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论文发表之公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民商法论文 发布日期:2013-09-05 16:20 热度:

  民商法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审判》(刊号CN11-5414/D)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法制类新闻月刊。辟有“中外审判短讯”、“案件报道”、“中外名法官”、“法院传真”、“庭审实录”、“判词评说”、“诉讼人语”、“办案手记”、“法庭透视”、“古今讼事”、“域外法制”等20多个栏目。

   摘要:公正执法既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执法实践活动中却又诸多因素影响公正执法。文中就公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公正执法,问题,对策

  公正执法既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执法实践活动中却又诸多因素影响公正执法。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与选择,公正执法既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做到公正执法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才能实现法律的现实价值,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尽管公正执法是法制社会的一块基石,但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却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执法的公正,本文就公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一些看法,希望可以作为完善公正执法问题的有益补充。

  一、公正执法的涵义

  行政执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将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付诸实施的活动。公正执法是要求执法人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正义的处理每一起违法案件。水事公正执法特指水事执法机关及水事执法人员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杭州市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与地方有关水事法律法规,公正、平等、客观地处理每一起水事违法行为。

  二、影响公正执法因素

  应当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公正执法方面,有了很大的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的执法过程中,影响公正执法的不利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影响公正执法

  执法者是执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活动主体,也是执法工作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执法能否公正。近几年,尽管执法人员的各项素质一直不断得到提升,但仍然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大多数从事水政执法人员都是水利相关专业毕业,正规全日制法律本科毕业的水政执法人员相对较少,这样导致了一些执法人员缺乏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二是单一型执法人员相对较多,复合型执法人员相对较少。目前,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具备行政、法律、水事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复合型执法人员目前却是最缺乏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公正执法。三是执法人员对严谨的法律精髓理解不足。相当一部分执法人员习惯地、机械地依据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罚,而很少对每起水事违法案件进行全面深入、客观公正的思考,这在处罚的自由裁量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随意性大。这种缺乏法律精神的执法也会影响公正执法。

  (二)、某些行政法规不能与时俱进

  某些行政法规不能与时俱进。有些法规、条文不能及时修正,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都进行了修订,但与之相配套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行政规章未能及时跟上修订。由于与法律配套法规规章不能及时修订出台,原有尚未废除的条例、规章在继续使用,使其失去法律的严肃性。造成在开展实际执法工作过程中依据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公正执法的效率。而一些已颁布执行的法规,条款也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达不到预期的实际效果,影响公正执法。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影响公正执法

  执法监督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在于依法约束执法权,防止执法权的懈怠和滥用,从而保证执法公正。我国也一直在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尽管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仍有不足,如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外部监督缺乏力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执法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从而影响了执法公正。

  (四)、外部因素影响公正执法

  所谓外部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一、地方政府及有些部门领导行政干预执法工作。这有时出于地方保护或部门保护的需要,有时因为亲情、人情关系所导致。二、执法相对人对公正执法的抵制。执法过程中行政管理相对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期得利益,常常采取非常手段影响公正执法,如拉拢关系、暴力抗法等等。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体现在;一是无法可依,也就无从执法,更不用谈执法公正。二是“九龙治水”责任不清,因部门利益导致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或是不愿承担责任,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踢皮球”,这都将影响到公正执法。三是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弹性执法不可避免,以致同类违法行为不同行政处罚,影响执法公正。

  三、实现公正执法的对策

  公正执法是法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公正执法对于促进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及目前开展的普法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如何实现公正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实现公正执法的对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作为法律的实践者和应用者,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必定会影响到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因此,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能力是一项既迫切又重要的任务。具体而言,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意识,将其牢记心中、见之于行;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应用水平,学以致用,提升公正办案能力;三是善于总结积累办案经验及工作经验,做到娴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各种水事违法行为,做到公正执法。

  (二)、树立廉洁执法观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树立水政执法人员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及道德修养,并将此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一方面,可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及党性教育,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典型事例教育及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激励及警醒水政执法人员做到警钟长鸣,不断提升自身拒腐防变能力,从而做到公正执法。

  (三)、强化执法监督措施,提升监督管理有效性

  一切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因此权力使用到哪里监督就必须延伸到哪里。执法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是当代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完善各种监督制度,为有效监督提升制度保障;二是要构建内部监督网络,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切实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拓宽监督渠道,通过开通举报电话、网络监督等方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增强执法的透明度,保障公正执法。

  (四)、完善与水法律法规配套制度措施

  完善与水法律法规配套的各种制度措施是执法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各种制度措施的完善一方面可以堵塞法律漏洞;另一方面,也为公正执法提供了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保障。“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前提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进一步完善与水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明确执法主体、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对于建立公正的法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五)、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

  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切实增强包括政府部门及广大群众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法治意识,强化法治理念,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可以使执法工作有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为公正执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执法活动中追求和实现公正,既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公正执法是行政机关赢得社会广泛公信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尽管我国在公正执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公正执法必将得以全面实现。

  7

文章标题:民商法论文发表之公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minshang/1857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