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

所属栏目:基础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9-05 14:39 热度: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内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频率、施工规模不断加大,由此不仅大幅增加了项目的施工难度,同时也对桩基施工的技术方法、质量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方法
  长期以来,在国内多工业、民用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均采用了由桩顶、桩体的承台组建而成的桩基础结构,而对于一些座落于软土地基上的重型建筑,桩基础的应用大幅增加了建筑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有效避免了不均匀沉降的产生。从构筑物的受力情况来看,可将桩基大致分为摩擦桩、端承桩两种,而若是以施工工艺作为区分,也可将其划分为灌注桩、预制桩。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作为整个构筑物的支撑系统、根本所在,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及质量对于整个构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以下,本文分别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桩基施工中的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两种常用桩基
  目前,我国多数工业、民用建筑的桩基础施工,通常会选择两种桩体结构,即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前者主要是在具备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内部,利用离心技术直接进行加工处理,具体的形状、规格、强度等标准则需要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需求来订制,而桩基的施工通常是以机械打入的方式进行,有着很好的强度与耐久度,国内较为常用的有实心桩、管桩;后者主要是在项目的施工场地以内先行钻设桩孔,再将钢制骨架插入孔内,最后从中填、灌混凝土材料,根据成孔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将其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等。
  二.应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应用,主要作用于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在实际进行施工时,成孔的下钻开设、钢筋骨架的下方、混凝土的浇筑均是在施工地基的干土层以内完成,由于不受地下水位影响,此种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无需采取泥浆护壁处理,施工工艺较为简便。
  (二)套管成孔灌注桩:
  目前,对于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国内项目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套管成孔灌注桩,其主要是在正式进行桩基础的施工前,预先制作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的钢管,再利用打桩机械将其置入地基土体中,随后将钢筋骨架下放于安置好的钢管内部,同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最后将带有桩靴的钢管拔出。根据钢管沉入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将其分为锤击沉管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锤击沉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技术与套管成孔灌注桩大致相同,但在下桩工艺上有着明显差别,主要是以机械锤入的方式进行具体施工;而振动沉管灌注桩的施工,首先需要合拢活瓣桩靴,再进行钢管桩的下放、调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最后在钢管内部置入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并拔出桩管。
  (三)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在工业、民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倘若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进行桩基础施工,首先需要利用有关钻孔机械,在施工地基的上方开设桩孔,当钻入深度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后,利用清水、鼓吹机进行清理,再将预制好的钢筋骨架下放于成孔内,最后将配制好的混凝土灌注至桩孔内部。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成孔的开设出现塌方现象,在实际下钻的过程中应在孔内注入具备一定密度的泥浆材料加以保护,以加大孔内壁的水压、提高其的整体性、稳定性,而对于一些粉质粘土、粘土特性的施工地基,开孔下钻的过程中只需要注入清水加以保护。在实际进行泥浆护壁的施工时,一旦发生护筒冒水,就应立即采取加固处理措施,针对筒内表面,利用粘性土体加以填实,而当护筒内的水位急剧下降、排出的泥浆存有气泡时,可基本确定钻孔内壁出现塌方,此时应进一步加大泥浆材料的密度。
  三.应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施工桩的预制生产:
  对于应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项目施工,桩体的生产质量、规格、强度对于整个桩基础的施工有着直接影响。对此,在实际生产、制作钢筋混凝土桩时,首先需要保证生产空间的地面保持水平状态,同时在作业面的有效范围以内增设排水设施,从而为桩体的制作、浇筑、养护创造良好的场地环境。由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需要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打压,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能保证钢筋网与主筋的有效连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以此传递、承受打桩时的压力、冲击力。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通常是将桩体的顶部为起始端,以连续作业的方式浇筑至桩尖。值得注意的是,预制桩的生产、制作应尽量保证其外表面的密实、平整,倘若桩体存有掉角、麻面、蜂窝,则需要将这些质量病害的规模、面积控制在桩体面积的千分之五以内,而对于桩尖、桩定区域,则严禁存有缺陷。
  (二)预制桩的进场、使用: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转移、吊装、搬运、堆放时,应事先保证桩体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的70%以上。针对预制桩的起吊,应根据桩体的实际长度来确定吊点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与单个吊点相应的桩体长度在15m以内,而长度15m到25m左右的预制桩则需要设定两个吊点,对于长度超过25m的预制桩应选用三个以上的吊点。在转移、运输预制桩时,应事先审查、检验桩产品的规格、强度、质量,待确认其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转移至施工现场,倘若运输距离较短,在桩体的下方布置滚筒即可,而对于长距离运输,应利用平板拖车进行运输并在桩体的底部增设支座。对于施工场地内的预制桩堆放,不仅需要保证地面的密实、平整,同时还需在其下方布置垫木,堆放层数一般设定在四层以内。
  (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根据施工场地、设计要求的不同,可分别以打桩、压桩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在进行打桩施工时,前期的桩锤高度不宜过大,以免出现偏离、断裂等现象,桩锤的落距设定在0.5m到0.8m左右即可。当桩尖固定、桩体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可根据设计要求、适当加大桩锤落距。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打桩的过程中存有偏移、扭转现象,则需要利用撬棍加以处理、纠正。如果打桩急剧下降,应立即停止落锤冲击、拔出预制桩,组织有关人员重新审查、验证地基条件。一旦桩体出现损坏、破裂,应立即采取加固处理,选用钢箍材料,以加紧、焊接的方式加以处理。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位于大型城市、人口密集区域以内的建筑项目,为减少桩基础施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振动干扰,可选择以压桩的方式进行预制桩的施工,其主要是采用了静力压桩机,对于垂直桩体、软土地基的下桩操作尤为适用。
  结束语:
  桩基础是整个建筑物的根本,直接关系到上部建筑的稳定。由于桩基工程的隐蔽性,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不得偷工减料或者不遵守技术规程,只有将桩基施工技术做到位,才能为整个工业或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庆,刘明涛.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2]李捷伟.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及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3]赖飞明.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05).[4]黄东明.试论预应力管桩建筑桩基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7).[5]霍利群.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方法与工程实践[J].甘肃科技纵横,2007,(03).

文章标题: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chu/1319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