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语言当代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

所属栏目:美术论文 发布日期:2020-10-28 08:57 热度:

   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战国时期出现的帛画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工笔人物画。至东晋时期,工笔人物画逐渐成熟。唐代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也达到了高潮,很多画家的作品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画面具有恢宏博大的气势,体现了画家画技的精湛。五代时期,工笔人物画杰作频出。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其是一幅叙事性画卷,画面中的物体十分逼真。宋代时期,工笔人物画中人物的造型和外表逐步走向写实。明清时期,受文人画的影响,工笔人物画偏写意和柔和。清末,工笔人物画发展缓慢。工笔人物画探索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人物造型上,一般用线条勾勒的方式表现写意性的人物神态。其中,线条的粗细、虚实,墨色的浓淡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传统墨色在中国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说明丰富的墨色可以代替画面的色彩,表现了画家的绘画水平。工笔人物画有白描、淡彩、重彩等各种各样的绘画形式,讲究用线造型、色彩的分染与罩染以及各种肌理等,旨在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和质感。色彩语言对工笔人物画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颜色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色彩的运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谓“理性色彩”,即具有象征意义而非实物本身的颜色。画家可以根据物体的形态或者自身的主观情绪搭配色彩,将情感融入绘画创作,将画面的情绪或者深层次的寓意传递给观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向,绘画常用的载体为帛、绢、麻布等,常用的绘画技法是勾和染。在工笔人物画中,构图被称为“章法”“经营位置”,画面一般以散点透视构图为主。中国画家在创作之前往往已经胸有成竹,在山水画、花鸟画或是人物画中的很多位置进行留白处理,从而营造画面的空间感,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国画家喜欢用虚实、疏密、聚散处理画面中人物和事物的主次关系。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线造型十分考究,线是工笔人物画的灵魂。中国工笔人物画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典故。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画家根据线条的粗细、用笔的轻重、远近的虚实变化等手法,将线条分为铁线描、游丝描等,可见用线技巧的多变在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性。所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不同的表现对象用不同的线造型,充分体现了线条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绘画语言当代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

  一、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经济和网络发达,文化不断地融合与碰撞,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标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特征下,中西艺术不断交流与碰撞,当代工笔人物画得以繁荣发展。当代画家通过不断学习,开拓出新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在画面的描绘中增强了写实效果,并借鉴西方绘画的一些特色和形式语言,从而使工笔人物画成为一种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标准的新的艺术形式。如今,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强,画家的创作思维不再受约束,取材的范围也渐渐扩大,从而使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不仅涵盖农村、城市,而且涉及工业、农业等领域。此外,一些工笔人物画家倾向于描绘现代都市女性,表达现代都市化下人物的状态,从而体现现实生活和时代的精神风貌。从当代的绘画作品看,工笔人物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受西方艺术影响,着重于表现画面的写实性;第二类以现实为题材,表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大众的面貌;第三类描绘少数民族生活;第四类描绘现代人物形象和状态,画家旨在营造氛围,表达内心世界。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在绘画语言上的传承与创新

  在构图方面,传统中国画一般采取散点透视,讲究留白、透气;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与方法,学习西方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更强调画面的空间感,描绘真实环境,使画面生动活泼,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在线条方面,传统工笔人物画用线造型,强化画面中的写意效果;当代工笔人物画有的勾线,有的不勾线,在造型时运用西方的透视法,使画面更贴近现实的立体感。在色彩方面,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填色时运用西方的光影明暗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写实感,从而获得更加真实的效果。当代工笔人物画使用的色彩十分丰富,使画面层次进一步完整,色彩冷暖的对比和虚实着重突出了描绘对象。在肌理方面,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肌理技法上讲究创新,如毛巾的颗粒感、牛仔布的条纹、纱布的网格等的运用。一些现代画家还运用大排刷、喷壶以及丝瓜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表现画面的肌理,形成了独特、丰富的绘画效果,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更加立体、逼真的感觉。在题材方面,工笔人物画中最常表现的对象一般为女性,因为工笔画细致、严谨、含蓄的绘画语言和技法更适用于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当代工笔人物画强调一种细腻柔软的美感,凸显女性温婉、宁静的性格和气质,表现了女性身上独有的抒情性。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的绘画作品在艺术界有着较高的地位。他的作品一般以女性形象为主,其笔下的女子神情多为宁静、忧伤。在《秋冥》中,画家描绘了一位凝目冥思的城市少女,她身着白衣,双手环膝坐在草地上,脸上的安静与服装的纯净共同呈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具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画面的色彩基调为黄色和蓝色,色彩应用巧妙,营造了秋天的宁静与温暖,体现出平淡生活中浓浓的诗意。画面构图以其完整性和巧妙性,成为当代工笔人物重彩画的经典范例。何家英对美的表达是含蓄、诗意的,他笔下人的物形象具有内在的东方美。似露非露、若隐若现的诗意美,是画家内心的表达。此外,罗寒蕾、周雪、范春晓等当代画家的绘画特色也各有千秋。罗寒蕾擅长用纱布塑造背景的肌理,画面柔美而素雅;周雪笔下的儿童古灵精怪,展现了奇妙的童趣;范春晓笔下的女性带有一丝丝俏魅。画家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表现手法、色彩搭配原则,使画面独具特色,传递给欣赏者不同的情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关于色彩的理论,当属“五色论”的影响最为深远。“五色论”认为墨分五色,即“清、淡、重、浓、焦”。后又有“六色论”,增加了白色,即空白。墨加水研磨,在不同笔法的作用下,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画面虽然受色彩的局限趋于平面化,但墨色的变化丰富而细腻,是对客观对象的多次处理和再加工,具有主观的情感和抽象的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发展。受颜色原料来源的局限,水墨画如此,工笔画亦如此。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颜料多是从生活中提取的,大多源于矿物和植物,但有限的颜色并未阻挡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反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如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的传世名作《捣练图》,全卷分为三段,共描绘十二个人,分别描绘了仕女挽袖捣练、缝补破练、扯练熨练的场景。画面构图丰满,各段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串联,整体感很强。画家用工细、劲健的线条,将女性的细微动态处理得生动传神,以黑白为主调,朱色晕染耳根,石青、石绿等颜色辅之,衣饰设色鲜艳秀丽、重彩厚实、华而不浮,整体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画家所作仕女容貌艳丽、体态丰腴,色彩富丽匀净,典型的盛唐仕女形象。《捣练图》中仕女捣练劳作的场景,并不是普通的劳动,而是一种礼仪活动。若放大《捣练图》的局部,值得品评的细节更是不胜枚举。如:对挽袖捣练组的第一位执槌仕女,画家将衣纹用墨线勾勒后,又用曙红复勾了一遍;第三位仕女衣服上的圆团状图案,大多数是由类似的红线组成的。观察整幅画的衣纹图案,类似红线的大量使用,使色彩在有限的空间里丰富了线条的体量感。画家作画时没有孤立地处理画面色彩,而是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作画需要,主观地选择色彩以稳定画面,增添装饰的美感和趣味。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多以重彩为主,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是唐代仕女画的代表作。无论是色彩对比还是色彩调和,画家都在固有色的基础上进行了主观调整,使画面的色彩装饰感更加协调,在设色方面具有唐代独特的装饰色彩风格,反映了社会的审美情趣等。

  三、对当代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的再思考

  由于现代网络的发达和中国地域文化的不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风格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应该加强对艺术的传承,学习新知识,创作出优秀的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使作品具有个性化特征,同时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美感和内涵。当代画家应该继承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强调画面的内涵和诗意。首先,绘画作品往往表达了一种情趣,画家无论怎样创新,都不能离开中国画创作精神的“魂”;其次,画家应该将工笔人物画与写意性相结合,强调用线造型的重要性,继承与加强中国画的“骨”;再次,在审美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画家不能迷失创作方向,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绘画理论和思想,又不能过于保守而否定西方绘画的优点,而应学习西方绘画中的空间立体感和色彩层次的多样性,汲取西方绘画理论的精华;最后,在题材选择、颜色运用和审美观念等方面,画家应立足于传统中国人物画的精神内涵,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绘画特点,注重绘画精神层面的传达。在多元化信息时代,在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磨合中,画家要勇于开拓新型艺术发展路线,在继承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艺术元素和创作理论,进行当代艺术的创新,但也不能因为一味追求创新而使中国人物画失去传统的“魂”。画家要将现代绘画理论与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内涵结合,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贾涛.中国画论论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梁文博.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绘画语言当代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来源:《美术教育研究》,作者:梁琪

文章标题:绘画语言当代工笔人物画传承与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shu/441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