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5-08 11:55 热度:

   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河南省四粮食大省,也是小麦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稻麦科技》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技术类三等奖。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 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供农业科研、教学、科技推广及管理人员参考。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 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数位数据库"等。并入选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来源期刊。

  采用河南省鹤壁、许昌、驻马店三市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这三个市的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最高,许昌次之,驻马店最低,而且三个市的大部分农户都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并在此基础生提出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大,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引言

  河南省是中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商品粮量和年增长量均居全国首位。来自农业部种植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河南小麦播种面积大约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1/5,而小麦总产量则占到了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据河南省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河南省小麦总产量为 3 177.35万吨,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6.3%。可见,河南小麦的生产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小麦生产乃至粮食生产。

  近年来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国家从2004年起陆续取消农业税,向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机补贴,逐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农户得到了实惠,带动了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加之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加大以及河南省对小麦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加,小麦生产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小麦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要保持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农户作为小麦生产的主力,提高农户小麦生产效率刻不容缓。

  生产效率分析方法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近年来国内外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研究范围遍布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管理机构等诸多领域。本研究主要对农业生产效率尤其是粮食生产效率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Ali and Flinn(1989)基于巴基斯坦的横截面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用的可获得性”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Ali and Chaudry(1990)运用确定型前沿生产函数对巴西的农作物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发现灌溉情况会对农作物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国内利用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田维明(1998)使用SFA方法估计了玉米、小麦、粳稻和籼稻的技术效率,发现粮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作用非常低,增加粮食产量的一种现实选择是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夏海龙(2010)使用2005―2008年河南省农户微观层面的截面数据,运用参数方法测算了近年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结果表明,2005―2008年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呈递增趋势,平均技术效率在0.77~0.87之间,且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秦富(2011)对中国粮食七连增进行定量分析认为,2004―2009年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策和科技的贡献高达73.5%。马恒运等(2012)基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的DEA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及决定因素,通过要素投入径向调整量和松弛调整量估计,研究效率损失原因及要素投入动态优化过程,并阐述其隐含政策含义。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明显改善,规模效率稳定保持高水平状态,纯技术效率是综合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

  本研究以河南省南部、中部、北部三个不同地市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地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小麦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一、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选择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有不变规模报酬的模型和可变规模报酬的模型两种类型,不变规模报酬的模型主要用于测算含规模效率的综合技术效率,可变规模报酬的模型主要用于测算排除规模效率影响的纯技术效率。通过DEA可以计算出纯技术效率,再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指各决策单元能否有效利用生产技术,使产出最大化,该值表示投入要素在使用上的效率。规模效率则指各决策单元在实现产出最大化的要求下,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是否适当,该值越高表示规模越适合,生产效率越高。

  本研究选取可变规模报酬的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θ表示决策单元的效率,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xj、yj表示第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量,λj表示个决策单元的权值,S+、S-表示松弛量。如果 θ<0,S+、S-不全为0,则表明决策单元处于DEA无效率状态;若θ=1,S+、S-有一个不为0,表明该决策单元处于效率弱有效状态;如果 θ=1,S+、S-均为0,则表明决策单元处于DEA有效率状态。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对河南省许昌、鹤壁、驻马店三个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产出指标主要选择农户小麦总产量;投入指标主要有劳动力投入量(农户家庭人口)、小麦种植面积(亩)、土地耕耙费、秸秆还田费、灌溉费、化肥施用、农药使用费、收割费用。由于调查数据是截面数据,因此不存在价格指数折算问题,把以上所有投入折算实际费用,在计算过程中把以上各种费用加总的和作为物质费用。因此本研究投入指标变为三项:小麦种植面积、物质费用、劳动力投入;产出指标为农户小麦总产量。   二、实证分析

  运用DEA软件得出三个市的小麦生产效率情况如下:

  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许昌市农户小麦生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83,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8,规模效率为0.95;说明许昌市农户小麦生产效率总体上较高,但是还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且从单个农户情况来看有的农户小麦生产纯技术效率仅为0.56~0.79之间,说明这些农户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利用现有技术。

  从规模报酬上看,多数农户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说明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还可以继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从P36表2以看出,驻马店市农户小麦生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79,纯技术效率为0.83规模效率为0.95;说明驻马店市农户小麦生规模效率较高,但是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而且可以进一步看出,综合技术效率的低下是受纯技术效率制约而产生的。从单个农户情况来看有的农户小麦生产纯技术效率仅为0.61~0.79之间,说明这些农户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利用现有技术。

  从规模报酬上看,有部分农户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减,说明这些农户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已经超出了最佳种植规模,需要缩减种植面积。

  从P37表3可以看出,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88,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3规模效率为0.94,说明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效率总体上较高,但是还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且个别农户的纯技术效率仅为0.39和0.45,说明这些农户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利用现有技术。

  从规模报酬上看,多数农户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说明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还可以继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选区的三个市中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说明河南省农户的小麦生产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从技术效率方面来看,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最高,驻马店农户小麦生产效率最低,而许昌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居中,这与三个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正好相符,鹤壁市农业生产条件最好,许昌次之,驻马店较差。

  (二)对策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1)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各地政府应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实施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增加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机制,真正提高粮农的种粮积极性。(2)大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各地政府在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基础上,应有效引导粮农自身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开发粮食生产用水的来源渠道,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用水机制,改变传统的粮食生产用水的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在粮食生产中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加强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建设节水型粮食生产模式,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保障农业粮食生产的稳定。(3)改造中低产田。河南省虽然耕地总面积较大,但其中中低产田占了一定的比例,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我们可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从而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改造中低产田要建立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从而把中低产田的生产潜力挖掘出来,进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Ali.M,J.C.Flinn.Profit efficieney among Basmati rice productions in Pakistan Punjab.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eonomics,

  1989,71(2):303-310.

  [2] Ali.M,M.A.Chaudry.Inter―regional farm effieieney in Pakistan,s Punjab:A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stud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eonomics,1990,41(1):62-74.

  [3] 田维明.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农村・社会・经济,1998,(上卷).

  [4] 夏海龙.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0,(1):63-65.

  [5] 秦富.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6] 马恒运,等.中国小麦主产区综合技术效率波动及要素投入优化政策意义[J].农业技术经济,2012,(12):39-51.

文章标题: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567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