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伪装成阴囊内肿瘤的罕见IgG4相关疾病1例————作者:李太恒;黄艺;高雪琴;徐婉;杨绍锡;田雨诗;黄颖;
摘要: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纤维炎症性疾病, 通常表现为几乎可以影响人体任何器官的占位性病变, 比较常见的包括胰腺、泪腺和涎腺、肝、肺和肾脏。然而, 累及阴囊或者腹股沟的IgG4-RD很少见。尽管风湿免疫学科已经陆续发布了3版对于IgG4-RD的诊断标准或分类标准, 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IgG4-RD的规范化诊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描述了1例罕见的IgG4-RD病例, ...
多模态人工智能对自身免疫病诊治的前景与挑战————作者:张梦瑶;罗永婧;许方敏;李春;
摘要:自身免疫病是以皮肤、关节、血管等多系统损害为主伴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在人工智能领域飞速发展的时代, 单一模态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结合已经应用于影像识别、疾病的临床分型、协助个性化评估患者预后和提供康复支持等方面, 为自身免疫病的早期诊断、精准个体化治疗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通过单一模态仅能分析患者的部分信息, 难以解决完整的临床问题。将电子健康记录、医疗图像、多组学信息和环境数据等综合分析的多模态...
整合素αvβ3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宋小莉;郝飞;钱添;刘重阳;
摘要:整合素αvβ3是属于整合素家族重要的一员, 是一类异二聚体的跨膜细胞黏附分子, 在免疫细胞表面及器官的内皮细胞上发挥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整合素αvβ3通过促进信号转导及炎症因子的激活和释放, 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αvβ3在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报道
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演变和展望————作者:孙凌云;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自身免疫病(AD)治疗带来新思路, 但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凭借其来源广泛、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费用低、无需预处理等优势, 且可改善激素等相关并发症及组织损伤, 开启了AD治疗的新篇章, 已获批准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工程化MSC通过生物材料包裹或基因修饰等增强功能, 在动物模型中展现更优疗效。未来干细胞治疗的聚焦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硬化病专家建议————作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的临床数据在不断积累, 该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安全且有效。为了规范和促进MSC的临床应用, 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组结合当前最新研究结果, 对MSC治疗SSc的相关问题包括适应证、禁忌证、输注途径、输注次数、输注细胞数、输注前用药以及输注后合并用药等方面进行会议讨论并达成以下科学建议, 以期对今后的MSC治疗SSc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胡倩;赵毅;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袭性多关节炎为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 其病理特征为滑膜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 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通过转移乙酰基到组蛋白N-末端赖氨酸残基而发生的一种重要表观遗传学修饰, 已被证实与RA中炎症介质的过度产生、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以及滑膜细胞的异常增殖等关键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总结和评价目前有关组蛋白乙酰化在RA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低剂量放射治疗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者:罗家昂;李燕;高诗奇;邓代华;邹晋梅;杨静;
摘要:放射技术治疗骨关节炎已有很长的历史。最新的研究表明局部低剂量放射治疗可使骨关节炎患者获得中长期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 并且具有成本低、无创、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目前该治疗技术已被欧洲部分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 被认为是骨关节炎患者常规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明显、存在治疗禁忌之后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然而, 国内鲜有低剂量放射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报道。本文就低剂量放射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学抗炎机制、临床运用效果以...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作者:付钰;陈姝妍;张卓莉;耿研;
摘要:目的对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情况进行描述, 并进一步探索PsA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PsA前瞻随访队列(PKUPsA-PC)。收集2016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PsA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用药情况等, 记录分析合并恶性肿瘤的情况, 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合并与不合并恶性肿瘤2组PsA患者的临床特...
强直性脊柱炎DNA甲基化与非编码RNA的最新进展————作者:张帆;周胜利;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基因遗传疾病, 并以脊柱炎症为特征。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周围关节, 甚至导致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 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多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 表观遗传学在免疫系统疾病研究中成为研究热点。其主要机制和途径主要包括DNA甲基化、RNA甲基化、RNA干扰、核小体定位、染色质构象改变、染色质重塑、组...
基于聚类分析对常见风湿病患者心境状态影响因素的探索————作者:李鑫雅;赵雅琪;徐伟;张瑾;张瑛;麻贞贞;杨清锐;
摘要:目的分析常见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因素, 找到消极情绪患者的共性特征, 以期在临床实践中早期识别及干预治疗具有焦虑抑郁倾向的风湿病患者。方法纳入2023年4-5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风湿病患者205例(RA 83例、SLE 74例、AS 4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情绪纷乱总分(TMD)。将研究对象分为TM...
TAFRO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作者:刘素苗;郭乾育;乔鹏燕;崔银风;许珂;张莉芸;
摘要:分析TAFRO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了解其与自身免疫病的异同点, 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确诊为TAFRO综合征的患者6例, 分析其临床、检验、病理、治疗等。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 女性2例, 平均年龄(57.5±9.8)岁。6例患者均出现发热、水肿(包括胸、腹腔积液和全身性水肿)、血小板减少3项主要标准以及2项以上的次要标准。6例患者ES...
厚皮性骨膜病4例临床分析————作者:李谦华;陶志清;杨泽宏;陈乐锋;韦秀宁;梁锦坚;郑东辉;戴冽;
摘要:目的分析厚皮性骨膜病(PDP)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3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4例PDP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 中位发病年龄15岁(9~18岁)。1例患者舅舅有PDP, 1例患者父母为近亲结婚, 但父母均无PDP表现。4例患者均有杵状指(趾)、皮肤增厚和痤疮, 3例有额纹...
临床病例评析——咳嗽 咯血3个月余————作者:宫宁宁;赵久良;周央中;李梦涛;
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抗磷脂综合征(APS)继发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DAH为首发症状、抗磷脂抗体(aPLs)阳性的患者, 2024年3月20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结果 43岁男性患者, 以"咳嗽、咯血3个月余"就诊, 影像学及肺泡灌洗液明确为DAH。病程中伴随血小板减少及炎症指标升高, 多种抗磷脂抗体高滴度阳性。在排除其他潜在病因后, 最终诊断...
应用压力-应变环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左室心肌做功的定量研究————作者:毛森;蒋雨平;韩友东;刘凯华;殷悦;何旭昱;赵鲁平;
摘要:目的探讨压力-应变环(PSL)评价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左室心肌做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30例SSc患者作为观察组, 按照年龄±3岁、性别与观察组进行1∶1匹配后, 选取同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及超声资料, 应用PSL评估并比较2组间左室纵向应变(GLS)、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
超声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作者:苏媛;王凯;郝艳红;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 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早期准确诊断尤为关键。超声可用于诊断RA关节病变, 如对滑膜炎、软骨损伤及骨侵蚀, 同时能对疾病早期预警, 为随访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常规治疗决策中使用超声评估, 可减少疾病的复发, 使更多患者实现缓解。超声新技术(如超声造影、超微血流成像、光声成像)、超声联合人工智能、超声...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作者:崔潞萍;温利星;贾凯;张改连;刘晓萍;
摘要: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EGPA是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中最少见的一类。该病例以皮肤受累为主要表现, 疾病进展快, 合并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例————作者:胡永璐;赵宇航;刘斌;孔维懋;邓玉杰;王颜刚;李成乾;
摘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继发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 是一种毁灭性的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出现MAS的诊疗经过, 结合文献回顾探讨DKA与其的关联。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警惕此类患者发生MAS, 以防漏诊、误诊, 及早给予系统诊治
影像学技术在痛风关节炎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影像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影像学组;
摘要: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 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影像学技术(特别是超声和磁共振检查), 是痛风关节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影像学组联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影像学组, 共同制定了第一部影像学技术在痛风关节炎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依据国内外循证证据, 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儿童抗磷脂综合征诊治进展————作者:霍荣秀;杨艳婷;林金盈;韦诚诚;霍晓聪;黄怡佳;蒙丹丽;黄新翔;
摘要: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其特征是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事件以及病理妊娠, 同时存在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 如抗β2-糖蛋白Ⅰ、抗心磷脂抗体和(或)狼疮抗凝物。儿童APS是相对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除了典型的临床表现外, 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非典型的临床表现, 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的表现等, 同时分类标准存在许多不足, 目前仍然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疾病。与此同时, 治疗也存在挑战
类风湿关节炎颞颌关节受累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作者:张燕;魏华;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病, 可造成多器官受累, 波及颞颌等特殊关节时, 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和张口受限,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关节僵硬和强直, 发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还可能引起下颌生长障碍。本文对RA颞颌关节受累的病理生理、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进行概述, 以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