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走向“融合”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19 11:06 热度:

  摘要:生态、文脉、功能和景观是滨水区整治和更新的重要线索,本文以汾江河(佛山水道)沿线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水质治理、生态恢复”、“功能调整,有机更新”、“历史保护,文脉延续”、“绿地建设,景观营造”等规划对策,将目前边缘化的汾江河重新塑造为生态环境优良、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区。
  关键词:滨水区,整治,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
  汾江河又称佛山水道,位于佛山城市中心区的核心区域,西起沙口水闸,东至沙尾桥,全线25.6公里。汾江河历史悠久,是佛山古代内河航运的主动脉,也是佛山城市文明的发祥地,沿线名胜古迹、人文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佛山的“母亲河”。随着佛山经济的发展,昔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的纳污河流。汾江河的整治和沿线用地的再开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1、 背景——“边缘化”的汾江河
  随着汾江河生态、环境、景观的恶化,城市的发展形态从面向河流转变为背向河流发展,汾江河沿线地区无论从城市功能还是城市形象都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其现状主要矛盾包括:一、行政区界的分割,汾江河是市(广州市和佛山市)、区(禅城区和南海区)及街镇的天然分界线,各区各镇的行政界线将佛山水道机械隔离,未从一个有机的整体考虑汾江河的功能和作用;二、用地功能的单一和用地权属复杂,汾江河沿线用地以三类工业用地为主,功能结构单一,现有用地混杂,多被厂方、仓库、村屋所占用,权属单位对沿线用地分割很严重;三、水质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汾江河目前是佛山市区北部及南海罗村、桂城工业区工业、生活污水的主要排出口,同时沿线有众多污染严重的工厂、煤场和沙场,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排入、致使汾江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部分流域水质为劣五类,沿岸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四、现有交通的阻隔和公共空间的缺乏:汾江河滨水区域的可达性很差,现状交通系统不能与周边环境连接成网络,汾江河两岸的联系
  不紧密,可通行的交通性桥梁间距多在2km至5km之间,此外滨水区严重缺乏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
  2、对策——从“边缘”走向“融合”
  如何通过规划到达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保育自然、传承文化、塑造景观实现汾江河沿线地区城市功能、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社会的再生和蜕变,使汾江河从“边缘”走向“融合”是本次规划的关键问题。
  2.1水质治理、生态恢复
  通过水质治理,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涵养流域范围内的动物链和植物群落,并与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优化滨水区的生态环境。
  2.1.1水质治理
  对汾江河水质的治理,恢复和保护河道的自然生态价值是滨水区复兴的前提和基础。规划对策包括(1)截污:规划依据截污规划对汾江河进行系统截污,包括设置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铺设污水输送管线。(2)污染企业治理或拆迁:根据水环境的要求,规划明确限期治理企业和限期拆迁企业,减少污染源,从根本上保护水体。(3)疏浚河道:规划要求定期疏浚河道,清理河床底泥,打捞水面垃圾。清除自身污染源,并保证河水流畅。(4)引水工程:充分利用沙口水闸定期引水,保证汾江河的水流速度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5)植物降污:规划要求选用能降解污水的植物作为沿水景观的植物配置。
  2.1.2生态驳岸
  规划采用了以下三种坡岸形式:一、自然与人工护坡互补:对现状驳岸进行改造,增加亲水性、生态性,主要措施有在原有的垂直驳岸内侧增加可种植的滩涂、人工生态浮岛或可供人行走的临时步道,软化硬质堤岸,覆盖绿色草皮,增加乔木种植;二、多级生态堤岸:新建堤岸断面处理鼓励采用多层台阶式的生态堤岸,将河岸区分为三层台阶,低层台阶按常年水位设计,中层台阶按每年汛期水位设计,高层台阶则作为50年一遇的防洪大堤。各层台阶应利用各种条件手段进行竖向联系,使其成为一个立体的景观系统;三、生态坡堤:在重要的水口生态节点处,设置坡度自然舒缓生态坡堤,形成大面积滩涂,从而保持水陆生态结构以及丰富的生物群落。
  2.1.3湿地恢复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规划保留了河心岛自然生态湿地,同时在两水交汇、河道分岔处和河涌入口处等重要的水口生态节点规划了8处人工湿地公园。
  2.2功能调整,有机更新
  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出发,以达到滨水空间“重构”、“共享”为目标,整合并优化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功能,使汾江河两岸从“相背”到“融合”,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滨水区。
  2.2.1用地布局一体化:
  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出发,考虑城市用地的延续性,汾江河形成了“一带三心五区”的布局形态,沿河控制15-300米不等的滨水休闲公园,结合城市中心区控制了3个核心节点,同时沿江二线发展五个功能片区。此外,从整体考虑滨水区的公共开放用地(一线用地)和可开发用地(二线用地)的关系。强调多种公共服务设施沿滨河休闲公园等开敞空间展开,以滨水一线低强度的公共开发,带动二线地区及城区腹地的中高强度的开发,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带来不可估量的外部经济效益。
  2.2.2滨水空间的共享性和可达性:
  规划建设多种开敞或半开敞空间,沿滨江岸线控制15-300米不等的绿地,设置置城市滨水公园,沿河涌、城市干道、高压走廊向城市腹地延伸形成多条绿化景观廊道。通过各类各层次公园、绿地、广场互相呼应,形成开放、共享的城市滨水空间。同时,通过合理增加道路线网的密度及面积率,增加汾江河跨河桥梁,加强滨江的可达性和两岸的联系性。
  2.2.3用地功能的复合性:
  规划强调沿线土地的混用性,有意识的将商业、文化、居住、旅游、体育和娱乐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形成以公共性为主导的复合型功能区域,避免和减少土地使用的低谷,增加滨水区的吸引力。
  2.3历史保护,文脉延续
  历史和文化是一条河流重塑魅力的关键所在,汾江河是佛山市旧城区集中发展的起源地带,拥有丰富的滨河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沉淀城市文化、延续城市记忆,丰富城市内涵,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河流。
  如何对规划区内的各种历史文化要素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使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实现使用功能的“再循环”,自身价值的“再体现”是本次规划的又一重点。现场调研揭示规划区内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要素:现存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或场所(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未达到文物古迹的标准)、近现代优秀产业类建筑构筑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即消失的历史文化场所和建筑)保护。规划中分别对这三种要素的保护措施做了不同的考虑研究。
  2.3.1现存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本次规划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区的保护及利用,例如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华英中学旧址等均应参照《佛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中的相关内容执行。
  2.3.2产业类建筑保护
  综合考虑并界定现状工业遗迹,分层次、分类型改造再利用,例如市公路局车船厂、扶西码头,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予以改造利用。一是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特征和主要结构,内部改造后按新功能使用;二是重要地标建筑物和环境形态要素进行保护,用地功能进行调整。
  2.3.3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的保护
  对于汾流古渡、正埠码头、忠义乡牌坊、桃李园等原有城市公共空间、历史遗迹和公共建筑应结合佛山水道的改造积极恢复和重建,规划可通过立碑、挂牌等进行标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恢复部分遗迹及原有功能,同时沿河开展传统节庆活动和日常民间活动。
  2.4绿地建设,景观营造
  滨水区是最能反映城市形象和景观的门户和窗口,也是最能体现“水、城、绿”有机融合的城市特色景观。重塑佛山水道沿线的环境和景观对改善佛山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规划通过一河两岸的建设,构筑城市重要的绿色开敞空间和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优化城市形象和活力,使汾江河成为展现佛山历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城市窗口,提升城市的景观和面貌。
  2.4.1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状绿地生态结构体系:
  该结构强调保护景观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开放性与共享性,沿江控制纵深为15-300米不等的滨水休闲公园,以公园的布局形式将汾江河沿岸的生态、文化、经济、景观及防洪工程有机联系成一个核心整体,承担着城市供绿、展现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风貌、提供高尚文化休闲和体育运动场地等多种城市功能;使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备,布局造景更加多样化。同时规划通过罗村涌、南北大涌、佛山涌、东涌(谢边涌)、千灯湖、花地涌等六条主要天然河涌或人工湖泊形成六条纵深型蓝绿色景观廊道,通过蓝绿廊道将滨江公园向城市内部纵向延伸,并联系沿江地区与城市腹地不同的功能组团,使公众能最大限度的享受河流景观带来的美感;同时强调依靠水网建设滨水开放空间、公园和林荫道,从公共道路和亲水平台看到水道的风景。把水网景观置于社区的肌理中,并使之成为规划区整体景观的联系廊道。,并规划了18个景观节点。根据其功能分为城市中心节点、水口生态节点、门户景观节点、河道景观节点四类。通过滨水公园、景观廊道、景观节点等维护佛山水道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
  2.4.2空间形态与城市肌理整合,营造独特的城市滨水景观:
  梳理滨水区与城市内部空间的关系,梳理两岸的对应关系,根据沿岸特点将汾江河沿线划分为五个不同景观主体的各具特色的河段。
  表1各区段景观风貌保护要求一览表
  1.jpg
  
  2.5刚性和弹性相结合、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控规层次
  规划强调刚性控制、弹性控制和引导性控制三条线索相结合,对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城市蓝线等涉及公共利益的主要内容采用刚性控制的原则,保证滨水的空间环境和景观质量;在明确滨水区用地原则的前提下,对具体的用地布局和形态以及地块的用地功能部分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使滨水区土地使用更加灵活;针对城市形象、沿岸景观,通过识别最重要的控制要素,编制城市设计指引,制定引导性法则。
  3、实践——综合整治后的汾江河
  汾江河在近一年的整治过程中,通过水质和环境治理、开放空间系统联系、功能和形象的改善和提升,汾江河两岸的地区开始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汾江河正在从单调的城市背面走向亮丽的城市正面,未来的汾江河将成为一条“绿色之河、文化之河、活力之河、魅力之河”。沿岸地区将是生态环境优良、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区。
  【注释】
  《汾江河沿线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设计人为:何继红、张智敏、潘建超、邓英平等。
  本项目获得2009年广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文章标题:从“边缘”走向“融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53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