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浙江文化的产物——崇饰居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29 09:42 热度:

  摘要:一山、一水是浙江的自然条件,一秀才是浙江的人文条件。其实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居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 “臣庶居室制度”中的“居室”。这种居室,不是一般耕农、市民有财力建造的,而都是官宦、富商家屋,屋主的身份尽管有差别,但基本特点是“有文化”,所以这里的“秀才”是文化的代名词。

  关键词:文化,民居,崇饰居

  正文:

  文明与文化对我这个纯粹的理工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太遥远,因此当我提笔想写一篇关于文明的文章时,顿觉肤腹中无墨,尽管计老师的课,我是每堂必到,尽管达芬奇的密码也曾是我反复拜读的大作 ,只是文明之与我,犹如,或许是对古建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想借此机会,浅谈浙江文化的产业——崇饰居,尽管也只是管中窥豹,浅尝即止。最早看到“崇饰居”三个字是从我们所长丁俊清的一本《浙江民居》上面,概念比较新奇,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丁老自创的名字。

  试图寻找所谓的“崇饰居”,行走在我市的老街,却有一种抑制不住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对那些大宅门旧院落、老字号旧商铺,那些或开或闭的门户,那些银发伛偻的居者。或许对我来说都是一个个神秘的王国、一笔笔丰富的宝藏,其间有生动的故事,有久远的历史,蕴涵着我们这个城市悠长的文脉。目睹如今被改建得面目全非的街巷,被夷为平地的古民居,“崇饰居”似乎已经消失远去,此时我怀旧的伤感也漫上心头,挥之不去,担忧着历史古城的文脉在大兴土木中被割断,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中被分解消失。

  于是,我走进弯弯曲曲的老街小巷,走进大宅门、旧店铺,与居住者对话,与店主人聊天,听他们说旧貌、讲轶事,挖掘深埋在他们心中的文化宝藏、历史经纬,企图以此来获得有关“崇饰居”的只言片语。记得丁老给我们讲解时有一句话至今不忘,那就是“一山、一水,一秀才”。这是丁老闲谈浙江优势的一句口头语,其实这七个字的深层含义我一直没搞清楚。一山、一水是浙江的自然条件,一秀才是浙江的人文条件。其实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居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 “臣庶居室制度”中的“居室”。这种居室,不是一般耕农、市民有财力建造的,而都是官宦、富商家屋,屋主的身份尽管有差别,但基本特点是“有文化”,所以这里的“秀才”是文化的代名词。

  隆起于浙、闽、赣、皖交界,作为封建社会最高学术思想达800多年之久的朱子理学,号召人人都要发挥儒家传统的人生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达到社会和谐。它造就了人们自宋以来的主体心理结构——自觉归位,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平静地对待喜怒哀乐,使感情处于一种平静的客观状态。朱子理学的核心是道体,本质是穷理,确立理想人格,目的是要求人人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宗旨是治国平天下。它和古代儒学一样,表现在人制造物(器)时,情理结合,以道正格。因此,在这种思想、人格指导下的浙江民居建筑具有相当内省气质和自律精神,一如朱熹注《诗·小雅·斯干》中“如跂斯翼”道“言其大势严正,如人之棘立,而其恭翼翼”——像人一样中规中矩,遵守国家的礼仪制度,建筑风格有“和顺”的精神,和乡邻普通的房屋一样,和顺形乎外,英华藏于中,表面朴素而内部豪华。

  不仅如此,对于使用的“器”——住宅,不仅仅作为一种憩栖场所,而且还将之作为教育的场所,处处用居室装饰装修中的寓意和人文控制手法以及隐藏在住宅之中的礼仪品节来教育后代、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再付于巨大的心智,把住宅和文学结合起来,用居住宅的题名、门额、楹联等来要求自己、提升自己。这种品格,还孕化为建筑和文学结合,创造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品位最高的居住载体——园林宅第。明清时期的吴越之地,出了那么多文化名人,诗文绘画,学术著作等,就是这儿众多的园林宅第造就出来的。对于那些经济、文化、条件还不足以建造园林宅第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则找到了另一居室中求乐、提高自己文化品位的途径——在居室中大力进行大木装饰小木装修、石雕、砖雕,并酿成高尚和谐的社会风气——崇饰居。

  南宋多年的商业活动和资本积累,到明朝中叶,结成集团,其中以龙游商人最多,最活跃,因此称做龙游商帮。龙游商帮是我国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之一,它们是山西帮,陕西帮、宁波帮、洞庭帮、广东帮,福建帮、徽州帮、江西帮、山东帮、龙游帮。龙游帮虽然地盘小,但影响极大,有“钻天洞庭遍地徽”和“遍地龙游”之称。浙西众多优秀古民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起来的。由于当时住宅大小“受臣庶居室制度”限制,因而,精力都投到没有制度限止的建筑木雕、砖雕上,把自家的天井、门楼、装饰得既简明朗丽,又富有繁缛班烂之美,并且形成“崇饰居”社会风尚。关于此,各地的志谱多有记录,如龙游县志记载:“室庐往称朴素,万历中叶渐以雕琢相尚”,“明季,吾邑闾阎熙攘烟火和乐”。“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信,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圜囿僭拟公侯。下至勾阑之中,亦多画屋矣。”

  所谓“崇饰居”,其实质也应该是为了慰藉人生的人文精神。记得《温州瓦当·花檐》里选写的十八户家庭都是居住在温州城镇或乡村的名门大户,如百里坊的马家、谢池巷的周家、永嘉枫林的徐家、龙湾下垟街的张家、永昌堡的王家、平阳腾蛟的苏家。说起这些响当当的大户,人们往往会以他们的居住地作定语来限制修饰,这些家庭声名也与他们居住的老街坊古村落一起进入史册,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这个江南历史名城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名门望族耀光的门额,是由家庭中那几位亮点人物支撑的,是他们的双手托起了那块引人注目的金字招牌,他们的功名业绩光宗耀祖。望族的家族史是由家庭内不同时代亮点人物的个人史组合而成,在构思文章框架时,我们把这些亮点人物安排在浓墨重彩的部位,详写他们的言、行、德。

  语至于此,不禁想起当代著名文学家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的一番话,他说,“建筑是凝固的文化,经典的建筑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古建筑是人类文化之瑰宝,文化赋予了它丰富的审美内涵。古建筑文化有一种超越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的艺术魅力,同样这种魅力也为浙江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标题:浅淡浙江文化的产物——崇饰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590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