,有效保障了谷家营考核断面CODMn、TP、氨氮...
多级A/O+臭氧氧化工艺用于污水厂准Ⅲ类水提标改造————作者:王靖;杨毅;白文龙;陈乐;郑逸心;夏四清;
摘要:鄂尔多斯市某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为6.0×10~4 m3/d,主体工艺采用氧化沟+二沉池+混凝沉淀池+砂滤池,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由于污水厂出水的受纳水体下游为水源地,需对现状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使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Ⅲ类标准。为此,根据污水厂实际处理水量,将设计规模调整为4.5×10~4 m CAST+深床反硝化滤池用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作者:寇殿良;贝慧婷;刘绍前;刘存莉; 摘要:广西沿海某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规模为5×10~4 m3/d,因用地受限,故对占地相对较小的CAST、MBR、RPIR工艺进行比选,最终选择CAST+深床反硝化滤池工艺组合。针对CAST工艺除磷效果差的问题,采取了强化设计。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对一期AAO氧化沟工艺和二期CAST工艺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对比,在进水碳源缺乏、二级工艺不另投加碳源的条件下,... 执行“江苏省地标”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厂设计实例————作者:张璐;贾鹏;徐祥;辛路;方正; 摘要:无锡某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0×10~4 m3/d,废水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出水回用率和回用品质要求高,出水水质需执行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4440—2022)表1中A标准。针对进水水质特点,污水处理厂设计分为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单元,出水进行多级回用。针对用地紧张的问题,合理... 横琴排水系统精细化运维管养的思路及实践————作者:张子程;胡俊杰;温慧君;陈泽鑫; 摘要:针对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管养”问题,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排水系统管养运维为例,总结自2019年接收管养该系统以来的实践经验,运用系统调理思维,秉持“运维为主导,工程协同推进”的治理思路,分三个阶段稳步渐进,逐渐建立起1套以“巡、检、养、修”为核心的长效运维管养机制,实现了对横琴排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长效维护,同时通过推进排水信息化建设,达到排水管理提质增效的目的 中国给水排水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一篇与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相关的论文,最开始2022-10-21投稿《中国环境科学》,2022-11-16外审退稿,感觉审稿专家意见还行,但是编辑退稿了。后来改投《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审稿专家要补充采样和实验,编辑和我沟通之后,我决定退稿。之后改投《地球与环境》,初审被退稿。最后于2023/3/9投稿《中国给水排水》,3月20日编辑部返回审稿意见,然后1个月的返修期,我大概2周之后就返稿了,之后责编加微信排版清样,期间责编会根据期刊情况进行略微删减。总体感觉不错!
奔跑的辣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