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低产林的改良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22 10:02 热度:

  摘要: 分析了山杏低产林的可行性论证,就山杏低产林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改造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为做好山杏低产林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山杏低产林,技术措施,改造

  一、可行性论证

  1、自然条件:子洲县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榆林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09°29′8″-110°07′30″,北纬37°19′30″-37°50′00″,平均年降水量为436.1mm,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年平均气温9.2℃,≥10℃活动积温是在3441.8℃,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22.6℃,无霜期170天,年均日照时数2613.3小时,一般海拔为900-1300m,土壤土质为黄绵土。子洲县光资源丰富,夏季温度高,有利于杏果实的生长和成熟,为子洲县杏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条件。

  杏蔷薇科Posaceae樱属Prunus L学名Prunusarmeniaca L,是我县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杏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树种,耐寒、耐干旱,管理技术简单,改良后结果早,见效快,经济价值成倍提高,市场前景看好,经济寿命长。我县诸项气候因子均适合改良后的良种,仁用杏的生长,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良种仁用杏:龙王帽、一窝蜂、大扁杏等品种生长的最适区之一。

  2、栽培现状

  我县杏树保存面积16万亩,散生树220000株左右,遍及我县18个乡(镇),550个行政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沟到山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品种主要有端午杏、甜仁杏、苦仁杏、羊粪珠仁杏等十多个品种,多为低劣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我县杏60%以上为成熟林(树),幼龄林占30%,挂果树达80%以上,成片林普遍低产,平均亩产鲜果不上400kg,散生树很少有高产树,散生树平均株产不到30kg,因而对我县杏低产林进行技术改造利用,是开发我县山区行之有效的好途径,它具有建成园快、长势旺、旱投产的优点。

  3、效益分析

  根据周家硷镇,白家沟村的试验,杏采用高接换头,改良品种效果很好,成功率90%,当年枝条生长量40-70cm,第二年开始开花结果,从产量上看,高接换头影响不大,价格上优质杏是老品种的三倍,也就是说,杏换头后,第三年的年值至少可提高三倍,这对于广大杏农来说是有利可图的。

  在2008年开始,我对白家沟村的22亩杏树实行改造,进行科学管理,并设置了对照区,进行了详实的记录。见下表:

  单位:亩、元

  由上表可看出,改造后的杏林产量显著提高,扣除改造过程中投工、施肥、防早等各种费用,平均亩增收1000多元。

  二、改造的技术措施

  1、选树、品种改良

  对生长在土层较薄,树龄又大的衰老山杏树不宜改造。从改良品种着手,逐步淘汰低劣品种,引进优质品种,如仁用杏种的一窝峰、白玉扁、新四号等品种,是杏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采用高接换头法,对去秋今春栽植的实生苗,引进优良品种,如仁用杏:龙王帽、一窝峰、新四号等的接穗嫁接,省去育苗时间,成本低,只要加强保护管理,加快了发展速度。嫁接时,我区一般在春季,在杏树发芽时,皮层不易剥离时,采优质杏树(如仁用杏种的一窝蜂、新四号、龙五帽、三杆旗等品种)上年生枝的中部做接穗。接穗来源我区有桐条沟、董家湾、余新庄等乡镇,山西的临县,延安的吴旗县等地,都有优质的仁用杏基地。嫁接时在接穗芽眼下部左右各削一刀,削面长4cm,靠砧木的外侧稍厚一些,内侧部分稍薄一些,角度要适当,然后在要接枝上(一般为2-5年生)剪断,(粗度2-5cm为宜),用劈接刀将其劈开,深度以接穗能插入为宜,然后将插穗牢牢插入,使形成层对准,用塑料带绑接口,剪掉的枝杆较粗时,应多插几个接穗,有利于成活,插接穗时要露白0.4-0.5cm左右,有利于砧木和接穗的尽快愈合。然后套塑料袋,下部扎紧,以增温保温促进愈合。

  还可以采用插皮接、带木质部芽接、切接等方法改良品种。

  2、蓄水保墒、合理施肥

  在树基进行扩穴,上切下垫,挖成鱼鳞坑或水平沟,树坑要深翻,结合施肥,扩大树坑。以保持常年蓄水的作用,春追化肥秋灌粪。农家肥与化肥混合使用,施肥部位要依树冠大小,冠径外沿下开沟或挖穴施入。

  3、除萌芽、修剪

  接穗和砧木愈合成活后,应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集中养分供应接穗生长。若嫁接未成活,可留1-2个健壮萌条,继续培养,以备再接。杏树修剪随树造形,疏除过密枝、徒长枝、交叉枝、下垂枝、衰老枝、枯死枝、病虫枝等培养结果型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率。调节好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持树势健壮,延长结果年限。

  4、防治病早、鼠害加强管理

  嫁接成活后,新梢嫩叶易遭受天幕毛虫、金龟子等虫危害。在后期防止白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的危害,同时也要妨止鼠类的危害,要及时防治。早春刮树皮和冬季树干涂白以消灭越冬害虫、虫卵、病菌孢子,防止日灼病。同时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促进苗木生长。

  三、综合分析及讨论

  经改良后的优良品种(如仁用杏:龙王帽、白玉扁、一窝峰、串铃扁等品种),杏皮可制杏干、罐头、杏脯、果丹皮、杏仁营养更加丰富,具有良好的木本油料树种,核仁含油量高,可供高级食用油及食品工业原料,杏壳是加工活性炭的优质原料,材质坚硬是三类商品材。改良后,每亩收入上千元,引进良种(龙王帽、白玉扁、一窝蜂等品种)大面积推广及改良杏树是我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杏是我县造林的先锋树种,同时也是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根深叶茂,是建设山川秀美、绿化荒山、治理黄土高原、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

  群众对杏的栽培和管理积累了不少经验,对杏的发展认识较深,视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我县杏分布广、数量多、品种杂、多为低劣品种,优质品种栽培极少,很难找到优质且品种单一的杏林,经济效益低,远远不能满足杏产业开发的需要,引进优良的仁用杏(龙王帽、一窝蜂、白玉扁、串铃扁等品种)、部分食用杏品种进行对现有杏林改造的形势的需要,群众迫切的愿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尽管在长期的杏栽培中,广大杏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甚至自生自长,科技含量低,不按规程整地、施肥、防虫、中耕除草工作,不会管理或不精心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普遍存在产量低、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严重制约着杏的经济效益的发挥。随着我区杏产业的开发,对我县现有的杏低产林(树),加强科学管理、进行改良是当务之急,具有广阔的前景。

  总之,引进优良品种(如仁用杏优良品种有龙王帽、一窝峰、串铃扁、白玉扁等品种)对现有杏林(树)进行品种改良,加强蓄水保墒、合理施肥、防治病早、鼠害是改造现有杏林(树)的关键。在改良现有杏林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广上述良种杏,这是群众的愿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是一项一举多得荫及当代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应大面积推广之。

文章标题:山杏低产林的改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1501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