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3 15:34 热度:

  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事党务工作多年,对此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能片面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学习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来,一些同志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片面理解为传统的组织学习的强调和延伸。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组织学习的强调,通过换种说法,引起全党进一步重视组织学习。第二种观点认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组织学习在力度上的加强。我们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办班、多读书,就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第三种观点,学习型党组织是对过去组织学习的总结概括。我们党有热爱学习、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又有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的具体措施,包括领导班子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党课培训措施等,党早已成为学习型政党,党组织早已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了,现在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对过去组织学习的总结。这些观点从一个方面讲,都混淆了组织学习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系,那么如何看待组织学习与学习型党组织的关系呢。
  第一,组织学习不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全部。
  深刻理解“学习型”的涵义,超越将学习型党组织归结为组织学习的认识水平。学习型党组织重在一个“型”字,在这里“型”字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是指“样子”,这个“样子”就是摸样,是浅层次的、外在的、静态的东西,如型号。第二层是指“模式、结构”,虽然也是静态的,但是是深层次的,比如说党组织的结构设置、规则规范。认识到这一层次,可以说就已经超越了传统“组织学习”的认识,超越了仅仅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归结为读书学习或理论学习的认识水平。第三层是指“机制”,这是动态的,包括理念、规则、组织或党员行为等各个要素的一种系统运动,只有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有机发展的系统,才能推动学习型政党组织的长效运行和自我完善。
  第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下的组织学习,从内容、方式和手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组织学习。
  学习内容更加全面。这里的全面性是指既重视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又注重其业务、技能的学习,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观念的可喜变化,从近年来中央发布的重要文件中就可以看出端倪。2009年7月《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把握党员需求,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200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学得懂、用得上”、“新思想、新知识”、“反映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这些词汇,在阐释着党的学习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学习内容体现全球化的眼光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学习的方式更加注重平等互动。过去的教育学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是清晰的,教育者说、被教育者听,教育者发问、被教育者回答,教育者说教灌输、被教育者在形式上不能够去怀疑,这就是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党组织理论下的学习方式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最大的特点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正在模糊,研讨式、论坛式、调研式的学习正在流行。概括来讲,平等互动式的学习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地位和角色往往是不再固定的,但是在知识增长传播速度和知识折旧的速度加快的今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地位、角色将会被重新界定:谁拥有知识谁就有资格成为老师,谁缺乏知识谁就应甘当学生。二是教育信息由单向变为多向,传统的单向灌输,填鸭式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会被互动式学习方式所补充所超越。三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允许被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质疑,在形式和内容上得以完成。
  学习的手段更加强调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具有超大知识信息储存能力、超强的知识信息搜索和交流能力,能为学习者共享知识、交流知识、互动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以2010年试运行的“北京高校教师党员在线平台”为例,这个平台除了实现了网上专题学习的功能外,还增加了党支部之间的交流学习互动,通过一个类似BBS的平台,突破学习教育疆界,拓展党员活动空间,建设思想交流家园,这个平台在试运行期间受到广大党员的好评。更大量的信息、更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以及打破传统疆界的平等交流,这就是网络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便利,同时这些与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手段必将大量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也是学习型党组织的组织学习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学习的主要方面之一。
  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组织“升级”的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为了党员乃至整个党组织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达到更高层次的过程可以称作为“升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党组织“升级”,是通过以下三个过程来实现的。
  第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整合共同利益、传承共同理想的过程。
  这里可以三个层面的分析中得出,第一个层面:对于事业发展来讲,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明确发展路径,同时有效组织动员发展力量,实现事业发展;第二个层面:对于理想信念来讲,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通过集思广益形成发展共识,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提高,在实现事业发展的同时,形成特定的观念和文化,在组织成员中间形成以事业为核心的共同理想;第三个层面就人的全面发展来讲,党组织有效协调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事业获得发展的同时,组织成员获得成长。综上所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用共同的理想、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凝聚组织成员过程,是一个组织、动员和凝聚发展力量,实现事业发展的过程。
  第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党员主体性作用不断体现和深化的过程。
  党员主体作用是指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内事务中当家作主,主要包括党员积极参与党的生活;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党内事务体现党员意志;党员在组织中有较强的荣誉感、归属感。焕发党员活力、发掘个体潜力并实现组织的发展,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应有之义,学习型党组织是将党员个体发展与组织事业发展放在了统一格局中考虑,通过党员的发展实现组织的发展,通过组织的发展拓展党员的发展,实现党员与组织共同进步。在这种要求下,尊重并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是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件之一。不讲党员主体性作用,只讲组织干预作用,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党员主体性作用不断体现和深化的过程,党员主体性作用体现与深化对于党的工作也将带来深远影响。第一层面,组织内部形成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环境。第二层面,推进本单位决策信息公开程度,诸如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性等。第三个层面,提高党组织以及党组织所在单位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第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创新力的过程。
  笔者认为,创新力包括两种,一种是被动式创新,另一种是主动性创新。被动式创新是指创新的主体应对环境、客体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认知水平,调整原有的观念、思维、方式、方法,使得主体能够适应环境、客体的变化,从而实现发展的过程。主动式创新是创新主体自觉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开创出一片天地,使得对象化的客体范畴不断扩大。此两种创新都是学习型党组织要达到的目标,笔者认为,随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加深,主动式创新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党的建设带来新的思维
  第一,引导我们跳出靠“政令式、运动式”来加强党建工作的思维。
  在全面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政令式、运动式”的办法来推进党的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效果虽然短时间内较为明显但很不持续,呈现“一阵风”的现象。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强调的是在启发组织成员的自我学习、自我觉醒、自我超越、发挥个体潜力,从每个党员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党员自我超越的励志信念,培养党员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心智模式,推动组织内部民主风气的形成,进而在工作创新中实现制度创新。这是一种崭新加强党建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跳出过去靠“政令式”“运动式”加强党建的思维窠臼。
  第二,引导我们用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党的建设。
  党的“组织文化”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党组织、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文化基础,当今时代,文化的发挥的巨大能量越来越受受到关注并引起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提出,是我们党用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党的建设而做出重大决策,同时可以预见,建设学习型政党、培育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也正是新时期政党文化、基层组织的组织文化形成塑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实现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是学习、创新、平等、团队的组织文化将深入到每个基层组织中、每个党员心中。第二,更多地用文化视角去考量党的建设以及党的组织文化建设,将成为我们党的一种新的思维。

文章标题: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zhengzhi/58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