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的水文化研究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9 16:01 热度:

  摘要:水的物理性质可以折射出自恋、道德、净化、母性、财富等精神文化意义。雨水、水井、水流分别是三种水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乡土建筑中的建筑构造以及居住形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产生一定形式的建筑水文化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乡土建筑;水文化;雨水;水井;流水
  
   
  水是乡土建筑的立基之本,是在房屋营建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古人缺乏足够的技术手段对水进行输送和净化,因此许多村落和城镇的最初形成都与如何合理利用水结合在一起。传统村落在理水思想和实践中常常体现出较高的生态价值,取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在对水物质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有关水的精神文化,本文将以此为角度,来探讨水对乡土建筑在道德、风俗、美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 水的精神分析
   最早的哲学倾向于用几种简明深刻的元素来代表世间的万事万物,例如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希腊的四元素说,而在这中间,水都是被作为最纯粹的物质本源之一来看待,对水性质的体验和认知根植于世界各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心理深处。因此探讨水与建筑文化的关系,首先需要回归到水的精神本原,才更能把握住这种关系的实质。
  1.美的意志显现
   水具有纯粹形式美的特征,并倾向于自我显现。这主要源于水的反射性和可塑性。水面像镜面一样,能通过反射产生“虚像”,使得空间的深度、层次增加。在精神意义上,这产生了水的自恋特征。希腊神话中美少年那喀索斯拒绝了仙女厄科的示爱,却恋上了自己在泉水中映出来的倒影,最终憔悴致死,这恐怕是最早的自恋范例。水同时具有可塑性,没有固定的形态,水体的形状是由容纳它的容器的形态决定的,水也没有固定的状态,可以是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式。经过对周围环境和景象的反射、透射和倒影,水可以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就像安藤忠雄所说“水是没有色彩的单色物质但是水的世界却又具无限的多彩”。水自恋而又变幻莫测,美的意志作用于水中并显现了自身。
  2.水之德
   水灌溉大地,滋生万物,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之源。在形态上,晶莹透明的水呈现为一种自然的纯洁象征。最后,水不停流动,带走了不洁之物,又是净化的物质本原。古代圣贤都从道德的角度高度评价水,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在孔子看来,水兼具“德“、“义”、“道”、“勇”、“法”、“察”、“志”的特点,是最高品格的代表。
  3.水的母性
   水具有母性,是给予和哺养的物质本原,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喻为大地母亲的乳汁,或被亲切的称为“母亲河”。古人与水为邻,吃穿住行都要与水亲密接触,从洗漱洗衣到做饭洗菜都是在自然的水边,而大多数现代人仅仅靠一个水龙头就解决所有问题,再没有像过去那样与水的亲近感,水的那种滋养万物的母性感受是大大的削弱了。尽管如此,水的母性是积淀在世世代代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存在,人都是在母亲胚胎的羊水中成长40周才来到世上,对水有着生物上深刻的先天体验,而在人类第一年“子宫外的胚胎生活中”,婴儿也是依靠母乳得以生存,所以人天生具有亲水的本性,水作为母性的精神意象具有永恒的价值。
  4.水与财富
   水除了给予我们食物,也为我们带来财富。古代地理相隔,交通不便。水运是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只有交通发达,城市与城市之间才能互通有无,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繁荣昌盛。例如京杭大运河在近代之前一直维系国家的经济命脉,运河沿岸的城市如扬州、苏州、杭州等自古以来便富庶一方。即使是在今天,最发达的城市也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民俗中历来便有“肥水不留外人田”、“山管人丁水管财”诸如此类的观点。水是财富,这特别符合国人追求富贵的愿望,在我国的风水文化、民俗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体现。
  二.水与乡土建筑的关系
   水有着多方面的精神内涵,然而这是潜在的,仅仅代表了水所具有的可能,当其与建筑发生关系时,抽象才变为具体,可能性才转化为现实性。水首先在物质上对建筑型制,村落构成产生作用,物质上的影响继而发展到精神层面,从而产生可识别的乡土建筑的水文化。具体来说,水对乡土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雨水、井水、水流三种形式上,接下来将对这三种形式分别进行详细的论述。
  1.雨水与乡土建筑
   雨水主要影响房屋屋顶、山墙和屋檐的结构。屋顶的主要功能是防御风雨,其丰富多彩的轮廓是我国民居显著的特点。一般说来,少雨地区多平顶房,随着雨量增多,屋顶坡度加大,或者中间架屋脊,形成两面坡,以利于排泄雨水。在我国农村民居中,雨水与屋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水量小的西北和华北,房屋多平顶房;雨量大或多血的南方和东北,两面房屋是其主要形式,有利于雨水排泄和雪层下滑;而华东和华中地区为水网地带,村落分布因水分隔,比较分散,由于天气潮湿,梅雨期较长,夏天炎热,故房屋高敞开阔,墙体薄,出檐深。
  雨水影响山墙的结构。我国江南一带,为了有利于排泄雨水,屋顶坡度较陡,一般使用硬山和悬山顶。东南沿海建筑低矮,屋顶多用四面落水的歇山和庑殿,以防台风的袭击;闽南沿海,风速大,台风袭击,民居出檐很小。而在内陆山区,雨量大,风速小,出现巨大的客家民居屋檐。两面坡房屋的屋檐一般长于平顶房屋檐,可防止山墙水蚀和雨水进入室内。
   雨水的精神内涵在民居文化中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天井,天井普遍存在于我国东南地区,以徽派建筑为代表,是由住房、辅助用房以及院墙构成的封闭空间。天井本来主要起到采光、通风和排水的功能作用,但结合风水学说发展出独特的天井文化。水是财富,对于以经商闻名的徽州人来说尤其具有吉祥的意义。他们设计出了四水归堂的天井形式,四面坡屋顶均向天井排水,再由地沟排出宅外,不影响邻宅;象征着财源滚滚,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在风水理论中,天井和“财禄”息息相关。《相宅经》卷三《天井》中记载:“凡地宅内厅外厅,皆以天井为明堂、财禄之所……横阔一丈,侧直长四五尺乃宜也,深至五六寸而又洁净乃宜也,房前天井顾忌太阔散气,宜聚合内栋之水,必从外栋天井中出,不宜八字分流,谓之无神,必会于吉方,总放出口,始不散乱。”天井里往往还放置个大水缸——镇宅缸。水缸可以贮存雨水,发生火灾时,也可用缸里的水及时补救,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象征方面的意义,表示把财气完全蓄积在家中而不外泄。石板地漏图案雕成古钱形,寓意从地漏漏下的雨水完全是财气之水,仍然留在家中。此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财气聚家中。”
  2.水井与乡土建筑
   井为何物?平地凿凹,地下涌泉者也。唐人孔颖达在为《易经•井》作疏时这样称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凿井技术的发明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远古先民傍水而居,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最早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直接取用江河湖泽中的地表水。地表水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天然的降水,故在干旱之年赤地千里、河湖干涸的时候,人类就会出现用水困难,严重时还要逐水迁徙。而这种迁徙不定的生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华夏先民终于在不懈的探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平地凿凹打井以开发地下水资源,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了水井,人们定居的地方不再局限在江河旁边的台地,可以在远离江河的地方定居生活,能够更有效地躲避洪水的侵害,有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井水较河流之水更为清洁,对人类的健康长寿大有好处。
   水井是古代村落赖以维系的必要物质条件,一般说来,凡村庄皆有水井。水井的分布位置是复杂的,对于地下水丰富且均匀的平原地带,人工开挖的水井一般位于村落中心;对于缺乏淡水资源的滨海平原,村民可基于局部的淡水地段,开挖水井,水井可位于村落中心或附近、山区丘陵的水井通常在有泉水的地方或地下水丰富的洼地,一般位于村落的上方,通过明渠或暗渠,引水进村。井水的水质一般好于地表水,即使在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井依然是村民饮水的主要来源。水井的密度反映了村落的水资源状况、村民的生活习俗以及经济条件,南方水网地带,可达一户一井,水井密布。而北方半干旱地区,水井稀疏。在地表径流较少的南疆地区,则将地下水作为水源,水由渠系引入城内,贮存在“坎儿井”中。村镇建设一般是先有渠后有路,居住组群往往由渠系联结的“坎儿井”定位,由此形成了曲折的街坊。
   许多古老村落的布局,都是以井为中心。井的附近,常建有供奉神灵(或财神、或土地或关公等)的庙宇(祠堂),并成为村中的主要建筑。以井和庙(祠)的位置为中心点,向东西南北四方延伸,形成村内的干道,由此组织起村落的结构形式。井又是村居的中心象征。在古代即使是邑国之民老死不相往来,本村人也难免不在井台相遇,井台自然也成了人们社交往来,沟通信息的地方。晋代《高士传》记载:“所居屯落,会井汲者,或男女杂错,或争井斗阋”,反映了乡村以公共水井为中心进行交际的生活场景。井不单是农村人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市井”的字样。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说:“古者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水井召唤着人们去晨汲,商贩也到井边人多的地方去卖货。乡间的集市、城中肆市,商贩和购物者云集,市场由此得以形成,所以如果说欧洲是城市广场文化,那么中国便是市井文化的代表。
   结合水的精神内涵,可以发现水井也具有母性的特征,古人生活用水,井是主要的来源。甘甜的井水犹如母亲的乳汁,夏季清冽,隆冬温暖,维系着人们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常言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水井由母亲的意象进一步衍生出家的内涵,先民视远离家乡谋生、流浪为不得已的行为。一句“背井离乡”的成语道出了多少辛酸与无奈,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水井用的久了,常常被当作地名,水井是用来标识家乡的一个符号,是游子思乡之情中难以割舍的心理情结。
   井作为古代生活中如此重要的构成因素,常被用来隐喻道德。水具有养育、纯洁、净化的精神品质,结合井的具体形象衍生出一系列的道德涵义。例如以水井比喻法制:“井者,法也”,所取在于井水纯净平稳,井水波澜不兴,不似江河湖海之水。因此法令要公平公正,以井水象征可谓恰当。此外,水有源远流长之意,井尤其如此,井深及泉而有水,养民有常,不变终始,以泉为源,常用不竭,常注不溢,是谓“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是说到井台打水的往者来者,不断的依井为用,井仍养物不穷,以其人格化,谓之有常德。
  3.水流与乡土建筑
   古代城市的选址都优先考虑近水处的高地。所谓“高勿近阜而用水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正是此理。凡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具有水流的村落,水流一般穿村或附近而过,定居首先查清水流,水流两端为水源或水流出口,一村可有多个水源或水流出口,水源应开淌,便于收集雨水;流出口当封闭,便于保存水资源。水源一般位于地势高处,流出口多位于低洼处。
   既然村落的选址与水源密切相关,因此村落的布局很大程度上是沿水源(河流。湖泊)来展开的。事实上一些规模较小的村落,比如30户左右,基本就是沿河呈带状分布的。一般从中间向两边延伸,长度大多不超过100至150米。规模再大一点就会向纵深方向发展。原因是最早的一些家族规模开始壮大,在血缘上较近的家庭之间会出现聚居的情况,类似于细胞分裂的过程,这种生长模式导致丁字形村落和网状村镇的形成,同时也决定了路网结构。在水乡村镇中,往往是街边有水,水边有街,路水交融。根据水陆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水街、一河一街、一河二街等形式。河道两岸众多桥梁点缀其间,在十字水道交叉口附近,一些堤岸道路上设置长廊来遮风挡雨,称之为“烟雨长廊”。
   根据水流的性质不同,水产生的精神内涵也各不相同。在山地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水源多位于山脉的转折和两山汇合之处。水流湍急,流向明确,是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渠道。这时水流维系着人们的生存,承担着重要的养育职能,聚落常呈一种内聚收敛的态势,母性的意象较为强烈。而对于江南水乡地带,地势平坦,河流湖泊较多,水流缓慢,因此村庄的方向性很弱,呈散状的布局体系。除生活用水外,水流还有重要的商业作用,周庄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繁荣和兴盛主要是因为它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可以大力发展商贸。水在这里,更多的体现为财富文化。
   水具有纯粹形式美的特征,并倾向于自我显现。因此流水与乡土建筑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丰富的美学文化。滨水村落多是狭窄的线性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美的意志倾向于群体的表达,人们在运动中来获得一系列画面所组成的整体印象。水网密集的地域形成的乡村或城市常有这类的例子。它们并不着重单体建筑的表现,而是依靠流水联系起一系列的空间的起承转合,压抑与高潮。水的倒映将建筑与蓝天白云、花草树木有机的联系为一体,犹如长幅的水彩画卷,而不带气闷滞涩之感。这是一种包容性的美的意志力,邀请人也参与到其中,并在一系列的时空变化中展现其自身。
  结语:
   乡土建筑中的水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治水理水过程中宝贵的经验总结,也是先民善待自然,因势利导,所创造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它体现为各种无形的精神要素、风俗习惯、风水理论、以及可识别的符号意象等。在我们现今的城乡建设和设计实践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聪.抱水而居得水之灵——浅谈浙北民居村镇聚落的生长性.[J].小城镇建设.2004,(10)68-71
  [2]王向锋.井和“井”的文化流延.[J].辽宁大学学报.1995,(05)97-100
  [3]贺为才.徽州民居水园之理与趣.[J].建筑师.2007,(03)10-12
  [4]吴裕成.中国井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86-310

文章标题:乡土建筑的水文化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119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