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社会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列宁推进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编译的历程、方法及其历史贡献————作者:蒋辛;朱丽霞;
摘要:列宁写给梁赞诺夫那张“著名的纸条”证明,他是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编译工程背后的直接推动者。列宁直接或间接推进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编译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前,亲自摘译马克思恩格斯文献;1917—1924年间,委托梁赞诺夫、阿多拉茨基等人搜集和整理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1924年后,梁赞诺夫和阿多拉茨基等人承袭列宁遗志,有计划地推动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的编译出版,代表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的生成与建构————作者:姜甜甜;叶方兴;
摘要: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旨在通过教育对象述说个体生命在社会历史中的生成过程,揭示社会历史演化的普遍规律,以有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一叙事方式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以个体生命历程为切入点,聚焦个体思想政治观念的生成、变化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的开展帮助教育者进入个体心灵世界,把握人的思想发展与内在需要。同时,它又能表现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揭示教育对象...
权变治理:中国政府治理的运作逻辑与组织机理——以贫困治理模式转型为例————作者:祖俊涛;张向达;董黎明;
摘要:理解政府治理的运作逻辑与组织机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情境下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贫困治理模式转型为典型案例,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构建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模型,进而揭示中国政府治理的运作逻辑与组织机理。结果表明:政府治理模式演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治理质效—治理风险”变动和控制权分配形式调整,分别构成了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政府会根据“治理质效—...
存款保险制度差异对银行风险处置成本的影响研究————作者:柯文轩;赵全厚;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在各国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各国金融安全网中,差异化的存款保险制度授权对问题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以及处置成本具有多重影响。基于全球存款保险制度实践和国别案例,研究发现:充分的问题银行恢复与处置工具、较高的审慎监管技术是实现低处置成本结果的必要条件、核心要素。比较而言,风险最小化模式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过程银行风险处置成本
数字经济时代网约货运平台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作者:张毅;郑佳宁;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网约货运平台作为平台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在赋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主体间的责任划分更为复杂,导致实践中纠纷频发。明确网约货运平台的主体责任,需先明确平台的法律地位。在挂靠关系中,平台经营者与实际承运人承担连带责任。在劳动关系中,平台经营者承担雇主替代责任。而在中介关系中,平台经营者可能因未履行资质资格审核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首先要明确资质资格审查义务...
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作者:彭桂芳;李森;
摘要:获得感是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因素,对新时代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过程来看,条件支持、主体实践、权衡比较和内省反思构成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在实践中,生存与发展条件、主体实践与经历、学校管理方式以及乡村文化影响着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据此,需要从强化物质供给、促进专业发展、优化学校治理和充盈精神世界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乡村教师获得感...
以神道统治人道——论《老子想尔注》的政教思想————作者:赵佳佳;邓联合;
摘要:以“唯愿长生”为人生方向,以“道诫”为绝对原则,《老子想尔注》试图通过统治者的“信道”“守诫”来确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信仰对象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以神道统治人道的社会模式。其中,由于构建了一套诉诸神明的监察体系,并将一切行为的后果皆与个体的死生存亡联系起来,因此《老子想尔注》认为人们“皆知尊道畏天”才能真正规约自己的行为举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道德践履的自觉落实,亦可以使天下不依赖法律而大治,这...
论柏拉图对“德福悖论”的解决————作者:汪佳璇;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德福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受到哲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以色拉叙马霍斯、波卢斯等人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认为,德福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提出德福不一致的“德福悖论”问题。面对“德福悖论”的挑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德性的本质加以分析,以表明德性与幸福的一致性,并且在《法义》中补充说明了德性与快乐、外在善、运气、幸福等之间的关系,试图在实践的领域解决“德福悖论”的问题。通过对柏拉图“德福一...
人工智能时代基于规律演变与技术赋能的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优化研究————作者:刘彦林;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给当前科研评价体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时期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组织形式、科研生态三个层面的演变,对社会科学科研评价基于新的科研规律优化评价标准与方法,加强跨学科及团队成果评价,引导研究增强人的主体性与现实关怀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理念与时俱进、评价方法提质增效提供了可能,但在意识形态、价值判断、人文关怀等方面应注意人工智能的应用限度,...
面向教育数字化的教师角色转变:逻辑理路、现实阻滞与推进策略————作者:罗儒国;吴青;
摘要:教师角色转变是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然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起步探索阶段,教师角色转变面临多重困境,主要体现在角色更迭加速与角色惰性阻隔的矛盾、角色期待多重与角色认知模糊的困囿、数字角色涌现与角色能力不足的窘境、角色失调频生与角色支持乏力的困局等方面。为此,需要涵养教师角色素养,强化角色认同与自觉;加强学校...
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基本内涵、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作者:杜宏巍;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是一个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议题,研究其内涵及发展历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向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根本标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为内在要义,以继承性与民族性为生发根基,以原创性与时代性为本质特征,以系统性与专业性为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经历步入新局面阶段、补课与探索阶段、拓...
贸易开放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基于门槛与空间效应————作者:白冰;
摘要:在国际贸易日趋复杂和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的大环境下,大力优化贸易结构,推进先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贸易对工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GTFP,并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二)在考虑空间...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意蕴————作者:李文;刘传红;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亟须意识形态工作新的方法论回应。在坚持和内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科学方法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方法论,吸收和延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独特方法论的基础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应运而生,其“四个相统一”特性展现出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与系统完备的实践部署。该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事件史分析————作者:刘聪;
摘要:数据开放是实现政府治理创新的前提,厘清影响数据开放政策扩散的梗阻因素,打通数据开放进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有助于加快数据流通、创新数据利用、释放数据价值。基于政策扩散视角和TOE分析模型,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对2012—202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揭示和解释影响数据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逻辑机理。省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扩散在时间上呈“S”型扩散,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扩散,政策开放水平与信息化水...
新《公司法》非同比例减资规则之检视与矫正————作者:郭富青;吴元爱;
摘要: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贯彻股东平等原则,新《公司法》第224条第3款对公司非同比例减资采取“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立法模式,即公司减资,按照股东出资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相应减少出资额或者股份,法律另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另有约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原则禁止”非同比例减资的规定忽视了现实中对该制度的强烈需求,“例外允许”中“股东一致同意”的要求过于严苛,不符合“资本多数决”规则,...
中国特色新闻学“以正面为主”范式的学理考察————作者:何志平;
摘要:中国特色新闻学“以正面为主”的范式源自延安时期文艺领域“写光明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思政领域“以表扬为主”,改革开放后新闻宣传领域“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确立于习近平对这一工作方针的丰富与完善;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教化”传统、“仁爱”思想“、和为贵”理念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价值导向、认识论、辩证法原理,以及心理学中的心理动力学原理,情绪感染、社会学习...
基于形象修复理论的企业社交媒体危机传播话语研究————作者:禹杭;程田玉秀;
摘要:以往的企业危机传播研究重在识别传统媒体上的企业形象修复策略,较少关注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危机传播话语实践。采用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基于形象修复理论分析了企业社交媒体危机传播话语的语言特征,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企业形象修复策略偏好。结果发现:国内企业在微博上回应危机时使用的高频词主要与企业拟采取的应对行动相关,它们反映出企业广泛采用的是纠错行动战略、致歉战略和强化支持策略,由此塑造出知错能改的行动者、真...
个体家庭两相顾:县城青年生育观念变动与政策启示——基于鄂东南T县的实证研究————作者:陈瑞燕;
摘要:生育观念变动是理解生育转型的重要维度。国家放开生育限制政策后,生育动机和生育观念成为影响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原因。基于鄂东南T县的田野调研,探究县城育龄青年生育观念变动及其生育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于都市青年生育观念发生个体化转型,县城青年生育观念呈现出“个体家庭两相顾”的矛盾特征。具体到生育行为上,县城育龄青年二孩生育意愿较高且有生男偏好。研究认为,半城半乡的县城社会结构是形塑育龄青年生育行为...
目标驱动下的松散式联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适应性逻辑——基于东镇无产证小区的案例研究————作者:汤金金;
摘要:基层是承接着国家和社会的混合地带,面对复杂的一线治理场景和可能存在的“超纲”治理难题,治理创新就成为基层的适应性策略。以东镇无产证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创新过程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目标驱动下的松散式联动”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探寻基层治理创新的适应性逻辑内核。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主体在需求倒逼下会进行目标“硬化”,建立目标责任制,在目标驱动下,各主体可以在权威、道义、认知等层面进行松散式联动,推动治理...
如何激励公共部门人员:强化奖惩力度还是改进考核效度?————作者:张思意;耿曙;
摘要:如何提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以往研究对该项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采取新公共管理学派视角,主张借鉴私人部门加大奖惩力度;二是借鉴组织经济理论视角,针对公私部门的差别,主张侧重改进考核方式。但哪一种解释在现实中更为有效,学界莫衷一是,迄今尚未定论。基于此,通过对1584份中国政府人员的问卷调查,尝试厘清政府公共部门“奖惩力度”“考核效度”与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湖北社会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投稿两次了,每次都是两个月左右初审退稿,估计也是到时间就退稿子吧,真难,时间拖得太久,投稿的慎重,二级教授博导一作,博士生二作,带国家课题,真艰难啊!
2024-07-05 10:57 -
zhaohhhh
头天晚上投稿,第二天一早退稿,效率点赞,主要还是文章要符合他们的选题和特点。
2024-06-19 10:01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2023年9月1日投稿,2024年4月8日退稿。
2024-04-10 17:44 -
带头大哥666
本人在6月26日投稿,邮箱自动回复,说40日内没有收到通知的话,就自行处理。目前已经40天,还没有任何回复,不过也没有打电话去问编辑,不过目前看来,应该也就是可以自行处理了吧
2023-08-03 11:48 -
zhaohhhh
邮箱投稿后自动回复,不发退稿邮件,咨询编辑部表示投稿稿件太多无法一一回复,40天后无消息自行处理
2023-01-17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