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故事图案在蜡染传统工艺中的设计运用

所属栏目:美术论文 发布日期:2021-08-10 09:51 热度:

   摘要:蜡染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其图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运用蜡染手法,可以让制作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具有更充分的艺术魅力;同时,不同的技法也让传统工艺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中,《山海经》内容丰富,包括地理、历史、民俗等,涉及巫术、宗教、神话等方面的研究。该文作者在设计研究中将传统工艺与民俗文化两者相结合,碰撞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艺术色彩。

民俗故事图案在蜡染传统工艺中的设计运用

  关键词:民俗故事;图案;传统工艺

  一、蜡染及其工艺技法

  蜡染又称“蜡缬”,蜡染的手工制品充分表现了民族特色,其图案丰富多样。蜡染以蜡为防染剂,需要经过起稿、上蜡、染色、去蜡和水洗等多道制作工艺。蜡染可以采用独特的工艺制作出龟裂纹的图案效果,这也是传统工艺蜡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对图案进行绘制时,也常常使用云纹、龙纹、鱼鳞纹、波纹等具有美好寓意的纹样。从蜡染的工艺技法方面来看,可以使用蜡刀、毛笔或其他带有特殊纹样的材料进行绘制,运用画、泼、洒等多种表现方式充分表现图案的魅力。

  二、民俗故事图案的寓意

  1.文鳐鱼文鳐鱼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象征体育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文鳐鱼属于飞鱼类,其外形和鲤鱼相似。“鲤鱼跳龙门”的民间故事与飞鱼有关,飞鱼有擅长高飞的习性,从而演变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文鳐鱼飞翔于西海和东海之间,象征着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从设计造型角度看,文鳐鱼是有翅膀的鲤鱼,颜色为红色或金色,翅膀具有伸展性,有强烈的运动感和鲜明的韵律。2.龙在中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凝聚和积淀的结晶,它成为中国的象征,也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龙还是皇权的象征,皇室器物多以龙为装饰。元宵节的舞龙习俗,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端午节赛龙舟,借划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驱散江中之鱼。在《山海经》中,龙有不同的形象,其中包括烛龙、龙鱼、应龙、雷神、窫窳等形象,它们的特征也各不相同。3.猼詍(伯仪)传说人把猼詍(伯仪)的皮毛披在身上,就能无所畏惧,驰骋于天地之间。猼詍(伯仪)的肢体、器官数目与众不同,是当时人们认识宇宙、自然的神秘描述,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形象。猼詍(伯仪)不同于常见动物的肢体、器官数目,是当时人们对不同物种神化、美化的体现。《山海经》中人们对猼詍(伯仪)的描述,是人们对它的想象,这种形象通过人们的形象渲染,被赋予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

  三、民俗故事在扎染、蜡染中的创作表现

  1.龙图案《山海经?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在民间艺术扎染、蜡染的创作中,首先确定龙的整体造型,对龙的形态、龙头、龙身着重把握,让龙生动、活跃的形象充分在画面中展示出来。其次将龙绘制在棉布上,运用调配好的蜡对不需要染色的部分进行封蜡处理,注重龙头的细节处理,以及龙鳞的叠加效果。最后将其放入染缸进行染色。2.怪兽图案《山海经?南山经》云:“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佩之不畏。”传说在柢山往东三百里到基山,山里有一种叫猼詍的怪兽,它外形似羊,却长着九条尾巴、四只耳朵,两只眼睛长在背上。猼詍的皮毛比较丰富,扎染、蜡染艺术创作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绘制,主要采用龟裂纹的蜡染手法,将不同比例民俗故事图案在蜡染传统工艺中的设计运用□邹岚杨珧李雨婷摘要:蜡染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其图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运用蜡染手法,可以让制作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具有更的蜡所形成不同的效果进行对比,染色后丰富其图案效果。3.鱼图案(1)文鳐鱼《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在图本的《山海经》中,文鳐鱼的翅膀被画上了鸟羽,成为鱼鸟结合的奇异物种。在扎染、蜡染中,对文鳐鱼的创作主要以蜡刀进行精细绘画,配合波浪纹对整个画面进行丰富,着重注意文鳐鱼的形态。(2)赤鱬赤鱬属人鱼类,《山海经?南山经》记载:“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扎染、蜡染中还包括《北次三经》的人鱼、《中次七经》的缔鱼、《海外西经》的龙鱼、《海内北经》的陵鱼,主要以蜡刀进行绘制,大面积封蜡,采用毛笔特殊的泼洒方法与图案配合。四、创作实例分析与总结笔者对《山海经》中奇鸟、怪兽、奇鱼的形象进行研究。在设计创作时,奇鸟、怪兽的一些部位采用龟裂纹理的处理方式。龟裂处理是蜡染效果独特的表现手法,设计工艺中主要使用自由捏折龟裂法。这种方法使用混合比例不同的蜡进行绘制,从而产生独特冰纹效果,极具民族特色。传统的民间蜡染以蜂蜡和白蜡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作为防染材料,根据织物的厚度,使图案在布料上产生合适的龟裂纹。奇鱼主要使用蜡刀表现,无论是对边缘还是内在结构,都进行仔细绘画,从而表现细腻的图案纹理。我们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扎染、蜡染的反复实验,将图案与传统工艺密切结合的艺术造型,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扎染、蜡染绘制。对于使用图案表现《山海经》已有许多文献描述,在实际创作中,创作者对图案进行抽象或具象的绘制,选择棉、麻、毛、丝等面料染出不同的色彩效果,结合图案创新,使民俗故事图案创作变得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李爱国.感悟蜡染文化——蜡染教学实践随想.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2).

  [2]盛文强.《山海经》里的飞鱼不是神话.

  [3]梅山瑛.《山海经》中的“龙”词汇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赵震野.《山海经》中的羊状兽.文史知识,2013(12).

  《民俗故事图案在蜡染传统工艺中的设计运用》来源:《美术教育研究》,作者:邹岚 杨珧 李雨婷

文章标题:民俗故事图案在蜡染传统工艺中的设计运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shu/4641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