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律投稿中国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形态学比较

所属栏目:国际法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07 16:26 热度: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住宅建设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巨大的发展。然而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对现代风格的简单模仿,使得相同面貌的新建住宅散布各处,城市形象单调趋同,且与当地已有建筑没有任何关联。

  摘 要: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殖民城市集群住宅已经被今天的人们逐渐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命运。针对当前千城一面的中国建筑现状,通过对六个殖民城市的早期集群住宅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图形学分析,阐明不同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的形态、相互之间的区别、与传统住宅的关联,分析自然、社会及人文等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及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住宅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对现代城市住宅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政治与法律投稿,早期集群住宅,形态学,殖民城市

  Abstract:Nowadays Chinese early mass-housing of colonial citie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ave been gradually forgotten,even face the disappearance. Through morphology analysis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arly mass-housing in six cities,this article elucidated the type,the difference of them,as well as the association with traditional housing,and analyzed the effect of natural, social and humanities environment factors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ss-housing form, so as to reveal the inherent law of mass-hous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early mass-housing;morphology;colonial city

  1 研究背景

  从根本上来讲,这种危机与其说与建筑视觉形态相连,不如说与建筑本质相关,即建筑缺乏与特定场所相对应的不可替代、不可转换性。其成因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说:缺乏对房屋类型、系统以及设计的认知和实践。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殖民城市面临因贸易开放、现代西方文化强行侵入、城市人口激增而带来的土地价格上涨、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趋于瓦解等社会及家庭的格局变换,此时期大量出现的服务于广大市民阶层的中国城市早期集群住宅既满足了当时居住需求,又与经济、社会、文化及特定历史背景、当地气候环境、城市形态有着良好的对应,成为城市肌理构成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决定性的要素。目前,相比于高密度高层建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因其占地面积大而成为不经济和不适宜的类型。然而,通过对其产生及发展进行图形学分析,本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中国早期城市住房,而且在中国面临传统文化损失危机的当前,本研究或可从历史住宅形态案例中获得启发,揭示在某一时期使某些住宅形式占有主导地位的因素和内在规律,以期帮助设计者和决策者深入了解对应于特定场所的建筑的特性,探索未来住宅设计的正确方向,从形态学角度进一步推动有关住宅设计的实践工作,从而了解中国城市住宅将如何保持历史连续性的逐步稳定与发展。

  2 案例选择及研究

  青岛和天津位于中国北部地区,上海和武汉位于中国中东部,广州和香港位于华南,这六个城市不但在地理位置分布方面基本涵盖中国主要区域,在中国城市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都有一段被殖民的历史,并承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本研究在图形学框架下,结合当时社会及文化背景,对此六个城市在二十世纪早期的集群住宅进行分组研究,回顾其产生及发展过程,研究其肌理形态及建筑特点,以了解这些住宅如何与当地情况相适应并揭示其鲜明特征。

  2.1 上海早期集群住宅研究

  2.1.1 社会及历史背景

  上海1842年开放为贸易港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殖民城市。上海当时主要建筑形式为里弄式住宅,位于黄埔区的老式里弄住宅是二十世纪初的主要类型,是上海石库门住宅及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集群住宅之始。住宅最初用便宜的木板建造,后来为砖木结构;随着周边地区更多的人群涌入,上海人口增加、家庭规模变小、土地价格上升,因此价格更低、功能布局更为紧凑和便利的新型石库门住宅开始出现并大受欢迎。位于斯文里的石库门住宅是上海新型石库门住宅的典型实例。

  2.1.2 上海老式里弄住宅案例分析―兆福里

  兆福里位于黄埔区,建于1914年,占地4 300m2,平面接近方形,共由36幢二层砖木建筑排成三行两列组成。临街住宅一层用作商铺,二层用于居住。内部里巷系统由主巷和次巷组成,层级鲜明。主巷居中,南北向设置。较大的住宅位于次巷尽端并占据整个地块,此为上海老式石库门住宅的典型特征。兆福里住宅单元平面宽度为11.2-18.9m,进深在 14.8-19.2m之间,由前院、主体建筑、天井和辅助空间四部分组成,有前后两个入口。设于前院围墙的石框木门为正式入口。此种住宅中轴对称、尺度较大,主要适用于当时中国多代同堂的中等阶层家庭,但没有现代卫浴设施。

  2. 2 武汉早期集群住宅研究

  2. 2.1 社会及历史背景

  1861年汉口开放成为国际贸易港口,在背靠京汉铁路、面临长江的区域设立了租界区。租界区由外国人从中国政府手中租借后将其转租给商人进行开发,因此汉口租界区在设立之初就拥有统一规划。里分住宅是武汉早期集群住宅形式。汉口成为口岸城市后,里分住宅产生了变化和发展。早期里分住宅是当地工匠用中国传统方式建造的小型砖木结构房屋,材料简单、建造快速;后来二层的新式里分住宅建设蓬勃发展,这些住宅平面布局更为合理,内部空间宽敞,生活设施较为完备。   2.2.2 武汉里分案例分析―汉润里

  汉润里建于1917-1919年,占地9 122m2,总体建筑面积为8 612m2,约由35幢高质量砖木建筑以“背对背、面对面”的形式布列组成,是此地区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构建”的方式最早建造的、成熟的里分式住宅区。汉润里大多数住宅大门相错而设,建筑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并可增加厢房采光效果。主巷、次巷和辅巷构成交通动线系统,次巷和辅巷与主巷垂直,是武汉里分的典型特征。汉润里住宅单元尺度为8.55m×14.9m到12.7m×14.9m之间。住宅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砖砌隔墙、木构架屋顶、木质地板和木制楼梯。窗体多由设于内层的玻璃采光窗和外层木质百叶窗两部分组成,此种设计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以应对当地炎热的气候。

  2.3 天津早期集群住宅研究

  2.3.1 社会及历史背景

  1860年天津开放成为贸易口岸并设立租界区。在1910-1937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天津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急剧增大,取代北京成为中国第二大城市。1900-1920年间,介于老城区和法租界、日租界之间的南市区发展起来,中国开发商在此建造了最初的庭院式住宅以供权贵阶层、商人及铁路工人居住。1910年以后,沿新开河的河北新区成为市政府的基地并获得发展,中国房地产商在此构建住宅租卖给中国居民。天津早期集群住宅的第一次大规模发展就始自中国商人对河北新区和南市区的开发建造。

  2.3.2 天津新型里弄住宅案例分析――生生里

  生生里建于1937年,位于五大道英租界内,占地5 180m2,由大约23幢三层建筑组成。升升里建筑布局较为活泼,除中心地带的开放空间之外,此住宅区的里巷仅用于交通,不承担日常生活的功能。城市街道、主巷和次巷使生生升里空间序列良好、秩序井然。生生里大多数单元面宽为1.5个开间,平面尺度为7.5m×16.5m,单元基底为长方形。

  2. 4 青岛早期集群住宅研究

  2. 4.1 社会及历史背景

  青岛1897年被德国统治占领并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德国人将风景优美的南部海岸地带规划为欧洲人居住区,位于北部的大鲍岛区域为中国居民聚居和集贸区域,并建造了紧凑的两层院落式住宅:里院。从1902-1914年,随着更多人移居青岛,大量的里院住宅被不断建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2.4.2 大鲍岛里院案例分析

  大鲍岛包括25个由直角相交的道路限定而成的接近正方形的街区。街区长度约30~60m,长宽比为1:1~1:6。街道呈密集的棋盘网格状,可与地面高度变化相适应,又使街区结构紧凑。里院的规模尺度各有不同,形态变化多样,通常为方形或长方形。里院外墙完全沿地块边界设置以充分利用土地,一个里院内通常可容纳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住户。里院住宅通常为二到三层,底层一般直接开向城市街道以便用作商铺。里院内部少有里巷,大多数建筑直接与街道相连。

  2.5 广州多层竹筒屋研究

  2.5.1 社会及历史背景

  1759年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二十世纪初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变得拥挤不堪,土地应用压力极大。在当地经济及地理环境影响下,广州住宅呈现出颇具特色的加长式平面布局及梳状组织形式。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日益增加的居住需要,典型的竹筒屋由一层变为多层。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两层以上的竹筒屋成为广州主要的住宅形式。

  2.5.2 宝仁坊多层竹筒屋案例分析

  宝仁坊约由100幢建筑组成,可能建造于1900年之前。沿街建筑底层为商铺,上层用作居住。整个小区设有五个入口,开放性较强。空间布局状如梳齿,里巷随建筑有机生成,布局颇具功能性,一些不规则的步行小巷与小区内的建筑相连。住宅单元平面为狭长的长方形,主要为南北向设置,布局规划并不统一。为节约用地,以侧面相连、背部相靠的方式进行布局,密度高且不考虑日照,建筑形式各不相同。几乎所有建筑的狭窄正面均面向大街或里巷,以便于将临街底层空间用作商铺或作坊。建于二十世纪初的宝贤坊29号竹筒屋上下三层,每层两户,可容纳多个家庭。

  2.6 香港唐楼研究

  2.6.1 社会及历史背景

  香港岛在1842年被割让给英国。英国香港殖民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而吸纳了大量内陆移民,由此增加了对住宅的需求。为推动土地销售,政府推介“999年”土地租用政策,并将土地分割成小块以增加地块数量。投资房地产的中国商人开始建造唐楼并租售,多用作居住、仓库和商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3-4层的唐楼是香港是当时住宅的主要形式和典型建筑。

  2.6.2 西营盘唐楼案例分析

  西营盘设于1855-1861年,是香港当时重要的军事防御基地,东西长约 59m,南北长42m,构成形式近似方形,仅在街道转角处有些变化,此为西营盘的典型特征。此案例位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的斜坡上,外部边界由第二街及西边街组成;斜坡上的地块由处于不同高度的平台构建而成,地块沿道路方向切割成规整的长方形。此住宅区由两种类型的建筑构成,一种是典型的“背对背”式唐楼,一种是较宽的内向式模式。

  3 比较分析

  本文基于图形学比较分析,对以上案例所代表的早期集群住宅的相似性及对当地传统住宅形式的继承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共同特点,确定如何使住宅发展与特定历史时期相适应;同时,通过了解住宅与环境的相关性方面的不同点,探讨这些住宅如何与当地情况相适应,并力求揭示传统住宅和早期现代城市住宅的关系,以及住宅发展演变的类型化规则过程。

  3.1 城市肌理形态层面比较分析

  3.1.1 位置及边界(图1)

  上海、武汉和天津集群住宅的位置及边界通常具有不规则形状。住宅区通常有二至三面沿城市街道,其余边界则与周边住宅区相接。上海斯文里建设规模最为巨大,而天津或武汉的规模较小,一般不超过50幢楼,此种差异可能由于资金投入能力的不同。青岛里院和天津庭院式住宅位于规划方正的棋盘式街区内,住宅占据整个街区,形态方正、四面临街。或许因为青岛地形崎岖多山,青岛里院住宅规模比天津庭院式要小。由于广州和香港的土地被细化成狭长的地块以提供更多的商业店铺和增加城市街道,因此其集群住宅组织规模远小于其他地区,住宅与城市街道关系密切、更为开放。通常住宅区的两面或更多的面被城市街道所界定,城市街道氛围较浓。总之,这些住宅区的边界具有重要的相似特征。临街设置商铺、区域内部作为居住的想法呈现于几乎所有的集群住宅中,谋求商业利益可能是此种结构布局的主要动机。   3.1.2 里巷规划(图2)

  里巷确定了集群住宅基本的结构方式,并使建筑适应于不规则的地形。上海兆福里、武汉里分和天津租界新式里弄住宅由具有层级性的鱼骨式里巷网络系统所组成。尽管由于场地各异而使道路布局形式有所不同,但主巷通常位于区域的中心且贯穿整个区域,并通过两端的入口与城市街道系统相接;垂直于主巷的次巷服务于所有建筑物且比主巷狭窄,基本形成了“均匀分布的次巷系统”。 而武汉里分住宅则稍有不同,拥有“宽阔的次巷与狭窄的边巷”系统,意味着武汉的空间构成具有更为丰富多彩的特性。青岛里院和天津中国区庭院式住宅都具有与中国北方传统城镇类似的网格式街道布局特征,建筑布列于里巷两侧,空间分割成建筑、里巷及庭院空间。然而青岛里院则少有里巷,以普通的四合院为过渡,从公共街道可直通内部住宅;建筑沿城市街道布列,底层则直接开向街道。广州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因其狭长的地块及密布其中的里巷而独具特色。狭窄的里巷平行贯穿地块,既将城市主道与每栋建筑有机相连,又利于通风,使用效率高,功能性较强。与广州竹筒屋不同的是,1903年香港建筑条例要求在唐楼设置后巷。

  3.1.3 空间序列

  上海里弄住宅、武汉里分、天津租界新里弄通常以大门为入口,里巷组织具有层级性,其空间序列为:城市街道→主巷→次巷→建筑入口→庭院→房间;从最公共的主巷,到半公共的次巷,通过入口进到半私密的庭院,最后到最私密的内部空间,整个空间序列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有关身份、社区、安全等方面的区域认同感。青岛里院为庭院式住宅,人们可从城市街道由入口进入庭院。天津中国区庭院式住宅区四面没有围墙,可直接从城市街道进入与之相连的小巷,因此这两类住宅的空间序列为:城市街道→(小巷)→建筑入口→庭院→房间。广州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位于周边底层的所有商铺直接开向城市街道,住宅区内部房屋也可直接从里巷进入,因此里巷缺乏层级结构,其空间序列由城市街道→(小巷)→建筑入口→室内空间。

  3.1.4 建筑设置(图3)

  上海里弄、武汉里分、天津租界新里弄住宅的建筑设置特点几乎相同。矩形建筑单元侧面两两相连并成排密布,组织密度较高,并可通过修改单元类型而形成节奏。为充分利用土地,位于场地一侧或尾端的建筑单元通常在平面形式、开间数量、宽度及进深方面加以变化以与场地适应。一些建筑布局反映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早期石库门里弄通常将较大的建筑物建造在次巷末端,汉润里典型的里分住宅以“脸对脸、背靠背”的形式设置,大门相错而设。青岛里院和天津中国区庭院式住宅同属院落式,是将原来一家一院的居住形式改变成多家共享的庭院;住宅地块规整,建筑物外墙沿地块边界建造以充分利用土地;其中天津院落式住宅以方形复合空间为基础进行重复变化,而里院住宅则以矩形房屋为基本单元进行不同规模及形态组织的构成;除设有入口的一面,建筑物三面都可与邻近房屋相接,组织构成密度较高。广州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为窄长的矩形,其布局模式为沿城市街道或小巷进行建设,地块狭长。多层竹筒屋背靠背建造,建筑可在三面相连,肌理组织致密。唐楼也背靠背设置,但由于法定管制而设有狭窄的后巷。所有临街面都用于商业应用,局限的交通条件使其不可作为住宅的正面。

  3.2 建筑层面比较分析

  3.2.1 尺度

  通过(图4)比较可知,建筑尺度的演变具有一些共同点。第一,比之后期,早期住宅往往有更多的开间;第二,住宅进深和面宽缩小,如上海里弄、武汉里分以及天津院落式住宅,都比当地传统的四合院更小;而青岛里院住宅变大,则是为容纳更多的家庭、高有效利用土地;第三,为充分利用土地,房屋的建造更适于多户使用,共享楼梯与公共通道相连,尤其广州与香港的房子变得狭长而拥挤。

  3.2.2 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

  3.2.2.1 行模式平面布局(图5)

  上海早期石库门里弄和武汉里分住宅继承了传统江南院落住宅的空间规则,在空间布局方面有许多相似特征;首先,轴线鲜明、房间对称排列;其次,住宅拥有前后两个庭院,在后来的里分住宅中前部庭院变成小门厅;同时,房间门窗朝向内庭院,住宅由围墙围合并很少开窗,因此拥有传统民居普遍的内向封闭性特点。然而随着房屋宽度缩减,轴线重要性降低,后来的石库门里弄和里分住宅里的轴线完全消失。由此可得从传统的江南四合院到早期上海石库门里弄、再到后期石库门里弄和武汉里分的发展演变轨迹。但上海里弄和武汉里分住宅之间也有明显差异。首先,与武汉不同,上海早期石库门里弄多为五开间,这可能是因为武汉里分的开发晚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其次,这两种住宅后院的位置和形状很不相同;再次,随着进一步发展演变,除楼层增加、尺度变小为共同趋势之外,这两种住宅的发展出现分歧。为充分利用土地,后期的上海里弄住宅宽度减小,后院得自于减少厨房宽度,厨房上层为亭子间,尺度很小,房间高度较低,亭子间屋顶被用作阳台;后来的武汉里分则前院消失,但仍保留有基本的空间布局,没有亭子间。天津租界住宅与以上两种住宅具有基本相同的空间特征,然而其楼梯间的位置可使动线独立、减少相互干扰,显示出更现代的特性。在传统的四合院住宅中,更多的私密房间沿纵向分布于后部区域,而城市早期集群住宅中的私密房间多设置于上部楼层,这或许表明了从场地相关模式到集群建筑的转移。

  总之,这种具有行模式的建筑可在两侧与邻近建筑相接,因此它们可聚集成行以节省空间。在人口稠密而土地有限的长江流域,行模式是一个合适的住房开发模式,可满足当时的成本要求以及迫切的住房需求。

  3.2.2.2 长方形模式平面布局(图6)

  天津中国区庭院式住宅和青岛里院以封闭的矩形空间格局和内向的庭院为特点,与传统北方四合院住宅的空间布局相似。然而与传统住宅不同的是,住宅基本上是多户围绕一个共同庭院的布局,房间在广度和深度上没有明显差异,无论方位朝向,所有房间地位平等,并非象传统的房子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由于房间沿庭院或公共走廊周边成排设置,因此可便于不同的家庭购买或租用不同数量的房间进行居住;服务空间如厨房和浴室等设于庭院内以供所有家庭共用。这两种早期城市集群住宅中的楼层较多、垂直发展,私密房间位于上部楼层。由于城市背景不同,青岛里院建设规模更大,底层房间直接开向城市街道,以作为商业空间用于出租。   3.2.2.3 加长模式平面布局(图7)

  与传统的竹筒屋相似,广州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都有细长的平面布局,进深较大、宽度较小、形体高窄,垂直性和经济性强,临街面更多;主入口与客厅相连,厨房通常设在后部,走廊狭窄,利于通风。但两者之间仍有差别。首先,唐楼除厨房和洗手间分别设于房子后部之外,房间通常没有明确的划分,使用灵活;而多层竹筒屋中有布局灵活的天井;其次,大多数竹筒屋底层用于居住,而唐楼地面一层用作店铺或作坊。另外,尽管早期唐楼结构与传统竹筒屋类似,但受当地条件及香港法规影响,唐楼的基本尺度和楼层数量较为适宜;而广州由于缺乏严格的规定,房屋深度大,房间自然光线少,并具有很大的火灾隐患。

  3.2.3 入口和动线(图8、图9)

  受传统江南庭院住宅影响,上海里弄、武汉里分和天津租界新型里弄的入口特点基本相同。它们都拥有前后两个入口,前院入口尺度较大、造型鲜明生动;后部入口与次巷相连,促进了邻里交往。在动线区域方面,楼梯位于住宅中部,既缩短了动线,又节省了空间,同时创造了连接上下楼层的连续空间,后院可为楼梯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而天津租界新里弄的楼梯及走廊独立设置在房屋一侧,可减少对其他空间的干扰;另外,当房间被单独出租时,独立的楼梯和走廊可用作公共通道而不影响各自空间,从而使住宅的应用更为灵活。

  天津中国区庭院式住宅和青岛里院的入口及动线与传统的北方院落式住宅享有共同的特点。首先,住宅通常拥有一个入口;其次,庭院是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区域;另外,这两种新型集群住宅保存了一些传统四合院固有的元素,如狭窄的入口与大尺寸的内部庭院创建的空间序列,围合式布局为人们提供的亲密感。然而,不同于传统住宅对入口方位的讲究,青岛里院和天津中国区庭院式住宅的入口位置较为多变,并且楼梯开放设置在庭院内,公共走廊为上层空间共享的交通动线,不利于对居住隐私的保护。

  广州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在动线和入口方面与传统竹筒屋相似。多层竹筒屋通常有一个入口,楼梯沿隔墙而设,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可满足三层住户使用;由于住宅平面狭长,楼梯通常为单跑,从街上直通所有楼层,同时创造了跨越楼层的连续空间。住宅内部有长长的走廊连接不同的房间,狭长的走廊既利于房间通风,又便于将对侧空间划分成更多的小房间以供居住。依据香港立法规定,唐楼后院和小巷有通达地面一层的附加入口;单段楼梯从底层开始,向上延伸到一定的位置后成为一个双跑楼梯以服务于更多楼层。根据香港卫生法规要求,1935年以后建成的楼梯必须设有开口以便于自然采光和通风。

  3.2.4 庭院(天井)

  3.2.4.1 前后庭院

  与传统江南民居相同,上海里弄、武汉里分和天津租界新里弄都有前后庭院。前院多为方形,既与入口相连,又为大部分房间提供采光和通风,同时可用作家庭起居的开放空间,并避免外界对客厅的干扰,空间位置非常重要。江南传统庭院住宅的主要特征被保存在上海早期里弄和武汉里分住宅之中。后院是辅助区域和主体建筑区域之间的过渡空间。由于是为住宅提供光线和通风的服务性庭院,因此边界都尽可能开有多个窗口。与传统江南民居相似,上海里弄住宅的后院为线性形状;武汉里分和天津新式里弄住宅的后院为长方形,大小与前院基本相同。受当地气候及经济环境影响,这些庭院与传统江南民居也有所不同。第一,上海里弄住宅后院最初呈狭长带状,将生活房间和辅助用房严格区分;武汉里分的后院基本呈方形;后来为适应较小的地块,上海里弄的后院得自于厨房宽度的减少,呈纵向并直接与后面入口相连;武汉里分住宅则将厢房与客厅之间的前院变成更小的门廊,而用现代走廊取代了后院。随着发展演变,前院边界与室内空间互动较少,院墙高度逐渐降低;在天津新型里弄,人们在次巷行走时即可看到整个院落。

  3.2.4.2 中心庭院

  天津中国区庭院和青岛里院这两种住宅的庭院与北方传统四合院享有共同的因素,但尺度较小。内向式布局使庭院成为公众交通、交流、提供日照和通风的重要空间,庭院亲密的性质既有利于安全,又可提供一个花木繁茂的优美环境;尤其在中国北方,阳光充足的庭院尤为宝贵。庭院呈南北向矩形,其尺度和比例可允许足够的阳光进入庭院和房间。除了主入口一侧,庭院的边界基本相同。青岛里院和天津院落式住宅有位于上层的公共走廊,因此这些庭院的边界比传统四合院更为生动。

  3.2.4.3 灵活分布的天井和后院

  广州多层竹筒屋的天井与传统竹筒屋天井的位置具有相似性。为分散烹饪的烟雾和气味,传统竹筒屋天井设在后部靠近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广州夏季酷热,房屋首重通风和遮阴,因此多层竹筒屋狭长幽深,天井设在住宅中部,位置灵活、尺度很小,其高度和尺度创造了“烟囱”效果,从而为房间提供更多的通风和阴凉。封闭的采光天井四边设有很多窗户,不但为临近的房间提供通风,其轻快的节奏也丰富了多层竹筒屋的空间形象。香港唐楼后院通过平面深凹调整形成,为矩形,其边界除了由后门高墙组成外,另一个边界临近厨房,为划分室内外空间的墙体,因此与采光通风无关;天井有时会成为店铺的存储空间或底楼作坊。

  4 结论

  通过从图形学角度研究及分析中国二十世纪初不同殖民城市典型的早期集群住宅,可知在由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快速发展环境下,中国城市早期集群住宅的产生及发展不是直接取自西方住宅理论,而是脱胎于传统住宅、并随城市环境及人文地理条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过程,因此可被看作当地传统模式的延伸。本研究揭示出从中国传统住宅原型到现代住宅模式发展演变的连续性过程、模式特征及内在规律。

  4.1 发展演变的连续性过程及模式特征

  通过建立形态化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受西方文化影响程度,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及结构模式、城市人口、生活模式、殖民政策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城市肌理形态和住宅设计呈现不同的模式特征。   4.1.1 保留传统江南庭院要素的行列式城市肌理形态特征

  观察上海、武汉、天津租界早期城市集群住宅,可发现其呈现出从传统江南庭院住宅转化而来的行列模式特色。上海和武汉同属长江流域,气候几乎相同,住宅呈行列式布设,里巷两侧的高墙表达了一种常见于江南城镇的“线性通道”空间模式。尤其武汉里分住宅保持了更多的传统风格和习俗。天津租界新型里弄住宅类似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可归因于西方列强在租界的影响。

  4.1.2 脱胎于北方传统庭院的方形模式特征

  虽然青岛里院尺度远大于天津的方形庭院式住宅,但二者肌理形态及空间布局体现出脱胎于传统北方四合院的方形模式特征。方形宅院变得更加紧凑以满足新的要求,青岛里院具有更加商业化的功能特性。青岛和天津邻近,气候类似,这可能是这两种住宅相似的背后原因。另外,天津的庭院式住宅和青岛里院都是由中国开发商为满足中国人居住要求而设计建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居住观念。

  4.1.3 从传统的竹筒屋发展而来的梳状模式特征

  广州与香港两地相距不远且气候几乎相同,香港拥有大量来自广州的移民,因此广州传统竹筒屋对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产生有鲜明的影响。广州多层竹筒屋和香港唐楼均建于拥挤的狭长地块上,窄长的里巷有助于增强通风效果,不断连接的住宅创建了致密的梳状组织肌理,紧张的土地应用是形成此种模式的主要因素。香港当地的建筑条例使唐楼呈现出自身特殊的特点。

  4.2 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和规则

  以上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的发展演变充分遵从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变化促使了这种新型集群住宅的出现。这些住宅遵循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和规则,具有一致的、宏观的典型建筑空间特征。

  4.2.1 适应社会发展,减小建筑尺度

  与传统住宅相比,集群住宅的尺度减小,进深降低,传承于传统住宅的中轴逐渐消失。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规则不适用于没有中轴的传统竹筒屋。

  4.2.2 适应经济发展,高效利用土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层数增加、建筑密度提高,土地得到高效利用。简单合理的建筑单元遵循批量生产的原则紧排密布,使建设规模得以扩大,建造效率增强。沿主要街道的建筑通常用作商店以增加商业用地,同时也有利于市民的日常生活。

  4.2.3 适应当地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

  北方的庭院可为住户提供足够的日照,南方集群住宅的天井必不可少;因此,虽然结构肌理密度高,从传统住宅继承而来的庭院保证了早期城市集群住宅的照明和通风,使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2.4 保留传统空间要素,传承居住文化

  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可增加或减少个体单元的尺度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但相关空间要素得以保留并成为建筑文化符号的象征。庭院是社交、做家务、儿童游戏的公共场所,利于居民之间的交往互动;无窗的围墙为居住在这样密集住宅中的居民创造了安静的居住环境。里巷尺度亲切并且远离汽车,多作为非正式谈话和活动的愉快空间。

  4.3 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图形学框架内,不但对重要的殖民城市早期城市集群住宅进行了清晰的形态发展研究,而且阐明了其起源、应用和发展,并揭示出与传统住宅在类型发展过程中的关联。同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不同城市的早期集群住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从其形式和特色中揭示社会、种族、文化、经济、技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对住房形式产生及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阐明住宅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面临住房需求日益加剧的中国许多大城市而言,本研究不但可对住房建设决策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启发和指导,而且对中国其他城市也具参考意义。另外,借助于系统的图形学框架,可进行更多关于中国住房及城市形态的研究,从而为中国构建和谐的城市形态、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苏州旧住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 毛佳梁.上海传统民居[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上海市房产管理局.上海里弄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 青岛历史建筑编委会.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6] 高仲林.天津近代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7] 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 李百浩,孙震.汉口里分研究之一:汉润里[J].华中建筑,2008,(1):161-164.

  [9] Ingham,M.香港:一种文化与文学的历史 [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7.

  [10] 曹炜.开埠后的上海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文章标题:政治与法律投稿中国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形态学比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guojifa/2169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