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人才成长与空间迁移规律研究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9-07 09:55 热度:

   论文主要以文化创意人才成长理论为切入点,根据京津冀产业集聚与人才流动的现状,找出省内文化创意人才集聚与空间迁移的规律,为今后河北省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引入、培养、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今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更新提供充足的动力。

文化创意人才成长与空间迁移规律研究

  1引言

  当前,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创意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产业发展的动力由原来的技术资源转为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企业的转型发展不断需要企业对人才加大投入,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使得高校、企业成为人才资源产生的动力和源泉,培养的创意人才进入创意产业领域,不断推动创意人才规模发展壮大。

  2文化创意人才的成长机理分析

  作为企业关键资源的人才其成长的过程是复杂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多变的,其发展规律是由不同层次、类别的规律组成的复杂系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成长机理主要是在人才成长理论体系的支撑下运转,通过引导人力资源进入文化创意产业进而在数量上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并通过培育人才资源获取产业技能进而在质量上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的培养和不断迁移是通过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组织来实现的。产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政策密切相关。通过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人力需求,企业运转满足岗位需求和高校培养提供的数量需求,保证了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形成与深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人才与集聚地、企业和人际关系之间。一方面,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创意经济较为发达的纽约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占到总就业人数的13%左右,甚至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分别高达18%和19%。当前,河北省共有各层次高校158所,201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38.8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0.22万人,加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0.82万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1万,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队伍不断壮大,多数高校已经设立关于创意产业的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各高校依据自身的学术科研优势,成立了不同的文化创意研究中心。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河北省与发达城市相比总体数量上还是相对偏少,在层次和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人才资源素质的提高须从集聚地共享环境中寻求,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习惯于从企业内部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利用的模式。文化创意人才的成长依赖于发达的城市环境具备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活动空间和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也是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所表现出的共性,即发达城市独特的历史、经济和教育环境更容易促进创意人才的成长,也更容易促进产业的集聚。河北省创意人才大多集中于省会石家庄和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城市,如保定、廊坊、邯郸、张家口等地,这些地方依靠自身厚重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沃土。

  3河北省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态势分析

  3.1产业集聚加速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加速企业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也是人才良性循环的结果,人才的良性迁移积极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获得优良的人力资产;反之,创意产业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了人才向聚集地的迁移和汇聚,以此形成了强大的创作动力,企业才能获得发展。人才流动、关系固化、价值认同推动了创意人才对集聚地的本地化根植,较低的迁移风险和情感关系的流入,引发人才流向集聚地的行为,经过不断强化和固化,实现由“集”到“聚”的转换。人才流动的因素主要受产业、区域、企业等因素的影响。第一,随着城市创意经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资源新的组合促使传统产业开始逐渐向创意产业渗透、融合,科技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重新配置,帮助集聚地原有创意产业链向纵向拓展以及横向节点加粗。其中,河北省文创产业管理人才流动性较大,且基本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文创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创意设计人才普遍都有不同的岗位工作经历,初次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比例仅为25%,2/5的人员拥有2~3次的不同岗位履历。行业辅助人员为年轻的一类人员,其中80%以上人员从事该领域工作年限不足3年。第二,区域空间的经济差异是导致创意人才空间流动与集聚的外在动力,而内在动因是个人收益的差异和价值的获得。近年来,由京津冀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通过资源优势,区域内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才流动加强了环渤海人才的交流,调动了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由于人力资本与文化产业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京津冀地区资源优势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人才结构和布局分布不够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体制的发展,最终区域内的人力资源迅速集聚到经济发达和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北京周围。而河北省由于在待遇、发展前景及生活环境上都与京津两地存在较大的差距,优秀人才逐步进入收益较高、发展好的企业,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必须继续加强河北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河北省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第三,由于文化创意企业在行业内都会存在很多具有竞争关系的同质企业,因此,人才在企业间的流动性较强,从而使人才队伍保持循环最优化。虽然人才的流动主要是在企业因素的刺激下自我或被动完成的,但是人才在企业之间的流转使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不断优化配置。创意人才流动的内部动力包括人才声誉的提升、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能力的扩展。由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创意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创意人员流动的频率、数量集中于北京地区,而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许多企业的发展还是受制于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端文化创意人才流失严重。

  3.2政策制定助力人才引入

  针对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先后出台了多项文化人才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同时,在人才引进、落户、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为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创造融洽的环境氛围。根据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30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74项,并推出燕赵文化英才工程等专项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意人员自主创业。因此,如何加快城市创意经济发展,如何培养、培训和吸引人才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对于河北来说,合理、宽松的政策支持和发达、便捷的城市生活环境才是吸引人才落户和提城市升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以高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为辅加快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鼓励一线城市特别是京津沪高层次创意人才通过咨询、讲座、讲学或项目合作、定期服务等方式向本区域柔性流动。

  3.3企业需求促进人才成长

  创意企业采用物质激励、集体学习和与同行互动交流等手段,提升人才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创造与获取能力。只有创意行业快速发展,才能满足人才创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实现人才的自我成长,最终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不同行业背景、专业领域的创意人才通过频繁互动、共同学习、交流协作获得各种信息,形成日渐发达、成熟且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不仅推动人才获得创新能力,而且加快了文化信息流动速度,使企业获得经济价值。企业成员间、企业间形成的网络化结构有助于加速推进集聚效应在系统内的传播与扩散,而以团队为基础的生产合作方式也使人才的集体学习和成长效应得以有效实现。为了促进创意企业的发展,应搭建人才交流的平台。河北省先后举办河北省大学生环境设计专业大赛、京津冀设计类毕业设计联展、河北省红色旅游主题创意设计竞赛、河北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设计交流平台,为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职业发展的空间,满足了创意人才自我价值实现的意愿。

  4河北省文化创意人才的空间迁移规律

  4.1优势资源依赖规律

  河北省优良的营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人才储备为创意经济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基础,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个,国家级历史名城5个,省级文保单位23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而创意产业人才集中于文化资源丰富、科技力量突出的城市是世界创意人才分布的共同特征。对河北而言,省会石家庄和保定、唐山、廊坊等环京津城市,因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更易于吸引创意人才前往集聚,生活成本、城市环境、历史人文、区域传统等因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是否成为创意人才集聚产生的自发地。河北省积极构建“两区四带”发展格局,注重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区、冀中南文化产业转型引领区,突出长城、沿海、大运河、太行山等文化,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意产品。由于具备了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和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创意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集聚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4.2文教区空间极化规律

  创意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学科研单位的培育,人才集聚地分布于文教区周围也是世界其他城市表现出的特征。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市近百家挂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有38%分布于文教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凭借强大的知识科技创新实力和专业人才以及先进的专业设备,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创意人才的成长、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成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当前,仅石家庄市建成的5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天山海世界文旅城文创园区、博深文化创意产业园、智行创意公社、小巢文化创意园、石煤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与形成与省内高校如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政法学院、石家庄学院等形成文化艺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

  4.3产业园区政策引导规律

  创新与创意的主体必须依靠人来完成,而人作为企业生存的关键性因素,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成为人力资源流向的聚集地,并形成企业发展的优良资产。截至2018年,河北省分别建成创意产业园区18个,分布于环京津地区,如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廊坊、唐山、沧州、邯郸等地,集中于服装、文化创意、工艺玻璃等行业。根据河北创意人才极易流出的问题,产业园区通过政策的出台来留住创意型人才,营造创意氛围,为创意型人才提供生活保障,保护创意知识产权,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减免税收等,并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创意实践能力,其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政府留住创意型人才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袁新敏.CAS视角下创意人才空间集聚行为与效应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7.

  【2】段虹霞.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3.

  【3】孔德议,张向前,林剑.创意人才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06):123-127.

  《文化创意人才成长与空间迁移规律研究》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作者:赵会宾 张立

文章标题:文化创意人才成长与空间迁移规律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4374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