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中的信息疏漏和话语失范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3-02-18 10:07 热度:

  摘 要:《开国大典》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作为阅读和写作的范例,尚有一些信息疏漏和话语失范的瑕疵。从尊重历史真实,符合常规逻辑,生成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则等多维层面对《开国大典》进行批判式阅读和科学的语言训练,有助于加深对相关历史本原的重新认知和语文建设的再度思考。

  关键词:开国大典,语文教学,教材建设,写作范例

  《开国大典》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经典的课程资源,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现行或以往的统编教材如小学语文S版十一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浙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科版第九册、沪教版和鲁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等都选有此文。作为教材的经典篇目,一般认为,《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主题[1]。这篇课文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作为阅读和写作的范例其中还存在一些信息疏漏和话语失范的地方,现予以简要说明。

  一 从历史真实出发,教材中所谓的“开国大典”的表述名不副实。

  文中开门见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已经明确这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并非文章题目所言的“开国大典”。

  首先,国家和政府显然不是一个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不能混为一谈。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元首。因此国家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排个序列:社会—政治—国家—政府—党派,则国家的位置大概是由抽象概念到实质概念的中间过渡者。政府俗称“官府”、“衙门”、“公家”等,是一个政治体系,于某个区域订立、执行法律和管理的一套机构。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一个国家的政府又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因此,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虽说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但政府却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简单等同就抹杀了二者的界限。

  其次,从历史真实出发,“开国大典”实另有所指。稍具历史知识并善于检索的人都应当知道,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激情无限,曾明确表示“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他还宣告:“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22日的《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新闻标题就是“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协开幕”;同时发表的《人民日报》社论的题目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社论开头就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 9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政协会议全体一致通过的《共同纲领》并且头条大标题称之为“人民大宪章”,10月1日的社论也称之为“国家的根本大法”。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民政协会议于9月30日闭幕的消息:【新华社北京三十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它的最后一天选出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同时发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重申:人民政协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朱德副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典礼上的闭幕词。再次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工作,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全体一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欢呼“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完满成功!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当天《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开宗明义:“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由此可见,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宽泛一点,也可以把从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人民政协开幕到10月1日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统称为“开国盛典”,但是决不能只把10月1日的集会称为“开国大典”。从教材中写的典礼过程、阅兵盛况和庆祝游行的内容来看,这至多是“庆开国大典”或“国庆大典”,也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这可以从10月2日新华社统一发布的10月1日庆典消息中得到证实。消息的开头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当天《人民日报》的头条大标题是:“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毫无异议,真正的开国盛典已经举行,10月1日天安门的盛大集会是宣告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典。

  再者,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原副总编燕凌先生撰文认为“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庆祝仪式的情景”的油画也不是本原的“开国大典”,这是历史的误会。并且指出了个中可能的原因:“ 也许由于当时人民政协会议是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而中央人民政府庆典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引起众人瞩目;也许由于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在不少人的脑子里分不大清楚;或者由于后来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而人们容易把开国盛典与国庆日混为一谈;也许由于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后来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种种因由,使得当年本来讲得很清楚的‘开国盛典’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后来渐渐被混淆了,以至于把本原的真正的开国盛典遗忘了。” [2]

  我国政府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历史不能忘记,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和历史性课程资源要符合客观真实,禁得起历史的检验,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

  二 从生活常识而言,举行庆典的时空信息存在疏漏。

  人类为什么要“开会”?这大概是因为人类意识到: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集思广益,才会得出关于某件事情的更为正确的结论,才能找到处理一些事情的更佳方案。因此一些人聚在一起,商讨某些事情,研究解决某些问题是“开会”的应有之意。这样的“开会”,无疑才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也是由一个人说了算的专制社会进化到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当年的《建国方略》中,曾特别重视“如何开会”,并将其作为主要内容写进了《民权初步》。孙中山强调:会议要有三个程序,第一是讨论,即先就会议的议题展开讨论,让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第二根据讨论,形成一些议案,并就相对集中的议案进一步讨论;第三是投票表决,如果得到了多数的赞同,即形成决议[3]。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以会议的形式确立开国是世界通行的惯例,而以集会的形式开国则显得庄重不足失之于娱乐化和形式化。基于这种解释,从议程来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确是一项除旧布新的“开国大典”,文中所言十月一日的典礼只是一次首届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和社会各界群众庄严隆重的集会。

  百科名片解释,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北京天安门广场原为T形广场,明成祖朱棣从1417年永乐十五年营建北京,十八宫殿建成,天安门广场即在此时修建。天安门广场由大明门(后先后改名大清门,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以及千步廊合围而成,民国拆除了千步廊,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建国初期又拆除了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扩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以后不断增加建筑,遂成今天规模,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天安门广场[4]。从上述解释中,我们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天安门广场在建国前原为T形广场。二是天安门广场是因紫禁城的正门天安门而得名(明代叫承天门,清代再次重修时改名为天安门)。三是天安门是天安门广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公共活动广场,也是政治性广场。文中说明这次庆典的“会场在天安门广场”,依常理而言,会场应当包含“主席台”和“观礼台”。接着一句“广场呈丁字形。”而第四段段开头:“丁字形的广场”却“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似乎“设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台”(第三段开头)以及外宾所在的“观礼台”被悬置起来了;尤其是下文对集会场地的图示性说明:“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中华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依照该段信息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指向,“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却孤立于会场之外。有位名师在一次公开课中,据此画了两幅示意图供学生选择,错误的一幅把“天安门城楼”画在“丁字形会场”里(另一幅是正确的),结果首先问到的两位学生都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可惜这位名师没有想到这出乎意料的地方值得深究,只是草草作了简单的事非判断。我看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学生凭常识认定,作为“主席台”的“天安门城楼”怎么能在“丁字形的会场”以外呢?为此我又随机调查了几个学生和老师,大家也都颇感意外。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在于“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还例举《项羽本纪》这篇课文是历史故事,“所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进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5]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又有何区别呢?语言文字表达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约定性和灵活性,但也不能违背逻辑法则和生活常识。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知识,常识是公众惯常的理性感知和普遍认识,尤其是在世人瞩目的隆重典礼上,语言表达的严谨规范和通畅明晰,关乎大国形象与国民素质,不能辞不达意,更不能因文害意。

  三 从语文建设层面来看,有些地方的确存在话语失范的问题。

  著名语文教材建设专家、语文教育理论家温立三先生认为,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中获取写作资源和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可以反过来促进阅读。”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是学生获得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 没有阅读或者阅读不够,学生就失去了写作范例。[6]

  《开国大典》作为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也理应是一篇写作的范例。绝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开国大典》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是其主要表达特点。我看未必尽然。作为说话和写作的范例,这篇课文包括上文提及的信息偏差造成“误会”和“错觉”在内有多处语文错误,着眼于语文建设在此需要特别指出:

  一是文不对题,内容失真,也可以说是张冠李戴。一般认为这是一篇新闻特写。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当时由新华社统一发布的10月1日庆典消息是这样开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由于语文课文中所指与沟通所限,使几代学生将“开国大典”和“庆开国大典”、本真的“开国大典”和“政府成立典礼”混为一谈。有些地方存在附会和“穿越”的嫌疑,比如课本上庆贺游行时“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建国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刚刚宣告成立,中国尚未完全解放,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中明确宣告:“这次会议,包含了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表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的大团结。” 显然当时是把中国共产党包括在“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之内的。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才把共产党以外的民主党派称为“民主党派”,似乎自己不是一个民主党派,而是一个非民主党派。我以为当时高呼的有些口号是具有“穿越”性质的附会。来自新华网的新华资料也可以佐证:它记载的史实是“一队队游行群众高举红旗和红灯,纵情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探身栏杆外,不停地向广场上的群众挥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扩音机前大声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 [7]由此可见,这篇新闻特写在细节真实方面也存在“软肋”。

  二是有些地方修辞不当,包括修辞炼句未尽人力而不尽人意。上文的“丁字形”问题,因文害意,使“会场”和“广场”的关系骤然变得复杂起来。也使“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的表述不太准确。再如首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从言语逻辑上说,这段文字空间跳跃过大,从“首都北京”隔过“天安门”直接“穿越”到“观礼台”,显然不妥;从信息对称的原则来看,参加“开国大典”“总数达三十万人”在此不知身在何处,而“外宾”却在“观礼台上”。从数理逻辑上来看,“......总数达三十万人”是否包含“外宾”?这种表述是否规范、准确、明晰呢?“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里“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他们都带着帽子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显然是把毛泽东主席在政协开幕词中的话搬到这里来了,根据上文所列史实这里的“表明”亦属牵强,造成修辞(象征)不当。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全场肃静”和“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是否前后矛盾?“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因为“只”字是否造成自相矛盾?相信大家都会作出适当的判断和合理的解释。

  三是部分段落的划分、数词的使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明显违例,值得进一步商榷。比如第一自然段为时间、事件、地点、人物的概括,第二自然段为会场的特写,第三自然段为主席台特写。皆为静态陈述和说明,看似有条理但语焉不详,且内容错综,容易造成误会。下面的典礼过程:典礼开始、庄严宣告、鸣炮升旗、宣读公告、检阅部队、庆祝游行,均按时间顺序来写,一连串的“接着……”既表明了时间的顺承关系,又展现了临场的动感。但自然段落的划分似乎过多的考虑了文字篇幅的均衡,没能根据上述典礼序列进行合理归项。如果按照事件要素和信息传播的惯例,前四段内容需要调整,段落有的需要合并,有的则需要拆分。改动后的文字如下:

  “ 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首都北京成立,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典活动。

  “参加典礼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估计总数达三十万人。现场还有参加观礼的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主席台就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前的广场呈‘T’字形,‘T’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T”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中华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当然,这里的“T”字形也可不作改动,遵从“丁字形”的语言惯例,只是为了更准确,避免与文中“一竖向南直伸”和“一横一竖的交点”构成形式上的矛盾。“北面”“再北面”的界定改为“北边”或“北部”可能更为准确,因为广场上的建筑和北端的城墙以及城墙中央的天安门及其城楼是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中“早上六点钟起”是口语,书面语是“从早上6点钟开始”。当然,文中还有类似的数词写法不一,出现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混用的情况,建议采用标准写法。在这方面教科版比较规范。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字句不完全准确,那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原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要么采用原话,要么改为间接引语……由于版本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也不尽相同,在此就不必全部列出逐一说明了。

  张维迎先生认为中国目前有一种更为普遍、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却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腐败,就是语言腐败。闲翻教材,总感到先生所言极是。他说:“我们的文章越来越变成口号的堆砌,我们越来越习惯于以权压人或简单顺从,而不是以理服人和平等讨论”,“人类道德的底线是诚实,语言腐败本质上是不诚实”“反语言腐败就是要正名,恢复语言词汇本来的含义” [8]。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也许有人认为语言文字是交际工具,只要能够传情达意即可,没必要过分拘泥或小题大做;那么我要说语言文字也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批判性阅读和科学的语言训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而且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由的话语权利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公民意识的养成。

  参 考 文 献:

  [1] 阮zhaohua. 开国大典百科[2010-12-8].

  [2] 燕凌. 不能忘记本原的开国大典[J].炎黄春秋,2009(11): 47

  吴思. 亲历记:走向1949(揭秘鲜为人知的中国当代史)[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5.

  [3] 孙中山. 民权初步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 [M]. 上海:中华书局,1985:v公民社会与公民责任[J]. 前线, 2003(11): 76.

  [4] 天安门广场 百度百科

  [5]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77

  [6] 温立三. 强调读写结合:修订后课标的一个亮点 中国教育报[N].2012-05-31(08)

  [7] 新华社.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 张维迎. 语言腐败的危害 东方早报[N]. 2012-05-09(A22)

文章标题:《开国大典》中的信息疏漏和话语失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615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