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所属栏目:环境法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13 09:42 热度:

  摘要: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召开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电视电话会议,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并开展了一次环境安全大检查。现就污染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为环境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突发事故,原因,处理方法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突发性事件。主要类型有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噪声与振动污染事件、固体废物污染事件、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件、放射性污染事件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件等。其特点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形式不确定性、危害严重性和处置复杂性。

  1 污染事故频发的原因

  1.1 我国存在大量安全生产隐患,部分老企业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和运行不正常;部分新企业管理不善、保养不力;大量污染企业建设在水源地和居民聚居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环境风险。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发生泄漏突发事故、燃烧爆炸突发事故及在发生安全生产突发事故时救援措施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1.2 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储和使用不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种动态危险源,运输过程中,驾驶员、押车员和车辆维修保养员的不安全行为,运输工具、运输货物和运输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和企业方面的管理缺陷,运输中跑、冒、漏、滴和交通事故造成危险化学物品大量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忽视安全,造成危险化学品丢失、泄漏或燃烧爆炸,泄漏物和燃爆产物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1.3 大部分地区应对机制不完善,在发生环境污染时处置不当造成污染事故。全国只有14 个省完成了省级环境应急预案,全国还有一半省份、大部分市县、一些重大企业都没有制定环境应急预案。部分已制定的单位由于没经过实战考验,一旦出现情况也无法及时处理。

  1.4 信息报告和反馈能力差,污染处置不及时,造成污染事故。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吉林省环保部门对松花江污染信息报告严重不力。从11 月14 日至17 日,环保总局未收到相关信息报告,了解不到污染的严重情况,无法组织有效的协调和补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处理、处置过程中,有关环境方面的部门和人员参与不够;区域间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几方面的问题。未来15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6 亿,经济总量将翻两番。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水平,污染负荷将增加4至5倍,生态环境将承受更大压力。这一时期,将是环境安全最危险的时期,也是中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

  2 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迅速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环境安全检测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的环境安全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安全日常决策管理体系和环境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2.1 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在制定应急预案时,一定要对可能的事故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在工业、交通运输等事故中,不仅要考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同时必须考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特别是工厂及公路处在临江、临河、临海发生事故时对水体可能造成的污染,必须制定专项预案,在预案中必须指明可能的环境污染后果,给出有力的对策措施。应急预案不仅要针对工厂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应急,而且还要对工厂事故可能对周边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应急处置,在重大事故情况下,与相邻地区、城市、省份要有协调一致的应急条款,对同一流域的下游和大气空间中的下风向要有足够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制度。

  2.2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针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必须要设立紧急停车程序,在生产工艺失控时启动紧急停车装置而顺利停车,使事故征兆或初始事故状态得到控制,即停止设备的运行,化险为夷。在应急预案中,对紧急停车程序和紧急停车系统要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操作者和指挥者的决断和操作要准确无误。

  2.3 制定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高发期,应当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的预防、应急和处置。对环境风险、风险评估和管理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在管理战略上实行分类管理,并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同时,国家应当对重点风险源进行直接管理。对于重点环境风险源,首先应当建立全国性重点环境风险源的清单,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源和水污染源;其次对于重点风险源,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上建设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再次,中央对于重点风险源的直接管理权应当纳入已有的法规和政策。

  2.4建立常设性的应急管理机构在全国整体战略层面上,建立健全具有决策功能、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地方应急中心。其次,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再者,在省、市、县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根根各地不同的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地设置相关部门,明确具体的组织形式及职能。此外,建设国家应急事件案例库和应急培训中心,培育应急管理专家,建立应对不同类型事故的专家信息库,实现危机管理中决策者与专家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

  2.5 合理处置安全事故是控制污染态势减轻环境破坏的必然途径在处理安全事故中,应充分考虑事故和事故处理对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及时处理,控制污染,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减轻到最低限度。

  2.6 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补偿机制是解决污染事故赔偿的有效办法对污染事故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均作了规定,造成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但是,一方面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在发生污染事故后,企业一时没有赔偿能力不能满足赔偿要求,另一方面污染事故造成的环境破坏恢复资金的来源都没有明确。可以考虑实施环保责任保险制度和设立补偿基金等办法,解决补偿机制问题。环保责任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预防体系,通过整个社会平时的积累,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发挥依法赔偿的作用,不但使企业规避了类似灾难的风险,同时,通过保险公司市场化的日常监督,主动预防和堵塞安全漏洞。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杜绝损害赔偿不到位、环境监管不足的问题。设立补偿基金可通过政府社会设立的基金用于意外污染事故环境恢复,解决环境恢复资金问题,可以为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2.7 加强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防范污染事故意识的必要选择通过社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各种组织和手段,开展一些常识类、技能类、处置类的环境安全知识教育,提升防范全民环境安全意识,提升应变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亚才,王亚军,黄平.国内环境事件数据(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J].安全与环境学报.

  [2]彭冬芝,胡建勇.城市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2).

  [3]污染事故频发呼唤环保责任保险制度[Z].

  [4]危险化学品储运与安全管理[Z].

  [5]曾维华.中国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5(338).责任编辑:王青翠

文章标题: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huanjing/1395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