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地理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干旱区地理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JSTCSCDWJCI

Arid Land Geography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3.665
综合影响因子:2.687
官网:http://alg.xjegi.com/CN/1000-6060/home.shtml
主编:陈曦
平均出版时滞:151.8918

  干旱区地理最新期刊目录

1978—2023年陇东冰雹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可心;赵玉娟;李美瑜;

摘要:冰雹是强对流引起的极端天气之一,发展速度快,危害性大,尤其是对农业经济为主体的陇东地区具有极大的威胁。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陇东冰雹气候特征极其影响因素。利用1978—2023年陇东地区15个县区地面观测站记录的冰雹数据和灾情资料,结合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陇东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征及关键影...

表碛覆盖区冰川活动与边界多源遥感识别研究————作者:闫晋堋;蒋宗立;刘时银;张勇;魏俊锋;王欣;申宇峰;

摘要:冰川是干旱区重要的淡水资源,表碛覆盖区冰川边界的精准识别对水资源评估至关重要。传统冰川编目数据因光谱混淆与地形复杂性,难以辨识活动冰体与石冰川的过渡区域,导致冰川范围难以准确定位,冰川水资源评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以帕米尔高原西部昆吉尔苏冰川为研究区,采用融合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光学遥感的识别方法,利用Sentinel-1A数据的偏移量追踪技术与TanDEM数据的大地测量法,获取冰川表面速度场和...

甘肃省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与综合区划————作者:余瀚;孟志华;王静爱;

摘要:降低社会脆弱性对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区单元尺度上,选取人口、经济与种植业3种承灾体,构建适合本区域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价了甘肃省区域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包括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和综合社会脆弱度。然后基于自然地理区划范式,系统编制了甘肃省县区单元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综合区划方案。结果表明:(1)甘肃省综合社会脆弱性指数基本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宏观格局。高脆弱性地区主要集中...

地级市尺度下中国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作者:戢晓峰;李子歆;曹瑞;李武;陈方;

摘要:物流企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力,研究地级市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物流企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基于2006—2023年中国地级市物流企业地理位置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获取地级市尺度下物流企业时空格局及演化特征,并使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物流企业空间格局的因素及其...

2001—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对影响因子的响应————作者:张飞;李建;李慧融;谢涛;张雪红;王超;白淑英;宋正姗;

摘要:CO2减排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的自愿减排(增汇)市场及其运营模式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草地作为重要的自然碳汇之一,受到广泛重视。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获取MODIS数据、气象再分析数据与植被覆盖数据,基于CASA模型获取了锡林郭勒盟2001—2024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动态分布,...

不同影响因素下盐结皮蒸发阻力定量模拟研究————作者:李佳琳;李新虎;王弘超;崔萌萌;郭语博;靳浩东;任萧萧;

摘要:盐结皮是干旱区典型的地表结构,显著影响土壤–大气界面水分传输过程。盐结皮蒸发阻力是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参数,然而,目前关于不同影响因素下盐结皮蒸发阻力的定量分析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通过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动态监测及分析土壤粒径(细砂:0.10~0.25 mm;粗砂:0.50~0.85 mm)、辐射(200 W·m-2、500 W·m-2...

祁连山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作者:赵建文;李金麟;王圣杰;

摘要:土壤水分对植被生长和陆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遥感土壤水分数据,基于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2017—2021年祁连山地区土壤水分的时间动态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围绕年平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坡度、坡向、海拔对土壤水分时...

农业社会化服务如何影响粮食生态效率——以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为例————作者:仲嘉维;郑军;张明月;

摘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粮食与生态”双安全格局下,探究其对粮食生态效率的贡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2011—2020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粮食生态效率呈明显的改善趋势;空间上,呈现非均衡交错的分布格局,效率优良及以上等级的地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青海湖国家公园农户现代化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研究————作者:高俊杰;仲俊涛;马勇洁;陈颖慧;

摘要:推动农户现代化与生计稳定性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以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例,基于现代化理论与稳定性内涵,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获取数据,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现代化3个维度评估2022年农户现代化水平,以多样性和依赖性2个维度衡量农户生计稳定性,系统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出核心驱动要素,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22年青海...

黄土高原植被抗旱性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程西安;牛全福;王刚;邵东虎;朱登峰;王振宇;

摘要:随着气候改变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黄土高原干旱频发并且危害日益严重,对区域植被的生长状况构成了严重制约。基于2000—2022年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法建立滞后时间、影响程度和植被恢复力3个植被抗旱性指标,构建植被抗旱性综合监测方法来探究植被在干旱情况下的响应及植被抗旱性大小。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滞时为1个月时表现最为明显,绝大部分区域最大相关系...

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估算————作者:张一凡;陈亚鹏;陈亚宁;梁其祥;

摘要: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是土地部门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在增加碳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潜力巨大。利用简单经验模型量化了2000—2020年新疆实施的国家生态修复项目和积极管理措施的历史固碳贡献,基于14条自然气候解决方案路径估算了2020—2060年新疆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陆地碳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历史贡献平均速率为29.98 Tg...

新疆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作者:朱怡婷;梁桂仙;周春山;辛龙;李金雪;

摘要: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个维度构建新疆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探究2013—2023年新疆14个地州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23年,新疆文旅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各维度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文旅劳动资料维度的提升幅度最大。(2)新疆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北疆>...

基于XGBoost的干旱区典型绿洲主要作物需水量预测模型研究————作者:王伟杰;于洋;孙凌霄;何婧;张凌云;

摘要:通过探索策勒绿洲主要作物需水量的预测模型,直接建立气象因素与作物生长特性同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复杂联系,有效克服了应用彭曼公式时所面临的数据获取难题,从而为干旱区域绿洲内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结合使用了彭曼公式及作物系数法,以每日作物需水量作为目标变量,并根据归因分析结果选取特定气象参数来构建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需水量预测模型,同时确定了最佳的基础学习器类型。研究表明:(1...

数字经济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作者:李晓柯;陈强强;

摘要: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甘肃省14市(州)2012—2022年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甘肃省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甘肃省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缩小-扩大-缩小”的非线性关系,从2022年开始处于数字经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鸿沟期。(2)区域异质性显示,甘肃省数字经济对...

基于CMIP6的伊犁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分析研究————作者:刘京会;袁旭山;李艳敏;李鑫旭;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降水事件引发的灾害风险日益加剧,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首先对1981—2024年伊犁河流域的8个极端降水指数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并通过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多个模式不同情景的数据,使用多模式集合平均法和Sen's斜率估计法分析2025—...

宁夏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NDVI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作者:张晓东;马风华;赵志鹏;武丹;马玉学;吉卫波;公亮;

摘要:宁夏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作为宁夏最大的天然牧场,深入研究其植被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该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长时间序列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响应关系仍有待探究。基于2000—2022年NDVI、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变异系数以及偏相关分析等模型...

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张玉娇;怀保娟;王圣杰;车彦军;张明军;

摘要:冰川反照率是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和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反照率产品,开展了2015—2020年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Landsat OLI和MOD10A1反照率两者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为0.92。(2)在年际变化上,夏季反照率最低...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青藏高原冰川预测及分析————作者:张毅明;汤宇磊;冯俊波;

摘要:冰川是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重点对象之一,冰川的调查监测与研究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冰川为研究对象,融合多源数据构建了一个随机森林模型(R2=0.72),获得了2000—2020年青藏高原逐年1 km尺度冰川预测数据集,分析了2000—2020年青藏高原冰川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青藏高原冰川空间分布特征为:主要分布于0°~40°...

内蒙古清水河县典型人工植被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作者:闵雪;吴叶礼;张英;丁国栋;杨之恒;

摘要:植被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关系是理解不同植被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以清水河县4种典型人工植被(杨树、樟子松、油松、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禾草草地)为对照,探讨典型人工植被群落0~10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显示:(1)5种植被类型表层(0~20 cm)土壤C、N、P含量分别为3.29~6.02 g·kg-1、0...

新疆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刘海军;张海虹;闫俊杰;李想;李高峰;

摘要:在推进低碳农业发展进程中,深入研究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加速新疆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以2000—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评估,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最后利用Tobit模型探究新疆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

  干旱区地理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大概五月底投的 前面进度很快 编辑部老师也很好 现在提交了第二次修改稿,但是没新的消息了。希望和有经验的友友请教一些经验。也希望自己的论文能立马录用。觉得这个期刊还是很不错的。加油加油

    2024-11-15 15:44
  • zhaohhhh

    想咨询投过的友友的经验 非常感谢

    2024-11-14 13:35
  • Yangming_ak

    外审专业意见很专业,学习到了。但处理时间太久,三个月才等到意见,期刊看重创新性。

    2024-11-09 14:36
  • Yangming_ak

    感觉审的挺快的,专家给的意见也很具体,虽然最后被退了,但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编辑部的处理速度也很快。

    2024-11-01 14:05
  • 带头大哥666

    投稿一周后编辑打电话问能否更新论文数据,更新后即送外审,交了200审稿费,虽然没有过,但是外审意见确实写得很好

    2024-08-26 10:33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干旱区地理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