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06-02 09:36 热度:

  【关键词】:土地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用地、生态旅游、生态文化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生态旅游及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然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离不开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入手,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保证新农村建设用地,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1、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加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优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编制规划务必体现超前的规划意识和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发展各项事业的意识,从保护耕地、村容整洁、方便生活等目标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新农村未来用地进行科学预测。制定用地规划要加强与乡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协调。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使乡镇建设规划、工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相衔接。
  2、保护基本农田。健全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涉及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审核、规划修改或调整,严格控制占用和改变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基本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抓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努力提高补充耕地质量。要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3、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依法收取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按规定划缴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并依法依规专项使用。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加大灾毁耕地复垦力度,帮助灾区农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4、加强村民宅基地管理。村庄整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因大拆、大迁而大量占用土地。要引导农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批准宅基地,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增量,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
  5、推行集约用地。目前,用地指标紧缺,耕地又少,要保障发展的话,出路就在于节约集约用地。因此,要把每一块地都用好,要把好每一个项目的预审关,要千方百计地挖掘用地潜力,提高用地效率,要严格定额指标管理,严格限制投资强度、建筑密度。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要多把丘岗地、荒滩、劣地利用起来。同时,还要组织存量建设用地的普查,要摸清底数,盘活存量,用好存量,要依法收回闲置用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如农村道路、农村集贸市场和农村公益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6、加强矿山开采管理。积极整合小矿,减少小矿数量,优化矿区开采布局,严禁非法采矿,以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加大农村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落实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做好对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干枯、废渣泥石流等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矿产资源收益分配面扩大到乡、村,让矿区农民得到实惠,共享矿业开发成果。
  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旅游,它的核心概念就是“保护”,以保护好现有物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现有自然资源不加以保护,生态旅游也就无法得以实现。
  6.1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地开发之间的关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的开发,是对土地及其地上的景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归根到底还是土地开发的一个分支。在广义地产的概念下,一切土地利用方式都可以纳入地产经营中来。因此,旅游建设、小城镇开发、旅游开发、各类园区开发,甚至交通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都与土地开发结合在一起。旅游产业由于充分依托在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和民俗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广,带动大,因而成为永不落日的朝阳产业。目前,全国已有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旅游消费不增长的同时,旅游投资也在高速增长。随着旅游产业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如果把旅游业真正作为土地开发的一个分支,对于我们肩负管理国土资源使命的管理部门来说,思维方式需要改变,工作中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6.2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供给的基本形势
  树立科学发展观,生态旅游地开发的基本目标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要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第二个目标是旅游地当地经济的发展。力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规划的初级阶段要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分析,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就进行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
  率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好的旅游去处都处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增长方式粗放,属投资拉动型县份。如何走出低谷,改变“等米下锅”的被动经济局面?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仍是本地区首选途径。从县情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区位优势,结合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将旅游业明确定位为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树立大旅游、大市场观念,把强势推进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本地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十分正确的。
  6.3旅游产业建设发展中涉及土地方面的问题
  6.3.1旅游项目用地的供需矛盾。由于旅游开发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少则上千亩,多则数十平方公里,因而需要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地方建设用地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行政机关审批权现等方面的问题。
  6.3.2用地审批过程对旅游开发形成的影响。建设用地的审批过程,是一个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征收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用地项目,报国务院批准。由于在审批过程中,审权限的不同,导致可能在同一开发区域内,对不同地块可使用,开发的时间将会不一致,从而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开发进度,也不利于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6.3.3土地政策的调整变化,阻止了变通处理用地矛盾途径。随着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形势的变化,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各地出现的变相规避土地法规,越权处置土地行为的作法提出批评,并做出严格的政策规定。主要内容是:严禁将单个项目用地拆分审批,逃避上级政府监管;严禁项目用地以租代征,规避法定审批程序;基本农田占用审批权收归国务院;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健全征地程序、强化征用地实施过程监督等等,原来一些可采用的变通方法已明令禁止。
  6.3.4复杂的土地权属和地类问题增大了征地难度。旅游规划范围的土地权属和地类非常复杂,土地按权属分,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两大类。国有土地包括县属国有土地、省属国有林地;集体土地包括承包给农户的种植耕地和薪炭林地、集体组织掌握的耕地,林地。土地按地类用途分,为城镇国有土地、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用地、耕地、林地、未开发利用地等等。这些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征地工作中,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否则,就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伤害群众利益,诱发矛盾,造成损失。
  6.3.5滥占滥建的违法用地行为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少、项目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土地政策日趋严格、是影响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地方无视法规、违反规划,随意滥占滥建,浪费宝贵土地资源的行为使征地难问题雪上加霜。
  6.4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防止不作为或乱作为
  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规划生态旅游开发需转、征、占用土地,涉及农民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建设用地报批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并就用地报批中旅游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移民搬迁方案的制定,转、征、占用土地的办理程序,土地收购储备供应政策,报件材料的准备等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实地踏勘拟建项目的用地地点,使建设单位能超前考虑和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确保依法用地,进一步推动旅游精品建设的进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大力倡扬“天人一体”的思想,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和地球的唯一性,强力推进绿色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护好地球这个今日唯一可供生息的家园。

文章标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xingzhenggl/1218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